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我们一起种田吧-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顺受,忍着没跟刘阿弟起争执了。这也才让她对赵梅儿有了能容人的看法。
按理说,刘阿弟欺负新来的丫鬟,昨晚占了人家新棉被的事情要是报给鲁妈妈知道,这刘阿弟必然是要被责骂的。可是想起在这府里头大娘子跟前服侍的刘妈妈,杨婆子便觉得还是不要告诉鲁妈妈的好,不然到时候刘阿弟被责骂了,她远房姑姑刘妈妈一定要怪自己了。为了个进府没什么靠山的丫鬟,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好,只要把眼前这三个丫鬟的规矩教会了,分发了差事,以后刘阿弟怎么欺负这赵梅儿,怎么跟她斗也跟自己没关系。
这么想了后,接下来,杨婆子就起身,坐到一旁,招呼赵梅儿等三个丫鬟自己吃饭。说等吃完早饭,鲁妈妈也该来了,那时候再继续教她们这府里头的规矩和如何服侍主子。
第17章 试药()
赵梅儿等三人吃完早饭,堪堪卯时一刻,鲁妈妈带着另一个婆子钱氏就来了,先是发了两套同刘招弟和姚阿大身上穿的一样的府里最低等的丫鬟穿的,深绿色绸缎面的袄子和袄裙给赵梅儿。接下来便考了三个丫鬟昨日教的规矩,然后开始教今日的内容。
一天很快结束,又到了晚上洗漱睡觉时。这一日下来,因为昨晚受了些寒,今日鼻塞头疼,赵梅儿精神就有些不济。不过,今晚她倒是等到刘招弟和姚阿大两个人睡下,她才去吹灭了屋里的油灯上床睡觉。
等她上床时,已经差不多到了亥时。在这之前,刘招弟故意拉着姚阿大说这说那,将就寝的时间拖得比昨日晚。本来按照这府里头的规矩,下人一般最迟到戊时就得灭灯睡觉,而且作为奴仆,很多人劳累一日下来,根本等不到戊时,交了差事吃了晚饭早早就歇下了。可刘招弟偏这么晚睡,说起来她还是存了整赵梅儿的念头。这女子眼尖的很,早看出来赵梅儿今日精神不好,看起来像是受了风寒的样子,于是她就打起了坏主意。
果然,因为赵梅儿受寒,又睡得比往日晚,次日就有些起不来床。好容易撑着起来了,已经落在刘招弟和姚阿大后面,最后一个到。
强撑着完成一天的训练和学习,到晚上回屋睡觉时,刘招弟又故伎重演,和姚阿大说话拖得很晚,等到赵梅儿去吹灯上床躺下,当晚便开始发热,隔日一早就起不来床了。
“赵梅儿呢?她为何没来?”鲁妈妈如往日一般卯时一刻到的时候,看了眼屋子里的人便开口问道。
杨婆子答:“才将我去看了,那丫头不知道得了什么病,起不来床。依我说,这样的婢子咱们还是不要往宅子里送,就怕她从外头进来,染得什么时疫,到时候将这病传给这宅子里头的奴仆可怎么好?更别说要是这病染给了主子,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说到这里她甚至配合着这些话做出惊怕的样子来。
原来昨儿晚上刘妈妈偷偷来找了杨婆子,给她送了些糕点和茶叶,让她多关照刘招弟,并说要是她帮着刘招弟在鲁妈妈跟前说话,能让自己侄女儿在学完府里的规矩后能分到好去处,她定然厚谢
。
为什么刘妈妈要找杨婆子,而不是找鲁妈妈,主要是因为这府里的下人们都晓得鲁妈妈是个冷面孔,平时办这府里头的差事十分刻板,油盐不进。而杨婆子则是个贪小便宜的人,容易被收买。
所以得了刘妈妈的好处和许诺,杨婆子自然该知道怎么做。这赵梅儿比刘阿弟还生得好,人又很聪明勤快,若是不出什么意外的话,定然是要被分到大小姐屋子里去的。因为这一回选进府里的人,大小姐那里是第一个要送人去的地方,接下来才是各房姨娘,至于老爷和夫人那里,最近并不缺人。
恰巧这赵梅儿不知怎么搞的,病倒了起不来床。其实杨婆子一早见刘招弟和姚阿大来,没见赵梅儿来,就过去看了下,见她面色赤红,紧闭双眸,嘴唇干裂,就知道这是受了风寒在发热。
可是这会儿她却对鲁妈妈说赵梅儿极有可能得了时疫,那用心显然是希望鲁妈妈听进去自己的话,将这丫头挪到外头去,那么赵梅儿就算在外院医好了病,大小姐那里的差事她也别想了。这个缺自然是该刘招弟顶上。
鲁妈妈听了杨婆子的话,便说:“那我一会儿先叫人来把她挪出去。”
原来秦府里的规矩,初初进府来的奴婢,在没教好府里的规矩之前,要是生了病,且这病又重的话,是先要挪出去到外院下人房里请郎中看病治病的。要是郎中说医不好,那就要抬到府外预备后事,给口薄棺葬了。
这里杨婆子听了自然心中称心如意,而一旁的刘招弟听了则是暗暗欢喜,只有姚阿大听了心里头微觉有愧。这两天晚上她配合刘招弟,故意闲聊说话拖时间,害赵梅儿晚睡,使得赵梅儿病倒有今日的结局,实际上她是帮了刘招弟给赵梅儿使绊子。所以等真正听到赵梅儿要被挪出去,失去得到好差事的机会时,她终于有些良心发现觉得愧悔起来。
接下来鲁妈妈开始亲自教刘招弟和姚阿大今日的学习内容。遇到示范的时候便让杨婆子和钱婆子做给两人看。鲁妈妈打算等这会儿忙过了,就让钱婆子去叫几个粗使婆子来把赵梅儿先抬到外院的下人房安置下来,请郎中来给她瞧病。
却说赵梅儿因为昨儿晚上发热,烧得昏昏沉沉起不来床,其实她心里明白自己耽搁了去鲁妈妈那里学规矩,心里头很是着急。奈何身上一点儿力气没有,眼皮上如同有千斤重,根本睁不开眼。急也是白急。
不知道过了多久,正难受得要命的时候,忽觉一只冰凉的手放在了自己额头,让她立刻就觉得舒服了些,忍不住往那只手上蹭了蹭。耳边恍恍惚惚听到一个人的低笑声,然后那人说:“跟只猫似的……像不像我那只‘赛雪’?”
“姑娘说什么呢?拿人比猫。”有个清脆的女子的带笑的声音在一边儿戏谑道,然后又听到几个人在一旁笑着附和,随即那声音又说:“婢子瞧她是受寒发热呢,烧得厉害。”
下一刻,赵梅儿就觉得嘴里头被人塞进来一颗东西来,那东西十分苦,一会儿功夫只觉满嘴里都是苦味儿。喂她药的那人指尖触碰到她嘴唇时,浮光掠影地带来微微的凉意,以及一股子淡淡的奇异而好闻的香味,是她从未闻过的,一闻就在嗅觉里打下了烙印。
“前儿个在洋商普米奇那里得了几颗药丸子,他说这种药丸子专治风寒发热,有奇效。今日给这丫头试一试,看那普米奇是不是在吹牛。”是那个一开始说自己象只猫的人在说话,这回她说的话多些,赵梅儿听出来她的声音清越,而又隐隐带了沉稳
。
“姑娘真大方……”另一个清脆的女子声音带了些酸味儿说。
“几颗药丸子而已,你们要是病了,我就给你们吃。”这一回却是那个喂药的人带了戏谑的口吻道,接着听她悉悉索索地一番动作,最后道:“侍秋,你把这个荷包拿去给鲁妈妈,说里头的几颗药丸子让她给这丫头吃,一日三次,饭后吃。好不好都让她来给我回个信儿。”
“是,婢子这就去。”那叫侍秋的人答应了便往外去了。
“侍夏,侍冬,走,把我今日去射到的这只雁送到大厨房去,让厨子好生做,我想一想,该做些什么菜色好……”说话间,那声如金玉的人已经往外走,在她身后响起些轻快的跟随的脚步声,以及说笑声,“姑娘都及笈了,还跟个孩儿似的,这雁难道还要亲自去守着厨子做么……”
“你们晓得什么,我还想亲自动手烹制呢,这样才香……”
“呵呵呵呵……”
一串银铃般的年轻女子的声音裹挟着一群人去了,赵梅儿只觉得屋子里重又恢复了冷清,但心底却奇怪地泛出丝丝缕缕的热意来。这热意上来,蔓延到四肢百骸,不一会儿身子和额头就开始出汗……
隔壁院子鲁妈妈等人所在的专门教新进府的丫鬟们规矩的院子里,侍秋正把手里头的荷包交给鲁妈妈,“这是大小姐让我给你的,叫你给那个在下人房里躺着的新进府的丫鬟吃。对了,这药丸子是大小姐新从洋商那里得来的治风寒发热的药,让一日三次,每次饭后服用,那丫头已经吃了一颗。还有,大小姐还说了,这药有没有用,都让你来回个信儿说一声。”
鲁妈妈忙恭敬地接了,但仍然掩不住脸上的惊讶道:“我记着了,烦请侍秋姐姐回覆大小姐,老婆子一定让赵梅儿早些好起来。”
她实在是太想知道平日根本不会出现在这边下人房的大小姐怎么会突然出现,而且还看到了在下人房里病倒睡着的赵梅儿。最让人吃惊的是大小姐还给了药,并且是从洋商那里得来的稀罕物儿。
眼前的这位侍秋是府里大小姐那边的一等丫鬟,也就是府中下人里头最高处的人,既然她亲自送了大小姐给的药来,并且还说赵梅儿那丫头是染了风寒发热,那就一定是风寒了。可方才杨婆子却对她说赵梅儿是得了时疫,自己竟然相信了她,要把这赵梅儿给挪出去。
她忽然想到一个可能,是不是大小姐不知道在那里看见过赵梅儿,然后瞧上了,今日特意过来探病留药的,要是这样的话,自己把赵梅儿给挪出去了,到时候必定会惹怒大小姐,丢了差事都是轻的,说不定会将自己撵出去发卖了也有可能。
想到这可能,鲁妈妈吓出了一身冷汗。
转过头来,怒视着杨婆子狠狠地低叱了一句,“瞧你干得好事?你眼瞎了,明明赵梅儿是得的风寒,你却说是什么时疫?差点儿把她给挪出去了……好险……以后给我好好当差,不要动那些不该动的心思!否则我回了大娘,将你撵出去!”
杨婆子想一想这中间的关窍,也不由得心里头发虚,同样出了一脑门子的冷汗,忙嗫嚅点头,“是,是,再不敢了……”
鲁妈妈是府中的二等婆子,而杨婆子是府里的三等婆子,且又是在鲁妈妈手下当差的。所以鲁妈妈这一发火,她半点儿不敢顶嘴。再说的确这一回陷害赵梅儿的事情失策了,差点儿惹下大祸,如今想起来还后怕呢。
第18章 殷勤()
赵梅儿从昏睡中醒来时,甫一睁开眼,就觉着眼前一晃,有人坐到她旁边,亲热地说话,“梅儿姐姐,你醒了,口渴不?”
视线从模糊中聚焦,就见到眼前这问她话的人的脸,在昏黄的油灯的灯光中渐渐明晰起来……是姚阿大,什么时候她开始这么热心起来,肯笑着跟自己说话了?
赵梅儿只觉好生疑惑,不过她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太久,因为她真得觉得很口渴,而姚阿大这句话是真得问到她心里了。从昨儿夜里开始发热到这会儿退热,整整一天,她身子里的水都几乎给烧干了,现在是极度的缺水。
点了点头“嗯”了一声,便听姚阿大说了声,“梅儿姐,你等一等。”
随后见她起身往屋子角落里去,赵梅儿用一只手肘支费力地撑起半边身子,好奇地看过去,只见屋角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多了个炭炉子,炉子上头座着一个黄铜水壶,壶里咕嘟咕嘟发出水开了的响声,从壶嘴不断窜出热气儿。
屋子里因为有了这炉子,还有那黄铜水壶蒸腾出的热气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