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454部分

抽个美女打江山-第454部分

小说: 抽个美女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家伙,合着不仅要女子和他比文,居然连武的都有?庞统虽不是什么高手,但这年头,又有几个书生不习剑的。

    要知道眼下这个时期,有的是上马为帅下马为宰的人才。文人的武力值可能不高,但很少会有一点武艺都不会的存在。

    杨妙真看起来的确要比寻常女子高大一些,可又一点不壮硕,习武肯定习过武,但庞统不认为自己连一介女流都打不过。

    杨妙真很开心,这次过来,虽然都是虐菜鸟玩,可那也是虐啊,如果说对待黄月英的时候还带着不少客气,可对于庞统这家伙,可就一点没留手了,直接虐的庞统怀疑人生。

    “想我庞统苦学二十载,今日方知人外有人!”庞统悲叹一声,但仍旧不服气的道:“此二女,我已服气,但若说周郎君才学更高,武艺更强,吾却是不信的!”

    然后,然后周少瑜就和杨妙真打了一场,再傻都看出来周少瑜的厉害了。起码武方面没得挑,至于文……

    “在下姓周,名少瑜,字子瑾。”周少瑜一拱手,自我介绍道。

    虽然只是说了自己的名字,但其实也就是扯着蔡邕的大旗。这时期的人,但凡知晓周少瑜的,哪个不知他是蔡邕的关门弟子,而蔡邕在文学方面的地位,在同一时期几乎难有人抗衡相比,不得不说,当初拜蔡邕为师,无疑是个很受益的决定。

    凭借蔡邕关门弟子这个身份,就没人会怀疑周少瑜的才学如何。

    “原来是慧眼识人的周子瑾!”庞统一瞪眼,什么不快都暂且抛到了脑后,考虑到周少瑜的身份,立刻道:“汝既然来此地见孔明,莫非是想劝说孔明为曹孟德效力?还是说,几经基本拿下河北的曹孟德,已经迫不及待的进行荆州攻略了么?”

    哈,你想多了!咱就是过来玩儿玩儿,跟曹操一眼关系都没有。不过对于周少瑜的说法,庞统是很不相信的,可人家不承认,你又有啥办法。

    总之,最终庞统备受打击的走了,临走前还说要回去继续苦学一番去。

    对此周少瑜却是心中叹了叹,再学又如何呢,凤雏庞统,终究是逃不过‘落凤坡’之命。

    没等到诸葛亮,周少瑜一行自然是告辞离开。事后诸葛亮访友归来,得听到此事,却是兴趣大起。

    “周子瑾么?”诸葛亮嘴中轻念,虽然隐居于隆中,但对于天下的事情,还是很关注的,周少瑜的名字出现的不多,但诸葛亮却是知道的清楚,本以为除了有识人之明和些许谋略之外并无其他长处,但如今看来,远非如此。

    连身边的女子都如此出众,试问其本人又能差到哪去呢。而且委实没有想到,印象中的纯文人,居然还是一位强大武将,这还真是隐藏的够深啊。

    投曹?诸葛亮不是没有想过,曹操唯才是举的名声众所皆知,然而终究和他所期望的差了不少。要玩就玩高难度,并且一步登天,尔后……或有机会与周少瑜这般的顶尖才学之士真正一决高下?

    这样的人生,才足够精彩嘛,才不枉世间走一遭。

    而另一边,本该与诸葛亮牵扯上姻缘线的黄月英,却陷入一种‘恐慌’的情绪当中。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周少瑜一行早已离开,然而留下的东西,却叫黄月英慌乱不已。

    一个月过后,黄月英翻开了第一个锦囊,里边是一块白绢,上面写着不少细小而工整的字迹。而内容,却是过去一个月内,发生的较为重大的事件。

    问题来了,这锦囊早就有了,上面的字,自然也是早就写好了的。换言之,未卜先知?这如何不让黄月英惊讶。而且她也确保,绝对没有任何人翻看过这些锦囊,更不可能替换。

    但为了进一步验证,黄月英将剩余的锦囊全部贴身藏放,即便是沐浴,也要放在视线所在之处,并且伸手可拿。好容易又熬过一个月,急急的翻开第二个锦囊,上头果然有密密麻麻记载了不少事迹,有些黄月英知道,有些不知道。

    但黄家是有门路去了解的,几经探查,果然毫无差错。

    这下子黄月英有点坐不住了,本以为自己能忍得住不提前打开观看,但她想知道,是不是真的未卜先知,毕竟事后观看,不敢相信的黄月英仍旧会下意识怀疑有人动手脚,而先看,感觉确实完全不同的。

    但目睹上边一间间事情的发生,黄月英彻底的惊住了。

    诚然,有些事情根绝天下大势已经一系列征兆,是可以预估的,但有些突发事件,是完全不可能预测。而这些个锦囊,一个锦囊应对一个月,但整个时间却长达大半年。这么久以前就已经知道会发生,如何不叫人惊恐。

    若是真有这等未卜先知的本事,那除了曹操,天下诸侯还有活路?不过一笑话耳。那么,依附于荆州的黄家,又当何去何从?还有,她自己又该如何选择?

    黄月英不敢将此事向任何人吐露,一个人愣愣的在院中发呆。

    忽的一支箭矢飞了进来插在门梁上,上头还附有一张纸条,打开一看……

    “我又来啦,你可考虑好否?”

    本章完

第733章 救援() 
那些都是以后的事了,回到大梁的周少瑜可是忙的不行,不停的调动好造成诚徽州与兴武县对峙的假象,而潭王府的一万军队也同样待在兴武县北边的雪峰县没有动弹。

    于是乎一个看起来三足鼎立一般的局面出现了。然而实际上,有两方都属于周少瑜。不过这并不代表就有能力直接吞掉潭王府的兵力,因为周少瑜假扮两方势力,大多出现在明面的军队,都是来来回回互相假扮一番罢了,并没有那么多人。

    按照李秀宁的说法,最好的方式是能引诱潭王府主动出击,比如攻打兴武县。不过这就涉及具体的操作了,而且可能性不大,潭王府戒备占据兴武县的‘水泊梁山’,但同样也戒备诚徽州明面上的首领高秀君,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觉得高秀君可信,不然是绝对不会主动出击的,除非潭王府积攒够了足够的实力自认能一打二还差不多。

    既然主动出击的可能性不大,那再退一步,便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集合兵力将雪峰县的一万军队全部消灭,让府城潭王府剩下的军队救援不及,如此,潭王府一方可陷入兵力落后的境地。

    不过雪峰县单听名字就能多少知道此地的地形,雪峰县之名,来源于其境内有名的雪峰山,其海拔之高,明明位处南方,却仍旧一年四季山顶积雪。至于其他的地方,大多都以群山为主,道路狭窄,易守难攻。

    这般的地形,想要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大军奇袭,基本想都不要想,而一旦有所察觉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凭借有利地形,想速战速决解决掉这一万军队的难度未免太大,到时候潭王府必定从府城调兵来援,那么优势自然也就没了。

    不过这一切都还不着急,眼下并不是攻打潭州的好时候,因为没有大义,一旦正式举旗,面对的将是很长时间内无人投奔的局面,至少在成就一定势力之前是如此。

    虽说目前也是基本无人来投的状态,但好在地盘不算大,临时培养加上众女的掌控,到也不至于出乱子,可若是地盘大了,那就不好说了。

    至于要挟那些贪生怕死之辈效力?别说周少瑜不喜,就是用都不敢怎么相信,天知道什么时候背后捅你一刀。

    好在整体局势的发展大多对周少瑜有利。

    萧姽婳自不用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云州攻略基本顺风顺水,届时萧姽婳将作用蜀州云州两地坐看天下风云,而且下一步很可能攻打黔州。

    大梁朝廷方面,高玉瑶仍旧把持朝政,龟缩在东方一片积蓄力量。

    至于北境,却是一片乱象了。

    进入开春,阿史那隼再次引领突厥大军南侵,这一次带上的突厥勇士更多,有着去年的劫掠,突厥过了一个安逸的冬季,对于新一次的南侵,士气很高。

    再看北方中原一片,怎叫一个惨字了得。去岁经历了大旱、叛乱、外族入侵,甚至于高官压榨之后,能跑的都跑了,跑不了的大多都死了,至于好容易活到现在的百姓,却再一次经历痛苦。

    暴雨连连,黄河决堤,水灾泛滥。

    一茬又一茬,何止是名不聊生,到现在还仍旧或者的百姓,那或许已经基本称不得百姓了吧,若是没有狠下心去夺去抢,甚至食同类,又如何能坚持到现在。

    是以,现在剩下的,大多都是精壮狠厉之辈,随着一位更狠之人的崛起收拢,一支战斗力超高的叛军兴起。每到一地便劫掠富庶之家,手段可谓残忍,但同时却不忘开仓放粮,然后裹挟所剩不多的百姓继续一路抢夺。

    待到春季结束,这支队伍已经达到近三十万,号称五十万,大有要围攻泰原之意。

    然而阿史那隼同样也要进攻泰原。在泰原守将,也就是镇南大将军孙守仁的驱虎吞狼之计下,起义军与阿史那隼好是打了几场。

    起义军被打溃,最终集结三万余向东入燕州发展。而阿史那隼也不好过,孙守仁黄雀在后,赶紧利索的偷袭一把,也是让突厥军队损失有点大。

    两次攻打泰原未果,这对阿史那隼的威望影响是很大的,不得已之下,阿史那隼只好暂时放弃泰原,并且实行了一个狠招,那就是要将泰原周遭数百里范围内全部掠夺干净,带不走的烧!无用之人杀!

    如此一可恢复突厥大军士气,二可围困泰原,使其陷入孤立无援之境,你再守,没有粮食,又如何守?

    面对阿史那隼这般恶心人的方法,饶是孙守仁善战也毫无办法,就现在手中的军队,若是在南方山多之地,还能和突厥人打一打,可在这地势平坦的中原,想要和人人骑马的突厥大军正面硬刚,那和找死没什么区别。

    所以一直以来都只是想办法用计策小胜几回,打正面?没可能的。

    “泰原,守不住了……”孙守仁站在城头望着远方,不由叹了一声。

    所谓慈不掌兵,孙守仁的叹,并非为太原百姓而叹,而是为大梁而叹。身为镇南大将军,孙守仁虽然是世袭而来,但该学会的本事一点也不差。曾经也曾有过要为大梁开疆扩土的热血,但却理智的清楚这完全没可能,镇南大将军府位于荆州,其效用是震慑镇压内乱,想和外族打,没可能的。甚至于,只要一直太平下去,一生当中甚至不会有一次实战经历。

    这种事情,他的祖辈已经够多了。

    孙守仁也曾以为自己将和祖辈一样,一身才华无地施展。只是没曾想,天下乱了,而他孙守仁,也有了一展才华的机会。

    不同于其他大将军府,孙氏历来行事低调,为求家族延续为第一要务,对于荣登高位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就连像镇西大将军府那般割据西凉不听朝廷调遣做土皇帝的想法都不曾有过。

    孙家祖训,若萧氏不负,孙家子孙不得有异心。

    祖训不可违,所以低调的同时,对于皇室的忠心并不低,历代镇南大将军,也是最受历代皇帝最信任的大将军。孙守仁也是如此。

    但忠心不代表一切,更不是死忠,孙守仁作为当前的孙氏族长,也需要为孙氏考虑,以及……在另一个层面上,考虑如何为皇室萧家效忠。

    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