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小户人家 >

第116部分

小户人家-第116部分

小说: 小户人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39章 第 139 章() 
红珠没想到自己一番话; 竟惹得李氏恼怒异常。她觉得自个说的话道理都在,初衷也是为了她娘好; 可终究考虑得浅了。明明是有理的话,听在李氏耳中,就全都不对了似的。

    李氏一向是嘴拙的; 这回是真的伤了心,也气狠了,竟一边哭一边道:“你爹才走了多久; 你就让我再嫁; 这可是你亲爹、亲娘; 你心里是如何想的?是早忘了你爹,还是觉得你娘早晚守不住,眼下一家子过苦日子; 不如找个后爹做靠山?”

    红珠闻言一愣; 赶紧辩白道:“娘; 你怎么会这么想我?我是真心实意的为你好; 才这样劝你的。”

    李氏气道:“你若是真为我好,这样的事想也不必去想,更别同我提起来。”说完就扭过身; 再也不搭理她。

    红珠从不见李氏如此,心里不免也有些后悔,觉得自个话说得莽撞了些,可如今再如何解释,道歉讨饶; 李氏都没回应。红珠也泄了气,想着等她气过了,再慢慢同她说吧。

    夜里红珠睡得不好,第二日再看李氏,眼眶都是红肿的。

    第二天到食铺里上工,她们母女俩都是无精打采的,又是一个不搭理,一个硬要讨好的模样,钟氏一眼就看出来不妥了。

    钟氏琢磨着里头有事,先问的李氏,平日李氏最是实在的,偏这回少有的绝口不提,只是拿话胡乱岔了过去。钟氏心下狐疑,待店里忙起来,也就没得空慢慢去调理。

    待得半下午闲下来,钟氏才寻着个机会拖着红珠到一边细问。

    红珠心想这回她娘生气,弄得不上不下的,恐怕也有作为亲娘拉不下脸来的缘故,若换了钟氏来同她说,这事就好些了。她斟酌了一会儿,将昨夜的事简单说了。

    钟氏听了很是惊讶,瞪着眼看了红珠半天,竟没开口。

    红珠这回也心里不安,拉着她手臂摇了摇,“舅娘,这回我说话太急,没得上我娘心情,惹了她生气。你得帮帮我,将她劝回来。”

    钟氏半是惊讶半是服气地说:“你真是这么同你娘说的?想要她再找个人嫁了?”

    红珠认真点头,“我是真心的,我觉得只要我娘乐意,凭她如何。”

    钟氏心里琢磨了下说:“若你是真心实意的,自然是你的孝心。舅娘也是看着你长大的,如今你也是大姑娘了,有些话舅娘也不怕同你说。比起你来,我是更懂得你娘的处境。她虽说生了你们俩姐弟,但如今也还是好年华,往后算得上的也还有几十年呢,就这么守着,看着也孤寡了些。你能替你娘着想,让她再寻一个人家,这是个好事。”

    这话说得实在,红珠没说话,只是默默点头。

    钟氏却又叹气道:“可这事难得很呢,一是你娘心里还放不下你爹,一心想他守着。二是你娘本就是个守旧规矩的性子,为了名声,她如何肯再嫁?”

    红珠道:“我说起此事,也不是就想着一年半载就做成,只是同她提一提,让她明白我的心,也让她心里做个打算,平日里多考虑自个。那名声不名声的,谁靠着名声过日子?那些胡嚼舌根的不过都是些闲人罢了。你看这些年就连官府也不提守节的事了。”

    “可不是么,前朝还有立牌坊的,如今都没听说了。”钟氏点了下头,想了想又道:“我晓得再嫁是好事,可这事在你娘身上,我觉得办不来的。”

    红珠反问道:“为什么?可是因为朱家?”她顿了顿,又细说:“原先我们住在朱家,这事我是不会提的,若是给我奶她听到一点儿风声,怕不是揭了我的皮。但现在我们搬出来了,眼看着也能养活自己了,我才有胆气说一说。”

    钟氏却摇头,“不是朱家,再嫁从己,若是你娘定了主意,朱家便是再不愿意,也没法子拦。”她眼看着红珠叹气,“我担忧的是你们姐弟两个啊。你娘要是再嫁,你们两个孩子日子怎么过?不说有个再嫁的娘名声好听不好听,就说这儿你没有出嫁,你弟弟又小,想要读书出身还有长长久久的日子呢,你娘自个走了,或是找了人回来,终究有些不好相处。”

    红珠听了也沉默了,这里头的细节她确实没有多考虑。如今被钟氏一说,红珠也明白期间的难处了。

    李氏再嫁,有两条路子。一是她撇了红珠两姐弟,自个嫁得远远的,这样的亲事不说十分好找,但至少是能找着的。但李氏绝对舍不下孩子。

    二就是他们一家子不分开,李氏往外找个人回来一起过日子。红珠自己心性成熟,现代的时候重组家庭也是见惯了的,自然不觉得如何。可外头人看来,她是个大姑娘,这时候娘找个壮年男人回来,岂不尴尬。

    再有程文涵可不同红珠,他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代孩子,他轻易能接受另一个爹吗?恐怕也难。如果再顾忌着她要出嫁,程文涵要读书的事,有什么好人家的愿意讨个带着两儿女的李氏?恐怕招来的是什么破落户呢。

    红珠默默叹气,良久只说:“舅娘说得对,这事是我一厢情愿,想得太浅了。回头我好生跟我娘认错,先让她消气再说。”

    钟氏安慰说:“你有这份心,你娘也能明白。这事也不着急,一两年办不来,说不准往后日子不同了,事情也有了转机了。”

    红珠点了点头。

    这事同钟氏说了,有她先和李氏说了半天话,红珠再去认错,又示弱撒娇了两天,李氏才将这事揭过去了,总算能缓和着搭理她了。

    忙着食铺里的事,一晃眼又过去了半个月。

    李氏想起过些天就是朱老太太寿辰,跟红珠说:“今年你奶奶过生日,也不晓得如何操持,你下午得空去一趟,问个明白。”

    红珠想着上回还跟朱老太太生气,就有些不乐意过去,推脱说:“今年也不是整寿,想来也不会大办的。”

    李氏道:“便是再如何,这贺寿都得去的。”

    红珠勉强应了,果真去了一趟朱家。这问安的事也做熟了,她就带着几样点心瓜果就上了门。朱老太太大半月没见孙女,倒也忘了上回生气的事,也肯同她心平气和的好好说话。

    闲聊一会儿,红珠又抱着三宝逗了逗,才发觉老太太屋里没见着紫兰,一问起来,朱老太太竟说了一件新鲜事。

    “紫兰在学针线?”红珠诧异道,“奶,她那性子,跟个小牛犊似的,能坐的住吗?绣个帕子都能戳伤了手指吧。”

    朱老太太撇了撇嘴,“怎么说话的?紫兰好歹是你妹妹,不说她好的,偏说她这个。”

    红珠失笑,“我自然也是想她学好,可就是因着她是我妹妹,我才明白她呢。”

    朱老太太心里也是认同的,只道:“那又如何?她娘一心要拘她的性子,说不学个模样出来,房门都不让她出,在哪喊打喊杀的,我说一句她有千百句回我。我是老了,管不住了,女儿到底是她养得,凭她如何吧。”

    红珠听了这满腹怨气的话,顿时明白朱紫兰学针线的底细,想来这婆媳两人后来又大大交锋了一场,结果是姜氏占了上风,叫朱老太太气恨了。

    如今红珠是不理会她们的事,就模棱两可地说:“学个技艺也是好的,技多不压身。”

    朱老太太连着抱怨了几句就住了嘴,又闲话起先前那陈建佳来。

    原来陈建佳依着前言,到底是正经带着礼物上门来拜访了。虽说为着他的事,朱家上下将朱紫兰好一阵教训,但人真的上门来了,总不至于摆出脸色来。朱老太太只当他是小辈,也热情招待着用了一顿热饭。

    朱老太太见了人,倒觉得先前两个小辈间交往的事没那么不堪。这陈建佳终归是自个闺女婆婆家的亲戚,她要真难为人,可不是给闺女招祸吗。这么一想,多少也添了些偏向。

    “你伯娘也是事多!”朱老太太埋怨,“我看着那小子也是个客气知礼的,人带着礼物上门了,你伯娘就偏要拦着紫兰,推说病了,连脸都不露。我这么大年纪了,都被她闹得臊得慌。等他回去,只好赔上厚重的回礼,才不好叫人心里憋屈。”

    “伯娘也是担心紫兰,这才做的小心了些。”红珠应和了一句。

    朱老太太道:“什么小心,她这是小家子气。一个两个孩子,她都想降服住,见不得一丁点儿活泼。”

    红珠不好接这个话,又说了一会儿便问起做寿的事。

    朱老太太叹气,“你大伯说认真摆几桌,还说请个说书的小娘来让我乐一乐。我说不用了,不是整寿,我们家又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也不用摆什么气派。”顿了顿又道,“你伯娘也说,如今家里进得少,出得多,又得备着钱银给你大哥念书,自家人一起团团圆圆吃一席就得了。”

    红珠听这意思,朱老太太多少心里有些不足的,她年纪大了,这寿辰可是过一次少一次了,若有儿孙孝顺,她如何不想高乐自在呢。偏姜氏抬了朱伯修读书的事出来,朱老太太就没话可说了。

    红珠只笑着劝说:“我们是一心想奶奶欢喜的,奶奶不愿大办,那是您体贴我们,我们也承她的心。等到了日子,一定欢欢喜喜地过来祝贺。”

    朱老太太被她这么一说,也笑了笑,“你这猴儿倒会讲话。”

    红珠回去将朱家里的事一讲,李氏便道:“这样倒也省事。”

    钟氏听说了朱紫兰学针线的事,倒取笑了一番,还笑道:“这事我知道,前儿古大娘过来闲聊,同我提了那么一两句。古大娘家的姑娘不是在绣坊里吗,前儿听说绣成了一副枕面,她师傅也说有点火候了。你大伯娘就跟古大娘打听,想让紫兰也去拜师学针线。”

    红珠这才晓得底细,便好奇道:“还要拜师,这是要学若神针吗?”这若神针的绣法当初还是从古大娘那儿听来的,还看了一副睡莲图,让她惊叹不已。

    钟氏摇头,好笑说:“说什么若神针啊,这若神针哪是轻易就能传人的?不是我说话难听,紫兰也不小了,性子又浮躁,绣坊里的师傅愿不愿意收这个徒儿,还说不准呢。”

    李氏也认同说:“紫兰那性子,确实该管一管了。这回大嫂能硬下心来,拘她一两年,还能给她扳正一下,学着做个娴静端庄的姑娘。”

    红珠没说话,只是笑。

    李氏却没放过她,想着朱紫兰比红珠还小,如今也认真起来,不免心里着急,转而对红珠说:“这几年忙活着家里生计,我也顾不上你,如今就连紫兰也要上进了,你还不上不下的呢。回头我去问一问大嫂,若是真请了师傅来指点,你也跟着去听上一听才好。”

    红珠没想到李氏还能生出这主意,只推脱说:“我今儿在朱家,奶奶和大伯娘都没提这个话,娘回头特地上门去说,又有什么脸面。何必呢。”

    李氏道:“若为了你好,我还顾什么脸面。”

    红珠听了倒是无话可说。

    作者有话要说:  因为作者坑品太差,已无话可说,干笑一阵

第140章 140() 
红珠知道自个的底细; 要她安坐半日学着大家闺秀的样子娴静绣花,是绝无可能的。但李氏心心念念的; 就想要红珠学好,红珠不忍弗了她的意,就勉强搪塞着应了几句; 只说等有闲了认真地练习一下。

    她们每日在食铺里忙活,等归了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