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师-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人。这常常在保守派那边儿被怒斥为不尊重师长,缺少道德之类的。但是当厚黑学这样一看就让人新鲜的言论出现的时候,从一开始,这群人的态度大多都是赞同的。只不过大家彼此不太服气,总是单打独斗,一副成不了气候的样子。
难得作为偶像和未来要打倒的对象的岳激流也发出声音说厚黑学如何如何,这群青年也激动起来,好不容易团结一回都说着他们对厚黑学的认识,倒也掀起了不小的浪潮。
自然,全然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有支持就有反对,多的是人表示看这么多人都在挺厚黑学,可自己看过之后却觉得整个人都变得阴暗了起来,这分明就不是一本好书之类的。可是大势却更加趋向于力挺厚黑学。如此一来。易之之前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现在就被一群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给捧上了高坛。
人啊,起起落落总是常见的。只是因为这个世界上喜欢人云亦云的人太多,有时候真相会被掩盖,想要揭穿重重帷幕,需要的不仅仅是真理,还有能够帮助你吹尽狂沙的风。
易之一睡两天,第二天的时候,他花费大量时间来阐述他对厚黑学想法和对最近发生的一系列事情看法的文章终于刊发了。
严格来说,这篇耗费了易之大量时间和精力,几乎让他头悬梁锥刺股的文章,算不上特别精彩。这篇文章的撰写过程中,易之所耗费的精力大部分是在回忆厚黑学原著中的一些东西上的。但是谁都知道,能够被轻易记住和想起的,通常才是最精彩的部分。第一篇中提到厚黑学的时候,易之给出的观点都是最精彩的,自然引人注意。而现在给出的,顶多算是个印证。不过好歹因为这一段时间里大家对厚黑学的兴趣,并没有被给出太低的评价,不少人还是认可了这篇文章。
但对立两派同时为易之说话这件事并非没有恶果。
虽然绝大部分人知道赵静章和岳激流为易之说话,是朋友之义加上厚黑学本身的精彩的缘故。但是对普罗大众来说,热爱阴谋论等等论调的他们却乐于从另一种方向来思考这个问题。比方说是不是什么两派上边儿开始统和啊,连接着军方和皇室是不是达成了某种默契啊?易之到底是个什么身份,听说是某个隐世家族出来的人才之类的。虽然这些东西基本上都是无稽之谈,但谣言始终是有人相信的。这个世道上,智者其实并不多。
鉴于大众之间微妙的猜测,无论是保守派阵营还是革新派阵营都觉得,事情恐怕不能这么下去了。所以在广泛的赞扬厚黑学的浪潮之后,突然一群文学评论家就集体失声了一样,不再发言了。
而之前被岳激流和赵静章一群人联手批得有点惨的几位。他们是决计不敢找这两位帮手麻烦的,说到底地位在那里,谁都不愿意碰壁。最开始拿易之开炮的时候,这群人估计的也是岳激流和赵静章鉴于自身身份和易之那个奇怪的所谓中立派的身份,应该保持安静才对。谁知道居然会是这样。
不过现在的话,既然保守派和革新派都陷入了沉默,这会儿再针对易之稍微反击找回一点面子,那就是真的安全了,不会再被赵静章和岳激流两个人一起批驳了吧?
而且,在这一场骂战中,易之除了发了一篇关于厚黑学的后续文章,让评论者们找到了点新的素材之外,还真没有发挥出什么让人觉得特别吓人的战斗力来着。怎么看都是好欺负的模样。
如果不能针对厚黑学的话……那么还能针对什么呢?
有个脑子不太清楚的家伙,心急火燎地就在小报上说了:
“从头到尾,在整个关于《厚黑学》的大辩论中,获利最多的是谁?我想不言而喻,所有人都能清楚地看到,在这件事中获利最多的正是好像一个受害者的易之先生。
在事情的最开始,他看出了《厚黑学》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争论,为了不在风口浪尖上出事,于是在文中号称这是一位叫做李宗吾的先生作出的理论。而后,在大辩论中,他却又闭门不出,当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让大部分的批评指责都落到了李宗吾先生的头上。到了最后,尘埃落定,《厚黑学》的地位已经奠定,这一会儿他又施施然出现,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而所有人都几乎忘记了李宗吾先生的存在,把《厚黑学》的光环罩到了易之先生头上。那么,我不禁要问了。《厚黑学》到底是谁的作品,到底是谁应该承受之前的辱骂和之后的荣光?易之先生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又见阴谋论,还是十分拙劣的阴谋论,好像这样一来,易之就只能在接过厚黑学的光环的同时,加上心机深沉的黑锅或者失去厚黑学的荣誉上选择了。假如《厚黑学》的确是易之自己写的,只不过有点担心所以假托了一个作者的话,他怕不是要被气得吐血。但是当易之后来看见这篇文章的时候,却只是笑了。
因为《厚黑学》的的确确是李宗吾的作品。不是生活在他那样的年代,不是他那样的奇人,谁还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只杀偶一直是绝对没有胆子冒认的。因为真正理解深刻的人只要一句询问,就足够让他露馅。
不是他的作品,就不是他的作品。易之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但是他作为一个文人,靠着自己的笔墨为生的文人,还没有下作到盗用别人的文字来获得名声和利益的地步!
所以根本想都没有想,易之就果断刊登了公告,彻彻底底割裂自己和《厚黑学》的关系,在给出了一些他还记得的关于李宗吾的语焉不详的信息之后,宣布这的的确确是李宗吾的作品,而不是他的作品。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厚黑学》不是易之写的吗?”这位先生真是困惑了。
“但凡是自己的作品,和自己的孩子一样,哪里能够忍心把自己的作品推给别人?结果易之居然宣布这就是那个什么李宗吾写的,不是他写的?”
他选择诘问不过是为了让易之陷入两难,在易之为难的这段时间里,正好可以一次又一次反复诘问,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觉得易之是心里有鬼所以才不敢回答。
“还是说易之这家伙是发现了不对劲,所以干脆就选择了壮士断腕……不过这牺牲也太大了吧!”
“如果是我的话,肯定是宁愿名声臭了也要保有《厚黑学》的名头的,有这么一个理论,就算是名声臭了之后也能够得到太多东西,之后还是可以慢慢洗白的。结果谁知道这家伙是怎么想的,居然这么宣布!?”这么一来,他原本的责难易之的计划就完全破产了啊!
现在这个情况……
不过,这多少也算是让易之出了血?这么送出去一本绝世的著作,而且是一个人一辈子也未必写得出来的一本书,易之恐怕也气得要死才对。
如此认为的这家伙非常自得。
“所以说,易之根本就是干干脆脆就说那的确不是他的作品?”顾斯摸着下巴,“这性格,也未免太清高了一点吧?绝大部分的人就算手头的不是自己的书,面对这样的名利诱惑,也会忍不住的。”这么清高,作为文人当然值得让人崇敬。可是想要拉拢,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果然只能靠真挚的情感之类的,才可以让易之动心吗?
作者有话要说: 啊啊啊没时间了啊啊啊啊……
第72章 波澜再起()
利益是谁都喜欢的,但是绝大部分人,在利益之上还有原则存在。
从最开始,易之就把文字和文学相关的事情看得非常神圣。正因为他自己明白一个创作者在自己的文章上耗费了多少精神,所以他才绝对不会侵占旁人的智慧结晶。
对于被指责侵占了旁人的智慧这一点,因为易之的确不是《厚黑学》的作者,所以他表现得十分平静。直接将荣誉交给了应该拥有这荣誉的人。
但事情并没有就这么和乐融融地结束,因为最开始易之被人攻击,就是一些人为了获取名利的缘故。而到现在为止,他们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反倒是易之因为这么一番热炒,被更多人所认识了。
原本这些人还顾忌一下赵静章和岳激流的存在,但现在的局势既然这两位不能出来帮忙说话,就易之那副好欺负的模样,若不趁着机会欺负一二,岂不是辜负了这么好的时节,白白放过了大好的出名机会!?更何况在这之前,易之既然能把《厚黑学》这样一部巨作的作者都让给其他人,这么容易就退步,想让他在其他地方上再退几步,让自己等人得利,似乎也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情啊?而且他们不过是因为赵静章和岳激流才被打压下去,至于易之自己,根本就没有什么真正的能力嘛!
所以觉得自己已经取得胜利,事情也可以到此为止的易之,在隔天的报纸上,惊愕地发现很多事情并没有如他所希望的那样结束,反而是越演越烈了。
《关于易之此人的几点偏见》:“《厚黑学》早已盖棺定论,这的确是一部百年难得一遇的绝世好书,奇书。李宗吾这厚黑教主自然也得了个名头,奇人天生,谁都无法否认。不得不说,在事情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对于易之的一些偏见,使得很多人对李宗吾先生和这部《厚黑学》都产生了一些误解,如此这般,一番大戏登场,好不容易才将这部奇书和这位奇人应有的地位还给了他们。
可是,这一切的误解究竟是为什么呢?
究其根本,我们可以发现,一切误解的开始本质上来说都应该从这位叫做易之的人身上谈起。
易之是什么人?
绝大部分人认识到这个名字,是来源于最近在报纸上连载的一部半文不白的小说《红楼梦》。这红楼梦大约讲了一个没落家族的公子和新兴贵族的女子相恋的事情,不过是靡靡之音,却多少被人所喜爱罢了。俗虽俗,倒也不算是没有任何一丁点可观之处。而这位易之先生,在这部小说遭到了大量好评之后,仿佛是要抬高自己的身价似的,当下就延缓了连载,好似这样就能将那字里行间的思想弄得深邃一些,不再是个换了个场景的相思故事一般。可叹不少人不知这位先生的真面目,还真吃了他这一套。让为了利益专门为易之开了专栏的某报社大赚一笔。可悲可叹!
抛开这一部《红楼梦》,易之是谁?
写过几首既不为保守派接受,也不被革新派喜欢的诗的所谓‘诗人’,这也是易之。关于他那几首诗的争论,诸位大可以在过去一段时间的报纸上看看。只看诸多有名有姓的先生,就为了他那胡乱的诗词争吵不休,引得更多人关注这件事,就可以知道这位易之先生的手腕了。这世上多的是人写了一辈子的诗也没能出名,为什么他一写诗就被所有人关注了?还不就是因为他刻意选择了最微妙敏感的话题和形式,为了博得大众的注意哗众取宠吗?
这位易之先生还号称是所谓的中立派,既不算是保守派的文人,也不算是激进派的文人。好像这么一来他就能够变得多独特似的,借了这个所谓中立派的名头,他甚至和保守派的赵静章先生、激进派的岳激流先生交流。甚至于这次《厚黑学》危机的时候,两位被他花言巧语蒙蔽的先生竟然专门撰文来支持他。当然,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