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抽个美女打江山 >

第107部分

抽个美女打江山-第107部分

小说: 抽个美女打江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噗……光是想想,都觉得无爱啊。打个比方,把少字去掉,三国时期帅气的周瑜,羽扇纶巾,樯橹灰灰湮灭,何等潇洒,画面一变,头发没了,纶巾也没了,就后脑勺一条细细的辫子随风摇啊摇,噗……

    嗯,不能再想了,还是抽奖吧。

    本章完

第184章 明末() 
美女抽奖的名单,周少瑜已经懒得再关注,反正就算看的再仔细,也不见得能抽到自己想要的,懒得关注,直接抽奖,然后,然后就笑了……

    公元1639年,崇祯十二年。

    这一年算不得什么太平年头,将来接替大明朝的大清已经建立,并且已经有大军进入大明的地盘肆意劫掠。

    而年初正月的时候,再过几年就会被清军俘虏然后果断投降的洪承畴,目前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蓟、辽军务。

    也是这一年,张献忠在谷城重新起义,闯王李自成也在伺机而动。整个大明已经是摇摇欲坠。

    正值炎炎夏日,周少瑜随便在留都南京闲逛着,在弄清楚眼下的时间后,嘴角一抽,大感无语。

    本来还对于抽到明末很高兴来的,毕竟种子的问题可以解决了,而且抽到的还是秦淮八艳之一的李香君,秦淮八艳嘛,哪个不是能诗会画,能弹会唱的,勾搭回去正好增加善怀阁的实力。

    然后善怀阁‘三李’变成‘四李’也很不错的嘛。

    可是这1639年的,正是李香君十六岁梳拢的时候,梳拢,也就是第一次接客,之前只梳辫,接客后梳髻,就有了这么个说法。

    莫看年纪不大,可李香君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因阉党陷害治罪后,家道败落的李香君打八岁起,就被当时的名妓李贞丽收养为义女并教导,也因此改原本的吴姓为李姓,这才有了李香君的名字。

    对于李香君的培养,李贞丽是很重视的,对李香君也是视如己出,这么个重点关照下,小小年纪就大红大紫也就不奇怪了。

    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此时的李香君,已经和后来被称作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有了瓜葛,等于就算周少瑜有了准备,带了不少金银过来,但哪怕买下了梳拢权,也夺不了其心不是。

    虽说重点是过来带种子回去,顺便看看还有什么好东西能带走的,但人带不走的话,多少有点遗憾了。

    而且按原本的轨迹,李香君后来也算是凄凄惨惨,不过三十岁就挂了。若是能避免,当然是带走最好。

    弄清楚李香君所在教坊的位置,犹豫一下,还是没准备现在就去接触,人家现在心里头有着个侯方域,自己去个一次两次的,作用不大。

    正阳门内洪武岗西崇礼街,周少瑜来到这里是打算来找洋人的,当然,眼下大明都唤作夷人。

    几十年前,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这里创办了内地第四座天主教堂,不过1618年的时候,发生了为期三年的南京教案事件,这个地方一度被拆除,后来才又被允许传教。

    其实这个时候,光是想弄点种子并不难,好些都已经传入大明,只是范围不广罢了,但用心找,总能找到。

    不过周少瑜是打算换点别的什么,比如说,装备了数百年的燧发枪,若是有这玩意在手,只要面对的敌人不多,基本无敌了就,自身安全绝对保障,实在不行,有一把再之前的转轮打火枪也行啊。

    周少瑜表示,咱不挑剔的。

    虽然十几年过去,但被拆除的教堂并没有再次建设起来,因为整体环境和信仰各方面的原因,眼下传教的成功率很低,这里也不过是盖了一些略有西方建筑风格的房子,用作交流传教来用。

    周少瑜不信教,但怎么也是信息大爆炸时代出来的人,没事的时候还买过一本厚厚的圣经看了不少,像模像样的划十字,祷告一番,立刻就获得友好接待。

    传教士心里苦啊,当初的大好局面,一个教案的发生,就让接下来的十几年难以存进,毕竟谁心里都没底,你说的再好听,可万一再来一个教案呢?是吧,好好的谁也不想扯上什么麻烦,以前没这玩意日子不一样过。

    这年头,不像后世那般,英语可不是什么通用语,大不列颠帝国什么的,真正崛起还得小两百年呢,目前最强大的西欧国家,当属西班牙和葡萄牙。

    原本周少瑜还想卖弄一下好久没说过的英语呢,得,人家到是听出是英语了,可人家不会讲有啥办法。于是只能忍受那很是怪腔调的汉语了。

    “我觉得教会的发展,离不开一个钱字,不过目前看来,你们的处境并不好,即便我乐意捐赠一些,也是杯水车薪,不若这般,咱们做个交易如何,我需要一些东西,不管是你们有直接卖给我,还是能够牵线能让我买到中意的东西,我都乐意给你们一定的报酬,如何?”

    周少瑜直接说出来意,老外嘛,说话不用那般拐弯抹角的,直接来就行。

    名为利玛德很高兴就接受了这个提议,能赚点小钱钱,日子也能过的更好,也更方便外出传教,并立志要成为如利玛窦那般成功的传教士。

    周少瑜笑的那叫一个开心,这名字翻译过来还真是,这个谐音未免太有趣了点。

    “那么就是像土豆之类的高产粮食种子,以及一些干果的种子,噢?可可种子么?没问题,燧发枪,应该没有什么问题,至于子弹的数量,我只能尽力。”

    利玛德整理了一下周少瑜想要的东西,确认无误后表示需要派人联系一下那些商人,约定好下次见面的时间,周少瑜满意的走人。

    天色已不早,确定了下榻的客栈,饱餐一顿,接着拾兜一番,周少瑜准备去见识见识大明夜晚的秦淮河畔是何等风情。

    天已入夜,微风徐徐,走在河畔颇为凉爽,两畔灯火通明,河上一艘艘画舫轻轻摇曳,周少瑜很是感慨,再过几年,这大明,就该亡了。

    初来咋到,周少瑜也不知道哪个青楼好,而且老实讲,毕竟没进过这种地方,还是古代的,心里头还蛮紧张。至于李师师,她那独门独院的,压根不算。

    深呼吸两口,最终挑了一家装饰不错,客流不少的楼走了进去,立刻就有龟公迎了上来。

    唔,似乎应该给点赏钱?据说有这么个规矩,可也不知道赏多少合适,偷偷观察了一下,于是也跟着掏出几个小粒银扔了过去。

    本章完

第185章 卞敏() 
“谢公子的赏!”瞧这龟公欢喜的模样,就知道赏多了。呲呲牙,算了,赏都赏了,还能讨回来不成。

    “公子是要坐大厅还是二楼的雅间?”龟公接着道。

    “咳,雅间吧。”周少瑜轻咳一声,一向厚脸皮这会反到有些放不开了,果断还是要雅间。

    龟公一个会意的脸色,然后从旁引路,上了二楼,位置说不得多好,但看到一楼的舞台不是什么问题。

    周少瑜这才了然,雅间就是雅间,至于厢房,那是另外的。

    “公子可有相熟的相好?若是没有,小的可以给公子安排,绝对让公子满意。”待周少瑜坐好,点了些酒水瓜果,

    这龟公每天引客无数,周少瑜的相貌又是一副少年郎模样,结合下来,很轻松就看出这位是第一次来。不过看在赏银的份上,准备看看哪些姐儿正空着,然后选个姿色好一些的来。

    周少瑜眨眨眼,心想不都说这是老鸨负责的事么,也没多想,点头道:“可,去吧。”

    喝了口小酒,周少瑜这才仔细打量了一番,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乱,起码现在看起来一个个规规矩矩的,都是在有说有笑。

    当然,也不嘈杂,每个人说话的音量都不高,给人一种很有素质的感觉,若非事先知晓,打死也不信这地方会是青楼,当然,暗地里的肯定就看不到了,毕竟还有厢房么。

    舞台上有女子唱着小区,周少瑜听的新鲜,正琢磨味道呢,就闻身边一阵香风,扭头一瞧,一个姿色娇好的女子盈盈站在一旁,很有大家闺秀的气质。

    “奴家云绣见过公子。”女子很是淑女的施了一礼,道。

    “噢,你好你好,请坐。”周少瑜眨巴眨巴眼,接下来什么流程又不知道,只好指了指对面的座位笑道。

    云绣也眨巴眨巴眼,虽说一个个来这里的人,表面上都翩翩君子似的,不过请这种字,除非是头牌,不然谁会对一个普通的青楼女子说。而且,你好什么的招呼方式,也挺稀罕的。

    “不知这位公子如何称呼?”云绣款款坐下,主动拿起酒壶倒酒,同时问了一句。

    “我,在下周少瑜,三国的美周郎周瑜知道吧,我年纪还不大,所以多个少字,等再长个几岁,就把少字去掉,到时候在下也是美周郎了。”周少瑜笑眯眯的道,没来过青楼不假,可不就是和美女聊天么,这有啥难的。

    “噗哧……”云绣捂嘴一乐,笑道:“奴到是觉得,公子眼下就可以唤作美周郎了呢。”

    这马屁拍的,我喜欢。周少瑜折扇一开,略显浮夸的道:“哎呀,是吧,你也这么觉得,哎,这人啊,长的太过俊美也是烦恼啊。”

    “噢?有何烦恼,可否与奴说道说道?”云绣附和着话题笑道。

    “每每与人交流,都会离我远远的,没办法,对比之下他们自卑啊,哎,那话怎么说来着,帅到没朋友,哦,帅就是俊秀俊美俊俏的意思。”周少瑜又喝了一口小酒笑道。

    “嘻嘻,公子可真会说话,有趣的很哩。”云绣捂着嘴咯咯一阵笑,声音倒是不错。

    “哪里哪里,不敢不敢,区区不才,大明第三而已。”周少瑜拱拱手,道。

    “那第一第二又是何人?”云绣很有兴趣的追问。

    “谁知道呢,可能还未出生吧,嗯,过个几十年再找找看。”周少瑜一本正经的道。

    就这般你一言我一句的,夜色渐深,大厅和雅间的人逐渐减少,去了哪里不用猜都知道,虽说聊的不错,云绣也挺强闻博记的,只要是这个时代有的东西,啥都能说上一点,不过过夜的话,还是算了,是以周少瑜也准备告辞离开。

    回到客栈安稳的睡了一觉,解决了早餐,周少瑜便直奔书铺,看看有什么值得带走的书籍,诗词曲谱的也行,毕竟周少瑜记忆再好,能记住的有数,迟早会抄光掉,弄几本诗词书来保险。

    而曲谱就是给李师师她们的了,丰富一下嘛。想来她们也好奇以后的曲调又是怎样的。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技术类的书,比如两年前才刚刚写完,被誉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不过可惜,找了好多家都没卖的。

    “难道还要抽时间跑江西找宋应星本人去?”周少瑜暗道。

    宋应星就是《天工开物》的作者,目前在江西某个地方任教谕一职,可是到底这个某个地方是哪里,周少瑜又不确定了。

    于是又跑了一遍书店,但凡能接受委托的,都委托他们去江西那边带一套回来,毕竟这套书的确是刊印发行了的,只是可能是工匠之类的书,所以引起的重视并不大。

    能做的也只能这样了,几个月的时间,应该能拿到手。毕竟这边也等着利玛德的消息,书买不到,下次可以再来,而粮食的问题重要的多,能早一些解决,就早些继续一点实力。

    到了夜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