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真是娱乐家 >

第68部分

我真是娱乐家-第68部分

小说: 我真是娱乐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读完了这期的《寻秦记》,大家纷纷惊叹。

    光是穿越这个词,就令读者们欲罢不能,无法自拔的陷入了小说中的世界。

    因为从未有人这样写过,更敢这样想过。

    每一个人读者的认知里面,突然多出了一个穿越这个词,穿越这个概念!

    都在幻想着自己如果能够穿越,又该会有多美好。

    穿越历史,改变历史,成为大人物,和名人把酒言欢,甚至成为古代帝王。

    穿越这两个字,好像自带着这种魔力一样,留在了读者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更新,求更新。”

    “书香文学报,一周双刊?不够,必须一天一刊!”

    “写邮件,写信!”

    “一定要加刊,加多少买多少。”

    一期读完,没有一个读者感觉过瘾。

    要知道就算独版连载,每一期连载的都不到一万字。

    以读者们的速度,一万字都不够看到半个小时,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看完还想再看。

    剧情也才刚刚穿越到战国时代,刚刚开启寻找秦始皇的路途。

    读者们都想象着,期待着项少龙接下来的发展,会遇见多少战国人物,该怎样找到秦始皇。

    还有许多读者,甚至期待着项少龙能够干掉秦始皇,自己做历史上第一个始皇帝!

    很多订阅报纸的读者,在看完后就到要上班的时间。

    然而到了公司后,脑海里依旧还是充满了幻想,好像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根本无心工作。聊天的时候,根本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开口就是“穿越”这两个字。

    其他人都不太明白,什么叫做穿越。

    “穿越是什么?”

    “回到过去,改变历史啊。”

    “瞎说啊,这怎么可能,什么鬼东西,无法理解。”

    “呵呵,等你去看今天书香的新小说《寻秦记》,就明白了。”

    有人听了感到好奇,中午吃饭的时候就到公司楼下的报亭,想要买一张书香小说报。

    可当他走到报亭的时候,却发现一群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都挤在了那儿。

    “老板,老板来一张书香日报。”

    “《寻秦记》来一份,快一点!”

    “你们全部闪开,不然我叫俺哥揍你。”

    “你哥在初中了不起啊,我哥可是高中的。”

    穿着附近学校校服的学生们,都趁着中午下课的时间,冲出了学校,疯抢《寻秦记》。

    因为每个班级里,总会有一两个喜欢上课读小说的同学,由于书香日报在海西省占据第一,刊数也多,买的学生很多。

    但今天买到今天报纸都学生们,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不仅上课偷看小说,更是没有忍住,向同学们宣传。

    一个穿一个,两个传四个。

    穿越这两个字,仅用了三节课的时间,就传遍了全校。

    学生的传播效率可是惊人,接纳新事物的能力更是第一个。

    整个海西省,每个学校,都在上演着这幅情景。仅一个上午,《寻秦记》不仅吸引了众多上班族,更是在学生党中掀起了风潮。

    那位从公司中下来买报纸的员工,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只能够走到大一点的书店,想不到同样的一幕也正在发生,并且更为壮观。

110 无法预估的销量() 
书香文学报,原本就有十万的订阅用户,与每期三十万的总销量。

    作为海西省第一销量的文学报,可以说在全省是耳熟能详的大报纸了。而且全省的读者群,不管好赖,基本上都会习惯性的买上一份书香文学报。

    原本就已经是全省销量第一,加上方景的穿越鼻祖《寻秦记》,强强联合之下,第一期的销量就完全爆表了。

    书香文学的每一期的稿子全部定版后,都会有三十五万的印刷量。

    多印的那一部分,一般作为预留。

    以书香文学三流娱乐公司的资本,并不在乎这点成本。

    可是仅是到中午,这三十五万的印刷量,就完全撑不足了。

    全省的各个书店,报亭,站点纷纷打电话到了书香娱乐,求加送报纸。

    “脱销了,总编今天脱销了。”

    “我们九点送的报纸,现在才中午一点,全省就已经脱销了。”

    “刚刚统计了一下,已经收到了一万多封邮件,全是在求《寻秦记》加刊的。”

    “还有新开通订阅的读者,也在暴增。”

    “三十五万全部出去了,就连我们公司里都没有剩下一张。”

    书香娱乐的总部,文学部里来来往往的人,都踏着匆匆忙忙的脚步,向个不停电话,和同事们脸上兴奋的表情。

    三十五万,五个小时全部销售,并且全省脱销。

    要知道每期三十万的销量,都是他们现在做到最好的成绩。

    其实有时候因为连载小说的剧情不好,销量浮动下落五到三万,都是很正常的。

    真正能够做到三十万销量,十期中也难得有一期。

    只有自家人知自家事,员工们都明白这里面有多少实在的,又有多少水份。

    而五个小时,就能够做到三十五万的销量。要他们不吃惊,不兴奋都不行。

    真是难以预测,今天全天的销量能够到达多少。

    神了,

    这位景大神的《寻秦记》真是神了。

    当初还有许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余总编要拿一百万的签约金,签下这一部纯新人写的小说。

    直到现在,成绩摆在面前,他们才知道这是为什么!

    “加印,通知印刷厂加印。”

    “全部机器都要打开,别管印了多少,只管印。没我通知不要停。”

    “厂里的工人,还有大家也辛苦了。这段时间可能忙一点了,这个月我帮大家申请奖金。”

    听到奖金两个字,大家都是双眼放光。马上就有人去通知印刷厂,剩下的人则倍受鼓舞,打起精神努力奋斗。

    而余总编对于这一期的报纸,尽管早着好的预估。

    但他觉得,满打满算,一天之内能够把三十五万的量全部给销出去。那么付出的一百万签约金,可就算是值了。

    可今天的销量,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原本他心中还有考虑,觉得读者群习惯了武侠的类型。

    新接触第一本“穿越小说”,会有很多人无法立即接受,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没有想到,他完全低估了现在读者群的适应能力。

    因为目前华夏的小说圈子里,除了传统文学,青春文学外,单一的武侠小说,早已被换汤不换药,新瓶装老酒的给玩烂了。

    根本不存在这种适应期,因为读者早已经期盼新类型的小说,太久太久了。

    这一回读者们的心情,完全就像是久旱逢甘霖一般。

    何况这一点,方景也早有考虑。所以他没有在选择小说作品的时候,没有选择比穿越更加跨时代的玄幻,仙侠,甚至耽美,轻小说等。

    选择这本《寻秦记》的原因,就是因为这本小说,正好在小说的发展中起到了一种类似承上启下的作用。

    加上陈编剧很实在的指点,令方景选择了海西最大的书香文学,两者合作,才有了现在这样恐怖的销售量。

    余清从第一期的销量,就敏锐的察觉到,恐怕这本《寻秦记》将会造成的影响,还会更大。

    这也许是书香文学,从海西省迈向全国的一步了。

    更有可能是整个小说圈,迈向前方的一大步了。

    至于第一期到底得印多少,余清心里都没准,很可能今天印刷厂不需要停工了。

    而且一般的连载小说,每一期的销售完后,基本上就没有市场了。因为连载时已销售出去的那部分,时效性会变得非常差。只有等到完结以后,全集出版才会有另一部分的销售。

    不过按照余清的眼光能够看得出来,恐怕就算今天销售结束了,接下来一段时间,对于第一期的需求量也不会少!

    这一期《寻秦记》到底能卖多少?

    余清这位三眼编辑都看不出来。

    可他知道,这一期的销量绝对会突破书香文学创办以来的最高记录。

    。。。。。。

    同时在今天开始首次独版连载的人还有一位,那就是武侠名家,三线作家“席如月”的《一刀又一刀》。

    这本小说被方景从书香文学,和墨海文学签订了独版连载。

    作为海西省仅次于的书香文学的另一家娱乐公司,墨海文学与席如月也是强强联手,想要趁此机会挑战书香文学的地位。

    毕竟一个新人的作品,怎么能够和三线作家相比。

    席如月更是在开始连载前,给方景寄出了刀片,用此宣战。

    今天墨海文学的销售在《一刀又一刀》的带动下,上升的驱使非常快。

    除了本来就固有的读者群外,一些席如月的粉丝也带动了销量。

    加上书香文学的那位“景大神”,完全就是一个新人作家,刚开始销售的情况下。一些零售的读者本能都会抱着质疑,没有选择书香文学,选择了墨海文学。甚至是原本书香文学的读者,也顺带多买了一张墨海文学的报纸。

    “十万,刚刚上午就总销量到了十万。”

    “订阅用户刚刚新增了一万。”

    “今天突破三十万不成问题,并且按照估计,书香文学的销量一定会下跌。”

    “就算无法直接超越书香文学,但这一期的销量超越它应该没有问题了。”

    墨海文学的总编,听着销量数据,非常的心满意足。

    就像是一个万年老二,总算要当上大哥的感觉。

    他的估计其实也没有错,毕竟全本海西省的读者群就那么大。一部分被墨海文学给抢占了,就代表着书香文学的下跌。毕竟会选择同时买多份连载报纸的读者并不多,只有一小部分的书虫会这样做,大部分的读者还是习惯选择买一分连载报纸。

    往常墨海文学就只有二十万的销量,这回总算能达到三十万。

    那么就代表着,书香文学很可能销量要下跌到二十余万的数目。

    可是他根本没有预估到《寻秦记》的影响,作为一个流派的鼻祖,这本小说不仅能够跟别人抢市场,更大的作用在于——它能够扩大市场。

    一个新类型的小说,就代表新读者群体的诞生。

    在《寻秦记》开始连载的今天,许多原本不爱读小说的人,现在已经是爱不释手了。

    等到一天结束,墨海文学听到书香文学的销量时,整个娱乐公司变得一片寂静,大家明明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来。

111 打入全国市场() 
终于,书香文学《寻秦记》连载第一期,首日的销量出来。

    当天销量就达到了一百万份,和原本预估的最高销量,几乎是翻了三翻。

    这是现在全国著名的一线作家连载小说,都无法达到的巨大销量。

    而且一线作家,在文学圈子里有名望有地位,轻易不会写新书。并且每本书都要深思熟虑,反复积淀,力求做到最好,否则就会砸了招牌。

    因为这点,一线作家的作品,很少会以连载的方式销售。

    都是等到文稿全部写完,反复修改定稿后,才会以出版的方式销售。

    往往只有二线以下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