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133部分

技艺天王-第133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乍一看有些狼狈,甚至不再像雕刻玉器时那般优雅,但眼中的光芒却依旧灼灼有神。

    休息了一会儿,秦淮又开始马不停蹄的凿动木料,一地木屑盖了脚踝。

    ……

    ……

    下午三点,三个徒弟准时出现在院外。

    往内一看,三人皆是目瞪口呆,非常讶异,师父这是在不顾形象的忙些什么?

    凿巨型木雕?

    秦淮并未意识到三位徒弟的到来,而是聚精会神的雕琢复雕琢,手臂来回扬动,将木料的边边角角削掉。

    也许是过于消耗体力,三人观看了二十分钟,秦淮才放下工具。

    转身。

    竟然被三个徒弟吓得退后了两步。

    商雅莞尔,秦淮也全神贯注了,后面三人看了二十分钟,竟然恍然不知!

    三位徒弟羡慕不已,能长时间将注意力聚焦于一点,达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雕刻中的境界,这本身即是一种独特的天赋。

    “师父你在凿什么木雕作品?”

    林栎好奇的问道,只见院内已经被秦淮凿出了八个木质拳头的粗胚。

    每一个都紧紧握住,一股力量感,扑面而来。

    好奇怪的作品,八个巨拳都高度相似,这是什么意思呢?

    “待会你们就知道了。”

    秦淮擦了擦汗水,故意留下一个悬念。

    他喜欢留下一枚小小的惊喜。

    不过,缓了片刻的秦淮突然想起,这三位并非到他家攀谈来的,于是喉结一滚,指着屋内,满脸严师神态:

    “去自己搬棋桌,自己练习,有问题再找我。”

    “得嘞。”

    林木讷压下心中好奇,与小玉一起抬出棋桌,乖乖摆好木凳,尔后双双掏出工具。

    林栎面前放着一个正方形的玻璃缸,玻璃缸内装满水,透过玻璃缸,清晰可见后方摆着的四枚玉石。

    水静止不动,玉石温润,水若荡漾,那玉石便也支离破碎了……

    林栎将这些变化通通记在脑海,记不住就画在草稿纸上。

    ——很显然,林栎在钻研改良版平面减地法。

    所谓改良版平面减地法,也即把玉雕师的视线放进水底,换一个角度观察一切。

    用该方法雕刻的玉料,线条不多,但能把玉的温润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须知,自然界最极品的美玉就是河水千年冲刷舔舐形成啊。

    ——这叫取法自然。

    取法自然得到的作品,天生带一种‘如从水中打捞出来的光环’了。

    这些天来,林栎愈是研究,愈觉得师父的想法万分惊艳,稍有一些小领悟,他便激动得无法入睡,同时对师父的敬佩亦更上一层楼。

    师父真乃神人也!

    林栎慨叹道。

    他努力了这么久,依旧需要靠水来辅助想象。

    而师父,已经可以脱离辅助直接构思了。

    师父的想象能力与图像处理能力,说明师父右脑超级发达,而右脑发达,是艺术家必备的品质。

    “加油啊,林栎!”

    林栎没有挫败,身为秦核舟的徒弟,若不够聪明,便十倍百倍的努力,身为秦核舟的门生,以后不能丢师父的脸!

    ……

    ……

    时间缓缓流逝。

    林栎像个二哈一样抖擞着身体,表情亢奋。

    而小玉在一旁埋头观察古代名家的花鸟走兽,学习古人绘画的神韵。

    须寅清则是孤苦伶仃的写生。

    商雅也将笔记本摊在腿上,写着什么。

    秦淮开始精细雕刻了。

    每一个人,都异常专注于自己手中的事情,无瑕顾及其它。

    有些奇怪的是,在秦淮家中,似乎有一股令人安神宁静聚精会神的力量,纵然秦淮在一旁乒乒乓乓,画风却异常和谐舒服。

    也许古人说的书香门第,便是这个意思?

    ——散发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感染人的工匠精神。

    ……

    ……

    过了两个小时。

    夕阳已然西斜,余晖照在院落间,气氛祥和。

    而此刻,八尊巨型木雕,已经完全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秦淮钻进屋内,不一会儿提出几桶天然油漆。

    打开,用刷子将八尊巨拳的表面全刷成鲜艳的红色,尔后,在拳头的表面找出五个位置,刷出五颗黄色星星。

    待的刷好之后,拳头表面,宛如披上了一层国旗。

    ‘这是……象征国家霸权的巨拳?’

    林栎情不自禁就联系了起来。

    记得中米贸易战争时,报纸上的宣传画便是两个巨拳相抵,其中一只巨拳上被染了米国的国旗,而令一只巨拳,则染上了中华的国旗。

    而此刻,秦淮的院中出现了八尊披着中华国旗的巨拳。

    秦淮继续涂色,在那巨拳上,还精细浮雕了一些作品。

    如一颗巨拳上浮雕了漆艺作品,一些巨拳上则是核雕、木雕,另一些则是瓷器,同时,巨拳上面还凹凿了一些甲骨文,书法字符号。

    三位徒弟似乎看明白了。

    这八尊巨型木雕表现了一个理念:传统技艺与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依附在国家实力之上!

    正所谓——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

    国强,自然能用拳头满世界灌输理念!

    不必刻意迎合西方那一套艺术标准,也不必急着向外输出,国运昌隆,一切水到渠成。

    只要我们拳头硬,民主,自由,艺术,世界金融规则该如何定义与捏定,不都由我们来吗?

    秦淮的作品,言有尽而意无穷。

    ……

    ……

    “寓意是文化也是建立在强国之上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表现手法,真夸张,真豪迈,真磅礴!”

    现在已经下课半个多小时了,学生们都被吸引了过来。

    须寅清啧啧称奇,不得不说,师父脑子里的创意,往往都令人眼前一亮,甚至令人眼前艳然璀璨,充满着晃眼的惊喜。

    “这几件木雕并不精致细腻,但霸气侧漏,重在神而不拘小节。”

    林栎一脸惊奇,记得有一件五千千克的超级玉雕,叫做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玉雕,重达五吨,人物众多,洪水滔天,神兽飞腾,那叫一个气势磅礴!

    而师父这件作品,同样有着一种无与伦比的霸气。

    退能雕琢细腻温润的小酌清泉茶具,进能斧砍霸气侧漏的中华巨拳。

    师父这份胸襟与气魄,只能说高山仰止。

    林栎不由得一脸敬佩。

    ……

    ……

    而秦淮满意的打量着八尊巨拳。

    艺术作品实际上就是表现艺术家的情感,诉说内心。

    这八件木雕,把他内心对天朝重新坐到世界第一,传统文化必将再次复兴君临天下的信念,巧妙的融进了一起。

    这件作品,气魄充足!

    秦淮掸掉一身薄薄木屑,负手回眸,方才创作时的炽热缓缓消退,抬头看了看天色,哦,不知不觉居然傍晚了。

    “让我看看你们今天的进展。”

    秦淮走到棋桌旁,饶有兴致,一身轻松。

    

第一百九十四节 开门啊;老公!() 
陆家小姑娘翻动她的图稿,按照古人的绘画、雕塑作品模仿了这么多天,陆家小姑娘的设计越来越有神韵了。

    这是一个勤学苦练的过程,须得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陆家小姑娘的进步十分明显。

    生活方式也在慢慢转变,据陆老先生说,现在她每天忙的都不拿手机与自拍杆了。

    “很不错。”

    秦淮颔首,这个小姑娘的努力她全部看在眼里。

    陆家小姑娘腼腆的笑了笑。

    秦淮再站到林栎身后,诧异的拿起草稿纸下面的玉雕作品,这枚玉雕轮廓奇异,宛如一颗心脏。

    心脏内有血色棉絮,采用俏色巧雕和双向剔地浮凸法,凹凸有致,如一群山石嶙峋。

    秦淮看了一眼,忍不住颔首称赞。

    林栎故意想营造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错觉。

    乍一看,它是一枚雕刻着红色小胖肚佛的玉雕,满满的佛性。

    虽然佛性足,但无形中总有些一丝怪异的感觉。

    若定睛打量,会心悸的发现,胖肚佛的笑容里藏着一只择人而噬的血色獠牙鬼面。

    秦淮抬眼看了一眼林栎。

    只见林栎满脸师父你快夸我的表情。

    “脑洞很棒。俏色巧雕与剔地浮凸法融合在了一起,再利用远近高低各不同形成另一种视觉差。

    一件细看极恐,轻轻一瞥却佛性满满的玉雕作品,创意十足。”

    “师父教得好,角度处理是借鉴师父的凤凰涅,俏色巧雕是借鉴风雪夜归人!”

    林栎笑意灿烂,谦虚得挠着头哈哈大笑。

    经过日思夜想,筛选抛弃了三十七个创意,他终于有了决断。

    “粗看如佛,细究如魔。既然可以变成佛儿,为什么执着得要去深究呢?

    我爷爷有一方印章,叫做难得糊涂。

    郑板桥曰: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不管你是假糊涂,还是真聪明,得过且过,万般自在,不是更好吗?

    所以呢,我叫这件作品: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不必诗句,不必正版宗教题材,而取禅意,也很有意思啊。

    林栎笑容灿烂。

    秦淮微微一笑,林栎属于表面内敛,实际放浪形骸的性格

    我不愿意雕刻,你打我三年,我也不动手,我愿意雕了,就拼命学习,势必拿出满意的作品。

    而秦淮呢,行事多苛求自己,每一件作品,都在寻求与众不同与不断超越。

    两种不同的性格碰在一起,让秦淮突然有了另外一种思考的角度。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秦淮皱着眉,来回走动,不断咀嚼这句话。

    纯黑如漆的墨玉突然浮现于脑海。

    与此同时,元宵节小男孩,他小道袍上的黑白太极图也渐渐清晰。

    墨玉被秦淮的想象力削成太极图的一半,与小男孩道袍上的黑色部分重合。

    创意?

    秦淮摇了摇头。

    古人曰:玉不琢,不成器。

    美玉须雕琢,无论是自然的冲刷舔舐,还是刻刀的剔挑顿挫,都可称为雕琢。

    而若选取一块纯黑如漆的墨玉切割成黑鱼图,一冰清玉洁的白玉切割成白鱼,最后拼凑在一起形成太极图。

    这算作品吗?

    太极图,只有寥寥几根线条。

    创意、工序简单到连机器都可以雕出来。

    学徒拿尺规比对,同样可以打磨一件。

    它几乎无法秀技,平面减地法、剔地浮凸法……全无用武之地。

    玉雕师的个人风格也无法镌刻其上。

    假如把秦淮‘雕刻’的黑白太极图拿给其它玉雕师,直接就能变成其它玉雕师的作品。

    如果是这样,还有必要创作这样的作品吗?

    毕竟玉雕师创作玉雕的前后始末,最讲究个人风格。

    若能让其它收藏家一眼就反应过来,然后毫不犹豫的说,这肯定是秦核舟的作品。

    只有出现这种情况,秦淮的创作,才算是成功的。

    而双鱼图可以吗?显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