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小户人家 >

第91部分

小户人家-第91部分

小说: 小户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治好了,这几日我们精心些,熬过几天就是了。倒是你自个,别受了风又犯了头痛。”转头跟红珠说:“这儿有我们得了,扶你奶奶回去吧。”

    朱老太太见三宝睡得舒坦,也算安心,又细细嘱咐了几句话,朱桂达一一答应了。

    姜氏忽道:“若不是我这两日顾着伯修,三宝没个人看着,也不会落得这样。”

    朱老太太本已要走了,听得这话猛然回过头去瞪了一眼姜氏。

    程家一家子搬出去后,姜氏得一个人忙着家事,这朱三宝几乎都是朱老太太看着。朱三宝会走会跳的,人又调皮好动得紧,一个人都能把家里闹个翻转,若不是为了照顾朱三宝,朱老太太也不至于受了风犯了病。可如今这话从姜氏口里出来,就似朱老太太非但没有半点功劳不说,还担着累朱三宝生病的罪名。

    红珠眉头一挑,左右看了看她们。

    朱老太太沉了气,冷哼一声,只忽然板着脸问道:“伯修那儿你打算如何?”

    朱桂达疑惑道:“娘?”

    姜氏也觉这话问得奇怪,抬眼看过来有些不解。

    朱老太太瞥了姜氏一眼,又看了下朱桂达,“三宝是最小的,向来你们都偏疼些,要什么给什么,娇惯得不成样子了!如今他一病,你们就慌了手脚。这小儿子生了病,你不顾大儿子了?你莫忘了他这次回来可是为了科举考试的,如今家里闹成这样,叫他怎么能安心预备考试?他寒窗苦读了多少年了,就差这么几日了,若为这出了点儿差错,看你怎么后悔!”

    朱桂达皱眉道:“这……”

    姜氏却晓得朱老太太那话是跟她说的,只道:“娘,我方才也跟伯修说过了,也好生嘱咐了让他留在屋里,歇着养神也成,读书温习也成,总之,家里的事都不叫他烦心。”顿了顿,她又说:“伯修也应了我,还说让我不必担心。”

    朱桂达也说:“是啊,我看也没碍着什么,我们不去吵他就是了。”看了眼睡着的三宝,又多了个主意,只说:“反正三宝哭闹着自个也难受,回头就让大夫开些安神的药。”

    朱老太太却对这话不满意:“伯修不嫌吵闹是一回事,我只想着这屋里有病人,又请大夫又熬药的,就算伯修不会得这个病,但若是为这个身上有些头疼脑热的,回头考试没那个精神答不好题目卷子,那可不得了了。”

    姜氏听了朱老太太的话,心里也烦心,可一边是小儿子,一边是大儿子,一时她也不晓得该如何处置,又想这事是朱老太太提的,到底觉得是故意为难的,不由就生了气,只说:“那娘说如何是好?”

    姜氏这话问得硬邦邦的,朱老太太听了只是冷笑,只道:“我一个老骨头,病得糊里糊涂的,哪有什么办法。你聪明,好歹想个主意,我是管不得那么多了。你是他们的亲娘,总不会害了他们吧?”

    红珠一旁听得有几分明白了,依着这话,是朱三宝跟朱伯修只能留一个在朱家,就看姜氏如何抉择了。恐怕姜氏说留谁,朱老太太都有话说。真是姜是老的辣,偏朱老太太不是无风起浪,而是拿出个正经事由来说的,一下就制住了姜氏。

    这里头的因由姜氏也不是一点不明白,可关心则乱,只觉的朱老太太说的确实也是件要紧事,就是真为了气她,她也是要想的。只一时之间,她却是不好决断。

    朱桂达本就心烦,见她们又在折腾,更是不耐了,只说:“三宝病了不好挪动,就让伯修出去住几日。”

    姜氏道:“这一时半会的,哪儿有地方住?而且万一伯修搬出去不习惯,又没个人照顾的,岂不是更遭。”

    朱老太太看了她一眼道:“那你带着三宝回娘家住几天,这也成。”

    姜氏一愣。

    朱桂达赶紧道:“好了,回头我就送伯修到转角那处客栈里住下,这么近,就是来回送饭也能顾得上。”

    朱老太太嗯了一声,而姜氏却还担忧说:“这客栈人来人往的,伯修怎么读书?”

    这下朱桂达也不耐烦了,“那你就回娘家!”

    姜氏顿时被堵着一口气,只好闭嘴。

    朱老太太见说妥了,这才跟红珠离去。

    盼儿很快熬好了汤药送来喂三宝喝下,姜氏又是擦身又是喂水,三宝虽未好转,但看着也没有变严重。姜氏见此稍稍放了心,让朱桂达抱着铺盖睡到前头铺子里去,晚上由她跟盼儿两个守着三宝,只说:“还不知明儿如何,你留着点精神也好。”

    朱桂达也晓得这病不是一两天的事,这般轮个次序也好,便应下了,想了想还说:“我去跟伯修说一声,明早就送他去。”

    姜氏默了下,随后才说:“方才我还想提呢,那程文涵不是住到山上去了么,正好让伯修住到他那儿,离家中近不说,那儿也安静,也有李氏和红珠照应着。”

    朱桂达闻言却生气道:“这话你也好开口的?她们搬出去了,一有点什么事你还叫她们回来做活,这算什么道理?哪家亲戚也不是这样走动的。如今好好的,你又说住别人家里去,还让她们照顾你儿子吃住饮食,听着也不觉害臊。我说你啊,可别算计太多了!”

    姜氏被他这么一训,神色也变得不好看,“好好好,如今在这家里,就我一个是坏心的,我处处算计,我不知羞耻,说句话也没人听没人理会了。”她哭道:“我儿子病了,说是我娇惯的,说是我偏心大儿子冷落的,都是我的错!”

    朱桂达眼下却早没了耐心去哄她,听她一哭只觉烦心,只道:“看着点儿子,少做些别的。”扔下这话,朱桂达就走了。

    姜氏顿时气的不行,见一旁盼儿愣愣地睁着眼睛,恨得打了她一记,又让她滚开。待盼儿哆哆嗦嗦离了床边,姜氏才沉下心,眼中闪过愤恨。

    夜里红珠跟朱紫兰睡一屋,两人都有些不习惯,红珠先前还担心朱紫兰会说些不好听的话,岂知她一晚上都神思恍惚,连开口说话都很少。红珠收拾好躺下了,见朱紫兰还坐在一旁没个动静,红珠忍不得就开口问她:“做什么?再不睡可就天亮了。我明儿可要早起,还得去食铺里呢,真当我跟你一样闲人一个么?”

    朱紫兰愣了愣,回过头看了她好一会儿,这才过来睡下。

    红珠见她这样也没回个嘴,也觉稀奇,想了想还是低低叹口气,轻声说:“行啦,三宝不会有事的。而你这还活蹦乱跳的呢,就是担心也太早了些。我看你康健的很,就是传了别个也传不到你身上。这模样看着让人生气。”

    朱紫兰沉默了一小会儿,嗯了一声,随后就说:“你管那么多闲事做什么,就你一个好心。行了,睡觉了。”

    红珠哼了一声,揪着被子转了个身。

第112章() 
因想着一早还得赶到食铺去帮忙,第二日红珠依旧是天没亮就起来了。朱紫兰被她起床惊动,还有些生气地埋怨她,红珠不以为意,还故意喊她两声让她也起来。朱紫兰哪里肯听,不耐地用被子裹了头,就不管不顾地继续睡觉。

    红珠起来洗漱,正好在厨房见着了盼儿在烧热水,便问了几句昨夜朱三宝的状况如何。

    盼儿一晚上就伏着睡了会儿,眼下正困着,精神也憔悴得紧,听红珠问她,她还呆愣了好一会儿才醒过神来答话,只说:“夜里三宝醒了几次,闹了好久。”她神色忧虑,又说:“喝了那药也不知管用不,我看他身上的红点点倒是发起来了,越发看得明显了。”

    红珠没经过这样的事,闻言也不知这算好还是不好,便问:“我大伯娘是如何说的?”

    盼儿想了想道:“说是等天亮了,立时去请昨日的朱老大夫来复诊呢。”

    红珠听完暗想,约莫是有些不妥的。只她留下也帮不了忙,叹了口气便也不多言了。洗漱完见盼儿困得塞个柴火都点了好几回头,有些不忍,便喊了她到一旁坐,而她自己就手脚麻利地替她洗了米切了些碎肉熬了个肉粥,好让朱家人起来做早餐吃。她自个是等不得了在这儿吃了,只叫盼儿好歹盯着点火莫煮坏了,随后红珠就急急离去了。

    到食铺了一看李二舅已然开了店门,那大大的蒸笼都堆出来了,火也烧上了,只人却没见着,想来他们都在后厨里忙着。红珠匆匆到了里头,歉然道:“二舅,二舅娘,我来迟了。”说着就挽着袖子要去帮忙,又跟钟氏道:“二舅娘赶紧往前头去吧,我看天要亮了。”说着抬头一张望,屋里却没见着她娘,不由有些奇怪。

    依着李氏的性子,虽未明言,但她昨夜既让红珠留在朱家,今天她一是不放心,二也是心疼女儿,想来会一早就赶来食铺,也好尽些心力。红珠原也想着她在的,没成想却没见着。

    正疑惑间,李二舅还问起来:“昨儿朱家怎么了?你娘真被留在那儿了?”

    红珠便简单说了朱家的事,李二舅一惊道:“竟生了那样的病!”

    钟氏正好转回来端包子,听得了这话,也是惊讶道:“这可如何是好?”

    红珠有些疑虑说:“我看昨儿那大夫说得也还好,三宝应当也不算太重吧,他像是有把握的。”

    钟氏却摇头道:“哪儿是那么轻易的事。你还小,怕是记不住了,前几年古大娘的幼子,还不是生这病去的!那小子看着还康健得很,都长到有五岁了吧,也是春日时说是发热哭闹,请了大夫看了,两日都不好。忽有一日夜里还得了急惊风,大夫请过去时,才晓得是出痘,可那时烧得厉害,连气都喘不来了,大夫只是摇头说治不了。还是古大娘发了狠跪在大夫面前求他,他才勉强着开了方子,说是尽尽心力。岂知灌了药下去,人还是不好,没半天就烧坏了,人就去了。”

    红珠一下也惊住了,“也是这个病?”

    钟氏点头,“可不是么。初时请那大夫年轻,没能看出来,后来症状发了,再请来的也晓得了,可病症太重,大夫也没得法子。”

    李二舅也道:“这小儿生病最是要紧,他们肺腑弱,用药重了害人,轻了又治不好,身上一发热就能去了半条命,若是请不到本事强的大夫,可就悬了。”

    红珠也明白,这古代中医治病或是汤剂,或是散剂,或是丸药,都是吃下去肠胃消化来作用的,见效太慢,遇着了急症就难办了,一点也比不得输液。红珠这么一想,竟不禁有些后怕起来,心里猛地生了个警醒。看来往后还得多多注意着身子,不仅要看着她娘,还有她自个,可不能仗着年轻就劳累坏了,她如今也才十三岁呢!

    钟氏又说了几句得好生照看孩子的话,听见前头有客人叫唤,她才大声应了一声“来了”出去了。

    李二舅却道:“若你娘要到朱家那儿帮忙,就别叫她来食铺这儿了,这两头跑的,她哪儿受得住。”

    红珠说:“我原想着今早她必来的,她来了我就劝她回去,岂知竟没见人。”

    李二舅也觉稀奇,可外头客人一多起来,他便也来不及深想,只道:“约莫是睡得迟了些,过一会儿准来。”

    红珠也当如此,就忙着做活去了。

    岂知这忙了小半个早市了,李氏还没得踪影。红珠隐隐觉得有些不妥,又想可能李氏猜到红珠回赶来食铺做活,她起来了就直接往朱家去了,这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