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234部分

技艺天王-第234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是亿万年难得一见。

    秦淮也只是一笑而过。

    手底下,以精确沉稳的手法,控制住铜液的流出,忽小忽大,忽急忽缓,忽然折转,忽然画弧……

    “粑粑呀,粑粑呀~”

    商雅扛着两小只,用脚推开门,两小只带着哭腔的声音传来。

    尤其是小雅,哭得那叫一个凄惨。

    “这两家伙黏上你了。”

    商雅无可奈何的叹息道,起初是小雅哭,然后小如才跟着一起哭,最后控制不住,只能抱着他们看一眼秦淮奶爸。

    “我在画铜画呢,有点危险,别让他们靠太近了。”

    秦淮的绘画到了尾声,眉梢紧锁,绘画的速度依旧不急不徐。

    两小只看到了秦淮奶爸,出乎意料的停止了哭泣,瞪着萌光闪闪的眼睛看秦淮奶爸在瓷砖上用炙红的熔浆拉出一根根线条。

    那些线条组成了一幅铜色的铅笔画,画卷中,秦淮奶爸和商雅牵着两小只,两小只软萌的站在中间,小脑袋虎头虎脑。

    “粑粑、麻麻、雅雅、哥哥……”

    小雅认出了画面中的人物,拍着小手,咿呀的喊着,亢奋得不行。

    秦淮将工具收好,避免伤害到两小只,这才揽住两小只,让他们一左一右挂在身上。

    两小只歪着脑袋看那幅铜画,眼眸中闪着十二分的好奇。

    “画得真好。”

    商雅站在铜画前细细打量,秦淮奶爸这一年来,每天都给两小只画肖像,可谓厚积薄发。

    令得秦淮奶爸画出来的小人儿栩栩如生。

    所谓栩栩如生,并不是皮肤颜色、衣着的逼真,而是人体轮廓线、人物神态流露而出的生动与自然。

    简而言之,就是抓住了精髓。

    哪怕不需要描绘细节,也能让懂事不多的小宝宝们一眼看出来。

    这便是实力!

    。

第三百二十一节 北宋:水运仪象台() 
铜液需要凝固,这个过程短则三到四个小时,长则一两天。

    秦淮现在尝试的制造都是小型物件,尽管冷凝的时间不长,但也得等到明日才可以打磨、抛光。

    美丽,都需要给予时间让它慢慢蔓延滋生。

    故而。

    秦淮锁掉工作厅的门,接过商雅怀中的两小只,回到客厅,依旧是把两小只放到地毯上。

    他就在餐桌上,铺开画纸,拿着直尺绘画。

    两年前,宁致远和赵道元不是想要建造一座传统技艺小镇,邀请秦淮当设计师吗?

    前两年,秦淮忙着照顾怀孕的商雅,忙着科学合理的给商雅坐月子,忙着照顾刚出生的两小只。

    如今。

    商雅身体无恙,两小只茁壮成长,秦始皇兵马俑木雕群也雕刻结束了,秦淮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到传统技艺小镇的设计当中。

    说实话。

    他对宁致远和赵道元的投资非常感激。

    能让游客从传统i技艺小镇中亲身体验到传统技艺的点点滴滴、精彩纷呈,从而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华家的文化,了解到传统技艺。

    多好啊。

    我们的传统技艺最缺的就是宣传。

    因此。

    秦淮愿意耗费全部心血来设计这样一座小镇。

    谈不上多伟大。

    只是秦淮刚好热爱着这一行。

    当然。

    这两年秦淮夜积攒着一些脑洞大开却无法在具体雕刻上呈现的创意,也可以用在传统技艺小镇上。

    秦淮心里怀着数之不尽的创作欲望,无法通过雕刻表现出来,那便可以宣泄在传统技艺小镇上。

    譬如秦淮一直抱以极大好奇心的北宋水运仪象台。

    说起水运仪象台,可能许多人都十分陌生。

    不过在科学界,尤其是钟表界,这座仪器,可谓是赫赫有名,如雷贯耳。

    它由苏颂、韩公廉等天文学家设计制造,是一座将观测天象的浑仪、演示天象的浑象、计量时间的漏刻和报告时刻的机械装置,结合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仪器!

    象征着人类进入现代化之前,最高的科技水平!

    其中,率先使用的擒纵器,是后世钟表的关键部件。

    正因此。

    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著作中称:‘水运仪象台’是欧洲中世纪天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

    瑞士钟表第一品牌最为权威的刊物,百达翡丽曾明确无误地承认:“中国宋朝天文学家苏颂在1090年制造的‘水运仪象台’,其中装置了世界上第一个擒纵器,欧洲运用这个原理发展钟表,是在中国这个擒纵器问世三个世纪后。

    还有许许多多的权威性书刊,譬如科学,都曾刊登过对它的研究论文。

    据史料记载,整座仪器高约十二米,宽约七米,是一座下狭上广呈正方台形的木质建筑。

    其中浑仪等仪器由铜制造而成。

    全台分三隔,下隔包括报时装置和全台的动力机构,中隔为间密室,放置浑象,上隔是个板屋,放置浑仪。

    该仪器涉及到力学,动力学,机械运转,复杂至极。

    北宋灭亡后,再也没有人能够复制这一件作品。

    直到一九五八年,著名的博物馆学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史学家王振铎先生复制了这件天文机械,才将这一颗泥土中的珍珠带到了国际舞台。

    自此。

    它在国际计时仪器史学界引发了一场海啸。

    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耗时多年复制了它。

    紧接着,米国,湾湾等地都出现了复原模型。

    一九九七年,东瀛精工表的故乡长野县,耗费了整整八年时间,才成功仿制出‘水运仪象台’。

    这件仪器,哪怕是对秦淮这种有着华夏神工的雕刻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但正因为它的传奇色彩,以及它在科学史上,天文史上,技艺史上的霸主地位,秦淮才想要挑战一番。

    用铜艺锻造出其中的精密仪器,最终组装成一座水运仪象台,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不用1:1  的比例复刻,只有原作的五分之一也是可以的。

    秦淮一边研究王振铎的图纸,一边在脑海中想象比例,与零件结构,同时将零件手绘出来。

    ‘唰唰唰’

    秦淮笔下传来音律整齐的摩擦声,两小只跟商雅玩得累了,就爬过来抱住秦淮的小腿,咿咿呀呀摇晃撒娇。

    尤其是小雅,白白胖胖的小手揪住秦淮的裤脚,小短腿悬空。同时小嘴里发出笑声,吸引秦淮的注意力。

    秦淮放下笔,低头哭笑不得的看着两只小萌物,伸出手将小如摘下来,放在一旁。

    不过小雅的摘取难度就很高了。

    秦淮掰开小丫头的手,小丫头的小短腿扒着不放,掰开小短腿,小手又缠上来了,反正就是各种缠各种绕。

    见秦淮奶爸一脸无可奈何,还仰着小脑袋嘻嘻笑,好像在说,本公主天生就会化骨缠绵恋爹术,能把我怎样呢?

    商雅在一旁看得忍不住摇头,小丫头年纪不大,倒学会跟别的女人抢老公了!

    秦淮只能放下手中的绘制,将两小只扛起来。

    带着他们疯了一阵,将两小只累得瞌睡连连,最终把两个闹腾的家伙丢在床上,送进房间睡觉。

    此时。

    已经是晚上八点。

    商雅洗完澡出来,齐腰的如瀑长发披在身后,含情脉脉的望了一眼秦淮。

    “睡着啦?”

    “睡着啦,你也先去休息罢。我想去工作厅雕刻一些蜡模。”

    秦淮揉了揉商雅湿湿哒哒的秀发,轻轻盖住性感的小红唇。

    “我陪你啊,一个人呆在工作厅内,多孤独呢。”

    空旷的工作室,一盏孤灯,没有丝毫声响,四周万籁俱寂,只有不断重复的雕刻动作,不管是谁,都会要被逼疯罢?

    所以商雅自告奋勇,哪怕她不能说话,只要坐在秦淮身边,都能够让秦淮感受到一份来自妻子的支持。

    秦淮微微一笑,轻轻点头,拿起绘制的零件图纸,拦着商雅走进工作厅。

    秦淮取蜡模和雕刻工具时,商雅摆放好椅子,铺开桌布。

    两人对面而坐,相视一笑,这一刻,连灯光也变得柔美。

    “我要开始雕刻了!”

    秦淮敛了敛神,全神贯注的进入雕刻状态。

    商雅托着下巴,目光直勾勾的盯着秦淮,眼神柔和,酥软得几乎融化。

    心里悄悄的向秦淮说着情话:从今往后啊。晨光灼灼,星月杳杳,秋雨淅淅,晚风慢慢,

    也抵不过我家老公眼中的星辰。

    时至今日,哪怕是有了一对龙凤胎,商雅依旧还能够行云流水的自我攻略。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网址:

    

第三百二十二节 水运气象仪的墨菲定律() 
“这是在雕刻水运仪象台的蜡模。”

    秦淮悠闲的讲解着。

    气氛有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浪漫。

    “它一共有五层。

    第一层木阁名叫;正衙钟鼓楼。负责全仪象台的标准报时。

    木阁设有三个小门。

    我们知道,古代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每一个时辰又有时初和时正。”。。

    秦淮一边雕刻,一边跟商雅讲述。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唉。”

    商雅窘迫的一笑,古代一天分十二个时辰她懂,但时初和时正就不懂了。

    “嗯。”

    秦淮轻轻一笑,眼神中满是宠溺:

    “时初就是每一个时辰的开头,时正就是每一个时辰的中间时刻。

    这就是细分时辰,便于计时。

    这座水运仪象台,虽然是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设计并创作,但它的时间却能精确到一刻钟。

    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人在中门击鼓。

    到了每个时辰的时初,仪象台中就会有一个穿红衣服的木雕人儿在左门里摇铃。

    到了每个时辰的正中,有一个穿紫色衣服的木人在右门里扣钟。”

    说到这里,秦淮拿起图稿,将设计图摆在商雅面前。

    用具体的画面,给商雅最直观的感受。

    商雅唯一的感触就是,这也太超前了!

    “第二层楼阁呢,是换一种表现方式报时。它的正中有一道小门,每逢一个时辰的开始时,一位穿红衣的木雕人儿就会持时辰牌出现在小门前;

    每逢各个时辰的正中,一个穿紫衣的木雕人儿拿着时辰牌出现在小门前。

    这一层共有红衣木雕人和紫衣木雕人十二位,手上的时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子初、子正、丑初、丑正……

    就和现在的机械语言报时一样,不过碍于当时科学技术没办法使用语音,古人只能通过文字。”

    说起这些,秦淮如数家珍,无比详尽的解释着。

    看得出来,秦淮研究的苦功夫下了不少,甚至说,秦淮研究到近乎苛刻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都要列入关注点——毕竟是努力到让系统都绝望的奆老。

    “第三层木阁负责报告时刻。该层木阁正中有一个小门,每过一刻钟,一个穿绿衣的木雕人持刻数牌出现在小门前。

    此层一共有九十六位绿衣木雕儿,刻数牌牌面上依次写着初刻、二刻、三刻、四刻等……

    第四层木阁负责晚上的报时。

    该层木阁中间有一个小门,木门内置一小木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