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62部分

技艺天王-第62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把专业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让人爱听,这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

    喜欢。

    特别喜欢。

    小玉目不转睛的盯着秦淮,心脏跳动的速度慢慢加快。

    “难道这还不是真正的平面减地法吗?师傅!”

    林栎呆了。

    爷爷拍回来的十几只蝉,他观摩了好多天,一直觉得那是世间最精妙的玉雕手法。

    然而,还不是真正的平面减地法?

    “不可能罢?那只凤凰冉冉升起,四面八方都能感受到它桀骜的目光,怎么可能还不是真正失传的绝技。”

    陆家小姑娘同样困惑,她觉得一定是秦淮小哥哥追求卓越,才会不给自己设置上限。

    就连总是吐槽的徐寅清,都觉得惊诧。

    秦核舟的玉雕技法,堪称无人能出其右了。

    而且,秦淮完全可以自称继承了平面减地法,然后把盛名揽到怀里,从此成为一方玉雕巨匠,过着腰缠万贯的奢侈生活。

    秦淮竟然还主动离开这棵大树的荫凉?

    太耿直了罢?

    “我使用的雕刻法确实有缺陷。你若学了,容易遭到束缚。到时候起凸阳纹、镂空透雕、阴线刻划都会受到影响。”

    秦淮摇了摇头,三百年前就失传了的技艺,哪怕是系统也无法还原,只能提供一个猜想。

    系统的主要能力,还是给秦淮减少一门技艺的从入门到熟练的时间。

    至于理念,创意,灵感,那都是靠领悟,天赋,和勤奋来磨砺的。

    系统教不了的,只能秦淮一步一个脚印摸索。

    而真正的平面减地法,则是一个摆在秦淮面前,甚至是系统面前的难题。

    故而系统都没有给出任务。

    “师傅说我不学,我就不学。”

    林栎对秦淮无条件听从。

    “师傅你有没有在琢磨真正的平面减地法,有眉目了吗?”

    “你设想中的平面……”

    “你不要说话了,继续雕刻!”

    秦淮严肃的抬了抬手,示意林栎闭嘴。

    闻言,林栎嘟嘟嘴,拿起刀继续雕刻。

    “不要卖萌。”

    秦淮补充了一句。

    “哈哈,笑死我。”

    须寅清和小玉笑得前俯后仰。

    妈耶,太逗了。虽然林栎长得白白净净,面貌也不错,但突然卖萌是真的gay里gay气的。

    ……

    “你呢,雕了什么?”

    秦淮转了一圈,来到陆家小姑娘身后,仔细一看。

    她雕的是一株瘦竹,竹叶稀疏,三叶一簇,分布在竹枝上。

    “有点基本功,但基本功不扎实。看起来你不喜欢雕竹、兰、梅等景物。喜欢雕什么?”

    “您怎么知道我不喜欢雕这些?”

    陆家小姑娘吃了一惊,她从来没说她不喜欢雕刻这些的。

    “很简单,如果喜欢雕这些,肯定会在生活中观察,所以刀下会有神韵显示出来,你这雕的竹,呵……”

    秦淮不好怎么细评,只能笑笑收尾。

    陆家小姑娘听出了秦淮言外之意,小脸一片涨红,咬着嘴唇,默不作声。

    “没事,不喜欢可以改行,坦白跟家里说。”

    秦淮尽量不勉强。

    “不。不转行。”

    陆家小姑娘怯懦但坚定的说道。

    “我家里就我一个,连男丁都没有,我必须学。”

    “虽然我不喜欢玉雕,但我更海量害怕长辈们失望,我害怕看到他们在我面前唉声叹气,我会乖乖的学……”

    闻言,秦淮愣了片刻,他想起了唐跃馆长那天的自述:当年打死毋宁子承父业,因此导致他父亲重病在床的时候都在气他,最终他父亲是含着恨逝世的,而唐馆长则是在多年后才幡然悔悟……

    见秦淮一声不吭,陆家小姑娘不知所措,咬着嘴唇,怯懦的拿起刻玉刀……

    一项技艺能够流传,建立在一代代人不断牺牲的基础上,他们放弃了兴趣爱好,放弃了更轻松,更赚钱的工作,转而埋头辗转于一项技艺中。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经济、热爱与否,天赋高低所引起激烈的碰撞不可避免。

    衍生出来的现象就是一批工匠觉得这一行赚钱少,赚钱慢,陆续离开另谋生计。

    也有一批人为了摆脱,和家里闹掰,如唐馆长。

    也有一批工匠虽不热爱,但为了长辈不得不逆来顺受学着,如陆家小姑娘……

    “唉。”

    秦淮叹了一口气,皱起眉梢。这个问题,他真的解决不了。

    ……

    ……

    “秦淮小哥哥,我想问小玉一个问题。”

    商雅突然凑过来,亲昵的趴在秦淮背上,眨着眼睛,看向陆家小姑娘。

    

第九十一节 萌派玉雕() 
秦淮感觉身上一沉,就像孙悟空背着红孩儿一样,忍不住翻了翻白眼,稳稳当当的将商雅扛住。

    “你不喜欢玉雕,又不想让家里失望,那你会不会雕大熊猫之类的动物,尽量萌一点。”

    商雅拿出笔记本,翻开一页,上面画了一张简笔的熊猫,圆滚滚的,十分可爱,画得竟然有模有样。

    “会雕。”

    陆家小姑娘点点头,随即又开口:

    “可是玉雕讲究量料取材、因材施艺、巧用色彩,很难找到跟大熊猫神似的玉石。就算有也极为罕见。”

    闻言,商雅若有所思的蹙起眉。

    “这不是问题,只要有萌这一属性就够了。无论是白色的玉料,还是绿色的玉料,都可以通过雕刻出阴影来显示色差。

    当初秦淮送我的竹编包包,上面的熊猫,黑与白就是小小的色差而已,但一样很萌。”

    陆家小姑娘看到商雅趴在秦淮身上,秦淮还一脸宠溺的表情,心里发堵,再听到商雅说被送过礼物,更是表情凝固。

    “你听到了吗?”

    商雅不知不觉间释放暴击。

    “听到了……可是为什么要雕熊猫?”

    陆家小姑娘嘴角弯下,吃味的说。

    商雅没有注意到陆家小姑娘的小情绪,翻开笔记本另一页。

    “我是这样想的。古代文人爱菊,爱竹,爱兰,爱侍女,所以玉雕师就那就雕竹、兰、菊、咯。

    后来有人爱佛陀,玉雕师就开始雕佛陀咯。

    竹、兰、菊是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佛陀菩萨,信教的才会戴一戴。

    现在的审美不一样了。

    竹兰菊行不通,佛陀也不普及。

    我们喜欢萌,萌就是正义,萌的审美门槛低,萌熊猫,萌青蛙,萌短腿兔,萌仓鼠,萌猫咪,可以轻松激发购买欲。既然如此,玉雕师们就雕刻萌系玉雕呗。”

    商雅顿了顿,有些口干舌燥,回头望秦淮,似乎在征询秦淮的意见。

    秦淮颔首,觉得有道理。

    在古代,竹兰松菊或许很雅致,但现代花卉众多,热带植物,多肉植物,可能更符合当前审美。并不是不可以顺应时代做出改变。

    就当下而言,萌物的吸引力的确不低。竹兰菊松梅这种象征志趣高洁的物品,倒少了很多代入感。

    “做个抽样调查,你喜欢萌萌的东西吗?”

    商雅问陆家小姑娘,陆家小姑娘眨眼睛想了想,如实回答。

    “喜欢。”

    “你呢?”

    商雅再将目光落在须寅清脸上。

    “我喜欢萌萌的东西。”

    一直打酱油的她终于说了一句话。

    “我也喜欢。师傅您喜欢吗?”

    林栎举起手,迫不及待的抢答。

    “这你别管。”

    商雅打断林栎的问话,站出来,把秦淮稍稍挡在身后,总感觉林栎对秦淮热情过度了。

    “所以说,萌物能激发人类对美最本能的爱护欲和占有欲,女孩纸喜欢,男孩纸还能管得着钱包吗?”

    商雅可能觉得话没讲明白,翻了一页笔记本。

    “现在我们的玉雕、核雕之类的,都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它们传承自古代,但古代有一个金字塔般的分层,我们没有,我们剩下了一座空中楼阁,徒然仰望祖宗的技艺。

    就现在的实情来说,一位手工艺者,不苦练技术到一定水平,就没办法靠此生存。

    而苦练了十年的,若没有天赋,可能会面临一辈子碌碌无为,没有出路的风险。”

    “这就导致,除了特别热爱,或者被家庭所逼,普通人不会轻易学习这些技艺。

    都养不活自己了,还怎么谈继承传统文化?并不是谁都有拯救世界的觉悟。

    但如果三年就可以养活自己,并且有一夜暴富的希望呢?”

    商雅再次翻开一页。

    “我的初步设想是这样,首先,依旧是学徒制,学四年或三年,基本功要扎实。等到第三年,可以上手雕刻作品。当然这种技术,顶尖藏家肯定看不上,但可以面向的小康级别的玉器爱好者。”

    “面对小康阶级,肯定不能走山水,书画等文士的高雅画风,可以走萌且精致的路线,先打开另一个市场,然后让这些玉雕工匠,有一个新的归宿。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方式,来生产手工的玉器。”

    “有了这一步基础,做了四年学徒的玉雕工匠,就可以开始生产手工玉器,自给自足。

    这是第一步。学徒们一旦赚到钱尝到甜头,他们就有动力继续磨砺技艺,朝着更高的价格努力。

    甚至,我们可以造出几个小有名气的玉雕师,以月入十万的噱头吸引新入行者,提高从业人数。

    只要从业人数一多,总会出现天才。传统技艺也能传承下去。当然,这个过程会很久,但总比靠自发传承的机制要来得更有生命力。”

    秦淮认真听商雅的设想。

    现代玉雕的高端市场其实也不景气,只有古代玉器火爆。

    这是藏家的影响因素。

    而玉雕师们往往抱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心态咬牙坚持,以期待作品能被屈指可数的藏家们青睐。

    中高端市场,真的就空缺了。

    每一个玉雕工匠,都将目光瞄准富豪收藏家,想靠一件作品卖出十万、百万,而忽略了中高档市场。

    这就导致,玉雕作品一直不亲民,甚至都不亲小康阶级,给人一种仿佛只有千万富翁才玩得起的印象。

    商雅突然把要求放低,秦淮也有些不习惯。

    猛得一想,确实可行。

    ‘风雪夜归人’、‘凤凰涅槃’这样的现代玉雕作品一年能出几件呢?

    不,而是三五年都未必能出一件。

    商雅的想法确实十分独特。

    不追求顶尖与艺术高雅,不管它量料取材、因材施艺、俏色巧雕,只用满足萌与精致这两点来要求作品,把市场放在中高端。

    这样的作品,可以由秦淮设计来设计玉器图纸,成套成套的雕刻。

    图纸有了,按照图纸来即可,不要玉雕工匠煞费苦心的构思创意。

    就好比因材施教可以培养人才,但真正能选拔更多人才的,还是高考,只有成了研究生、博士,才因材施教。

    商雅的提议与之颇为类似,先让入行玉雕工匠学得基本功,再按照图纸流水线的生产玉器,对外销售,等到可以自给自足后顾无忧了,再往上追求更高境界。

    “挺好的,商雅!”

    秦淮赞不绝口,首先玉雕工匠们能够自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