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256部分

技艺天王-第256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戏剧化的剧情,让秦淮为人所津津乐道,且知名度一路飙涨。

    “拒绝罢。”

    秦淮皱了皱眉,这些家伙其实是无利不起早。

    过了没多久。

    商雅再一次跑过来,苦着脸。

    “他们还在锲而不舍的邀请……”

    “我来拒绝。”

    秦淮接过手机,一个一个拨打,语气严肃,直接把这些家伙热情高涨的兴致全部扑灭。

    但还是有一家博物馆锲而不舍。

    就是隔壁的东瀛京都博物馆。

    一而再再而三的发出邀请。

    秦淮:“……”

    皱着眉头的秦淮沉吟了片刻,突然有点想法。

    他还从来没有出过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作品呢。

    很多艺术家的眼光,都曾放在呼吁和平上,譬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那是二战时期。

    某一天。

    德国空军突然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重镇格尔尼卡。

    德军轰炸了整整三个小时,格尔尼卡瞬间化为平地,无数平民死伤。

    毕加索义愤填膺,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创作的题材,表达自己对战争罪犯的谴责,同时哀悼死去受难者。

    于是名画《格尔尼卡》出世了。

    秦淮本来没有想到这些,但东瀛方面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他,秦淮倒也有心尝试这一题材,反正他们也不能限定秦淮创作什么作品。

    想到这里。

    秦淮似乎打开了一个新题材的大门。

    随口答应了下来,不过要让东瀛先签订价值四千万人民币的合同,作品毁坏了,还需要赔偿两千万。

    东瀛京都博物馆爽快的答应了,并承诺三天后,代表就会来签字。

    “为什么单独答应东瀛呢?”

    “因为要通过艺术告诉他们,一些道理。”

    秦淮淡然回答道。

    艺术家要为一个时代发声。

    历史不能被扭曲。

    秦淮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便越是应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让世界铭记这一段历史。

    不偏不倚,不加扭曲的惨痛历史。

    秦淮闭上眼睛想了片刻。

    立刻开始动作。

    融铜。

    塑模。

    有许许多多的模具被简单雕刻出来。

    但商雅看不出所以然。

    不知道秦淮究竟要创作什么样的作品。

    总觉得有一股愤懑与怒气在其中。

    一勾一刻,都是义愤填膺。

    秦淮没有生在那个苦难的年代。

    但能通过先辈留下的话语,来感知那个年代的山河破碎,国难当头。

    ……

    “我八千健儿已经牺牲殆尽,敌攻势未衰,前途难卜。

    若阵地存在,我当生还晋见钧座。

    如阵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场,身膏野革。

    他日抗战胜利,你作为抗日名将,乘舰过吴淞口时,如有波涛如山,那就是我来见你了。”

    ……

    往日见伤兵多爱惜,此次专为国牺牲,乃应当之事。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

    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我活国死。

    战在何处,死在何处!

    ……

    国难当头,日寇狰狞。

    国家兴亡,匹夫有分。

    本欲服役,奈过年龄。

    幸吾有子,自觉请缨。

    赐旗一面,时刻随身。

    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

    我提议与敌机相撞,同归于尽,不论白昼黑夜,只要捕到机会,我愿意第一个撞敌人的领队机,各分队长撞敌人的小队长,各僚机撞敌人的僚机。

    ……

    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

    诸人尽可离舰就医,惟我身任舰长,职资所在,应与舰共存亡,万难离此一步。

    ……

    弹尽。

    援绝。

    人无。

    城已破。

    职率师部,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

    并祝……

    胜利。

    ……

    每次飞机起飞的时候,我都当作是最后的飞行。

    与日本人作战,我从未想过回来。

    ……

    秦淮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

    只有看过这些事迹,他才对这段历史中每一个字的篡改,都报以极深的仇恨。

    试看今日之山河,何处未染英雄血?

    既然如此。

    怎么容得下半点的颠倒历史?!

    愤怒。

    秦淮确实愤怒。

    连手腕都颤抖了。

    他的手一向稳固,可却也因为情绪不稳,而导致如血的铜液飞溅。

    铜液沿着模具流淌。

    好在它不需要控制精细到毫米的细节,只需要大体掌控,否则秦淮只会失败。

    “啪嗒”

    “啪嗒”

    秦淮的眼泪落在铜浆上,涌起滚烫的水雾,那作品,也出现了一点点泪滴似的痕迹。

    一点一滴的泪痕,在铜浆上凝固成触目惊心的模样。

    一份咬牙切齿的悲痛如涟漪般荡漾开来……

    似乎要发出一声声嘶力竭的咆哮!

第三百四十五节 颠倒的世界() 
心之所至,情之所动,手不能止,每一滴溅起的血红熔浆,每一朵喷涌而起的火光,都让秦淮脑回到那个山海破碎的时代。

    三千五百万死者,在这一段时期,长眠在这片土地。

    他们有的尚在怀孕,他们有的还在母亲的肚子里,他们有的垂垂老矣,本想颐养天年。

    结果。

    天上飞的是轰炸机,地上冲过来的是惨无人道的刽子手。

    历史二字。

    永不能忘。

    你们一直试图扭曲历史,那么我就提醒你们。

    这是秦淮身为中国人,身为艺术家,不容推卸的责任。

    他要用一件、两件、三件的作品,告诉全世界:真实的历史无法被扭曲。

    ……

    炙热的水雾缭绕着秦淮,那是眼泪掉落熔浆中,雾化而成。

    秦淮第一次在创作时泪流满面。

    一颗一颗的泪珠打在熔浆上,与秦淮一起参与创作。

    过了片刻。

    铜液戛然而止,容器中的滚红已经见底了。

    秦淮转身拿起另一个盛具,一鼓作气的创作者。

    半个小时的浇筑,桌上的模具,已经铺满了红色岩浆,鲜红死血。

    往源头看,能看到斑驳陆离的泪痕,随着熔浆缓缓的,还有一份咬牙切齿淤积的情绪。

    屈辱的情绪没有爆发。

    可却比爆发更动人心魄。

    沉默。

    无言。

    悄然寂静。

    只有雾气缭绕。

    秦淮喘不开气,心中憋闷,靠在木椅上小憩,沉重到脑海中一片空白。

    用心的创作,往往是心力交瘁的。

    何况秦淮创作的,不是只言片语,他想要表达的东西,是三千五百万位受难者的暗无天日,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血流漂橹,少表述一句,都会心中有愧!

    ……

    第二天。

    秦淮早起。

    将自己锁在工作厅内,小心翼翼的打磨着这件心血之作。

    每一次打磨,秦淮都要在心中衡量许久,该从哪一个角度切入,该打磨掉多少棱角,该如何才能彰显主题?

    秦淮不愿意错。生怕有任何一个小细节的瑕疵。

    在不断的纠结、计算、反反复复中,秦淮的创作进展极慢,同时,也极其劳累。

    每天晚上哄两萌娃睡觉的任务,只能交给了商雅。

    商雅对秦淮的疲惫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又无能为力。

    只能希望秦淮一次性成功完成这件作品。

    ……

    第三天。

    京都博物馆的代表前来签字。

    剩下的时间,秦淮继续打磨细节,用尽全力来赋予这件作品想要表述的艺术语言。

    ……

    第十天后。

    秦淮开始调制染色配方,喷染,涂色。

    随后的几天。

    铜器的颜色在不断变化,由一开始的金色,变成了灰色,其中掺杂了不少血红,宛如凝固的血斑。

    整件作品。

    压抑得一塌糊涂。

    那些枯槁的颜色。

    就像铜器体内流淌出来的血液……

    阴森。

    如十八层炼狱。

    整体来看。

    它是一座立交桥式的艺术品,铜肢交错,宛如树根。

    ‘立交桥’上,站着许多奇奇怪怪的扭曲的‘生物’。

    譬如人类——

    人类的肢体扭曲,脑袋顶在脖子上,然而头顶和下颌,却是夸张的颠倒了。

    眼珠在下,口鼻在上。

    他们的视线直勾勾的落在前方,无论站在哪个角度,都像在盯着观者,表情苦闷,眼神中毫无希望。

    让观者情不自禁陷入恐慌,甚至是产生犹如灼伤一般的痛苦。

    立交桥上,还树立着脑袋着地的生物。

    他们的眼眶已经腐烂了。

    但脑袋顶着身体,两腿朝天,一直屹立不倒。

    转动视角,会发现这里的一切生物,都是颠倒的。

    鸟儿的翅膀生在脚上。

    牛的四肢朝天,依靠两只弯弯的脚走路。

    毒蛇的牙齿长满了身体,同样只能依靠脑袋走路。

    整件作品中,唯一正常的,便是山坡裂开一道缝隙,从缝隙中,伸出一只枯瘦的手臂,手臂上提拎着一盏灯。

    灯光黯淡。

    照耀着一朵黄色小花。

    小花倔强的生长……

    ……

    铜器上描绘的一切,都像是荒诞离奇的鬼怪故事,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每一个视角的构图,却有一种魔力与张力,似乎在剖析一份阴暗,让得观者心跳加速,情不自禁想要解读其中的艺术语言。

    “就叫你《正视我》罢。”

    秦淮用布将这件作品轻轻盖上。

    两小家伙年纪太小,看了可能会做噩梦。

    ……

    第二十天。

    作品被带走了。

    京都博物馆的代表打开看了一眼,没看出所以然。

    与之一起带走的,还有一米六高的铜鹿,金属树一般的犄角,宛如仙境中生长而出的松柏,无论是神态,还是体态,还是活灵活现的黑色眼珠,都显得十分仙气。

    相比于《正视我》他们更能欣赏铜鹿。

    不过秦核舟的作品只有这两件,他们便一起带走了。

    展出情况和梵蒂冈,克拉克一样,十分热烈,毕竟全世界的人,其实都想看看,这位‘巴特大师’。

    当然。

    在秦淮的要求中,展出时必须认真解释巴特的来由,并且,展出最明显的署名,要写成秦淮。

    其它的,秦淮暂时丢在一边,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实在是累跨了!

    ……

    京都博物馆。

    秦淮的作品专柜展出。

    观看的游客络绎不绝,甚至还有中国游客顺路来观看。

    只是。

    多数中国游客感觉心脏隐隐作痛,而东瀛的观者,则觉得心脏被刺了一刀,感觉极不舒服。

    “我完全没有看出来哪里有大师的感觉……倒是铜鹿还好一点,这件作品,让我觉得难以多看一眼。”

    “同样不觉得这是大师作品,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