封疆大吏-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宗吾虽然从苏东坡的言论之中总结出了厚黑学说,但他自己本身,并未真正掌握它,从他生平行事来看,不少方面还只是流于理论,并且很多论点上也是很牵强很空泛的。但这些东西到了你岳父身上,却是被完美的诠释出来了,这才是我最佩服他的地方。我还记得当时因为一个观点的理解上发生了分歧,我还骂过他是从来不叫,专门咬人,哈哈!”
“……其实你那岳母大人,作为学术界的泰山北斗,对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这点上,尤为惹人羡慕啊!”
“……厚黑思想和儒家思想有太多相悖的地方,这也是西川干部为人诟病的原因,可在你岳父身上,这些都被掩盖掉了,多和他相处,你能学到不少东西。从这点上来说,将来你可以叫我师兄……”
和秦省长的谈话,并未涉及官场、国家大事,但秦省长很健谈,从他的话语中,杨柯听出了对方对厚黑学说的不以为然和对他岳父赵书记的推崇肯定。其实在这方面,杨柯和赵长德相处的机会并不太多,还没有太多的感触,更多的,是来源于父亲杨正和的影响。但这些行事、思想风格上,他其实也没有太过深入的去体会,现在经由秦省长点拨,倒是突然间想起不少事情来。
记忆中,家里从没见过厚黑学读本,但父亲的笔记里,却实实在在的证明父亲受厚黑思想影响很深,并且有颇多自己的理解,他尤其记得父亲留给他的笔记本的其中一页上写着对厚黑理论中一小部分的批判。
空、贡、冲、捧、恐、送,一派胡言!
空、恭、绷、凶、聋、弄,无稽之谈!
锯箭法、补锅法,牵强附会!
从这些笔记上来看,父亲对于厚黑是很有研究的,也应该是比较推崇厚黑学说,但却并不认可李老对于求官、做官、做事的态度,从这些批注上能看出,大抵在父亲眼中,李老骨子里流着的还是儒家血液。正如秦省长所言,李宗吾对于厚黑的理解,并不如何深刻,行事上其实也并不如何厚黑,他只是一名儒者!
杨柯等人从秦省长家告辞时,蔡晋华也跟着走了出来,然后顺势就被杨林邀请去茶楼小坐,蔡秘书也笑着应下。其实对方和杨林等人一同走出,也正是在等着杨林相邀呢,在做人做事上面,这位蔡秘书也算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个中高手了。
杨柯还在想着厚黑学,毫不客气的讲,这绝对是一门大有用处的学说,很多人能在生活工作中反映出这种厚黑思想,但如何为其披上儒家思想的外衣,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秦省长的话,杨柯还在认真思考,从表面上来听,西川干部正是因为没能完全用儒家外衣和中庸思想将肚子里的厚黑完全掩盖,才遭人诟病。但对方乃是身居高位的封疆大吏,不可能不清楚厚黑理论已经蔓延向了全国,在官场上备受推崇,几乎所有官员都存在这样的思想,都在以这样的思想行事。而他自己能身居如此高位,又怎能完全褪去厚黑的功劳。对方话语中更深的意思,应该是在提醒他,做官做事要多向岳父学习,要有城府,别被人一眼看穿。
而他自己的行事风格之中,其实多少也有一些,毕竟在官场上混的,大多都是如此。但因为年轻,也有些拿大放小的行事态度,以至于别人暂时还没看出来。或者说在整个西川人受这种思想影响深重的环境下,厚黑也不再是厚黑了!
他想得更多的是秦省长话语中的潜台词:不为厚黑思想披上符合中庸之道和儒家思想的外衣,在官场上也就走不了多远!而要做到这一点,现在的他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多向父亲和岳父学习才是。(未完待续。)
第六十八章 河流与大海()
因为急着赶回西川,杨柯在第二天只是匆匆见了江南那一帮小衙内一面,互相留下了联络方式,立即准备和杨祸水赶往机场。请使用访问本站。
机场里还有一群人在等着他。
“二哥,你别急啊,让我们去送送二嫂吧!二嫂这一离去,我得猴年马月才能再见到这么漂亮的二嫂啊?请二哥成全,给个机会!”小六很“诚恳”的说道。
听小六如此说法,众人也是跟着起哄,一定要去送送他们心目中宛若神仙中人的二嫂。
杨柯无奈,只能笑骂着应允。和这些小衙内之间尽管交情算不得多深,很大程度上是缘于互相都需要拓展人脉关系,压根就谈不上有多交心,但毕竟大家都处于同一层面上,在很多事情上也是能找到共同语言的,相处起来也还算轻松愉快。杨林还需要在这边发展,尽管本身比这些人位置稍高一些,但以后少不得用到这些地头蛇方方面面的关系,而他以后更是需要大量的这种关系来获取一些信息、人脉,所以对这些心机不算很深的小衙内,他也有些刻意的在经营这些关系。
于是,一众衙内浩浩荡荡往机场杀去。
作为林雪麾下的三大巨头之一,刘志辉在刚通过猎头公司进入大树实业的第一天起就充满了忧患意识,因为和另外两大巨头比起来,不管是以往的成绩还是经验上,他都没有半点优势。
所以,他曾不只一次的提醒自己:必须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做事情之前的准备要充分:做最好的准备。做最坏的打算!这成了他现在的座右铭。
刘志辉今年只有28岁,二十三岁大学本科毕业。到现在只有短短五年时间,他成为了社会上有数的金领阶层,这和他从小树立的人生态度是分不开的。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生命做了减法和逆推:不管将来如何,他只打算拼搏到60岁,也就是将他的生命设定为60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生命就在逐渐减少。从这个假设成立开始,他就时刻用这种生命倒计时的方式在鞭策自己,要抓紧现在的每一刻,不能留下“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叹。
故此,这些年来,不管是学习生涯还是职场生涯。他都是充满了紧迫感和危机感的,也正是这种危机意识,让他付出了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也得到了比其他人更多的收获。
作为此次制药项目的主负责人,刘志辉内心里其实是充满谨慎的,尽管老总林雪曾说过。这个项目不管将来收益如何,都算是功劳。但他不敢这样想,要做就要做到最好。对于这个制药项目的来龙去脉,他是清楚的,无非是大老板的弟弟需要拉政绩罢了。但这并不代表他非得完全按照对方的意图来办事,他有自己做事的一套准则。其他旁枝末节的事情无所谓,但若是考察出龙山不适合上马这个项目,他将会提出反对意见。
其实在他看来,这个制药项目并非特别紧急,并且投入太大,短期内并不能见到成效,对于暂时财力上有些紧张的大树实业来说,现阶段只能算是一个鸡肋项目,等到其他投资收到回报,有了足够的财力支撑,再上马这个项目也不迟的。从公司运营的角度来看,这个动作多少有些不理智,仅仅是为了给这位大老板的弟弟拉政绩……
去走一趟吧,如果事情不可为,就换个适合发展制药的地方投资好了。而龙山镇那个内陆小镇,他可以多走走看看,然后帮这位小爷找出几个适合投资的项目,也是同样能帮对方解决他所需要的政绩问题的。不需要投入这么大,见效快的项目,这样,不管是对他个人,对公司还是对这位急需政绩的小爷来说,都会是最好的选择。
因为他只有32年了,不能浪费在这里!
对于这位传说中的大老板的弟弟,他也听过一些,但只是一些片段,很难形成直观的印象,听说是很厉害的,好像大老板都完全听他的,曾在股市上一举折服了郑学明……
但传说终究只是传说,他知道大老板来头不小,似乎是高官子弟,那他这位弟弟,也同样是一位衙内,这些衙内党的行事作风,他再清楚不过了,这种以讹传讹的事情,他见过太多太多。心中虽然已经认定这事情不太靠谱,但他脸上却丝毫未表露出来,仍然极有耐心的等待着。
扫了扫旁边的几位眼高于顶的药品专家,刘志辉笑着提醒道:“大老板和杨书记马上就要到了,到时候多注意些。”
四名药品专家,其中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头,剩下两名分别是这两位老工程师的学生,均是含笑点头。虽然一心沉迷于医药研究,但不代表他们连这点最为起码的人情世故都不懂。若非是因为有这位大老板,他们现在很可能又回到省医药研究所养老去了,这还不得被那些老伙计们笑死?当初出来的时候可是信誓旦旦的要研究出些名堂来的。
刘志辉又将目光投向候机室外的大门口,与此同时,一群趾高气昂的年轻人浩浩荡荡走了进来,神色嚣张的大声喧哗着,引得大厅中的旅客无不侧目。而那个走在最中间的,正是他只见过两次的大老板,那些围绕在大老板周围的人,看那神气十足的架势就知道是一群官宦子弟。
在大老板身边,有一个长身挺立的年轻人,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眼神清澈明亮,却是和那群衙内党气质有些不同,似是在和大老板轻声说着什么。而那年轻人旁边,则是依偎着一名妖媚到了骨子里的女子,他很难去形容这女子的长相。总之,他从没见过这样勾魂夺魄的娇媚女人。歌星、影星,他这些年也见过不少,但和眼下这女子比起来,却是颇有不如。
“来了!”刘志辉轻声招呼几位药品专家一声,随即迈步迎了上去,一边走目光一边打量着,想看看哪位是大老板的弟弟。而走在大老板身边的年轻人,显然不是的。他和大老板那嚣张跋扈的形象差别太大,一奶同胞的亲兄弟,同样的家庭土壤中培养出来的人,行事风格自然是差不多的!
“杨总,您好!宁小姐,还是这么风采照人。”走到杨林身边,刘志辉笑着出声招呼道。
“刘总监。你也好啊,事情准备得怎么样了?”杨林大大咧咧的问道。
对于这位大老板的作风,刘志辉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了,只等过去考察之后做决定了。”
“什么考察?这就是走形式而已,我弟说了行,那就肯定行!对了。给你介绍下,这位就是我弟,全西川最为杰出的副科级小干部,以后在那边有什么事情都听我弟的!”在刘志辉内心里呲牙咧嘴中,大老板指着他身边一直淡笑着的年轻人说道。
是他?
“刘总监。你好,我叫杨柯!”年轻人含笑伸出手来。
“啊!您好您好。久仰杨书记大名,如雷贯耳啊!”刘志辉回过神来,急忙伸出双手和对方相握。
他完全没想到刚才唯一注意过的年轻人就是大老板的弟弟,似乎和他想象中的有些不同。
而等到杨林等一干衙内党离去之后,和对方深入交流之下,他才发现,他对衙内党一贯的认知在眼前这位太子爷身上似乎并不适用。
……
飞机上,杨柯和刘志辉正在小声交流着,在过道的另一边,还有一位老专家在侧耳倾听,不时点点头。刘志辉其实对这些制药上的东西并不太懂,现在所知道的也只是较为平常的知识,还是最近恶补来的,眼见杨柯所说的东西能让旁边一心搞学术研究的老专家都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