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好食多磨 >

第40部分

好食多磨-第40部分

小说: 好食多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侍却道:“蔡公子说了,您是正派人士,他相信您的为人。”

    “那我还得感谢他了?”胡枢看了看单子上标注的日期,啪地一声,将其拍回了书案,“真是君子易防,小人难缠!走吧,去一趟北关门瓦子。”

    北关门瓦子里,人声喧沸,但一转入巷子,便如同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胡枢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但仍忍不住赞了一声:“好个闹中取静的所在,沈大小姐倒是会选位置。”

    他的小厮松烟笑道:“世子,我听胡有为说,沈大小姐嫌这宅子太安静,并不喜欢呢,是她的丫鬟坚持,才买了下来。”

    不喜欢太安静?那便是喜欢热闹了?跟蔡礼倒是挺配的。胡枢想着,走到了小宅门首。

    门上的小厮已经认得胡枢,见他前来,忙把他引了进去。

    胡枢走进厅中,只见厅里的太师椅和茶几全挪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宽大的长形木桌。

    长桌的一边,围站着许多奴仆,有男有女,个个聚精会神;长桌的另一边,站着沈依依,她手拿一只木杯,正在跟奴仆们讲着些什么。

    胡枢是被迫而来,原本准备和沈依依打个照面就走,但此刻却被长桌上的东西吸引住了目光,移步走了过去。

第71章 亲事不由己(2)() 
长桌上,摆放着直尺,秤,木碗,木杯等物,还有各种大小不一的木勺,在木碗和木杯上,还标着刻度。

    这是什么?胡枢还没来得及问出口,就见一名丫鬟飞奔至沈依依面前,开始跺脚:“小姐,开脚店哪能不聘有经验的厨子呢?您挑的这些奴仆,厨艺都一般,平时做个家常菜还行,让他们去脚店掌勺,差远了!”

    沈依依抬起头来,抱歉地冲胡枢笑了笑:“胡世子,这是我的丫鬟小胡椒,让您见笑了。”

    小胡椒这才发现有外人在,赶忙闭了嘴。

    胡枢微微颔首,表示不介意:“沈大小姐请自便,我随意看看就好。”

    沈依依命人给胡枢上了茶,问道:“胡世子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有事?”

    胡枢道:“我来逛北关门瓦子,突然想起你家烧毁的厨房,不知有没有开始重建?”

    “已经开始重建了,多谢世子关心。”沈依依说着,向他道谢。

    胡枢走到长桌前,拿起一只木杯,问道:“这些是何物,为何杯身上有刻度?”

    沈依依答道:“这是我为了标准化管理脚店,特意订制的量杯,量碗和量勺。”

    “标准化管理脚店?”胡枢显然听不懂,复述了她的话。

    “标准化管理的意思就是,从脚店食材的采购,到每一块食材如何处理,切成什么形状,多大尺寸,多少重量,调料的种类和份量,乃至于店小二如何招待客人,都有一整套既定的标准。”沈依依解释道。

    “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胡枢又问。

    “好处很多,比如——”沈依依说着,指了指长桌对面的奴仆,“您瞧,这些人,厨艺都一般,但只要我给他们一份标准化的食谱,他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做一碗石髓饭,需要哪些食材,哪些调料,分别多重,以及煮多长时间,这样即便厨艺不高,也能做出合格的石髓饭来,而且保证每一碗的质量都一样。”

    胡枢极不认同:“我们大梁人做饭,最注重火候,光靠称重计时,哪能煮出食物的精髓?”

    原来这个时代,国号大梁啊……沈依依冲胡枢竖了竖大拇指:“胡世子所言极是,我朝厨艺,博大精深,讲究的是火候和经验,最高境界是随心所欲,唯有如此,方能不拘泥于技艺,千变万化,哪能光靠什么标准化烹饪。”

    “……”不愧武昌府首富家的女儿,讲话可真够圆滑的,胡枢颇为无语,“既然如此,沈大小姐为何要用标准化管理?”

    “因为我要开的,只是脚店呀。”沈依依笑了,“不同的饭店,有不同的侧重点,对于脚店来说,只要每道菜的分量一致,味道一致,不短斤少两,不咸一碗淡一碗就行。”

    而且聘用大厨多贵呀,标准化经营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来脚店吃饭的客人,要的不就是一个快字么?她就当是大梁的快餐店了。

    胡枢没有去脚店吃过饭,觉得自己没有发言权,便不作声了。

    沈依依以为他仍不赞同,问道:“胡世子还有问题吗?”

    胡枢摇了摇头,觉得今天已经完成了蔡礼布置给他的任务,便放下量杯,向沈依依告辞。

    沈依依目送他离去,对小胡椒道:“胡世子真是个好人,还记得我们家厨房烧了,特意来看看。”

    小胡椒对胡枢毫不关心,倒是刚才旁听了一阵儿,隐约有些明白了沈依依标准化管理的意图,道:“小姐,泥瓦匠和木匠我都已经找好了,您什么时候去店里看看?”

    就在昨天,她们已经租好了店面,就在北关门瓦子里,离她们的宅子很近,只是沈依依坚持要先装修改造,所以小胡椒便去找泥瓦匠和木匠了。

    “现在去吧,早开业早赚钱。”沈依依说着,让长桌对面的奴仆们下去练习,自己则随小胡椒去店里了。

    ……

    北关门瓦子,福庆客栈。

    沈三太太正在听王大牛汇报沈依依的情况。

    “太太,大小姐真的打算在杭州府扎根了,不会跑了,您不必派我日夜盯着她了。”王大牛道。

    “她做什么了,怎么就在杭州府扎根了?”沈三太太问道。

    “大小姐就在北关门瓦子盘了个店面,打算开脚店呢,不信您去看。”王大牛道。

    就快没命的人了,开什么脚店哪!哎,不对,目前沈家除了她,还没人知道沈依依开了脚店,甚至没人知道沈依依买了宅子,那么等沈依依死了,她是不是能悄悄地动点手脚,把宅子和脚店都收归自己名下?

    沈三太太越想越美,唬起脸命令王大牛:“不许把大小姐的动向讲出去,听见没有?特别是其他几位老爷来后,你不要多嘴,别忘了你是我们三房的人。”

    王大牛正应着,胭脂疾步走了进来:“太太,二老爷、四老爷和五老爷派人来请您过去!”

    沈三太太愣了一下:“什么叫派人来请我过去?他们到了?”

    “早就到了!”胭脂气道,“太太,原来三位老爷前天就在这间客栈住下了,但却现在才派人来请您!”

    “他们知道我也住这间客栈?”沈三太太问道。

    “知道!”胭脂很生气,“他们明知您在这里,却连个招呼都不打,太不把您放在眼里了!”

    “不过是欺负我年轻罢了!”沈三太太狠狠地扯了扯帕子,“他们已经打听到大小姐的住处了?”

    “这我不知道。”胭脂摇了摇头,“不过他们没派人去绑大小姐。”

    最好还没打听到,她还想白得一间宅子和一间脚店呢……沈三太太想了想,吩咐王大牛:“我去见几位老爷,你把大小姐带来。”

    不让他们知道沈依依情况的最好方法,就是别让他们见到她的宅子和店子。

    “是。”王大牛应了一声,出去了。

    沈三太太站起身来,问胭脂道:“几位老爷住在哪间房?”

    “他们把后院全包了!”胭脂说着说着,又气着了,“太太,后院是个小两进,十来间房呢,他们如此阔气,却任由您住这样的破屋!”

第72章 亲事不由己(3)() 
“他们摆明了欺负我,你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沈三太太瞪了胭脂一眼,朝外去了。

    胭脂连忙跟了上去。

    客栈后院,果然被沈家几位老爷包了下来,里外都是沈家的人。沈三太太忍着气,去了厅里。

    客厅里,沈二老爷、沈四老爷、沈五老爷正在喝茶,在他们面前,还有一对卖唱的父女,老爹拉着二胡,女儿咿咿呀呀地唱着。

    沈五老爷的眼神,不住地朝那女儿身上瞟,色眯眯的。

    沈三太太沉了脸,迈过门槛:“老五,大天白日的,你们这是在做什么?”

    她这一声喊,那女孩儿马上停了下来,怯生生地垂下了头。

    沈五老爷被她搅了雅兴,也黑了脸:“三嫂,我瞧这对父女可怜,叫进来唱个曲儿,赏他们几个钱,乃是好心。怎么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就这么不中听呢?”

    好心?他那双眼睛,都快长到那姑娘的胸上去了!沈三太太还要再说,沈二老爷出来打圆场:“好了,好了,老五,你三嫂是关心你,你别不识好歹。三弟妹,老五只是听个曲儿,有我们盯着,出不了乱子,你放心。”

    沈四老爷随声附和:“二哥说得对,我们这么久没见了,应该和和睦睦的,都少说两句吧。”

    沈三太太沉着脸,在椅子上坐了。

    沈二老爷叫沈五老爷给了那对父女赏钱,让他们下去了。

    丫鬟端上茶来,奉给了沈三太太,沈三太太接过茶,却不喝,瞅着沈家的几位老爷道:“你们是刚到杭州?”

    沈五老爷正不自在,一听就顶上了:“三嫂,我们来杭州,又不是为你,你管我们是不是刚到?”

    沈三太太气得把茶盏朝茶几上一摔,溅出一几的茶水:“你三哥不在,你就欺负我?我们沈家,还有没有长幼尊卑了?”

    沈二老爷拍了拍沈五老爷的胳膊:“老五,你少说两句。”他拦住了沈五老爷,又去问沈三太太:“三弟妹,我听说京城的酒楼出事了?”

    沈三太太马上熄了火,不作声了。

    还是二哥厉害!一句话就拿捏住了三嫂!沈五老爷把手背在身后,冲沈二老爷竖了竖大拇指。

    “言归正传。”沈二老爷端起茶盏,润了润嗓子,问沈三太太道,“依依当真在杭州?”

    “她就在杭州,这还能有假?”为了瞒下沈依依新置的产业,沈三太太只字不提她已经派王大牛去抓人了。

    沈二老爷又问:“我怎么听说,依依已经摆脱私奔的名头了?”

    “是,不知她用了什么法子,把私奔说成了诱拐,吴德已经被抓了,现在正关在富阳县的大牢里呢。”沈三太太说着,撇了撇嘴,“诱拐,不过比私奔好听点罢了,离家整一年,清白早没了,有什么用?我们家因为她造成的损失,也不补回来了。”

    说起沈依依,沈家人同仇敌忾,连沈五老爷也不跟沈三太太顶撞了:“这一年来,我们沈家处处抬不起头,儿子娶不到媳妇,女儿无人提亲,已经出嫁的姑娘,在婆家受尽欺辱,这都是为什么?全是她害的!”

    沈四老爷连声附和:“诱拐又如何,我们沈家因为她遭的罪,不能就这么算了!”

    沈三太太听得他们这样说,心中窃喜,开始敲边鼓:“我们沈家,向来赏罚分明,她做错了事,就该付出代价。不过,大哥的性子你们是知道的,要想处罚她,不能拖回武昌府,必须就地解决。”

    他们你一句我一句,沈二老爷却始终没作声,沈五老爷狠骂过几句沈依依,转头去问他:“二哥,罚不罚沈依依,你说句话!”

    “罚,肯定是要罚的。”沈二老爷放下了茶盏,“但你们得好好想想,要怎么罚,才能最大限度地挽回沈家的名声。”

    沈五老爷很不以为然:“沈家的名声,早就让她败光了,还能挽回来?”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