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33部分

技艺天王-第33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哪位熟人照顾老方的声生意来了,咦,竟然是新面孔?您好您好。收藏把玩?”

    一般来说,籽玉经过自然洗礼,圆润细腻,已经不需要太多雕琢,直接就可收藏把玩。

    秦淮是新面孔,而且年轻,不该是玩玉雕的,所以方老板如此问道。

    “我用来玉雕。我要买一批玉,籽料要,山流水也要,山料若质量尚可,也买一点。”

    “先生你面相年轻,应该是入行不久,建议你买次一等质量的蓝田玉和独山玉练手。”

    言外之意就是,秦淮年纪还小,肯定没什么技术,用昂贵的玉料太暴殄天物了。

    话说得十分委婉,也是一片好意。

    秦淮摇头笑笑:“好意心领了,但我还是买质量好的。”

    秦淮开始挑选,先挑籽玉,店内有一排梯形木柜,全是籽料,质量依次递升。

    最里边只有几十块籽玉,有玉面丹心的纯红皮玉,有冰清玉洁的纯白皮玉。

    还有复杂些的,譬如:皮色似莽莽群山,绺迹若蜿蜒河道,白净的玉面像无尽汪洋,滋养万山群峰,整体自然和谐,大气磅礴的斑斓玉。

    更有富贵霸气的金黄之玉,外表裹一层淡淡的金色,锦上添花,更显美玉气韵。

    秦淮慢慢转悠,眼神扫过一块块籽玉,偶尔拿起一枚,握在手心,细细感受。

    方老板一愣,这幅景象,有点像国内顶尖玉雕大师倪意滨挑玉料石的举动。

    据说倪意滨选玉石,玉料一到手中,就能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被捞起的:

    季节、气候、以及玉料被自然雕琢的过程,产地……是产自茫茫隔壁,还是皑皑雪山,抑或者来自西伯利亚。

    一应俱知,就像玉石上有年轮记载一般。

    “能看出产地、形成过程、还有打捞起来时的气候?”

    方老板情不自禁的问了一句,听到老板的问话,秦淮挑了挑眉,十分惊讶。

    “你知道我在干嘛?!”

    看到秦淮不似演戏的讶异,方老板眼里的惊讶之色愈加浓郁。

    不会罢?

    他自认玩了半辈子的玉了,还不懂倪意滨大师看玉的神奇之处。

    秦淮年纪轻轻,是不是听了倪意滨大师的传说,然后跑过来吓唬人的?

    可是秦淮握紧玉的一瞬间,真的浑身都在发光,那是一种特有的气质,温软细腻如玉,又有翰林文苑的博雅。

    若非如此,方老板也不会联想到倪意滨。

    “礼玉,泡一杯茶来,我愿意听一听这位先生看到了什么。”

    方老板客气的说,把秦淮当成了一位值得深交的顾客。

    方礼玉?

    不错的名字。

    取名的人一定是这位老板了。闻弦歌而知雅意的秦淮明白了方老板的品格。

    “我看到了来自皑皑雪山的冰雪融水沁入地面,形成了冰孔,将它周围的岩石全部溶蚀,三千年前,它被雪水卷出,开始颠簸流离。

    三千年后,它的旅行结束了,停在和(谐)田县玉(和谐)龙喀什hb岸,埋于地下,与周围泥沙粘结在一起。找到它不容易,捡玉人一定废了数根铁铲。”

    “这一批玉,确实是在北岸收的!而且多是从河滩深部挖掘,当时有些玉粘结得十分厉害,必须用力铲,清洗干净也耗费了数天。”

    方老板信然,秦淮竟然真的厉害!连当时的场景都再现了。

    “遗憾的是,它的旅途不太通顺,在一千四百年前埋进地面一次,三年前也埋了一次,沁皮不均匀,只有几条浅红色的线,美感不足。”

    秦淮继续补充道,眼中流露出怜惜的神情。未能继续吸取自然精华,就被人类挖了出来,它应该很悲伤。

    方老板看到秦淮的神色,就知道秦淮是爱玉、懂玉之人。

    所谓玉惜有缘人,人怜有心玉。

    秦淮已有玉德。在年轻人身上看到玉德,真是殊为不易!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第五十节 磨刀是一种修行() 
“请。”

    鹅蛋脸美女奉上一杯清茶。

    秦淮接过茶水,吹了一口,碧波荡漾。

    “好茶,但有点烫,还是先挑玉料罢。”

    秦淮将茶放在柜上,不再继续多余的交谈,转身挑玉料。

    店主欲说还休,鹅蛋脸美女继续手撑下巴,趴在橱柜上,悠闲闲适的往秦淮这边瞥……

    挺有意思的同龄青年,身上带着一股莫名而来的吸引力,可就是看起来不喜欢跟陌生人交流,忽远忽冷。

    ……

    秦淮挑选了几块品相拔尖的籽料、两块十公斤重的高白山料、流水料有十七八块,都按公斤算,共九百万。

    ——千金散尽,不为换酒豪吟,只为追求玉雕技艺,虽不似诗仙般放浪形骸、洒脱不羁,但也是一种独属艺术家的意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秦淮一样洒脱豁达。

    刷卡交易结束,秦淮满意极了。

    然而一想到玉雕刀还是根铁棒,秦淮就心酸苦涩。

    ‘罢了罢了,事情得慢慢来,细细雕琢,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

    秦淮明白,系统系统是在磨砺他的心志。

    艺术无止境,需要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不骄不躁。

    结束玉石交易,须裴的电话巧合的拨打过来。

    “找到三枚?行的,我正好没车,你来政务区这边的玉石市场接我一下。”

    秦淮有些窘迫,由于四年间忙着琢磨技艺,驾照没考,只能让须裴的助理来接送。

    须裴答应得很干脆,让助理送就是了,小事一桩。

    不一会儿,秦淮等到了驱车前来的助理,把上百斤的玉石累到后备箱。

    先指了一下路,便安安静静的坐在后排,目光落在车窗外,看川流不息,高楼大厦。

    钢筋水泥也是艺术,现代精密的机器构建出这种满含科学之美的艺术,冰冷得令人孤独,直指灵魂,激发出人类日渐消失的悲悯。

    奔驰小车风驰电掣,很快便到达目的地。

    “谢谢。”

    叫助理把自己放在小区门口,秦淮扛起包装好的玉石料,爬上四楼。

    接下来,就是过深居简出的生活了,所谓大隐隐于市,如深山隐士一般,不问凡俗,一心雕琢品性,美哉快哉!

    “咚咚咚”

    秦淮深一脚浅一脚的爬上楼,打开一道小门缝,外面是雪天,商雅又处在非常期,不能吹冷风。

    “你终于回来了……”

    商雅趴在沙发上,一脸被削弱了的样子,皱着俏脸,嘶凉气。

    秦淮放下玉石,坐在沙发上,商雅昏昏的,趴在一旁。

    对于这种事情,秦淮帮不了多少,也不能揉穴道,揉穴道活络经脉,会导致月经量增多,俗称血崩,严重的话导致月经不调。

    “刚才喝的药有一点点效果,没以前那么痛了。好想早两个月就开始喝。”

    商雅有气无力的说道。

    “没事,两个月后就好了。你先休息。”

    秦淮掏出了铁棒,基石拿在手上,开始磨刀!

    “你在干嘛?”

    商雅仰起小脑袋,眼睛眨啊眨,性感的睫毛轻颤。

    “磨一柄刻玉刀。”

    “你自己磨啊?”

    “那当然,当世最强的剑客,其佩剑都是自己亲手打造的,选万年玄铁,在千年冰潭中淬火,再拿出来,化作稀世宝剑。”

    商雅白了秦淮一眼,表示不相信。

    “等我神刀练成,你就知道什么叫惊天地、泣鬼神、日月失色了。”

    秦淮笑着说道,然后专注的摩挲基石,脑海中各种下刀的姿势闪过,最终把最适合雕刻的刀行固定下来。

    他要磨一柄直刀,细如玉簪,锋利如笋尖,这柄刀没有特殊用处,但可以施展各类玉雕技法,以直代替弯,以直代替半弧,以直代替曲。

    商雅安静的看,眼睛一眨一眨,秦淮安静的磨刀,忘记了时间流转。

    第二天。

    秦淮依旧在磨刀,不紧不慢,不急不缓,如在磨掉自己身上陈年累积而来的杂质。

    多数时候,艺术是一个人的苦修。

    就像一块璞玉,在千年的岁月中砥砺溶蚀,最终留下一块沁上瑰丽玉皮的籽玉。

    第三天,铁棒前端已经磨掉一层,离细如玉簪近了一步,泛黑的铁棒变得银光闪闪。

    每一次打磨,都是量变,最终招来质变。

    第四天,秦淮依旧孜孜不倦。

    磨刀如修行。

    在细细打磨的过程中,也是秦淮与刀沟通交流的过程,秦淮在熟知它的每一个细节,若偶然邂逅玉上有纵横交错的伤、裂或水线,也知道该如何轻拢慢的选择雕刻角度。

    玉雕更要求精准,角度、镂空深一毫米或是浅一毫米,赠一分少一分,都有考量。

    需要秦淮心中有度量衡。

    譬如为人,严于律己,自有尺寸。

    第五天,秦淮依旧在修行,修行方式枯燥,但身上的精光内敛,越来越有深意。

    就像一块从矿脉中被剥蚀掉的璞玉,经受流水舔舐,自然恩赐,阳光、月华温养,棱角削尽,玉气逐渐内敛,变得温润细腻。

    第六天……

    第七天……

    商雅的非常期已经度过了,而秦淮身上多了一层精光内敛,君子藏器于身的气质。好像籽玉表面,沁上了一层美轮美奂的玉皮。

    秦淮在发光。

    温文尔雅,随缘淡泊;不急不徐,从容不迫;不温不火,价值自在。望之含蓄内敛,近之如沐春风。

    ……

    第二十天,秦淮继续苦修,灯光都显得枯燥无聊了。

    但秦淮的动作却愈加细腻小心,如在刀尖跳舞,轻轻一划,需要酝酿十秒,刀面在基岩上滑动,则需要几十秒,甚至漫长的两分钟。

    生怕多损伤一毫,使之品性不端。

    商雅都不靠近秦淮了,她感受到了秦淮有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庄严肃穆……

    ……

    第二十六天,随着嗡的一声,刀成。

    秦淮拿起刻玉刀,刀身被磨成银白,柄端有复杂的花纹,俯瞰刀尖,细如毫毛。

    锋利而不咄咄逼人,内敛又不泯然众人,精巧不失粗犷,小巧但坚不可摧。

    历经秦淮一个月如一日的精心打磨,宝剑锋从磨砺出,它一定可以削玉如泥。

    商雅在远处看着,见秦淮招手,才跑过来,分享秦淮的喜悦。

    “厉害了秦淮小哥哥,你们这些艺术家的工具,都是自制的吗?”

    商雅如偷窥到了隐私一般好奇。

    “对于顶尖大师来说,工具都会自制,只有他们自己,才熟悉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工具,用起来,会得心应手。”

    说罢,秦淮从兜里取出一枚系统赠送的羊脂暖玉。

    “好美的玉啊。”

    商雅情不自禁的赞叹道,比她见过的任何宝石都要惊心动魄,虽没有熠熠夺目的光芒,但精光内蕴,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

    “这是和田玉中最令人称道的羊脂玉,我用她给你雕一件玉佩。”

    秦淮想要试试这柄刻玉刀的手感,会不会如有神助?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