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小户人家 >

第32部分

小户人家-第32部分

小说: 小户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紫兰想到之前她还担心过亲姐做什么傻事……于是这下她也不反驳了,沉默着点了点头,转过身往房里走,脚步看着不像是多轻快的样子。

    堂屋里朱妍梅先行走了出来,见红珠站在门边挑了挑眉,笑道:“红珠啊,你也不用担心了,你碧云姐的事有你长辈张罗。”

    红珠淡淡回道:“我晓得,有姑姑在呢,我怕什么。”又故意问:“姑姑遇着什么喜事了?”

    这刚听到侄女未婚夫婿去世呢,真说她有什么喜事岂不是太不厚道了。朱妍梅被红珠这么一问,面上顿时止了笑,僵着脸胡乱说:“……哪有什么喜事,红珠可真会开玩笑。”说完不等红珠再问什么,自个往灶间烧热水去了。

    红珠一挑眉,见她不使唤她,暗暗撇了撇嘴。回头找了她娘,细细将她听来的事说了。

    李氏先前也听得一两句赵家的事,可也不甚清楚,如今一听是赵家娶二房,她就皱了眉,“你姑姑怎么回事,竟回娘家说了这样的亲……这做人妾侍哪有什么好的,再富贵又如何。妍梅这样不是要害了碧云么?”想起先前朱妍梅还拿那什么冠冕堂皇的话来劝她跟红珠,李氏又不禁生了气,道:“若早知你姑姑是这样的心肠,上回我也不跟她搭这些话。”

    红珠听了后头这话,不由道:“娘,你这才明白啊,我先前就说她埋了坑让我跳,你却不信我。”

    李氏叹道:“我哪儿是不信你。我只是……只是不信这骨肉亲戚的,竟算计成那个样子,你不好,她又有什么好处不成?”

    “娘,我们觉得不好,可她觉得好,她这是一心让我们享富贵呢。”红珠说得极鄙夷,眼中不带半点温度。

    李氏被她这模样吓了一跳,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红珠……你这是,伤心了么?”

    红珠勉强一笑,上前抱住了她,喃喃道:“娘,我只要有你和弟弟就好了。”

    李氏满脸担忧,张了张嘴,觉得这样不好,但又不知该如何相劝。

    待用过早饭,院中氛围仍旧是闷沉沉的。

    朱碧云那儿倒是醒了,只是因昨夜睡得不好有些头晕,朱紫兰借此让她留在房里休息,给她端回来了早饭。亏得朱碧云脸上伤着,心里也不舒坦,不愿离了房间出来见人。而朱家上下有了默契,邓家那儿没来人发丧,朱家里也没个人认真去告诉朱碧云那邓锦予死了的事。

    可依着通安这边的规矩,若人走了,就开始往亲朋处报丧,朱家是亲家,怕是午间就该来人了。

    红珠心知再瞒也瞒不了多久。因着昨儿定下邓家的亲事,朱碧云虽跟父母长辈闹得不愉快,可终究是嫁给心仪的人……这苦楚心烦当中总有那么一丝甜意吧?如今瞒着她,任由她沉浸在幻梦里,这时间越长,执念越深。待她得知了真相,原来那人早与她天人永隔了,朱碧云又如何承受得住?可真要红珠去跟朱碧云张口,她又难办,便只好躲开了去。

    朱桂达也是心烦意乱,嫁妆才刚办了一点又停了手,出去也不是,待在家中也不是。

    朱老太太这时倒稳得住,只让他去开铺子,说道家里连连生乱,心里烦是一回事,做生意又是另一回事,难道因有了这点事,连进项也断了它不成?

    朱桂达听了这话,便应下了,回头就去张罗开店。

    朱妍梅那儿跟朱老太太低低言语几句,带了个小包袱就急急出外了。

    红珠左右也能猜得她的去处,叹了口气,再不愿待在朱家院子里,拉了李氏和程文涵一道去了他们的新铺子。

    去了铺子一看,李家三人都在。钟氏拉了李氏悄声问起朱碧云的事,李氏满脸愁容,说了邓家的变故。

    钟氏闻言大惊,想了想长长一叹,又说:“真真天意弄人,先前我问起碧云的事,还跟红珠说过个法子,就说这事不必管,先拖上那么些时日,就等着邓家子的结果……人好就好,人不好就罢。哪知你说你大伯娘不愿意。你瞧瞧,真算计狠了,想不担名声又得好处,哪有那般轻易的?如今事情闹大了,朱家背信弃义、无耻退婚的话传出来了,人又死了,那克夫……呸呸,我就这一张臭嘴。”她歉然笑了笑,对李氏道:“安娘可别怪我。”

    李氏这点道理还是懂的,只说:“你说的很对,我哪儿不晓得好歹。”

    红珠在一旁听了一会儿,伶俐地说:“二舅娘,你也不必顾忌,在我心里也觉得这事是我大伯娘自作自受,没得个好,也是她该的!”顿了顿,她才缓了口气说:“我跟我娘只是替碧云姐难受罢了。”

    钟氏说:“个人有个人的缘法,她还年轻,没有过不去的坎。”

    那赵家的事没个定数,红珠也不好这时候说出来,便顺着钟氏的话应了,随后又说起他们预备着过了年就搬家的事。

    李二舅走了过来,担忧问:“大过年的提搬家,是不是有了什么麻烦,吵架了么?”又说:“搬出来也好,其实你们早分家了的,住久了就要生怨。我是个粗人不懂说话,若是有什么难办的,别怕麻烦,跟我张一张嘴就得了。”

    李氏心知得了李二舅帮忙一道合伙开这个食铺已然极好了,再要如何她心里也过不去。那朱家想要红珠代嫁的事也不好多说,便只模糊说:“二哥不用担心,也没什么事,没吵架。因着家里院子小,文涵大了住不下了。且……先前早就想着等办了他爹的事,就该搬的。都打算好了,也没什么好麻烦的。”

    李氏这么一说也合情理,李二舅和钟氏想了想便也信了。

    钟氏脸上不由添了笑容,“哎呀,实则我早想劝你们搬出来了,就怕显得我多事、刻薄,也没敢跟你们提。”她笑了笑,“想当年我跟你李二舅在老家,跟着他哥嫂一道住,说是亲近,可也是不时得受些委屈,真亏得你二舅娶的是我,不然,早八百年他媳妇就跑了。”

    李二舅立时哼哼道:“这话说得你脾气多好似的,也不晓得害羞,当年你还不是发脾气跑回娘家去了!倒是亏得你是嫁了我,才忍得了你这性子。”

    红珠他们早就晓得他们俩夫妻旧日那些事,一听就忍不住笑。就连钟氏自个,也啐了一声笑了。

    李二舅又想起来问:“那屋子的事怎么办?”他也想到食铺里那间厢房,便说:“我搬来这里,你们搬去家里得了,省的还找地方。”

    红珠听了心里不由感慨,李二舅真真是个热心人,不说二话就想着帮他们,也不想自家麻烦不麻烦。

    这事红珠跟李氏商量过的,李氏便回答:“二哥,多谢你了。我们不挑不拣的,哪儿赁不到房子住。你那里也是两间房,我们要住也是住不下的。”

    钟氏道:“也是,文涵大了,搬出来就是想要宽敞些,怎么又挤到我们那里去。”又对李二舅说:“我们那儿东西多,杂七杂八的,安娘他们来了也是委屈。”

    李二舅一听觉得有点难办了,想了想才说:“要不,咱们另寻个大院子一起搬家?”

    红珠一听就笑了,“二舅,不是我不乐意跟你一道住,可咱们刚搬离了朱家,就跟二舅一道住,这不是给朱家打脸么?二舅真是我亲二舅,比我奶奶都亲。”

    李二舅也笑了,故意瞪着眼反问:“怎么,比你奶奶还亲就不行了?”

    钟氏挑眉,笑道:“听听,这话可真不要脸了。”顿了顿又说:“行了,安娘他们有打算,若真要我们帮忙再说。”

    程家三人都点头。

    李二舅还待要说什么,李氏却看了看屋子另一边的李南兴,才笑着说:“二哥,文涵这孩子胡闹,说是想要春上去考一考那西山书院,我辩不过他,只好答应了。实则我也不求这一回能考上,只愿他去考了,然后听一听那书院里先生对他答题的考评也是好的。”

    这话说完,李二舅和钟氏却是全然不同的表情。钟氏是一下想到西山书院的盛名,不由动了心。而李二舅却琢磨起自家儿子,忽而一拍脑袋,又忍不住笑道:“看我这笨脑子,有南兴在,你们也不好住进来。”

    这话初一听是没头没脑的,但红珠一想就明白过来,心里不由咯噔一下。

第41章 心气() 
李二舅这话把他们不便跟他一道住的理由说成是因着他儿子,往深一层说,就是因着李家有个半大儿子,而程家有个妙龄姑娘……

    李二舅说是个粗人,但面粗心不粗的,他热心周全起来,自然能把所有事项给你安排个遍。当下特特提起李南兴来,还是因着李氏往李南兴那儿看过之后,李二舅才像想起什么似的醒悟,红珠见了,便不由想得深了。

    她到摊子上帮工时,那嘴碎的古大娘私下里还不时拿她玩笑,说是李二舅喜欢她,等着她孝期过了就请媒婆把她定下做媳妇……红珠不是个寻常小姑娘,听着这些玩笑倒也不怵,反而还笑嘻嘻地推脱。

    只因着这些,红珠也不由琢磨过李二舅是不是真有结亲的意思。只是李二舅这方面却是个规矩人,既没正式跟她家提过,他言语举止上就不会露出一两分来,所以若他听到旁人打趣红珠,他还会跟着驳回去。因此红珠也没闹明白。

    要是她爹程桂棠还在,红珠出身不一样,李二舅怕是不会想这些,而她爹却是不在了,两家如今看着可没什么不配的……

    事关自己,红珠到底有些敏感,猜测李二舅话里是不是有几分暗示。见李二舅神色也没多大特别的,红珠初时也觉是不是自个想得多了,可往钟氏那儿一看,却晓得不对。

    钟氏的脸色莫名地沉了下来。

    红珠心里一动,仿佛明白了什么。

    而李氏向来心思慢,这下却敏锐了,听了李二舅短短一句话,神色有些赧然不安,却不提李南兴如何,只迟疑着说:“二哥,这事是我想得细了些。红珠大了,又是个不着家的泼猴性子,搬去跟你们一道住还怕扰了你们清净。”

    李二舅哈哈一笑,道:“明白了明白了。没事,回头我帮你们找个好地方也一样。咱们两家人不论这些虚话头。”

    红珠听完他们对话,正想说什么,一旁的钟氏却先开口了。

    她没提搬家的事,只认真地揪着程文涵问那西山书院的事,“文涵啊,你怎么忽然要去考那西山书院了?我早前也打听过,那书院的入门试可难了,竟是个考秀才一个样的,什么贴试、策论,什么诗句、八股文,全套考了一遍!”她顿了顿,有些担忧疑惑地看着他,“这些你都会了?我听南兴说,那策论什么的,学堂里先生才刚起了个头呢。”

    这事不说钟氏着急,就连本来无所事事坐在屋子角落的李南兴也有了兴致,走过来问:“这事你怎么没告诉我?”

    两人这般一问,程文涵也有些脸红起来,这考西山书院的事得了姐姐的支持,他才下了决心去考,要说眼下真有几分把握他是说不准的。他想了想,只答:“我就是想去试一试。二舅娘,要说这入门试真像考秀才一般难是不可能的,若真那么难,那考过入门试的人岂不是都能考上秀才了?我猜想,即便书院里的先生拿了乡试的题目,也不要学生们都答上、都答好,约莫就是看看学生资质如何,能答得上几成……我年岁刚够得上,真要全答好了那是荒诞了,我只愿先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