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259部分

技艺天王-第259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们体现着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

    这种文化和思维方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中华家特有的、充满诗意的体系。

    仙就对了!

    如果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在十八世纪西方的油画和雕塑中,中华家的艺术品总是供神明使用。

    同时。

    古代称美人为仙女下凡,便是因为美女的衣襟飘飘,灿若云霞,宛如神仙中人。

    而在西方,如果要描述一位女性美艳多姿,只会用丰乳肥臀,情夫众多、丰富的罗曼蒂克史……

    从以上两点就可以看出。

    中华家的艺术品,无论是颜色使用,还是款式图案的设计,仙是最终追求。

    能让远在西方的国家,都产生这些艺术品只能来自神国的判断,这才是东方艺术的精髓——一种理想的艺术形式。

    因此。

    对于这叠创意图稿,秦淮没有一张看得上眼的,随意的扔在一边。

    “这些设计师传统文化的底蕴不足。我需要以中华文化为尊的思想。先给他们系统的培训一下罢,再给他们定一些书单,必须全部看完。到时候,才能真真正正的进行创意设计。”

    秦淮撇撇嘴,漫不经心的丢掉这些烂纸。

    还不如昨晚他灵光一闪的创意呢。

    想到昨晚的创意,秦淮站起身来,揉揉小雅的粉嫩脸蛋,跟商雅说明了一声,就钻入工作厅。

    开始雕刻模型。

    秦淮这一次要采用失蜡法锻造。

    采用纯粹的技艺,来创造一件作品。

    无模可控融铜锻造法,随机成分居多,失蜡法则不然,失蜡法精确度极高,就连航空航天的精密零件,都要采用失蜡法来锻造。

    这种技艺的精确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从无模可控融铜锻造法绕来一圈,秦淮对失蜡法又升起一丝爱不释手,或许这就是喜新厌旧罢?

    呵。男人!

    但秦淮非常兴奋。

    他在很早以前,就在秦省博物馆看到了这一座错金铜博山炉,印象深刻。

    尽管没有焚香。

    但秦淮可以脑补出云烟自错金铜博山炉袅袅升起的景象,宛如一座海山仙山,充满着仙气飘荡的意境。

    错金铜博山炉在脑海中旋转。

    秦淮亦在缓缓剥落手中的黄蜡,一雕一刻,勾勒出博山炉的形状。

    错金铜博山炉。

    一九八六年于豫省出土。

    高二百六十毫米,足径九十七毫米。器型似豆形,盖肖博山,通体错金。

    座把呈透雕三龙出水状。

    龙首承托炉盘。

    炉盘装饰以错金流云纹。

    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高层峰峦或骑在兽身上,猎人巡猎于山石间。

    二三株小树点缀其间,刻划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生动的狩猎场面。

    整体来看,宛如传说中的海上仙山。

    博山炉,因此而得名。

    这些数据秦淮了然于胸,甚至是倒背如流。

    没有办法,秦淮就是如此刻苦。

    他一向认为,只有见识过万水千山,胸中才会有丘壑横生。

    记下错金铜博山炉的详细画面,只不过是万水千山中的一小部分。

    这么多东西有机的整合在脑海中。

    其实秦淮不需要努力创新,也能成为名师了。

    但那并非秦淮的追求。

    他沉溺在雕刻中,时不时用指腹擦一擦碎屑,似乎在用手指的温度,去感受一块蜡料的形态,一块蜡料的重量,以及将自己的心跳,烙印在其中。

    一刀。

    一笔。

    一个轻轻的擦拭动作。

    都是艺术。

    都是秦淮精气神的反应。

    看秦淮的背影,其实非常孤独,但秦淮不慌不忙,不急不燥,执着于自己的所爱,并努力做到极致……

    模具成了!

    秦淮莞尔一笑,微微舒了一口气,就像是遇到了一个多年不见的好朋友。

    似曾相识。

    熟悉。

    了解。

    知根知底。

    踏实。

    感觉非常舒服,刺激着秦淮体内多巴胺的分泌……

    这叫创作的幸福感。

    ……

    将模型用酒精湿纸巾,全部擦拭得干干净净。

    紧接着涂抹抗高温材料。

    随后。

    将铜液倒入模具中。

    大功告成!

    “呼。”

    秦淮长吁一口气。

    关掉一切电源,迈着轻快的脚步,走出工作厅。

    商雅长发盘起,两萌娃在怀里玩耍,而她就在书桌上写着笔记。

    见秦淮出来了。

    指了指桌上的请帖。

    “朱老先生递交过来的。他耗费五年时间建造的铜宫,明天剪彩了,你要去赏个脸呀。至于礼物你看看……”

    “礼物,我找找……把铜鹿送给朱老先生好了。”

    秦淮目光随便一瞥。

    价值几何无所谓,关键是要拿出一件礼物。

    “你开心就好咯。还有这里一封信:想要询问秦先生,是否会乌铜走银这一门传统技艺?”

    秦淮浏览了一遍。

    耳边传来的是商雅的直白的提炼。

    “秦某人会当然会。就是不精。”

    商雅:“……”

    商雅翻了一个白眼。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秦某人好久没在人前装逼了。

第三百四十九节 我的审美标准,就是国际通用标准() 
翌日。

    秦淮受邀出席朱老先生的铜宫。

    博山炉的抛光处理,则往后稍稍推迟一天。

    商雅为秦淮挑选了一件纯净白色的衬衫,简简单单,但却衬托气质,显得高冷帅气。

    纯净的感觉就像初恋男神。

    这真是艺术家的模样。

    心动的感觉!

    “帅呢帅呢。”

    商雅细细抚平秦淮肩膀上的皱褶,满意得一塌糊涂。

    撩了撩长发,凑近秦淮,在秦淮嘴唇上咬了咬。

    “注意安全,早去早回。”

    “好的。”

    秦淮温和一笑,转身出门。

    朱老先生的铜宫在苏杭城。

    和金陵同省。

    接近中午时分。

    秦淮来到了朱老先生铜宫的建造地址。

    朱老先生,笑盈盈的迎接秦淮。

    这就是当初赵老爷子家中,围绕在一圈开会的十四位奆佬。

    因为朱老先生住在苏杭城,故而秦淮与朱老先生的交往不算频繁,但朱老先生依旧是秦淮敬佩的老前辈。

    朱老先生。

    铜雕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唯一传承人。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雷峰塔、桂林铜塔、常州天宁宝塔、峨眉山金顶等都出自他。

    乃是国内最具世界影响的艺术家之一。

    同时。

    朱老先生一样注重古文化的保护。

    他是著名的‘运河三老’之一。

    曾与八十二岁的古文物专家罗哲文、九十一岁的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先生,怀着对祖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深厚感情共同提出了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创意。

    于是国家启动了保护京杭大运河的计划。

    这一位老先生,同样高瞻远瞩,而且做了许许多多的实事。

    “我听说了秦老弟的《正视我》在京都博物馆展出,引起他们抗议了?”

    “嗯,抗议无效。再过几天就要运到大都会去展览,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我要人尽皆知。”

    秦淮淡淡一笑,语气温和,但却锐利如剑。

    他直接让京都博物馆方面签高额赔偿金,京都博物馆看中了利润,承受不了亏损,就不得不费尽心思保全作品完整。

    虽然是冒犯了激进分子。

    但这是没有选择的事情。

    赔偿一个亿和得罪一些游行的乌合之众,孰轻孰重,还不是一目了然?

    到西方展出时,西方国家也不会让东瀛游客破坏《正视我》,毕竟秦淮还是会要求巨额赔偿金。

    “秦老弟真凶啊,不过我喜欢!

    我有个建议,我们国家关于抗战时期的烈士纪念碑,老兵的统计、保护、嘉奖力度还不够。

    你多多向上面提些建议,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这些英雄、烈士的一切保护下来。

    英烈们倒下了,是为了让我们站起来……我们不能寒冷烈士的尸骨。”

    闻言。

    秦淮重重点头。

    这倒是提醒了秦淮,保护烈士纪念碑,也是对历史、对先烈的最大尊重!

    秦淮决定回去就提一个草案。

    他希望有朝一日。

    ‘在国难纪念日或是清明节……

    每一个人都会在碑前静静伫立。

    抬头,仰视由衷的敬意。

    低头,沉思人生的真谛。

    或是在碑前幡然醒悟。

    或是在碑下毅然奋起’。(注)

    我们崇拜英雄,我们崇拜祖先。

    这些烈士,就是我们的英雄,我们的祖先。

    将来会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务必要好生保护起来。

    “秦老弟肯定明白保护起来的意义。这种事情我老了,做不过来。交给你们这些年轻人咯。”

    朱老先生拍拍秦淮的肩膀,拉着秦淮进入铜宫。

    每一件作品。都指给秦淮看,让秦淮品鉴,有些是他儿子的,有些是他孙子的,也有些是他徒孙的。

    觉得还算满意,就都放了进来。

    秦淮言简意赅的点评两句。

    朱老先生非常满意。

    拉着秦淮来到一圈人中间。

    其中有一位穿着蓝色长直褂,头戴一顶小土绅帽,皮肤黝黑,脸上有火烤红的痕迹,两撇长胡子,身材饱满服气,手里拿着一杆极富历史感的老式悍烟枪,但没有点燃,只是时不时干抽一口过过嘴瘾。

    特征颇为明显的一位小老头。

    “金永才。滇南人,乌铜走银技艺第六代传人,做出来的铜器非常有意思。”

    “秦先生果然是才貌双全,这模样,真俊俏啊,风……流倜傥,啧啧啧。”

    金老先生吧唧吧唧抽来抽烟杆。

    满眼都是赞赏与惊艳。

    “哦……你好。”

    秦淮与之握了握手,面露思索。

    乌铜走银……

    “上次有一位宾客给我寄来一封信,问我会不会乌铜走银技艺,想必就是金老先生罢?”

    “是。”

    金老先生腆着肚子哈哈一笑,大大方方的承认了。

    “我觉得秦先生天赋异禀,不如来学一下乌铜走银技艺,我虽然没多少造诣,但一定倾囊相授。秦先生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如果秦先生愿意来,我愿意倒贴学费什么的。再给秦先生几件我的珍宝当礼物。”

    金老先生的笑容很有感染力,笑呵呵的,一看就比较实诚。

    旁边的朱老先生立刻笑了几声“秦老弟啊,别人拜师都要交学费,你去学习,师父还给你倒贴。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

    秦淮笑笑“金老先生缺徒弟?还是说学习的年轻人不多?”

    金老先生摆摆手“学习乌铜走银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但我蹭蹭秦先生的光嘛。秦先生一直是学一行,就火一行,譬如核雕、玉雕、木雕,现在铜器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了,尤其是香炉、茶则、壶器,小型雕塑……”

    “是吗?”

    秦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