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93部分

技艺天王-第93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核雕、玉雕师都可以,其它雕刻诸如蛋雕,莲雕,牙雕、石雕、泥雕、面雕、竹刻、骨刻……都行,反正雕刻理念是共同的。

    对于这些本该属于私货的东西,秦淮其实是不介意与他们分享的。

    尽管自古而来就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说法,但秦淮不这么认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桃李满天下不是更好的体验吗?

    像阎老先生,须老先生,他们都教过二三十届学生,这些学生带着他们的理念继续奋斗。

    如今功成名就,这些学生对阎老先生和须老先生尊尊敬敬,连带着两位老先生的后辈,都礼让三分。

    无形之中,遍地人脉。

    这是其一。

    其二,人一生很短的,不过百年,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技艺能带到哪里去?

    只有传承下去,才能久远,才能带来超高的附加价值。

    如果孔子没有教出一批徒弟,他能在后世被吹上神坛?

    无论从哪方面看,敝帚自珍都对自己没有好处。

    有‘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超级学神的钱学森在回忆录曾记载一件趣事:

    ‘我在麻省理工求学时,导师往往将所掌握的最顶尖研究都教给学生。

    我感到疑惑,跑去询问导师:‘你把全部的研究抖出来,不害怕学生超过你吗?‘

    导师闻言,不可置信的愣了片刻,尔后哈哈大笑:‘害怕?等学生们把这些研究吃透了,我又有了新发现。

    而且,学生研究透彻了,反过来还能给我启示与灵感。为什么害怕?’

    后来,钱学森在回忆中总结这一段求学之旅:

    我的导师以及整个麻省理工的导师都如此自信,连带着每一个学生都自信心膨胀,他们在科学研究、学术研究上近乎狂热。

    形成了一种互相扶持,互相分享成果,又不忘你追我赶的研究氛围。

    也正是这种研究氛围,才造就了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大学。

    ……

    当然,这些都是秦淮眨眼间的心路,他下一刻便摁下接听键。

    须老先生没有丝毫的客套话:“秦淮啊,开门迎客。”

    “嗯?”

    秦淮露出疑惑的神情,没反应过来,开门迎客是什么意思?

    “我们就在你家门口,快下来。”

    听得须老先生的补充,秦淮这才恍然,转身直接把商雅从木梯上抱下来。

    ——画面很有爱,商雅小心的抱住秦淮脑袋,双腿微屈,柔软的身体全部贴在秦淮脸上。

    将商雅放下,秦淮整理了一下衣服,尔后开口:

    “须老先生突然来拜访。我下去开门。”

    “哦哦,我把睡衣换掉就下来泡茶。”

    秦淮点了点头,缓缓下楼,速度不疾不缓,踩得很稳,似乎很有韵律。

    站在院门旁边,秦淮一边开锁,一边往外打量。

    惊了。

    老先生们排排站在院门口,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这阵势要把秦淮吓死。

    真的害怕。

    一眼望去,精神矍铄的阎老先生、须老先生、赵老爷子、林老先生,陆老先生,杜老先生整整齐齐站着,或背着手,或驻着杖,或者被三个小徒弟搀扶着。

    后面几位保镖扛着一块‘牌匾’。

    “几位老先生光临寒舍……”

    “快放我们进来!最看不得磨磨唧唧了,年轻人就要雷厉风行嘛,没点朝气。”

    急性子的杜老先生连忙摆手。

    一群老先生都笑了。

    “老杜看不得磨磨唧唧,结果他能窝在家里做五年的榫卯结构。”

    “对啊,榫卯结构必须慢慢刨,误差只能有0。2㎜,有时候换一套工具,前面所有的榫卯结构都得丢掉,重新来过,就这种精细单调的工程量,他居然咬牙坚持了五年。”

    阎老先生和须老先生情不自禁就打趣了两句‘表里不一’的杜老先生。

    “创作跟生活不一样的,行事不能慢吞吞,要脚下生风,要争分夺秒,这件事慢悠悠,那件事慢悠悠,一天没做什么事情就过去了。”

    杜老先生瞪了瞪眼,反驳道,创作时心要静如深潭,生活中则要热血沸腾,慢慢吞吞的骨头都生锈了。

    “杜老先生说得对!”

    秦淮觉得有道理,年轻人是不该磨磨蹭蹭,遂干脆的拉开沉重的院门,将老先生们和来人让进来。

    老先生们鱼贯而入,有一种玄武门洞开,百官上朝的既视感。

    “师父上午好。”

    三个小徒弟很乖巧,齐声叫了一句师父。

    经过这些天的接触,连一向桀骜不驯的须寅清也变得很乖巧了。

    “嗯嗯。进去罢。”

    秦淮领着众人来到小型豪华会客厅。空间其实不小,沙发也够,坐下一批人还绰绰有余。

    商雅穿着白色羽绒服,阔腿牛仔裤,简单小黑鞋,踏踏走下楼。

    挨个叫了一遍。

    几位老先生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

    “我去给各位泡热茶。你们这样突袭,我措手不及啊。”

    秦淮完全没想到老先生们会结伴而来,哭笑不得。

    “没事,意思意思一下就行。”

    几位老先生都表示不在意。

    于是秦淮和商雅一起在茶几上忙碌着。

    茶叶是商雅挑的,有股清香,秦淮连晚上疲惫极了都想喝一杯,可见其香。

    ……

    “哗哗哗。”

    秦淮执水壶,往茶杯中倒入沸腾的开水,水叶回旋,聚升如月。

    泡茶,不宜过快,快则香味散发不来。

    但也不宜过慢,若炫耀几十道程序,客人都等不及了。

    你不能说在随便一个场合就炫耀茶艺,要分清主次,审时度势,看情况来。

    比如现在。

    喝茶显然只是一种陪衬,最重要的还是接下来捧着热茶的谈天说地。

    故而要快一点。

    当然,泡茶时也不能半点规矩都不守,敷衍了事,那是不礼貌。

    古语有云:‘随心是茶的禅意,守矩是茶的礼仪。’

    在随心与守矩中找寻一个平衡点,这是茶中真意。

    而当秦淮与商雅琴瑟和鸣的一起泡茶时。

    几位老先生来到了树化玉玉雕前,啧啧有声的观赏。

    “用细腻的刀尖切割玉料,结合树化玉斑斓的颜色,营造仙界天庭,形成一种金戈铁马,仙乐飘飘,闪电肆虐,天雷崩摧的感觉,似真却是梦。”

    陆老先生落眼于满篇的刀砍斧凿之中,慨叹于秦淮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不愧是秦核舟,这件作品开局就有荒诞奇瑰的苗头,接下来每一阙都有深一层次的意境升华。

    从荒诞无稽到梦入蓬莱,让人如登天梯,如入仙界,这种气度,实为难得。”

    须老先生作为一位书画家,第一眼就被作品中那种狂气所吸引,情不自禁的赞叹秦淮的胸怀与气势。

    “这截树化玉内,似乎本就隐藏着一首仙诗!”

    林迢大师赞不绝口,你的作品似乎本就隐藏在其中——这是对雕刻家最高的赞誉了。

    阎老先生也在观赏,转完一周后,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放心了。

    “我一直怕年纪轻轻的秦淮被盛名束缚了创作思维,害怕突然站在巅峰,然后开始走下坡路,不过现在看来,秦淮心志成熟,他还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众人都异常诧异的望着阎老先生,一副何出此言的表情。

    害怕秦淮走下坡路?

    

第一百三十六节 老先生们的礼物 下() 
“我害怕秦淮站在被被万人追捧的高度,便开始自信无所不能,甚至把自己当做神……”

    阎老先生说出了心中的担忧。

    有太多的杰出人才曾经散发出夺目的光芒,最终泯然众人矣。

    阎老先生曾遇到过数以千计的艺术学者,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无论是亚洲学者还是欧洲学者,有天赋却止于天赋的学者一抓一大把。

    他们有天赋,却不愿努力磨练自己的技艺或探讨更深入的话题。

    而是为自己的天赋沾沾自喜,把自己对生活和世界仅存的那么一点点敏感挥霍殆尽。

    他们都算天赋异禀,但也止步于天赋异禀而已!

    陨落见得多了,阎老先生便情不自禁担忧秦淮。

    因为秦淮尤其特殊,是阎老先生活了八十年遇见的天赋最好、年纪最小、成就最恐怖的一位。

    他真怕这样一枚明珠绽放了一段时间的光芒,便乍然熄灭了。

    毕竟秦淮蹿升的速度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

    回顾秦淮崛起的历程,从核舟到青玉夔龙纹茶具,从三千万到一亿两千万,短短半年,秦淮拿到了一位顶尖艺术家要用一生才能摘得的荣耀。

    这种成绩,放在任何一位圈内人士身上,心态都会膨胀爆炸。

    何况是秦淮这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

    所以阎老先生特别担忧,他怕将自己推成权威,自封为神。

    这是最可怕的,一旦有了这种心魔,秦淮的艺术成就便止步于此了。

    庆幸的是,秦淮不负他所望,并没有为盛名所累!

    “当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秦淮心态平和,越发成熟了。”

    阎老先生转动树化玉雕刻,把他所看到的雕刻缺陷一处处找出来,指给众位老友看。

    “你们看,其实这件作品的瑕疵不少!

    这很正常,玉料的颜色渐变复杂到难以预测,根本不能在雕刻前做好准备。

    哪怕秦淮随机应变能力高,临时变更设计,也来不及的。

    因为这是一件统一整体的作品,牵一发而动。

    遇到不对,微调一下,而下一处就必须随之改变,再下一处,也要根据前面的微调做出改变。

    如此好似推倒多米诺骨牌一般,不得不处处修改,最终,整件作品面目全非。

    如果是心态膨胀的秦淮,这些显眼的缺点一定无法容忍。毕竟作为业内权威,怎么能容忍一件作品上有三十多处败笔呢?”

    阎老先生一处处指出来,有些刀痕,切割到玉料中,突然转了一个方向,或者干脆放弃,另起一刀,败笔形成一个缺口,粗看以为是山石的皲裂。

    “原来这些是败笔?”

    林迢大师和陆老先生悻悻的面面相觑。

    他们还真没发觉!

    因为秦淮用线雕技艺还原了失传三百年的平面减地法。

    后来,又完善了平面减地法。

    两桩成就,让他们只能仰望。

    故而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就把秦淮推上了权威的宝座。

    在欣赏这件作品上,他们不是没有看到这些败笔。

    他们看到了,却没有特别留意,更没有质疑!

    因为秦淮象征着权威。

    想到这里,林迢大师和陆老先生终于明白,阎老先生为什么有担忧了!

    哪怕是他们这些顶尖玉雕师,都悄然给秦淮冠上了权威二字,开始迷失……

    作为当事人的秦淮,岂不是更容易迷失本心?

    阎老先生似是看穿了两人,露出吾道不孤的表情:

    “你们知道我什么担忧了罢?”

    两位玉雕大师点了点头。

    “正因为连你们两位都开始迷失,我才会担忧小秦淮啊。

    他现在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