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真是娱乐家 >

第312部分

我真是娱乐家-第312部分

小说: 我真是娱乐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的助手立即道∶“是方老师的《超生游击队》。”

    “《超生游击队》。”叶导重复念叨了一遍,暗暗握紧了拳头。

    如果说在美娱的收视率,还有上涨的机会。

    那这个机会,一定就在方景身上。

    只不过美利坚的观众,能不能看懂小品,实在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情。虽说美娱电视台在播放时,配有同步的英语字幕。但国内小品的笑点,美利坚的观众,只怕会很难感受到。

    而此时,舞台上的主持人已经笑道∶“让我们有请方景,景丹尼,为我们带来精彩的小品表演。”

    “《超生游击队》。”

    主持人的话音一落,不等方景上台,只要听到他的名字。无论国内外观众,眼睛立即就被牢牢抓住。

    “景哥的小品总算要上场了。”

    “等了这么久,总算等到景哥的小品。”

    “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很多时候是官方的风向标啊。”

    “这个节目看名字,是讲计划生育的事情?”

    国内的观众,在电视机前,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纷纷热议。

    要知道全国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一直都是重头戏。大人们除了看乐呵意外,更看重小品传达出的信息。年轻人则简单一些,只看重“方景”的存在。

    很多原本看地方春晚的观众,也立即转台,切换到了全国春晚。

    观众们看地方春晚的原因都很朴实,大部分只是为了支持自家省份的春晚。不过这无法阻拦,他们对于偶像的热爱。

    一边看着地方春晚,一边通过网络,时刻观察着全国春晚的动态。一听见方景即将上台,他们毫不犹豫的按下了遥控器。

    从方景走上舞台的那一刻开始,各地的省级春晚,收视率连连下跌。竟然没有一个省级春晚,收视率能够超过10%。全国春晚的收视率,则是连连上涨,直接冲破30%。

    而全国春晚收视率的猛涨,是在叶导的预料当中。令他惊喜的是,美娱的收视率也在节节攀升。

    5。5%

    5。7%

    6。1%。。。。。。

    这种增长速度,对于导演组来说,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

    “哈哈哈,方Sir太搞笑了吧。”

    “这还是我在红毯上看见过的方先生吗?”

    “小品,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东西。”

    叶导还会担心,国外观众无法感受到小品的笑点。

    但完全相反,国内观众还在沉默思考的时候,国外观众就已经开始捧腹大笑。

    谁让走上舞台的方,穿着一个上世纪的蓝色工服,背着一个布包,一幅上世纪土包子的感觉。虽然旁边的景丹尼,风格也完全相同。说是到底,景丹尼在国内还有点人气,但在国外却完全没有认知度。

    国外观众不知道,景丹尼原本的形象,自然就没有反差感。

    可国外观众却知道,方景的形象,一向是帅气有型。突然变成了一个土包子,这反差感就足够爆笑了。

    何况配上方景惟妙惟肖的表情,十分神动形象,国外观众才看一眼就忍不住笑了。

    而国内观众,则对小品有了一定免疫力。

    虽然扮相确实挺有反差感,但更多的人,不自觉的开始思考起,这种装扮是在表达什么。

    在没有第一句台词出来前,国内观众是绝对不会笑的。

523 方景的小品() 
“这就是方景的小品。”

    一间病房里,聂大叔靠着两个枕头,躺在床上看着电视里的春晚。

    旁边有他的家人,还有聂家班的子弟们,

    今年春晚小品的观众,可以分为国内观众,国外观众,还有聂大叔,一共三类人。

    某种程度上来说,方景今年登上春晚的舞台,有种继承了聂大叔艺术传承的味道。虽然真正能扛起聂家班大旗的,还要算出自聂家班的景丹尼。

    但在聂大叔的心里,从未在聂家班学过小品表演的方景,才是他心里小品艺术,真正的传承者。

    不过在春晚小品开播前,聂大叔却从未对方景新的小品节目,过问一句话。家人们以为是他的身体不好,弟子们以为是他故意,要给方景留出创作空间。

    只有聂大叔自己知道,他是只是想单纯以一个看客的身份,看一出好小品。

    至于小品的质量?

    只要是方景创作的,他就是一百个分心。

    而作为一名为小品奉献一生的艺术家,聂大叔这些年过来。眼光越来越看,看得下去的作品越来越少,想要单纯的做一个观众都难了。

    现在不止聂大叔一位观众,全世界数亿观众的目光,都聚焦在舞台上的两个人。

    但观众们没等到方景开口说话,却等来了景丹尼的声音∶“他爹呀!”

    东北口音。

    国内观众愣了一下。

    方景贼头贼脑出声∶“嘘。。。。。。”

    景丹尼还是不敢放松∶“这地带安全不?”

    方景一挺腰,颇有种指点江山的味道∶“据我观察,没发现敌情。”

    还是东北口音。

    国外观众都愣住了。

    尽管美娱的观众们,听不出景丹尼口音的差别,但还是很容易挺出。今天方景说话的发音腔调,好像变得很奇怪。

    正常情况来说,国外观众是无法发现这一点的。例如景丹尼,他们就完全毫无感觉。但关键是方景第一次在美娱亮相,可是以歌手的身份,并且还是全球舞台上的歌王。他有演唱过中文歌曲,所以国外观众才能够捕捉到口音的变化。

    接着看下去,方景正说着∶“我跟你说,城市里的毛病可多了,吐口痰就罚五角钱,这泡尿还不吃出一长大团结去呀!”

    景丹尼被唬住了∶“真的啊?”

    方景认真道∶“那可不!”

    随后他往地下一蹲,捡起地上的一个烟头,有滋有味的抽了一口。还没等他露出舒服的表情,就咳咳两声,谁都看得出是呛到了。观众们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一个笑容。

    虽然这不算是一个笑梗,但只要表演到位了,观众们都会自觉的拉高嘴角。

    方景则有点抱怨∶“这片儿尽是外国烟头,一个比一个冲”说着又换了一个烟头∶“这还差不多。”

    景丹尼则道∶“你说呵,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穷,越穷越生,怀孕的时候想吃点啥都吃不上。”

    看到这里,国内老一辈的观众们嘴角都露出一丝苦涩。

    但凡三十岁往上的人,哪一个不是从苦日子里熬过来的。但就算在苦再累,他们还是养育出了下一代。

    坐在圆桌上吃饭的一家子里,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也有所谓的“超生子女。”

    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超生子女。看到这一幕,心里头是百感交集。

    突然一个独生子女叹了口气∶“当初的日子难过,我家里供我一个,读大学就欠了一万块的债。要是生两个,真是难以想象。”

    “国家苦,人民也苦。”另一位超生子女感叹的声音,都已经带上一丝沧桑。

    已经从那段日子熬过来的人,不管是独生子女,还是超生子女。回首一看,都明白“计划生育”的不容易。

    在国家穷苦的岁月里,如果没有独生政策。那么国家的下一代,很可能就养不起,更可能的是“育”不起。

    当然,不少超生家庭,对计划生育的政策,确实一直都是挺有意见。不可否认,在执行政策的过程当中,有许多人为的负面情况发生。但大方针没错,才会有现在国内的生活条件。

    突然家里的老爷子说了句话∶“本来啊,你们是有七个姑姑的,但就是饿死了三个,现在你们才会只有四个姑姑。”

    老爷子说的,不是他一家的情况,而是当初那段艰苦岁月里,家家户户的状况。

    而美娱的观众们,脑袋里倒没有往日峥嵘岁月追溯。

    但看着电视上的字幕,他们却好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

    “原来华夏以前的历史,竟然是这样的。”

    “从贫穷走到现在,华夏为什么发展的这么迅速?”

    “我忽然发现,自己对华夏文化,有了真正的了解。”

    美娱的观众,看完一个个歌舞节目,直到看到小品。才突然意识到,他们看到的每一幅画面,每一句台词里,都是他们真正了解华夏文化的窗口。

    而观众们在看入神后,几乎都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

    《超生游击队》,慢慢的已经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

    景丹尼道∶“可自打有了这几个孩子,咱的生活水准真是急转之下一日千里。你看城里人看咱的眼神都不对说实在的,咱自个儿都觉得咱影响市容。白天还好说,到了晚上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成天钻那个水泥管子,看到孩子们冻得直哆嗦,我这个心啊都碎了。他爹,咱回去吧行不?

    “孩的妈,我有时候也想会去。可回了村咋整啊?小打小二小三把家里的东西都罚的差不多了,剩个小四罚啥呀?”方景无可奈何的语言,相信那个时代,很多人都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明明是一个喜剧小品,电视机面前却已有人潸然泪下。

    景丹尼接着道∶“那咱总算有个家呀!咱跟村长主动承认错误,这也算咱坦白交代投案自首他不总得给咱个宽大处理啊?他要是不给咱宽大处理还要罚咱,咱给小四打个借条。咱保证以后是男是女再不生了。往后咱好好干活多多挣钱把这几个孩子培养成人,咱两人幸幸福福快快乐乐地寻找咱两人从前的影子。他爹,这不好吗?”

    方景点点头,下定了决心∶“好!孩的妈。我也不止一次在想,你说在这人生地不熟的,给人抓到不就麻烦了吗?”

    景丹尼∶“可不咋的!”

    方景回应道∶“尤其城市人多,走到街。。。。。。。孩的妈,小脚侦缉队上来了!”

    景丹尼:“他爹,撤!”

    方景摆出一个英勇就义的造型:“你先撤,我掩护!”

524 国外最高收视率() 
方景和景丹尼已经走下舞台,继《超生游击队》以后,是《奥运向前冲》这项小品节目。

    新的演员们,已经在台上开始了表演。

    但是国内外的观众,都还沉浸在刚刚的节目里。

    特别是国内观众,纷纷的在私下里议论起来。

    “这个小品,是在反映计划生育的正确吧?”

    “当然是,不过说的是独生政策。”

    “最近不是说,准备开放二胎政策吗,怎么还在说独生?”

    “这你就不懂了,忆苦思甜嘛,而且懂得什么叫作借喻吗。仔细想想看,节目里是不是说了。当初为什么要独生政策,就是因为穷嘛。现在发展好了,是不是就要开放二胎的?”

    “真有道理,而且方景最后一句台词听见没。是你先撤,这是什么意思,不就是要撤掉独生的意思!”

    和方景猜想中的一样,国内观众果然透过小品,能够分析出很多门道。

    观众们会这样想,就代表着这是民意。

    而且政策上面,国内确实马上就要开放二胎。

    这就使得《超生游击队》,虽是具有隐喻政策的意思,但却不会招来攻击。相反的是,还会获得官方和民众的支持。

    这是在表达民意,这是在为国家政策摇旗呐喊啊。

    如果说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