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技艺天王 >

第10部分

技艺天王-第10部分

小说: 技艺天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牡丹代表富贵,损坏了一角,可以被视为不详、不敬、冒犯。

    但缺了一角,不也正是‘无边’的意思吗?

    牡丹‘无边’,换而言之,就是‘富贵无边’!

    这样解释,不但没有半点不祥,反而寓意福兆,简直妙不可言!

    找茬的旁系立刻闭嘴。

    这解释没谁了!

    另一旁,魏谦握紧的拳头不知何时松了下来,悬在心头的巨石缓缓落地。

    他目光感激的看着秦淮。

    刚才,就是这位少年,在一片喝倒彩的声音中挺身而出,大不敬的撕掉了竹纸牡丹,然后轻飘飘的说了两句话。

    就在电光火石间,做出如此应对,说才思敏捷也不过分吧?!

    ‘少年这么优秀,真想做你岳父。’

    魏谦擦了一把汗,半边屁股塞了回去,脱力一般的把身体撑在背靠上。

    这样聪慧的年轻人,待会宴会结束,一定要好好结识一番。

    赵家老爷子身后,赵纶也暗暗松了一口气,朝秦淮竖了大竖拇指。

    刚才这件事,不仅仅是江南赵家要被打压,在这么多宾客面前,赵家嫡系的面子也挂不住的。

    秦大师轻飘飘三言两语,就把一桩闹剧,解围成了美谈。

    真是才思敏捷!

    不愧是秦大师,大写的服。

    湖建烤老鼠的服。

第十五节 胸中有丘壑,刀下藏乾坤(修)() 
“纶儿的朋友?纶儿虽然顽劣,但结交的朋友,还是挺优质的。”

    老爷子多看了秦淮两眼,身旁赵纶的老爹、叔叔们也看了过来……露出赞赏。

    全场的焦点一下落到了秦淮身上。

    ‘真尬啊。’

    秦淮坐回原位,假装若无其事的端起茶水喝一口。

    任务竟然还没失败!

    秦淮手指敲了敲桌面,原来低调当个吃瓜群众围观核雕宗师的诞生和高调解决闹剧是两码事。

    ‘接下来要低调了。’

    秦淮立了一个fg。

    刚才的插曲,本来不想出手的。

    实在是老爷子和一群嫡系都很为难。

    看赵纶无奈的表情就知道了。

    惩罚打压了江南赵家又怎么样?

    其实最终难堪的还是本家。

    ——往小了说,是赵家规矩不严,教导无方。

    往大了说,是赵家后辈一个个存异心,赵家这是要走下坡路了。

    无论如何,都是让外人看笑话。

    作为赵纶的朋友,秦淮举手之劳就能化解局面,何乐不为呢?

    一切自然而然,顺势而为。

    ‘你们要玩字游戏?竹纸牡丹坏了一点就说这是诅咒赵家富贵不全?

    那不好意思,我秦淮能玩得你们无话可说,心服口服。’

    装叉有三境界:

    首先是见脸就打,以这种方式追求瞩目;

    再者是钓鱼执法强行拉嘲讽,然后打脸追求快感;

    秦淮属于最高的一种层次:先解决别人的困境,装叉只是副产品。

    ——先天境界就高人一等。

    可以说是装出了风格,装出了水准。亲切得丝毫不引人反感,还让人感激赞赏……

    ……

    “富贵无边,富贵无边。很好,你到魏谦那桌坐着,下次可别毛毛躁躁了。都是你表哥带坏的。”

    赵老爷子顺着台阶就下了。

    如果没有秦淮插手,接下来就该赵纶老爹打圆场,佯装骂赵淑一两句,然后劝解说:今天是您七十大寿,不宜动怒。

    这是红楼梦宅斗里王熙凤惯用的伎俩。

    也是一个台阶。

    但这种台阶,是硬搭的。

    肯定不如秦淮给的台阶走得舒坦畅快。

    老人家何尝不喜欢富贵无边这个词?

    闹剧就此揭过,各生欢喜。

    司仪也赶紧进入下一阶段。

    “接下来,由我们年轻的老大老二老三送礼。”

    司仪声音落下,一位走路雷厉风行的寸头军装青年捧着藏剑木盒登场。

    虎背熊腰,沉稳有气势。

    这就是赵纶口中的老大,二十五岁,在军区养资历。

    “爷爷,我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执行训练时,戈壁滩上掘到一截胡杨木根。”

    打开藏剑木盒,里面躺着一根乌褐光滑的老胡杨木根,外观遒劲有力,稍微玉化了,闪着玻璃光芒。

    根上有被风沙磨蚀的累累伤痕,是根雕的极品材料。

    赵纶第一时间就望向了秦淮,雕刻什么的,秦大师一定拿手咯?

    不知道秦大师会不会心动。

    秦淮只是默默的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磐儿的军旅生活……嗯,扛着点,瞧你都瘦了不少。”

    赵老爷子摸了摸老根,嘘寒问暖。

    “老二你的礼物呢?”

    赵纶老爹呵斥了一声。

    “先让小三弟送,我垫底。”

    次序无所谓,老三随即向前迈了一步,规规矩矩,很有风范。

    “我的礼物是一块寿屏玉雕,祝爷爷笑口常开。”

    老三代表的自然就是老三一家,捧上一枚白玉,上面米粒大小的寿字密密麻麻,各有姿态。赏心悦目极了。

    这礼物不错。

    寓意深长。

    老爷子笑得很开心,刚才的满面红光犹在。

    “收好,收好,哈哈哈,子贤孙孝,都摆在我书房最显眼的地方。”

    趁着刚才一段时间,赵纶潜出宴会厅,把装千鲤的礼盒取了过来。

    “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是一枚核雕。”

    赵纶满脸神秘,揭开礼盒。

    听到核雕二字。

    众人皆是将目光投向席间的一位鹤发老者——阎老先生。

    作为核雕界的泰山北斗,虽然阎老先生已经封刀五年,但如今……阎老先生往昔的作品还是被炒上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价格。

    赵老爷子酷爱阎老先生的核雕作品,收藏了两三件,整日观赏把玩,爱不释手。

    如果赵纶要送核雕,那么一般名师的作品,都不如阎老先生。

    如何拿得出手?

    虽然老爷子明面上不说,但送礼过程中,在场宾客都看着啊。

    老二能不能担大梁,从给老爷子送礼物这方面,也能看出一二。

    世事洞明皆学问,在华夏,送礼要讲究的学问多着呢。从中窥人,也不算过分。

    不过,老二这件寿礼,选得很糟糕啊!

    ‘肯定有人在心里黑我吊儿郎当……送礼太随便,烂泥巴扶不上墙。’

    赵纶嘴角一扯,不好意思,这次有真·宗师助阵,你们要失望了。

    ‘哎,这种有高人助阵的感觉,真爽!’

    赵纶戴上指套,全程带着笑意,不紧不慢的取出核雕作品:‘千鲤’。

    最先眼神一凝的,是核雕界的泰山北斗,阎老先生。

    他扶了扶老花眼镜,深沉的思考着。

    “阎老哥?”

    赵老爷子红光满面的鉴赏把玩了一阵,爱不释手,又递给阎老先生品鉴。

    这是专业的。有公信力。

    “嗯。”

    阎老先生对核雕都有种特别的感情,只要是核雕作品,他都会十分尊重的戴上指套,拿起来端详。

    在他每眼里,每一枚核桃,都是精灵。

    “不得了啊。千鲤化龙,好一幅非凡的景象。

    胸中有丘壑,刀下藏乾坤。宗师手笔,堪称宗师手笔。

    不过,这行刀的技法,怎么看起来好陌生?”

    阎老先生疑惑的取下老花眼镜。

    毫不客气的说,当今业内核雕名师,谁没登门拜访,请他指点过一两次?

    勤劳的核雕师甚至一年来拜访数次。

    但千鲤上表现出来的行刀技法,以及下刀的特点,印象中竟然从来没有见过?

    “哈,连阎老都不吝称赞的核雕作品?”

    在场宾客和旁系成员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可能吧?

    会不会是怕赵纶丢脸才这么说的?

    也不对,作品好坏,眼底下一看,就能分辨。

    而且阎老先生怎么可能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估计真是名副其实的上品核雕。

    ‘胸中有丘壑,刀下藏乾坤。’

    这句诗本是用来形容阎老先生。

    现在,阎老先生却转赠送给了他人?

    稀罕了。

    众宾客远远的看着。

    金陵是赋闲官员的养老院。市场广阔,为核雕提供了肥沃土壤。

    加之阎老先生几十年带领,使得核雕的热度一时无几。

    被阎老先生称赞为宗师手笔的这位核雕师,怕是从今天起,要一炮而红,备受核雕把玩界追捧了。

    “落款呢?”

    阎老先生突然拆掉老花眼镜,颇感兴趣的问道。

第十六节 阅历不够(修)() 
“宗师没有落款,也不让透露。”

    赵纶神神秘密的说道。

    在严厉得让他敬畏的爷爷和阎老先生面前卖关子,二十二年还是头一次。真刺激。

    “不透露也无妨,那位宗师年纪应该比我小很多。了不得。了不得。”

    阎老先生欣慰的笑了,脸上皱纹舒展。

    能在活着的时候,见到另一位核雕宗师出现,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只可惜,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时间过得真快啊,赵老弟……”

    “我十六岁有了自己的第一把篆刻刀,雕着雕着,竟然把青丝都雕成了白发,把白净少年雕成了鸡皮老翁……”

    “有时候常常想,什么时候这门传统技艺才会继续绽放烨烨光彩呢?

    活了一辈子,半只脚都要跨进墓地了。最放不下的,不是家产,也不是子孙后辈,而是这一门技艺。

    想看到它走进大众,想看到更多的核雕师名流出现。想看到它走出国门,让外国人拜倒在它的石榴裙下。

    有很多愿望,从拿起篆刻刀那一天起,就开始憧憬了。

    六十四年一晃而过,这份憧憬,依旧揣在心里,从没变过……”

    说到这些,阎老先生竟然有些泪目。

    他对核雕这门技艺,爱得深沉。

    赵老爷子抚了抚阎老先生的后背,以示安慰。

    同为上了年纪的老前辈,他们曾经为了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义无反顾的扎进洪流中。

    一个专注精神明传承,一个致力于物质明建设——

    赵老爷子心系家国,一头扎进建设国家的洪流,历经十年磨难,改革开放,又熬过了国家最艰难最蹒跚的九十年代。五十载,初心未变,直到退休。

    阎老先生的路,也十分坎坷。

    曾经,有整整七年,他都是靠媳妇养着。

    曾经,国家忙着建设经济,完全没法顾及这些传统技艺……

    当年的手艺人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系,没有办法,纷纷离开了。

    只剩下阎老先生和几位同仁初心不改的认准了这条路,终于熬出了头,以一件核雕作品,斩获了巴黎万国博览会金奖。

    两人都堪称国士无双,民族脊梁。

    “阎老哥现在心安了吧?继往开来的人出现了。”

    赵老爷子和蔼的笑道。

    终于是了却了阎老哥的一个心结!

    “诶,这哪是继往开来,我不如他。我唯一的优点,恐怕就是这几十年的阅历了。其它的,不值一提。”

    阎老先生摆摆手,发自内心的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