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170部分

技艺天王-第170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淮走出青铜馆,迎着夕阳伸了一个懒腰,精神颇有些恍惚。

    刚才还是清晨,转瞬已然黄昏。

    果然是流光容易把人抛……

    走咯。

    吃饭。

    回家。

    秦淮和商雅走在紫禁城宽阔的石板路上,商雅双手背在身后,体态淑女。

    “苏杭城有消息,想邀请你担任天工奖的评委。中华工艺美术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也有会议通知,替你全部推了?”

    “好。”

    知我者莫过于雅雅姐。

    秦淮瞥了一眼商雅,只须回答一个字,完全不用过多的思考。这种被理解的感觉真的爽到了灵魂深处啊。

    “行的。”

    商雅比了一个全部交给我的手势,随即脸上涌上一丝自豪:

    “你都开始当评委啦,天工奖可是国内玉雕、石雕界影响力最广泛的赛事!”

    国内重量级赛事举办前,第一时间邀请秦淮担任评委,便说明秦淮已经是可以随意点评其它雕刻师的人物了。

    这是秦淮影响力的象征,值得高兴!

    秦淮抬手摸了摸商雅柔顺的长发,后知后觉的慨叹:

    “原来我都这么厉害了……”

    商雅回眸一瞥,只见秦淮身上被夕阳抖落的赤朱丹彤溅出无数夺目光点。

    “你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知外面喧哗。

    如果你去听一听外界的掌声,恐怕会震耳欲聋。”

    商雅摆出了教科书式的骄傲神态。

    秦淮则是用手指擦了擦商雅的嘴角,表情严肃:

    “少女,请先收起你的口水。”

    “诶嘿嘿……”

    商雅眼神斜睨了一眼秦淮,色气满满,疯狂暗示秦淮。

    然而秦淮并没有多想,可能脑洞都用在创作上了。

    ……

    ……

    来到京城的第十五天。

    《我在故宫修文物》播出了第一集。

    第一集内容是青铜修复、钟表修复以及陶瓷修复。

    商雅很快用秦淮的微博转发了这一集纪录片。

    '咦?千年不发动态的秦淮小哥哥竟然诈尸了!'

    '难道是新纪录片?不对,视频的名字是我在故宫修文物。'

    粉丝们虽然满心疑惑,但秦淮转发那就必须看一看了。

    而且听名字也有点别致的感觉。

    我在故宫修文物?

    点开。

    静静观看。

    纪录片的开场是一群温柔大气的紫禁城文物修复师正专注于手上的工艺。

    他们有的在修理瓷器,有的在修理书画,有的在修理木器,有的在修炼钟表,一门门手艺次第切换。

    曾经只有勾心斗角,鲜血眼泪的紫禁城,变成了日常琐碎,古物匠心的背景,为纪录片的画风增添了一抹厚重。

    视频不长,仅五十分钟。

    开篇是书画修复,修复的是乾隆皇帝的万寿屏,屏风一共三十六扇,修复工作持续了五个月。

    文物修复小组的修复师拿工具将发霉的屏风擦拭干净,屏面缓缓恢复金光闪闪的原貌。

    充满磁性的旁白声介绍着万寿屏的具体信息,修复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简单轻松的科普中,文物修复工作变得颇有意趣。

    而每一个文物修复师身上流露出的云淡风轻,岁月静好气质也展露无疑。

    让观众嘴角情不自禁就翘了起来。

    纪录片的第六分钟,秦淮和王师傅出场了。

    伴随着悦耳的叮叮敲击声,王师傅语气温柔的介绍铜镀金乡村水法钟。

    而视频内,钟表的齿轮都在缓缓转动,恍惚间有一种旋转木马在走动的浪漫感。

    气氛一瞬间变得精致了起来。

    尔后,秦淮的侧脸在镜头前出现。

    旁白随即介绍秦淮:“王师傅的水法钟修了三个月,在最后的零件上遇到了难题。

    王师傅说,零件雕刻的难度非常高,没有具体的尺寸,必须靠直觉雕刻细节。

    但水法钟是精密机械,有几千个细节,每一个细节都必须照顾到。

    很少能找到雕刻师。

    秦淮本是单院长的朋友,在游览时无意间误入钟表修复室,也许是命中注定让这栋钟表重新走动……

    秦淮仅用一天就完成了雕刻。”

    ……

    哇。

    一边听着旁白,一边看着秦淮帅气而盛满气质的侧脸。

    观看纪录片的观众情不自禁发出慨叹。

    这一幕画面中,精致的钟表在表演,王师傅,秦淮交相出现,一旦出现,画风就被点亮了,仿佛整个屏幕都在冒泡泡,看得观众们心花怒放。

    “咦……怎么突然镜头画面陡然一变?”

    不慌,继续往后看!

    观众们修青铜器也挺有意思的。

    ……

    二十四分钟。

    钟表修复再一次登场,王师傅在讲述,声音软萌且苏,温文尔雅到令观众痴醉。

    哇!

    医疗兵,我需要医疗兵!

    ……

    王师傅拍摄完毕,镜头转给秦淮。

    “修复文物的过程和我创作的过程截然不同,创作时我是绝对的神明。但在古老的文物面前,我如此崭新,在千年的岁月长河中,我如此渺小,这种独特的体验挺让我回味的。”

    秦淮和王师傅一样,也来了一段感想。

    画面立刻变得素雅了起来。”秦淮并非文物修复师,更多时候只是一位旁观者,他说感谢文物修复师们温柔的指尖,擦亮五千年的辉煌。”

    一阵感动,在简单的言语中蔓延开来。

    哇。

    前面看王师傅的时候加了几个医疗包,秦淮一出来,血槽顿时就空了!

    倒地!

    需要队友扶起来。

    两位男神,真是一嘤难尽哇!

    ……

    五十分钟的视频,一眨眼就看完。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王师傅和秦淮了。

    王师傅温文尔雅,温柔大气。

    秦淮温润如玉,仙气飘飘。

    仿佛中华家最好的性格和审美,都汇聚在两位男神身上。

    '这也太短了吧!还没看够呢!'

    '生气了,哄不好的那种。'

    微博粉丝们怨声载道。

    '我要把秦淮小哥哥和王师傅出现的片段刷十遍qaq。

    王师傅怎么能那么温柔?秦淮小哥哥怎么能那么温润?嘤嘤嘤……'

    '看完之后老子的粉红少女心啊,整个屏幕都在冒粉红泡泡。'

    ps:书友们,我是第三颗雪梨,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二百四十六节 连老男人都不放过() 
'下周五播出第二集,能不能让秦淮小哥哥放一整集?完全不够看啊啊啊。'

    '想问一下秦淮小哥哥上一次的纪录片什么时候出下集,都半年了!'

    '纪录片的每一个画面虽说朴实无华,但却有一股美得无法呼吸的诗意。

    很难想象,在我以前从不知道的地方,还有一群匠人在用有温度的手指,擦干文物器身尘封千年的灰尘,一道道来自千年前,可以摄动灵魂的光芒让我几次泪目。'

    '虽然隔着屏幕,但那些风声,雨声,钟声,鸟叫蝉鸣,以及文物修复师的一举一动,都格外动人哇。'

    '看到了中华家最美好的品质!器物有魂魄,匠人自恭谦。'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确实非常别致,没有剧情起伏,却自带一股吸引力。

    观众们看得粉红泡泡狂冒,尤其是王师傅和秦淮出场,唰一下血槽就空了。

    真的是中华家最美好的品质都在两位男神身上了。

    王师傅是内敛的温柔儒雅,秦淮倾向于浪漫主义的谪仙。

    两者在第一集中尤其抢眼。

    亮闪闪的,俘获了一大批迷妹。

    路转粉。

    粉转妻。

    在视频下面孜孜不倦的用文字敲出对秦淮和王师傅的喜爱。

    ……

    ……

    随着纪录片在各平台登录,纪录片的点击量和热度都在与日俱增。

    当然,纪录片的事情,秦淮没有关注,他一连二十天都是在紫禁城内波澜不惊的生活。

    秦淮时刻恪守着一句话: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

    很多人的孤独,到头来只能自我安慰一句虽败犹荣,但秦淮的孤独,却是光芒万丈。

    从紫禁城到国家博物院的青铜器和书画,都被秦淮研究了一遍。

    第二十一天。

    秦淮飞往秦省。

    下午时分方才赶到镐京长安。

    长安,长治久安,历史上,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地建都。

    毫不夸张的说,中华家封建时代的最具活力,最巅峰的王朝都以此处为都城,将华夏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到全国各地。

    天可汗,万国来朝,丝绸之路,海上贸易……

    故而对这座城市,秦淮早已心驰神往,他最想看一眼的,便是秦汉隋唐留下那一抹盛世剪影。

    秦淮不止一次幻想过有朝一日他梦回盛唐,在开元年间自江南学成入京,身下骑着一头小毛驴,在路途中畅想长安繁华盛景。

    三个月长途跋涉,他真的叩开了长安城门,柳絮飘飘的长安盛世如画卷一般在眼前展开。

    那一刻,他准备好了拥抱盛唐,那一刻,他嘴角上扬,不禁吟起诗句,驴蹄也肆意起来……

    ‘真令人向往的画面。’

    秦淮微微出神。

    盛世的紫气可以孕育一位文化上的谪仙。

    秦淮真想在喧嚣的盛世中走一遭,然后胸开三尺,气雄万丈,志吞四海!

    一千年前有盛唐,一千年后,想必秦淮也能等到下一个盛唐。

    想到此处秦淮目光坚定,迈开步伐,走进长安……

    秦省博物院,兵马俑,古城墙,秦淮一一走过。

    ……

    五天后,秦淮飞到了川蜀,一下飞机,便是直奔三星堆遗址文化博物馆。

    三星堆文化是秦淮比较向往的一个文明分支,它起源于中原二里头文化,经过五百年融合,一直到殷商晚期,方才发展出独立生活风格。

    不过她的青铜器风格,却是古中国青铜器造型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譬如秦淮现在所看到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

    它方脸阔耳,两颗眼珠凸出成柱状,两只招风耳极其显眼,而上下嘴唇被处理成长长的线条,线条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头,而且还露出了一撇邪魅娟狂的微笑。

    微笑中有几分安详、宁静。

    宛如头顶神明莅临,而它在聆听神明的教诲。

    一股尊崇肃穆感扑面而来。

    “这些青铜器好生特别,跟秦省博物馆,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文物风格截然不同,也跟世界上其它文明的艺术风格不同,难道是外星文明吗?”

    商雅十分诧异,这些天看到的青铜器都是鼎、鬲、、瓿、簋、爵、觚、、,实用性比较高,也有青铜犀牛,铜马,但造型写实逼真。

    而眼前青铜器的造象手法极其夸张,完全不像中华家传统的艺术形式,令人耳目一新。

    这种特殊性无法解释,只能用并非地球文明来搪塞。

    秦淮摇了摇头:

    “对于三星堆遗址究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