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我真是娱乐家 >

第31部分

我真是娱乐家-第31部分

小说: 我真是娱乐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总算凭借着自身的魅力,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卖出了三十多套内衣。

    由于这家店本身的品牌,加上这次活动的原因,前来的购买者众多。方景凭借着口才加演技,加上不错的外表,老少通杀,销量第一。

    毕竟他也是挺了解女人的老司机,用简要的分析加上适当的夸赞和调侃,内衣是一件接着一件往外卖。

    这让店里的女老板都看到了甜头,很想将方景聘用为长期员工。

    但他才一拿到了七百块的销售提成,没有多待一刻,不顾女老板的挽留,马上就撤。

    “购买作品《高山流水》。”

    有了足够的娱乐币,方景立即就向系统将作品购买。

    正正好一千三百点的娱乐币,被他消耗一空。

    一长手掌大小,青黄色的纸张出现了方景手上,上面很简单的就写着《高山流水》四个字。

    向系统购买东西,都会有一个具体的物品出现在手中。只不过这些物品都很小巧很简单,只是具有一个象征意义,触发就相当于使用。购买好久不见的时候,出现的是光碟,上一曲十面埋伏也是这样一张纸。可外表无所谓,真正重要的还是系统带来的能力。

    他用力一握,这张纸便消失不见,众多的音符顿时涌入了脑海当中。一曲《高山流水》,深深的被烙印在了他的脑海。

    方景家也不回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把《高山流水》录下来,并且申报给见证会。所以他直接打了一个车,就到了百盛娱乐的公司楼下。

    “你好,我要租借一下录音棚,能帮我安排吗?”

    这一次他没人带领,无法随意使用录音棚。但直接找到了前台,就要租用。

    毕竟再麻烦江导等人打招呼,那是真不好意思,也没必要。几乎所有娱乐公司的录音棚都会租借的,那花点钱租一天显然更方便。

    其实百盛娱乐里录音棚的设备是国内一流,可平时前来租借的人也不多。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价格贵。

    不过这几天,几乎录音棚都排满了。

    正是因为七十二小时的创作行动,很多创作者一将曲子创作好,就争分夺秒急冲冲的要录音了。不过一般人家里,当然不会有录音设备,所以现在全国娱乐公司,音乐工作室等只要能录音的地方,几乎都爆满了。这时候当然不会有人在意租借的费用价钱,只要能录就是

    而且平时百盛娱乐旗下几个名不见经传的歌手,几个月难得进一次录音棚,可现在一个霸占着一个录音棚,死活都不出来。

    前台迎宾对有人来租借录音棚并不意外,礼貌的让方景等候了一会,用电脑查询了一下才回答∶“您好,现在七号录音棚正好空着,您可以租借,请问您要租借多久。”

    “一天。”

    方景的运气还算不错,刚刚七号录音棚正好结束了录音,这是唯一空出来的一间。他直接把钱给付了,就走到了录音棚里。

    一般的歌手在录音的时候,都是有团队帮忙的。这样明显会更有效率,而且质量来的更好一些,后期能够制作一下。

    可录琴曲并不需要后期制作,虽然录音棚里设备挺多,可一步步的操作,一个人一样可以完成录音。

    再说录音棚里很少会出现古琴这种乐器,可景一走进录音棚居然就一见了一把古琴静静的躺在那。

    很明显是上一个来录音的人,向百盛娱乐借用了这把古琴,现在还放在这儿。而百盛的人也知道,这两天来录音的人,几乎全部是在录琴曲,这把古琴也就压根不用收起来了,干脆直接放这儿了。

    方景也不客气,直接关上了录音棚的门,再把设备打开后,就坐在了琴前。

    脑海里被烙印的东西渐渐浮现,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手指缓缓如水流一般开始拨弄琴弦。

    上半部分的高山。。。。。。

    下半部分的流水。。。。。。

    曲子里的每一个点,每一个音,他都去努力牢牢抓住。

    他要的不仅是靠着系统的烙印,把这首曲子单纯的奏响,而是想要真正的表达出里面的东西。

    这说的容易,想起来很简单。可真正做起来,难上加难。

    一遍,两遍,三遍。

    他不知疲倦的就呆在录音棚里,关上了门,世界就只剩下琴声,根本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在这种状态下,太多的东西被放下,眼里只剩下音乐。

    到了后面方景的手指肚都已经红红的开始肿胀,每一根手指肚上都可以看见一条深深的线条,那就是不断按弦留下的痕迹。

    痛,十根手指都很痛。

    幸运的是这种痛都他给忍耐了下来,并且逐渐麻痹,变成了没有感觉的痛。

    到了这种状态,方景就更不能够停下来了。因为一但停下来,他的手指脱离了麻痹的感觉,再按到琴弦就是钻心的痛了,就算咬着牙也无法进行弹奏。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等到方景结束了录音,打开了录音棚的门。才发现整个百盛娱乐,几乎都一片寂静,只有少数几个房间亮着灯。

    再看外面,圆月高挂,夜幕十分,又已经到了深夜。

    距离最后见证会留下的时间,只剩下了不足二十四小时。

    这时候网络上已经闹翻了天∶“今天就是钟老爷子的纪念日,钟老爷子遗芳千古。”

    “缅怀钟老爷子,全国音乐人都不会忘记他这位音乐伟人。”

    “《半曲高山》一定会守住的,您的遗作一定会留在华夏。”

    “剩下不到二十四小时了,还能守住吗?”

    “不争气的古典音乐圈,真想喷死你们,辣鸡。”

    “兄弟别喷,谁都知道他们在努力。我们要给他们支持,给他们信心!”

    “对对对,加油古典音乐。”

    “加油古典音乐!”

    千万转发,只为音乐加油。

    方景则把曲子给剪好了,用录音棚里的电脑,带着写下的谱子,直接传到了见证会的公开邮箱。

    文件的名字,叫做《高山流水》。

51 十二万份作品() 
《半曲高山》见证会,工作室中的灯火彻夜不熄。

    钟老爷子拿出了一大笔钱组建了见证会的基金,除了聘请十五位世界古典音乐的大师外,主体还由五十位古典音乐家构成。

    工作室的地点在华夏首都,这时候整个见证会的成员都已经从世界各地汇聚一堂。

    里面哪一个人,不都是古典音乐里大名鼎鼎的音乐家。

    他们不在乎基金里的钱,因为能够钟老爷子在他们心中音乐伟人的地位和影响力,根本不是金钱可以比得上。对于他们而言,能够加入见证会,就是一种荣誉,就是一种成就。

    原本整个见证会运行了三十年,原以为马上就要结束了。

    钟老爷子的遗作,也终于要有一个被承认的续作,并且决定了版权的归属。

    可没人想到在最后三天里,爆发出了令整个华夏音乐圈都陷入疯狂的七十二小时创作行动。

    这三天见证会的工作量,绝对是三十年中最大的三天。

    整整三十年,见证会评审过的曲子有数万首之多,。可仅是这三天,经过统计就有十二万份的曲子被投入邮箱,送到见证会当中。

    整个见证会的人也陷入了疯狂,如此多的关注,如此多的作品,无一不代表了责任,也令他们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这可是决定音乐伟人最后作品的归属,决定华夏音乐圈的荣辱,甚至关乎到了民族的信心。

    如果最后被日岛人拿走了版权,不仅华夏音乐圈会受到重创,华夏古典音乐会彻底衰退。

    甚至华夏民族,都不得不承认这份失败!

    主要评定契合度的十五位世界级大师,来自于不同的国家,都是享誉世界的音乐家。没人会怀疑他们的公正,没人会质疑他们的水平。因为走到了他们这个境界,金钱,地位,都不能够打动他们。唯有艺术的追求,才是他们以上至高的信念。

    他们将会从曲风,内涵,文化,技巧,艺术系等多方面,进行契合度的评定。

    当然,并不是什么作品都能够摆在他们面前。

    只有先经过五十位音乐家的审核,契合度起码在六十以上的作品,才会送到他们的面前。

    这五十位音乐家的审核,就比较简单了。直接从作曲的基本功着手,但凡是基本功不合格的水货,通通先删下。大部分的作品,几乎全部都死在了这一关。

    三十年来,这五十位基本审核的音乐家,成员有进行过更替。可很幸运,那十五位世界级大师,依旧还是三十年前的那十五人。

    “差不多了,就是十二万首。”

    “还差多少首没审核?”

    “目前通过基本审核的有十三首了。”

    “还有四万首没审核,大家加把劲。”

    “fighting!”

    时间步入了最后的二十四小时,经历了开始的爆发式增长,在这最后一天增加的数量缓缓减少。虽然依旧在增长,但也能够确定,不会突破十三万,就是在十二万多一些。

    见证组们几乎没人睡过,这七十二小时,他们就是强撑着,都要给撑过去。

    而五十位成员的基本审核,虽然用了基本两个字,可代表的难度已经是非常高了。

    因为上半首曲子是钟老爷子创作的,所以撇开艺术造诣,光基本功的衡量都是以钟老爷子为标准的。没有接近钟老爷子八成的作曲基本功,是不可能通过审核的。这里面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目前审核过的八万首曲子里,只有十三首通过了基本审核,呈到了十五位世界级大师面前。

    “《高山之云》,契合度只能有七十。”

    “《高山长河》,契合度七十五。”

    “咦,是章舟先生的《高山龙吟》,修改过了,更为精妙。”

    “还有这首《高山巍歌》,真是另辟蹊径,但可惜还差一点东西。”

    别看基本审核的音乐家们被淹没在了茫茫的曲谱海洋中,工作量又大又重。可十五位世界级音乐家,也一点都不轻松。对一首曲子从艺术性等各方进行解读,评分,再讨论,敲定,中间过程很是繁杂。要说累,他们还要更累。

    可一时间涌出了这么多精彩的作品,也令他们痛并快乐着,又惊又喜。

    但依旧没有一首曲子,超越了来自于日岛音乐家——本田三郎创作的《高山无名》。

    直到最后二十四小时,《高山无名》依旧以八十三的契合度,位列第一。

    日岛的古典音乐家们笑而不语,胜券在握。

    在他们看来,华夏的古典音乐早就不行了,现在亚洲的文化中心,早已不在华夏,而在日岛。

    而华夏的七十二小时创作行动,在他们眼里,只是失败者最后的垂死挣扎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有日岛媒体前去采访了《高山无名》的创作者,本田三郎亲口所言∶“华夏没有人可以超越我。”

    “我很敬重钟老先生一生的成就,但现在的华夏民族已经落没,是日岛崛起的时代。”

    “华夏,已经没有了艺术。”

    历史的原因,华夏与日岛有着矛盾,有着战争。但自古以来,日岛就是臣服在华夏膝盖下的乞食者,卑微的学习着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