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真是娱乐家 >

第71部分

我真是娱乐家-第71部分

小说: 我真是娱乐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彩且槐灸训靡挥龅暮檬椤

    到了这时候,就算作者“景大神”对于其他的质疑没有意见,读者们都意见了。

    他们可不能够容忍,一本十足的好书被人乱喷。

    “净化小说圈,人人有责。”

    “写好书的作者就该被追捧,寄刀片实在缺德。”

    “道歉!”

    “必须道歉!”

    读者们小说看过瘾了,精神抖擞的就想要搞事情。

    为避免像景大神这样出色的作家,被人质疑和挑衅,读者们自发的开始要求席如月向景大神道歉。

    这不是为了什么目的,只是他们并非席如月的读者,也并不觉得寄刀片多有性格。

    要知道,他们现在可是景大神的读者。

    如果以后这种挑衅更多的出现,景大神一怒之下不写小说的该怎么?

    何况寄刀片本身就很缺德,而很多缺德的事情,却又被看成了性格。

    读者们只是单纯的想要替景大神出口气,单纯的要求席如月道歉。

    可随着网络上风向的变化,却将席如月推上了小说圈的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她寄刀片的做法表示不耻。

    而席如月的读者们也无能为力,因为她的读者们虽然多,却只限在海西省内,并不算庞大。

    但《寻秦记》已经是一本打入全国市场的小说,现在全国都有为数不少的读者,这两个的读者群的碰撞,席如月无疑被撞的头破血流。

    席如月寄刀片也只是想要借势炒作,想要更火一些,并没有害人的心思。

    想不到这回她真的火到了全国,却是以这种方式。。。。。。

    更让席如月感到奔溃的是,《寻秦记》特别刊发售的当天,就登上了小说圈在全国的各大榜单。

    “网络小说热评榜。”

    “读者最喜欢小说榜。”

    “全国小说推荐榜。。。。。。”

    细数一下,足足十二个榜单的榜首。

    而且《寻秦记》登上的榜单,全部都是全国性的大榜单。

    每一个榜单,光凭海西省的读者群,都很难撑起一部作品,达到第一的位置。唯有火遍全国的作品,才有足够的人气能够登上这种大榜单。

    以往这种榜单,都被二线作家给占据着。

    但这一回,景大神却是凭借一个新人作家的资格,横扫十二大榜单。

    取得这种成绩,以“景大神”不见经传的笔名,可谓是令人瞪目结舌。但以《寻秦记》这本作品的热度,却无人可以质疑。

    要知道第一期的《寻秦记》开始连载,就立即大火。

    可那时候就连一个小榜单都没有登上,无非是因为被小说圈里主流榜单所接受。由于《寻秦记》的穿越题材,甚至很多榜单都没有将它计入。

    但《寻秦记》用特别刊的成绩告诉了众人,谁才是主流!

    谁是主流?

    被读者所接受的才是真正的主流!

    第一期火,可能是流星,一整卷都火,那就是骄阳。

    到现在哪里还有主流榜单敢不承认《寻秦记》的成绩,那就是不承认全国的读者。所以当他们把《寻秦记》纳入榜单的时候,《寻秦记》立即就横扫第十二大榜单。

    这也是方景为什么做出这一期特别刊的原因,就是要用更好的成绩证明这本作品。

    结果摆在眼前,二线作家们都沉默无言。

    席如月就算想说什么,她也完全没有资格。

115 小说圈的大时代开启() 
年前,现在距离过年差不多只有一月。

    地上打着霜,一片苍凉,演员们还要穿着单薄的衣衫。

    方景拍着电影,火着小说。

    虽然从未离开过娱乐界,正在准备着厚积薄发,但最近由于他忙着做正事,没有到处搞事情,慢慢的有点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而现在时至年关,许多明星的行程都安排少了。

    或者在准备春节晚会,或者在筹备春节档的比拼,或者干脆开始安排休假。。。。。。

    总之这段时间,影坛,歌坛,电影圈,音乐圈,都变得一片祥和起来。

    唯独文坛的小说圈,突然杀出了一匹黑马!

    《寻秦记》

    “景大神”

    。。。。。。

    这本小说的火爆程度,从第一期就出人意料,到了第二期的特别刊,更是突破记录。

    接下来每周的双刊连载,热度都直线上升。

    越来越高的名气,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越来越多的读者,又带来了更高的名气。

    这种良性循环,好似没有极限一样。

    实在了小说圈沉浸了太久,才会令一本小说达到这样的成绩。

    令方景意外的是,他回到家里以后,才发现居然连老爸都捧着书香文学报,成为了《寻秦记》的忠实读者。

    “这一期更太少了,这个作者气死人了。”

    “每周都该出特别刊才对,不敬业的作者。”

    老爸一边吃饭一边看着小说,没有看过瘾,嘴上念叨着。

    方景在旁默默的吃着饭,假装什么都没听见。

    但内心也有一丝欣喜,毕竟没有什么,比父母的喜欢与认可更重要了。

    不过为了避免吓到他们,方景还是严把口风,并没有透露一点风声。至于特别刊偶尔发售一期可行,但如果期期都这样做,那是行不通的。

    因为书香文学作为一个连载小说报纸,连载的不仅是《寻秦记》一本小说。

    虽然《寻秦记》是独版连载,但同期一样还有其他的小说在进行着连载。光是为了一期特别刊,书香文学就付出了不少的补偿金。如果期期都做特别刊,就算书香文学愿意付出大笔的补偿金,其他的作者也不会答应。

    一位创作者看作品的价值,不只是金钱,还有更多的东西。

    而《寻秦记》带来的也不仅是销售量,还有整个小说圈的改变。

    这种改变,从全国读者群的认可,到主流榜单接受“穿越”题材,都算一种。

    不过这些改变太小了,并不是方景真正想要的改变。

    他要的影响整个小说圈,乃至影响整个文坛的改变。

    大的改变可能来的会慢一些,可方景拍摄电影的时候,忽然听到了几个消息。

    他知道,大改变已经慢慢的来临。

    只见关于小说圈最新的新闻报道上,都写着标题。

    《一线作家赵天宝,畅谈新书,或将借鉴穿越题材。》

    《二线作家新书敲定,古人穿越到现代?》

    《知名女作家,述说现代都市穿越到古代宫廷的可能。》

    《诸多作家,都将借鉴穿越题材。》

    这标题一看,再把内容扫上几眼,就能够知道说的是什么。

    好家伙,赵天宝这位拿过全国文学大奖的一线作家,都对穿越这个题材表示了肯定!

    全国一线作家都没几个,足够称得上大家,许多都封笔多年。

    赵天宝应该是近年来最活跃的一个一线作家了,专门写历史题材,恢弘的战争,精细的权谋,是他首屈一指的才华。

    《寻秦记》除了开创了在穿越类型外,本身的故事基础则是建立在历史小说上的。

    就连一位历史小说大家,都认可了这种创作方式,更是可能要在新书在借鉴。

    凭着这点,比任何榜单来的都管用。

    已经不仅是读者,就连作者都开始正视这个题材。

    而奥兰星不愧是娱乐为王的时代,就算华夏的小说圈遭遇了瓶颈。可瓶颈一突破后,再次创新,举一反三,根本难不倒小说圈的作家们。

    在穿越类型的基础上,反穿小说,女主穿越,都被作者们给钻研了出来了。

    就像是堤坝开了一个小口,小说圈里创新的水流只会越来越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方景也算是为了华夏的文学进步,推动了一下车轮。

    有时候车轮转起来的速度,就连推车的人都想象不到。

    一线作家赵天宝才刚说新书将要借鉴穿越题材,又有三位一线作家站了出来。

    “徐心女士已经三年没动笔了,准备忽然就要出书了。”

    “新题材,要写玄幻?”

    “什么是玄幻?”

    “我好像在书香文学上有看到这两个字啊。”

    “还有周彬,写志异小说的大家,听说这回铁了心要把志异小说推向下一个巅峰。”

    “金华又是怎么回事,写科幻小说的凑什么热闹?”

    这三位一线作家,和最近活跃的赵天宝不一样,已经是数年没有新书的消息了。

    文坛的一线作家一共有五位,天王级作家有两位。

    而五位一线作家中,写小说类型的就占据了四位。好似小说这个载体,在宣传和人气上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尽管这几年小说圈一片死水,但还足足有四位专门写小说的一线作家。

    可惜华夏两位天王评级的作家,一位是写散文集与诗集的文豪,一位是写纪传体故事的文豪。

    小说题材,到一线评级前都很占据优势,但想要冲破一线评级,好似就唯独欠缺什么。才导致天王评级,到现在仅出过一位小说家,而且现在跌落。那位天王评级的小说家,就是称霸武侠小说的京老爷子。

    这位京老爷子的地位,就和地球上金老爷子的地位相当。

    只是二人的作品都完全不同,但影响力是一样。

    华夏则从京老爷子以后,就再没有出过天王评级的小说家了。

    而现在一下四位一线小说家,都要发布新书,成为了小说圈的一大盛况,也被娱乐界密关注。

    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四位一线作家,都有所突破。

    原本一直跟风写西方魔幻小说的,已经开始摸索东方玄幻。

    写古典志异小说的,在向着仙侠小说发展。

    写科幻小说的,更是写出了机甲的设想。

    这就是一线作家的实力,从其他题材的突破进行借鉴,都不需要在新题材里折腾。

    新出现了一个穿越题材,二线作家们刚想要玩反转等套路。

    可几位一线小说家,却直接就能够有足够的灵感与笔力,在原本擅自的题材上进行创新。

    方景看到现在小说圈的变化,隐隐约约有一种感觉。

    “小说圈的大时代,要开启了。”

    而且,还是在他的手上开启。

    地球上那么多书,他当然是抄不完的。

    可用更多的经典,用开创更多的类型,来推动华夏小说圈的发展,这是方景作为重生党义不容辞的责任。

    何况可以预见小说圈的盛况,也将是赚钱的大好机会。

    方景当然不会放过,只是在小说圈愈加繁荣的时候,却突然爆发出了一个丑闻,给小说圈狠狠的泼上了一盆冷水。

116 挖出杀人的刀!() 
榕城市十二中,一名初三学生。

    因长期受同学欺辱,下课期间持刀捅死四名同学。

    并且在将同学持刀杀死后,还割下同学的左耳,最后杀人者跳楼自杀。

    五个家庭,五名十六岁年级的少年,就鲜血淋漓的死在了学校里。

    培养祖国花朵的地方,形同残酷的斗兽场。

    这个事件刚刚发生,还没有十几分钟就传遍了整个榕城,随即轰动了整个网络。

    一瞬间,全国的目光都焦距在了榕城!

    如果仅是打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