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82部分

技艺天王-第82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我今年只有二十二。”

    听到这句突如其来的话,台下不少人险些呛到,尤其是赵道元、李百尺、林迢、陆斟等奆佬……

    他们一直觉得五十岁的秦老先生才合理啊!

    所以就算秦淮面相年轻一些,也他们先入为主的认为秦淮其实早已经一把年纪了。

    然而……真的只有二十岁?!

    秦淮看到台下全是目瞪口呆的表情,忍不住哑然失笑:

    “我真的只有二十二岁,虽然似乎年轻得不像样……”

    秦淮突然神色一敛,表情无比的庄严肃穆:

    “但——生为华夏人,冠以炎黄姓,秦淮很荣幸能跟各位前辈一起负重前行!

    同时我亦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我们负重前行的队伍。”

    致辞结束,秦淮缓步走下颁奖台,掌声跟在他身后,此起彼伏。

    过了良久,最后一点尾声结束,宾客们才有说有笑的离开会展中心。

    “他们带着希望来,也带着希望离开。”

    阎老先生笑呵呵的拉着秦淮送完所有宾客,然后摸了摸秦淮的后背,有一种知天命的豁达:

    “十年前我在金陵送走他们,十年后的今天,我还能在金陵再送他们一次。但再过十年,就只能交给你了。”

    ……

    ……

    

第一百一十八节 先有圣人后有天;我雅美如画中仙() 
content

    “如果仔细对比秦淮和阎老哥,你们会发现,秦淮和阎老哥有不少相似之处。眉宇,气质,莫不相似。”

    须老先生忽的说道。

    闻言,众人真的仔细端详起了秦淮和阎老先生,然后露出须老先生‘所言不假’的神情。

    “哈哈,所以我第一眼看到秦淮,就像看到年轻时候的自己,莫名欢喜……”

    阎老先生对秦淮很是赞赏,脸上皱纹舒展,一派和蔼。

    从秦淮第一件作品千鲤出世,再到核舟,再到现在捧得金奖归,也不过几个月而已。

    他几乎是看着秦淮一步一个脚印进步的。

    在很早前,他就有意给秦淮铺路,如果秦淮要进入体制,就让齐辅秦与秦淮互相关照。

    起码在金陵省,秦淮暂时不用担心太多事情。

    谁知秦淮根本不往体制里面凑,心里似乎只有两件事:

    其一,待在家里研究。

    其二,出来买材料或者拍卖作品。

    除此之外,根本看不到秦淮还有什么活动,喝茶,聚会,都很少。

    听说最近还多了一件事:去博物院——然而也不是什么休闲娱乐,而是研究玉器。

    这只是他所能听到的消息,谁知道秦淮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努力呢?

    有秦淮这样的年轻人入行,阎老先生愈加宽心。

    继续聊了一阵,阎老先生、须老先生赵老爷子都准备走了。

    走之前,他们故意把秦淮等一众‘晚辈’留在会展中心,一脸的轻松惬意,两袖清风:

    “现在轮到你们这些年轻人来送我们啦。”

    秦淮颇为慨叹,这或许也是一种传承罢?

    于是他便待在原地,庄严的目送几位老先生们离开。

    ……

    “你真的只有二十二岁?”

    林迢、陆斟几位稍慢阎老先生和须老先生一步。

    他们皆是诧异的望着秦淮——秦淮光看面相确实是二十来岁,可人不可貌相啊。

    二十多岁达到如此成就,细思极恐!

    相反,五十五岁是最容易获得认可一种说法。

    “如假包换的二十二岁。”

    秦淮不得不耐心解释,但见几位一脸不怎么相信的表情,秦淮情不自禁摇了摇头,果然还是五十五岁的‘秦老先生’更容易让人接受啊。

    “抱歉,我无意惊吓你们。”

    秦淮望着几位,歉然微笑。

    几位老先生意味深长的看了秦淮一眼。

    不知道为何,仔细咀嚼这句话,总感觉有点淡淡的嘚瑟。

    秦淮你好像飘了!

    ……

    “认真想一想还是能接受的。不就是二十二岁的天才少年么?”

    陆老先生揉了揉眉心,其实对于一门技艺来说,苦熬十年就可以达到熟练等级。

    因为据科学研究来看,肌肉记忆可以在十年内形成。

    不过想要在此熟练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则必须靠自身悟性和天赋。

    陆斟老先生达到如今的玉雕成就,用了四十多年。

    而苏杭江家小姑娘江然,只用二十年。

    如今的江然,镂雕、链雕,透雕技艺,莫不是顶尖,令他都自愧不如。

    秦淮若比江然更妖孽,那么就能在二十二岁取得如此成就。

    很显然,秦淮的天赋非常妖孽!

    无论是核舟,还是风雪夜归人,还是青玉夔龙纹茶具,都向世人展现出了秦淮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而这些天马行空的神思妙想,不是多活几十岁就能拥有的,完全看天赋与悟性。

    所以,秦淮二十二岁能达到这种地步,有有什么好值得惊讶的?

    陆老先生笑着摇了摇头,颇有种‘无用空活百岁,有志不在年高’的悲凉感。

    ……

    “前辈们都走了,阎老先生让我多帮帮你。”

    李百尺望着陆续离开的背影,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木盒。

    “最近在玩印章雕刻,给你雕了一件小章。”

    “咦?我还真没有印章。都是画押。”

    秦淮打开木盒,里面躺着三指节长的一枚印章。

    印底三个隶书小字:秦子晋。

    秦淮看了看,很快领悟其中,其实这是王子晋的梗。

    王子晋是东周人。

    据说容颜不老,才华横溢善吹萧,因为太吊了,地球容不下他,后来便直接乘鹤飞升位列仙班。

    李白有诗云:“吾爱王子晋,得道伊洛滨。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

    其中‘金骨既不毁,玉颜长自春’描述的便是王子晋的容颜不老。

    所以这枚印章其实就是玩梗来夸秦淮冻龄。

    “我以为你是王子晋,谁知道你竟然才二十二岁,这个典故就不好玩了。不过印章都雕了,我还是得送给你。”

    闻言,秦淮大大方方收起来,许诺下次给李百尺雕一件玉章,然后两人聊着写实写意以及行业发展。

    结伴离开会展中心。

    ……

    ……

    “我回来了,商雅。”

    秦淮开锁打开院门,然后反锁掉。

    “我在煲汤。就等你回来一起喝了。”

    商雅笑容灿烂的望着一身白西装的秦淮,过来帮秦淮解领带。

    “拍卖成交价一个多亿呢。”

    “当时拍卖成功后,我特别后悔,因为我似乎在秦淮河里扔了三四个亿。”

    秦淮满脸懊恼,当初年少轻狂,臆想症发作骚了一波,谁知道事后回首,原来经费燃烧了三四个亿!

    现在想想,简直追悔莫及……

    当时就觉得,这些玉料既然不是上等白玉、和羊脂美玉,那留着用处也不大。谁能知道在一个多月后,他能把三等青玉料化腐朽为神奇?

    “瞧把你给能耐的。”

    脱掉秦淮的西装外套,再将领带叠在桌上,商雅白了秦淮一眼,虽然是在埋汰秦淮,但眼神表情中尽是自豪。

    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温柔贤惠。

    秦淮低头静静注视着商雅,虽然是裹得严严实实的睡衣,看不到身材,但丝毫不影响秦淮看得入迷。

    商雅美在骨,美在气质。

    ——先有圣人后有天,我雅美如画中仙!

    秦淮露出满足的笑意,痴痴的看了一阵,才在商雅的催促中,抱起衣服走进浴室。

    ……

    很快,秦淮穿上衣服出来,绕着放在大厅中的树化玉走了一圈——笑容粲然。

    虽说多花了一千万冤枉钱,但看到这截树化玉的蛀孔,以及机缘巧合下诞生的玉色纹理,秦淮还是觉得不亏。

    绝对不亏。

    而此时商雅拎着摄影机架在秦淮面前,试着拍摄。

    效果不错,秦淮非常上镜,看得她有种想舔屏的冲动。

    “对了,两吨多重,表面积巨大的玉料你怎么雕刻?能顾得上全局吗?还是说雕刻时不停的围着它转?”

    商雅疑惑的指了指树化玉,这家伙简直是个大块头。雕刻起来不比茶具,风雪夜归人这种小型原料。

    “嘿,山人自有妙计,雕刻这种巨型原料,我早想到一个非常先进科学的木质工具,可以大大减轻雕刻工作量……你等着,我去做出来!”/content

    本书来自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第一百一十九节 令人窒息的操作……() 
“等等!”

    商雅连忙拉住脱缰而出的秦淮小哥哥。

    想到什么,立刻便会着手去做,不管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这果然是秦淮小哥哥的行事风格。

    “怎么?”

    秦淮回头。

    “现在八点,还未吃晚餐,你几个小时能做完?”

    商雅好笑的说道。

    饥肠辘辘的秦淮动作顿了顿,没再往外面走。

    “那件工具需要保证精密度,而且确实需要耗费不少时间,明天再说。”

    他现在不是一个人了,而为了身体,也不能时常一上头就熬夜、冥思苦想十几天。

    要克制。

    让脑细胞保证在巅峰值,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作品。

    “这就对了嘛,有条不紊的把事情一件一件的做好,先坐下来吃晚餐。”

    商雅把秦淮摁到餐桌上,盛了满满一碗肉与骨头藕断丝连的浓汤,递到秦淮面前。

    袅袅的鲜香从白皙如婴儿肌肤的浓汤中飘出,惹得秦淮口齿生津。

    “厨艺越来越好了。”

    秦淮把碗移到商雅旁边,挨着商雅,喝了一口,陶醉不已。

    “我最近会很少出门。博物院公开展出的玉器全部研究完毕。

    唐馆长肯定特别想拉我进文物修复组。不过我暂时还没有想法。

    故而,这些天只需要悠闲的刨刨木料,创作作品,练习技艺,看看书籍就好了。”

    秦淮一边喝汤,一边有条不紊的计划道。

    ……

    吃过饭。

    “我试试拍摄一段画面。”

    商雅把秦淮研究玉器的笔记本放在书桌上,尔后让秦淮搬来其它拍摄工具——鼓风机。

    用鼓风机营造出笔记本自动翻页的效果。

    十分钟时间,一段画面拍摄完毕:

    明澈的灯光下,一本厚达三百页的笔记本无风自动,飞快翻页,能瞥到页内布满密密麻麻的草图和研究数据、理念、心得。

    哗啦啦的书页脆响皆是知识与智慧在撞击。

    “如何?”

    “很有感觉。”

    秦淮点头称赞,宁静风雅的长镜头似乎在讲述一个无声的故事。

    一个关于沉淀,关于匠心的故事。

    “其实还差了一点。”

    商雅关掉摄影机器,美眸扫了扫笔记本,皱眉思索。

    “下次弄一卷竹简按照这个套路拍摄一遍,再找一本古籍按照这个套路拍摄一遍,最后将三段画面剪辑在一起当做片头。”

    “文案旁白我都想好了,念给你听听:

    两千年前,中华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