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233部分

技艺天王-第233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永远不会消退的激情与亢奋、无穷无尽的表现欲、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个艺术家基本的素质。

    ‘要不要试一试?’

    不过,在开始投入铜艺时,秦淮要先跟商雅打招呼,免得商雅待会手忙脚乱时不敢进来打扰秦淮。

    于是。

    秦淮转身回房。

    两小只坐在婴儿车上,怀里抱着玩具,听到声响,撒开脚丫,推着车飞快滑到秦淮面前,仰起小脑袋,嘴里奶声奶气的叫着‘粑粑’,开心得不行。

    秦淮蹲下来,跟两小只闹了一阵。

    商雅会心一笑,这种温馨的感觉真好。

    秦淮奶爸从不出差,也不用上班,天天在家跟他们玩,两小只自然对爸爸非常亲昵,没有半点陌生感,甚至对秦淮奶爸有点黏。

    不过。

    秦淮小哥哥也是要将身心投入到艺术中的!

    这是秦淮小哥哥的事业!

    商雅非常理解。

    “你去罢,我能照顾好两小只。实在不行哄他们睡觉,我可是学了一手炉火纯青的催眠术,分分钟让他们睡成小猪。”

    骚操作多得一批的商雅自信地拍了拍胸脯,继拆床,给秦淮下药后,商雅开始将魔爪伸向了自己的亲身骨肉。

    秦淮哑然失笑“你真是戏精大学毕业的。”

    他们都是孩纸啊,怎么下得去手?

    “嘿嘿。”

    商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笑了笑。

    随即变得十分严肃

    “当然,我也可以推着他们去后院玩呀,别墅中环境幽雅,要花有花,要草有草,要鸟有鸟,要水有水,要假山有假山,可以满足他们所有的好奇心。而且他们都很乖。”

    商雅抿了抿红唇,轻轻一笑,说到两小只很乖时,眼中盛满了幸福的笑容。

    还是秦淮奶爸厉害,带出来的小孩都很有安全感,不会轻易出现吵闹的情况,让她省心了许多,甚至可以是坐享其成。

    这样的好奶爸好丈夫,真是打着灯笼都难找。

    商雅还想着要相夫教子,给秦淮展示一下什么叫母仪天下、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嘤雄气概呢,结果秦淮交给她两个这么乖巧的宝宝。

    被幸福包围的商雅当然也很体谅秦淮,赏了秦淮一个香吻,然后将秦淮推到门口。

    ……

    “那我去锻造铜器了。”

    秦淮微微一笑,走进工作厅,开始鼓捣新‘玩具’——别看它只有滚筒洗衣机的体积,但实际价值贵得离谱,差不多可以在金陵买一套房了。

    不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能够锻造出上等铜器,花再多钱也值得。就像秦淮一掷千金购买玉料,这都是正常投资,不能有半点吝啬。

    按照说明书研究了一段时间,秦淮开始为铜塑做前期的工序准备。

    蜡模、防火材料、铜锭、刻刀、工具钳……但凡要用到的工具,全部放在了八仙桌上,随手就能拿到。

    铜,在古时称‘金’或者‘吉金’。

    铜器,则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中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至今已有4500年,青铜文化鼎盛在夏至战国时期,整整持续了一千六百年之久!

    在中国漫长的数千年历史里,铜器一直象征着身份和地位,向来都是古代帝王贵胄的专用器具。藏礼于器,寓教于艺,说得便是尊贵无比的青铜器。

    《汉书·律历志》曾对铜进行了高度赞赏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寒暑变其节,不为风霜暴露改其形。

    毫不夸张的说,蕴含中华家精神文化与美学追求的青铜器,让中华家理想化的艺术梦境,有了一种顶天立地、不可倾覆的踏实。

    秦淮一直都非常钟爱青铜器。

    他隐隐约约有预感,铜器,会是他继玉雕后的第二个本命技艺。

    此刻。

    秦淮坐在桌前,左手拿蜡模,右手执雕刻刀,手腕飞动,好似穿针引线一般,将多余蜡料剔除,雕刻过程行云流水,虽然看不懂具体操作,但不难得知,这份技艺非常昂贵。

    渐渐的。

    一只翼展足有二十厘米、作天空翱翔姿态的雄鹰,从蜡模中挣脱出来。

    它形态丰满优美,轮廓线连绵起伏,拥有着生命最本质的律动,虽然盘旋在九天,却也有一股内在的平静。

    秦淮神情从未变过,笔直的坐在八仙桌前,聚精会神的雕刻着,偶尔用旁边的毛巾擦汗。

    时至今日,秦淮的雕刻越来越像魔法,雕刻刀在雄鹰的翼展上轻轻一划。

    好像唰的一声,雄鹰自己展开了双翼,而翅膀上,丝丝缕缕的绒毛被气流激起。

    完全不像雕刻,更是在释放蜡模中困住的一只桀骜不驯的鹰魂。

    技艺强得一塌糊涂!

    雕刻完毕。

    秦淮托起雄鹰,细细端详着,眼神温柔至极。

    将蜡模放下,秦淮起身拿出两砖铜锭,放在盛具中,连接上电源,调好温度,关上机器。

    尔后捧着一杯凉白开,静静等候铜锭融化成铜水。

    其实它不仅仅是一只青铜雄鹰那么简单,它身上还悄然藏着秦淮赋予的童心。

    只是现在,这份童心还无法完全展现出来。

    。

第三百二十节 吃起来烫嘴的画作() 
喝水解渴结束。

    秦淮将蜡模涂抹上一层抗高温材料,这类材料能够迅速凝固,而且厚度宛如薄膜,可以将秦淮雕刻的每一个细节都拓印下来,不过,如此优秀的性能背后,亦是高昂的售价。

    不过对于精益求精的手艺人来说,这类材料的诱惑力是致命的,秦淮当然也不例外。

    将材料均匀涂抹,待得凝固后,秦淮缓缓增加涂层,直到涂层多达二十层,确定涂层能够承受铜水的重力后,方才停止涂抹。

    放置。

    令其自然凝固。

    接下来,秦淮将蜡模中的蜂蜡融掉,只剩下一具有着鹰形的空壳。

    其实这就是中国古人两千年前发明,沿用了两千年,却被二十世纪的米国人拿去申请专利的失蜡法。

    在科学方面

    由于失蜡法十分先进,可以将锻造的零件或是青铜器精确到令人咋舌的地步,故而现代航空飞行器的零部件,统统都是采用失蜡法来锻造。

    在艺术雕塑方面

    失蜡法可铸造出形状非常繁复精湛、美轮美奂的铜器。

    不过,采用失蜡法制造铜器,需要历经蜡塑、灌型、修胚、再造型、修整、铸造、抛光、打磨、表面处理等几十道手工工序,每一个步骤都环环相扣,但凡其中一个步骤未能衔接上,就是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所以,失蜡法铸铜的成品率极低。

    采用失蜡法锻造铜器,需要静静的坐下来,对手艺人的耐心和心性也是一份极大的考验。

    而在秦淮的工作厅里,从来没有浮躁二字。

    工作厅内的每一柄雕刻刀,每一个角落,每一张图纸,甚至是每一粒尘埃,都写满了宁心静气,聚精会神,敛神屏息。

    这就是艺术家。

    艺术家的生命和品质,可以传承给作品,也可以传承给周围的器具。

    将融化的铜水罐用工具钳托出来,秦淮将烧得通红发亮的液体,微微倾侧,倒入磨具中。

    那炙红的液体仿佛是被驯化的小蛇,乖巧的划出一道抛物线,从小小的孔洞中,以极其均匀的速度,缓缓进入磨具。

    记得欧阳修有一篇《卖油翁》。

    其中记述了一位技艺高超的酌油高手。

    这位高手可以‘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意思是,这位卖油翁用铜钱覆盖在葫芦口,用木勺舀油倾倒,油能从小孔滑入,却不沾上钱币半点。

    秦淮也是如此。

    虽然预留的小孔只有一颗黄豆大小,但秦淮的手臂悬浮在空中,连半分颤动都没有。

    一柱铜水,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同一直径,从小孔轻轻滑入,没有一星半点的溅出。

    这一过程其实难度极高。

    首先,铜液倒入的速度不能过快,欲速则不达,铜水倾倒过快,会导致模具中的铜水杂乱无章,缺少厚重感。

    其次,铜液倒入的速度也不能过慢,拖泥带水会导致模具中的铜水出现气泡,甚至是空心区域。

    倾倒铜液是一份技术活儿。

    眼力、预判力、直觉、耐心缺一不可。

    秦淮五官凝肃,铜液在模具中缓缓上涨,一层一层,循序有秩,在尚未完全凝固时,上方铜液的重量,配合液体的流动性与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将下方的铜水层序压的严严实实。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工艺水平,制造出来的器具品质是截然不同的。

    那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玄学,而是手艺人凭借一颗匠心,将一个又一个的不被人所注意的细节完善升华,最终堆叠出肉眼可察的质变。

    好比一位女生只有平平无奇的五官。

    倘若眼睛大一点点,睫毛长一点点,鼻梁立体一点点,脸颊瘦一点点……无数细小的改变,便能造就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

    手艺人的存在,能让‘平平无奇’变成‘倾国倾城’!

    渐渐的,炙红的铜水蔓延到小孔,秦淮停手。

    将雄鹰放置到窗台上,让其自然冷却凝固。

    秦淮一颗渴望创作的心才冷却了一丝半点。

    不过。

    创作的欲望依旧强烈。

    秦淮就像一个好奇心旺盛的小孩,精神亢奋,脑子里充满着奇奇怪怪的思路。

    再加上盛具中还留存有一些炙红的铜水。

    秦淮铺开一块洁白的瓷砖,轻轻涂抹上一层抗高温材料。

    秦淮河畔的老人家可以用糖水画画,秦淮为什么不能用铜水画画呢?

    艺术是不分形式的。

    虽然铜画吃起来烫嘴。

    想到这里,秦淮眉梢轻轻扬起,艺术嘛,愉人愉己,不是每一位大师的作品,都会惊世骇俗,一位大师,惊世骇俗的作品往往屈指可数,更多的是信手涂鸦的画作。

    从来没有要求说,每一件作品都应该达到什么标准。

    正如秦淮后来的木雕,传统技艺小镇和秦始皇兵马俑木雕群都未曾跻身宗师级作品。

    但秦淮也并未强求。

    当然。

    秦淮觉得十有八九是系统偷偷调高的标准。

    否则这两件作品的不凡气度,怎么说都能步入宗师级作品的行列。

    【这个锅我不背的,无论是秦始皇兵马俑木雕群,还是传统技艺小镇,尽管已经属于神品,但没有核舟、青玉夔龙纹茶具、太极图玉雕那样突破性的创意。】

    系统跳出来辩解了一句。

    【而且木雕本来就不适合创造性的雕刻,你能做到那一步已经是天赋异禀了,除非是有天外神木给你雕刻,或者是哪天地下挖掘出来一株保存完好的几亿年前的树化玉。】

    秦淮颔首。

    他倒真希望能遇到那等好材料。

    虽说秦淮并不刻意追求上等材料,但上等材料对秦淮来说,还是有不小吸引力的。

    当然。

    系统所说的一株完完全全保存完好的树化玉堪称可遇而不可求。

    恐怕是亿万年难得一见。

    秦淮也只是一笑而过。

    手底下,以精确沉稳的手法,控制住铜液的流出,忽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