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出闺阁记 >

第215部分

出闺阁记-第215部分

小说: 出闺阁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柔的声线,水波般涌过来,像能溺死人。

    陈滢微觉尴尬。

    这尴尬没有来由,细想来,亦无迹可寻。

    就是很尴尬。

    “那女儿便去了。”她朝后退了半步,屈身行礼。

    陈劭神色不动,似对她的尴尬毫无所觉,执伞踏前:“为父送你去乘车。”

    语毕,朝旁睨一眼。

    裴恕居然还咧着嘴。

    陈滢也瞧见了,唇角便噙起笑:“小侯爷,我先走了,您去忙吧。”又指指那柄大伞:“这伞我带着了,多谢您。”

    陈劭撑伞的手,略略一紧。

    原来,这伞还是别人的。

    他温和地转过头,望着阶上淋雨的裴恕,露出月下孤竹般幽然的笑:“不必了,小侯爷人高马大,宜执大伞,这伞还是小侯爷留着自用吧。”

    不由分说,将伞塞回给他,又向旁一招手:“来人,给姑娘拿把油伞来。”

    长随雁来笑嘻嘻跑过来,怀里抱着两把伞,一把苍灰的,打开了,替陈劭父女先撑着,又递上另一把,莲青薄绢的伞面儿,四边绣着细密的绿菊,极精致的样子。

    陈劭亲拿了,转交陈滢:“这是为父叫人专替你制的,总共制了十二柄,你换着用便是。”

    真是好大手笔,制伞都是成打的。

    陈滢只能得接了,谢过父亲厚爱,然后登车启程。

    马车驶离时,她掀帘望去,见陈劭举着伞与裴恕说话,灰伞下青衫如旧、青伞下玄袍若夜,对面而立,皆含浅笑。

    只是,一个笑得傻,一个笑得假。

    也不知他们能聊些什么。

    陈滢想一息,抛开思绪,阖帘坐稳。

    这一刻,她心底里挂念的,唯有陈漌的口供。

    清冷的街衢,蹄声“得得”,一片片秋雨扫过车帘,扫过鳞次栉比的朱檐与翠栏,扫过这深秋的城池。

    这样的时节,宜于想念、宜于清愁、宜于感怀喟叹。

    依窗的少女在凉风中细数落英,叹时光易逝;羁旅的过客,饮一杯浊酒,乡愁漫漫,浮生若寄;而湖畔的舟子,则在寥风苇叶中期盼,望那一竿青篙能多钓起几尾活蹦乱跳的鱼儿来,好作盘中餐。

    别庄花园里,郭婉支颐坐在水阁,水红色金鲤连波宽袖披衫半落肘间,露出里头的葱白银丝菱花衫,窄窄的衣袖,袖缘缝两寸阔的宝蓝云纹宽边儿,烂漫华美。

    一根细细的朱漆篙子,便搁在她身畔,纤长的鱼线抛入水面,隐于万千雨点打出的波纹。

    “司马还没回来么?”她懒洋洋地问一句。

    阁中只珍珠一人随侍,上前低声回:“回夫人,还没呢。”

    郭婉皱起眉:“再这么拖下去,等我知道的时候儿,满京城怕也都知道了。”

    话音方落,玛瑙忽地匆匆走来,恭声禀告:“夫人,司马管事回来了。”

    “总算来了。”郭婉收回支颐的手,回身坐直:“叫她进来,你们都退下。”

    二人静默地退了出去,水阁顿显空阔。

    郭婉举眸四顾。

    阁外一面临水,三面平坡,植了大片的荻,有些开了花,稀薄的烟紫色,当中夹着不多的几株红蓼,疏朗地铺散开去,因间隔不密,也就藏不下人。

    百步之外,始见楼台,无不轩丽,俨然皇族风骨。

    郭婉一早就瞧见了司马秀。

    这位管事娘子半低着头,走得并不快,踏一路红蓼紫荻,动作轻缓,避免踩动任何一株,很小心谨慎的样子。

    不太像个江湖人。

    也不太像值七百两银子的样子。

    而其实,她很值。

    郭婉笑起来,待她走近,打趣地道:“你怎么走那么慢,怕踩死蚂蚁么?”

    司马秀面无表情,拱手行礼:“回夫人,事情办妥了。”

    “看你来,我就知道事情一定妥了,你仔细说说。”郭婉一手搭去朱栏,大袖垂落,风一吹,宛若水波漫散。

第391章 蓼风荻雨() 
司马秀上前两步,口唇蠕动,声音非常轻:“昨日镇远侯府散席,彩绢便没敢回家,偷跑出来找我。她当时的样子很害怕,一直在问,县主下红是不是我做的,又问我该如何收场,她说她不敢回府,怕被永成侯夫人打杀,更怕长公主府抓她去严刑拷打。又哭诉,她不过是想在主子跟前立个功、卖个好儿,谁想竟当真得罪了香山县主,还抱怨我许她的银子太少。”

    “就知道这丫头心思多,果然的,想得还真周全。”郭婉像在赞叹,艳丽的脸上含一缕笑,眼睛却是冷的。

    司马秀无动于衷,继续道:“这一切原早被夫人算到,所以我就依夫人吩咐的,先予了她一锭银子,再好言安慰她,然后将药下在蜜水里诱她喝了,她很快就睡熟。这期间,我没动她一根手指头,她的身上不会留下任何伤痕,这一点我可以向夫人保证。”

    郭婉听得很仔细,并不说话。

    司马秀又道:“然后,我一直等到夜深,替她换上备好的衣裙,潜伏在勇国公府家。寅正三刻一过,公主府最后一拨打更、巡夜并侍卫离开,接下来不会再有人巡视,我便将彩绢悬去了匾额。”

    她忽尔迟疑起来,似在考虑要不要继续。

    “说吧,我自己设的局,总要听一听的。”郭婉望向阁外,,妍媚的侧颜,映半湖秋水。

    “那个时候,药效已将过去,彩绢半醒过来,因被勒颈,她就开始挣扎,不多时便断了气。”司马秀简短道,声音轻得如同耳语:“待她不动了,我将她鞋底的泥抹了些在石兽上,就走了。”

    郭婉“唔”了一声,视线从芦苇中收回,落在自己的手上。

    白嫩如玉的指尖,丹蔻滟滟,红若滴血。

    她轻轻呼出口气。

    事情做得了,她也听到了第一手的回复,可是,却没有真切的感觉。

    她想起小时候,许多次,她从很久远、很深重的梦里醒来,漆黑的屋子,稀薄的珠帘勾着,金黄泛白的月穿过来,有时是上弦,有时是下弦。窗外竹笕间或清响,“嗒”一声,寂寥的,森然的,像要告诉她,这世界是醒着的。

    她也是醒着的。

    哪怕许多时,她情愿入梦。

    她舒一口长气。

    雨线点进湖水里,一个一个的圆,展开又闭合,空气潮润,秋荻被雨打湿,在风里垂着头,微紫泛白,像串起一捧旧雪。

    “其他人呢,你都如何处置的?”郭婉有些疏懒地问。

    司马秀便回:“回夫人,留下了几个不要紧的,从他们身上都能查到明心,剩下的,按夫人的吩咐都打发了。”

    “很好。”郭婉笑着点头,像完成件大事:“你要记得,别把她给逼死了,要给她留条缝儿,她一定会钻进去的。”

    司马秀抬起头。

    从出现伊始,这是她头一次正视郭婉。

    “为什么不杀了明心呢?”她问,冷淡的脸上,眉眼都是平的:“留下她,对夫人应该很不利。”

    “这正是我所希望的。”郭婉没去看她,伸手碰了碰朱漆篙子,黛眉弯起美好的弧度:“我得给她个投名状,若不然,她如何取信于她未来的主子?”

    “夫人,如果您一定要置自己于危险,我可能就要离开了。”司马秀直白地道,面色很淡:“毕竟,您只给了七百两银子,您所求的,远不值这么多。”

    郭婉笑起来,因为笑得太厉害,朱漆篙子偏去一旁。

    “司马,我真的挺喜欢你的,你的脾性很合我口味。不过我知道,你恐怕不会愿意继续留下来了。”她息了笑,从袖子里掏出一张银票:“这是三千两,你拿去,尽快离开便是。”

    司马秀上前接过,揣进袖中,再开口时,话中便有转圜:“如果加上这些,我觉得,我可以再留些时候,再帮夫人做几件事。”

    她摸了摸装银票的衣袖,像在估算,随后给出答案:“我可以替您再杀两个人,或者,完成四、五件比较难办的事。您给的,值这么多。”

    “不必了。”郭婉摇头,转身背对着她,支颐望向湖面,红衣白袖,发上几行金钗:“接下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而已,再有动作,我就得死。当然,我知道你本事不小,不过么,需要你做的已经做完了,往后如果有缘,我会再去寻你。”

    司马秀眯下眼睛,望住她的背影,像在揣测她语中真假,复点了点头:“夫人慷慨,那我就受着了。铜拐胡同儿有个卖羊肉汤的摊子,若夫人要寻我,每月初一十五,可去那里找一个叫胡八斤的,他自会懂。”

    “我记下了。”郭婉轻笑,背对着她摆摆手:“我已经安排好了,你此番是去江南替我查账,到时候你自己找个机会,合情合理地离开便是。”

    司马秀躬身一礼,却未及就走,站了片刻,迟疑地道:“夫人,还有句话我得提醒您。您的那位好友,就是陈家那位姑娘,您需得防着些。我听很多人说,她断案如神。”

    郭婉静了几息,反问:“我吩咐你的那些事,你是不是全都做到了?”

    “是。”司马秀答得很快、很笃定。。。

    郭婉于是轻笑:“那不就得了?”

    她闲闲拨弄竹篙,红艳欲滴的指尖,在一竿纤长间滑过来,又滑过去:“出手之前,我已将她过手的每宗案件都反复揣摩辨析过了,对她查案的习惯与手段,自问已是了然于胸。而出手之时,我亦将自己放在她的位置,补齐每一处可能的漏洞,务求万无一失。”

    她顿了顿,语气有些漫不经心:“如果这样她还能拿到实证,那么,我也只好认输。”

    “原来如此。”司马秀面无表情,只点了点头:“夫人高明,属下愚笨,多此一举。”

    她很郑重地拱了拱手:“就此别过,夫人保重。”

    郭婉没说话,只望着湖水点头。

    轻而稳的脚步声渐远,四下悄然。

    郭婉慢慢蹙起眉。

    雨珠如线,滴落清湖,飒飒如风扫残叶。

    她的面上,一点一点地浮起苍凉来,低眉敛眸,长久地望着手指,然后,浅浅而笑。

    “来个人,替我把这丹蔻洗去,太艳了。”她端详着指甲,笑意渐逝。

    水阁外,秋荻瑟瑟,如诉如泣,孤清冷寂。

第392章 皆是君恩() 
向晚时分,雨渐成势,陈滢自永成侯府辞出,却并未归家,而是重又转回长公主府。

    陈漌的口供得来并不难,不过,内容却有待商榷。

    陈滢怀疑,彩绢向她的主人撒了谎。

    一个丫鬟,以“当场自尽”为由威逼郭媛,这种话语,能吓得住经常打杀奴婢的县主?

    陈滢深表怀疑。

    不过,此行还是有收获的,陈滢拿到了彩绢的背景信息。

    彩绢一家确实算是灭门,始作俑者,也确实是长公主府。

    这话要从十一年前说起。彼时,彩绢家开着间买点心的小铺子,每月进项不少,乡下还有几亩薄田,称得上殷实。

    只是,那铺面儿恰被长公主府一个管事看中,那管事仗着公主之势,收买泼皮污她家吃食不洁、致人重病,一状告至府衙,彩绢父兄被关进大牢。那管事又买通酷吏,对他父子严刑拷问,彩绢之母散尽家财,才换回两个奄奄一息之人,不多时便皆病故。

    没了顶梁柱的一家子,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