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在都市-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是他无罪?”苏轼佯作义正言辞的说到,“那条鱼明明是想谋杀我这位名人大学的优秀高材生。这罪过可不算小了,要知道名人大学的学生以后都将会成为名人的。”
“什么名人?”李白看看四周无人,笑得更加肆无忌惮了,“你苏轼也许在以前很有名,现在也就是历史课本上的人名罢了。”
苏轼撇撇嘴:“就算现在只是个人名了,那也要补补身子的。反正那条肥鱼是绝对不会逃出我的血盆大口的。”
就在这个时候,韩愈慌里慌张的跑了进来。他指着船舱外面说:“快出去看看吧。我们好像进入台风眼了。”
“凤眼?”苏轼和李白四目相对,都噌的跳起来跑了出去。韩愈看看苏轼的背影,似乎这家伙刚才并没有被那条大鱼击中。
跑到甲板上之后,苏轼和李白齐齐仰望天空,愕然发现不久之前还密布在海天之间的乌云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明媚的阳光以及徐徐暖风。身处这样的环境之下,苏轼和李白都禁不住要写出几首诗词来,也好在回去之后向那些没来的人夸耀一番。
但是他们的兴致很快就被老船长的一声怒吼打破。
“我们得趁着这个时候,赶快发射求救信号。过会儿台风眼离我们而去的时候,就是我们的生命受到最大威胁的时候。”
老船长的嘶喊,换来了搭档多年的大副的响应,但是却没有引起苏轼之外的乘客们的注意。他们这是平生第一次见到如此美妙的景象。谁都不会想到在哪猛烈的暴风背后,竟然是如此晴空万里的美景。手机的拍照声因此不断从四面八方传来,混沌论坛上,也多了不少他们刚刚上传的照片。
不过,所谓的晴空万里,也只不过只持续了短短的几分钟而已。很快,他们就看到东南方向出现了一条黑压压的弧线。那是携带着大量雨水的积雨云的前锋部队。不久之后,那些云彩就会出现在自己上空,说不定还有一几条鱼从天上掉下来。
“船长!”苏轼大叫一声,“我们赶快向西北方向跑吧。”
“不!”老船长果断的拒绝了苏轼的要求,“这里已经是北半球了。你在船上的时间应该也不短了,难道没有意识到吗?”
苏轼一头雾水。他只是不想被从天而降的大鱼在一次集中而已,所以才要求船只跟着台风眼移动。但是老船只拒绝的很干脆,好像他苏轼犯下了一个非常小儿科的错误。只不过,苏轼根本就没想明白他犯下的这个错误,和他们现在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北半球怎么了?难道北半球的客轮乘客就不用担心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鱼了吗?
这时候,老船长给出了最新的解释。“北半球的台风,一般都会向西北方向移动。我们如果跟着台风眼行动,别说我们跟不上,就是跟上了,那也会撞到陆地上去。台风可以登陆,我们却不可能在台风中安然无恙的把客轮听到海港去。所以现在,我们还盛夏的唯一一个办法就是,从犯方向突围。台风移动的速度,加上我们船只移动的速度,会帮助我们尽快的离开这片该死的海域。”
苏轼这才明白老船长的意思,他抬起头看向向自己冲过来的积雨云,忽然发出一声冷笑。
老船长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意思,最新的命令带着他鼓励的话语传到了船上每一个人的耳朵中。
“是到了战斗的时候了!右满舵,前进四!向东南方向突围!”
平静的海面就此离开了众人的视野,想长大之后离开的妈妈的怀抱。风暴卷起的滔天巨浪再次向着苏轼等人的船只冲了过来,有很多人陷入了恐惧,但更多的人确实在调-戏这个老巫婆。
“来呀!来呀!来舔弄我的铁枪吧!”阮籍歇斯底里的喊叫声很快传遍了整条轮船,众人有的在符合他的喊声,有人在笑骂着他的狂妄,但恐惧已经在众人的心中慢慢消退,留下来的只剩下一颗颗勇敢的心。
片刻之后,阮籍指着湿漉漉的裤裆笑嘻嘻的走回了客舱,半路上见到他的人都会大笑一阵,以表示对这位狂妄之徒的尊重。
客轮的颠簸越发的厉害了,老船长的心中越发的担心起来。他心里很清楚,雨水实际上并不能让这条客轮因为积水过多而沉没,正真给船只带来这方面困难的,是左右颠簸期间,海浪“泼”进来的大量海水。抽水水泵的电路因为进了水,现在已经短路无法正常工作了。整条船上的客人即便全都动员起来,也不见得能帮上什么忙。相比之下,老船长更愿意看着他们指天骂地一番,至少能够减少对死亡的恐惧,虽然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死亡已经不远了。
“儿子。你在天有灵。就帮帮这些年轻人吧。他们和你一样,是群很有爱心的小伙子。如果你听到我的话……”
老船长的祈祷还没有结束,一声响亮的怪声就传了过来。众人无不惊讶的四下张望着,嘴里念念有词的问着:“是什么?”
第二三一章 东坡游记6。0()
苏轼花了十几分钟,依旧没有看清楚是什么东西正在自己靠近。但能在狂风暴雨之中,依旧能让感知能力明显退化的人类听清楚声音的东西究竟是怎样可怕的存在。至少他的能量释放情况不是苏轼等人能够想象的。
好在,他们的疑惑和恐惧并没有持续多久。那个想象起来十分可怕的家伙,已经投过层层暴雨露出了他的剪影。老船长一眼就认出了那是一艘舰艇,众人也都松了一口气,庆幸不是什么超出人类理解能力的超自然存在。
但是新的疑问很快就来了。这艘舰艇忽然出现在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总不会也和他们一样是为了捕鲸船而当隔了航行的时间,才不幸被台风卷进了势力范围,然后才和他们偶遇的吧。要知道,国际社会虽然纷纷反对倭国的捕鲸行为,但没有一个国家会把这件事情上升到军事问题上去,即便是反映最强烈的袋鼠国也是如此。
正在众人疑惑不解的时候,老船长给出了最合适的解答,他们很可能是来救援我们的船只。或者说是原本就游弋在附近区域,刚好收到了我们的求救信号,所以才过来救援这艘客轮的。但老船长也很难想明白的一件事情是,同一条航线上的大型船只他都曾经见过,但这艘船的身影,却是第一次见到。
等到这艘船缓缓从雨幕之中,将自己的身形更清晰的射入老船长的视网膜之上的时候,经验老道的船长才意识到他究竟是什么。
“竟然,竟然是一艘航空母舰。这不可能吧!”
老船长的惊讶之声,很快吸引了旁边船员和乘客们的注意。经常行驶在海上的船员们,不是没有见过军舰是什么样子的。但他们知道,一般参与救援活动的都不会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战力。在台风的凤眼附近,遇到一艘航空母舰的概率,和大乐透一等奖的中奖概率相比的话,恐怕还有小很多吧。
身为重生者的乘客们,虽然知道航空母舰的赫赫大名,但对于并非军事爱好者的一众人来说,了解他的战略存在意义显然不是已经做过的事情。他们现在只知道,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钻进台风的肚子里救他们来了。
这让很多乘客立即就欢呼起来,也让很多人朝着那艘航母大喊大叫起来,似乎是担心对方无法判断自己的位置。但是他们不可能清楚的是:在巨大的海浪声和暴雨声之中,没有人还能听清楚人类声带发出的声音。即便是站在一起的两个人,他们也会觉得对方说的话里头有严重的噪音干扰。
值得庆幸的是,装备着先进侦测装备的战舰,压根不用倾听这些恼人的呼喊,就可以轻松找到这艘客轮的位置。他们先前不断的尝试接近这艘客轮,便是凭借着战舰上的雷达等侦查装置。但是当他们角力这艘客轮越来越近的时候,船上的乘客门却以为是自己的呼喊为自己挣来了这次活命的机会。说起来,这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讽刺了。
“砰”的一声巨响,三五个系着绳子的庞大铁环被甩在了甲板上。几位重生者都反应很快,没有被他们击中。船员们也都是虚惊一场,只有一个人在闪避的过程中不小心摔伤了。苏轼看到这种可以开合的铁环之后,瞬时间就想明白了这玩意儿是做什么用的。
“我以前还从来没听说过,海上拖曳的时候,竟然可以用这个。”
老船长听到苏轼的声音,把好奇的目光投了过来。他摇摇头对苏轼说到:“的确不能用这个。虽然这是在海上,船舶和水面的摩擦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船舶本身毕竟太重了,无论把这栋固定在那个零件上,都不可能在拖曳的时候承受住拽动一条船的力量。”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
不到一分钟的犹豫,几条不知道被什么装置发射到这条船上的铁环绳索,就已经在海浪的摇晃之下,从客轮之上被甩了下去。几名伸手较好的船员,虽然顺利的死死摁住其中一条,但还没有寻找到固定的部位,他们就被泛起的海浪重重的拍打在了甲板上。随后,那条绳索也淹没在了大海里。
“毫无疑问。绳索的另一端,就是那艘依靠着庞大体重抵抗着海浪拍打的航空母舰。”老船长坚定的话语里,似乎已经下定了决心,“我们只要把另一端固定在我们的船上,就可以借助它二十几节的航速尽快离开这里了。告诉大副,控制好船速。我们要再来一次。”
片刻之后,这艘客轮上整齐的声音越发的响亮起来。这次和上次的各自为阵完全不同。整齐划一的声音似乎在传播的时候和某些东西产生了共鸣。苏轼不确定那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但他可以确定的是,对面那条军舰上一定是听到了他们的声音。
甲板上的大部分无关人员,都已经躲到了甲板以下的舱室当中。只有几个身手矫健的人被挑选留在了甲板上。当然,素食者为自诩为带头大哥的人也留了下来,虽然国会忙起来的时候,他不一定能帮上什么忙,但苏轼觉得,不帮倒忙的最低要求他还是能够做得到的。
和上一次同样数目的绳索被发射了过来。苏轼依旧不确定对方究竟用了什么样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但在危及生命的这一刻,没有时间浪费在这上面了。一众伸手还不错的人死死摁住这些绳索。并且快速把他们固定在看起来很脆弱的船头护栏上。而后,他们再次齐声高呼“好了!”
航空母舰的身影重新变得模糊起来。站在客轮上听起来,那里只有一阵嗡嗡的低吼。苏轼已经感觉到客轮正在急速,护栏的结实程度看来出乎他们的想象。这样一来,苏轼也就放下心来了。他可没有闲心思去分析什么受力状况,与其把心思花在这上面,还不如憧憬一下过会见到航母全貌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
ps:本猫是标准的陆地动物,文中出现的那个什么绳索,纯属晚上没睡好的意外产物。特此说明。
第二三二章 东坡游记7。0()
离开台风区的速度加快了,而且还增加了安全上的保障,至少他们不会再担心不小心掉进水里而没有人救援。当然现在就掉进水里的话,救援的难度当然不会小。但是已经有人准备在脱离台风区之后,纵身一跃跳进海水中去,好好的庆祝一番。
苏轼也有跃跃欲试的倾向,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