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56部分

扬帆1980-第56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怪你对现在的单位没有信心,将来面临的形势确实严峻,可是这样一来,你那国家干部的身份就太可惜了,到了民营企业,谁还管你是不是国家干部呀!”老母亲以十分矛盾的心情惋惜道。

    “嗨,你们这代人就是典型的为名所累,国家干部能当饭吃?不管什么身份,终归都是为了生存,即使往大了说,为了学有所用,也应该在一个合适的工作环境里使自己的特长得到发挥,如果在一个岌岌可危,前途渺茫,连领导都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的单位,国家干部的身份又有何用?”

    上一辈人思想守旧,他们把体制内的所有东西都视作圣物一般,主流媒体宣扬人民当家做主,各行各业一律平等,大家信以为真,实际上,仅仅体制内外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就自动地将人们分成了三六九等。

    赵馨梅的父母都曾经是体制以内的人,听说同样身处体制之内的赵馨梅要主动离开体制,他们根本无法接受女儿的新选择,当听到赵馨梅论及体制内外的现状时,他们除了惋惜,更多的是无奈,还有沉默。

    过了好久,母亲问道:“馨梅,你从内心愿意离开现在的单位吗?”

    “妈,我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是基于我对实际情况的综合分析,别人无权强迫我做任何事情,事实上也没有人那么做。我的性格脾气你还不知道?你和我爸从小就培养了我独立的人格。”

    “那就好,新单位跟你谈没谈将来的条件和待遇?”

    “我就知道老妈很现实,肯定关心这个问题。本来不想跟你说这些,好吧,为了证明我没被骗,我就把对方开出的条件告诉你。”

    听了女儿的汇报,做母亲的自然高兴,“工资是现在的两倍,还让你当常务副厂长,还有什么干股,这个都不说了,光前面那两条,对方开出的条件确实很优厚。”

    “老妈,我还真不是太看重工资和职位,关键是对方要我全方位负责厂里的日常管理,他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供销和货款回收上,这才是让我动心的条件,因为我学的是管理(财务管理),现在的工作也是搞管理,到了新单位才能充分发挥我的长处。”

    “馨梅,你说对方要给你多少干股,我建议你最好不要。”老父亲道。

    “为什么?”

    “常言道,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你此前没给人家做出任何贡献,凭什么要人家企业的股份?”

    “老爸,要说你们思想保守,还真是体现在很多方面。放心吧,我还没答应接受对方的慷慨呢。不过我要向你解释清楚,凡是在社会上混的,谁都不傻,你担心的无功受禄寝食不安,根本就不存在,对方送干股完全跟无功受禄没有关系,恰恰相反,那是一种激励手段。”

    “用这种方法激励?”

    “对于企业高管,就应该采取这样的激励方式,才能激发出管理者为企业工作的最大潜能,目的是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实际上,我要是接受了对方赠送的干股,这个企业也就有了我的一份。这一点,国营企业无论如何也做不到。”

第65章 辞职报告() 
赵馨梅对父母的说服是成功的,通过一番交谈,父母理解她的选择,只是叮嘱她要跟丈夫和公婆那边好好解释。

    “你们放心吧,我有自己的做事原则,会跟相关人员解释清楚。对了,还有件事要提前告诉你们,如果我真的过来,会有自己的住房,不会每天来你们这里打扰,到时候还跟现在一样,一个月回来一次。”赵馨梅道。

    后面的话惹得老母亲不爱听,“你这丫头,跟我们说这个干啥?我们也没说不让你天天回家呀!”

    “你们的情我领了,嫁出门的闺女泼出门的水,我有自知之明,再说,解决我的住房问题,也是其中的一项条件,我有自己的住房,天天回你们这里干什么?”

    。。。。。。

    赵馨梅的丈夫曲卫东,是向阳食品公司一名中层干部的儿子,他比赵馨梅早一年从一所专科学校的机械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国营向阳食品厂,因为嫌车间工作辛苦,他父亲动用关系,将他留在了机关,成为厂部机关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

    赵馨梅入厂的第二年,在厂团委组织的一次五四青年节的活动上,她跟曲卫东相识,此后不久,曲卫东对她展开了疯狂追求,开始时赵馨梅根本没拿曲卫东的追求当回事儿,过了大半年,曲卫东的母亲托人说媒,并且表现出了少见的诚意,此时,赵馨梅已经入厂近三年,也是二十五六的大龄女青年了,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纵观周围,追求者不少,但那些人的自身条件没有一个能跟曲卫东相比,于是她接受了曲卫东的追求。

    婚后,婆家人对赵馨梅当然很好,但她跟曲卫东的关系反而变得索然无味,也许因为赵馨梅的升职,让作为普通机关职员的曲卫东感到了压力,婚前热情似火的曲卫东,婚后反而冷淡下来,原本应该妇唱夫随的夫妻关系,现在几乎成了各不相干。

    回到自己家里,赵馨梅找机会把自己的打算跟曲卫东和公婆做了通报,公婆也是已经退休或将要退休的老职工,他们的想法和担忧跟赵馨梅自己的父母差不多,都是那一代人,关心的问题几乎一样,赵馨梅跟他们也做了同样的解释和说服,两位老人知道儿媳妇是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他们也不把自己的意见太当回事儿,只是做了一些善意的提醒,赵馨梅对每一个问题都给予耐心仔细地说明,公婆最后表态,年轻人的事,自己决定就好了。

    曲卫东听到这个消息,先是一怔,随后冷冷地说:“你都想好了,先斩后奏呀!”

    “我是想过了,现在还没去,这不正跟你说嘛,怎么叫先斩后奏呢?”

    “不是受到那边的什么老同学、老相好勾引的吧?”曲卫东醋意十足。

    “曲卫东,我警告你!你再要毫无根据地胡说八道,我就跟你急!”赵馨梅愤怒地喊道。

    “我就不信,连咱们这样的国营大企业都举步维艰,一家私营企业还能像你说的那么好?”

    “你一天除了家里,就是上班那个厂部机关办公楼,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是眼界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赵馨梅对曲卫东那种整天混日子的人生态度根本看不惯,早在他们结婚之前,她就劝曲卫东利用工作上的清闲,多学习,充充电,免得跟不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曲卫东对此充耳不闻,还说她多管闲事。

    曲卫东觉得赵馨梅瞧不起他,“我是井底之蛙,没有你眼界宽,见识广,行了吧?”

    “我没说你是井底之蛙,我是说你自己不去主动了解外部世界,还对外面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

    别看当初曲卫东猛追赵馨梅,其实他有点大男子主义,追到手后,随着赵馨梅的升职,曲卫东觉得自己比妻子矮了半头,心里很不是滋味,加上同事在背后的闲言碎语,他不仅不对赵馨梅的升职感到高兴,反而认为是妻子的升职让他抬不起头来。

    听到赵馨梅想从单位调出去,曲卫东表面上不赞成,实际上他内心却有点高兴,终于和这个让自己在同事面前很没有脸面的女人不在一个单位了,今后再也不用那么压抑。

    “好吧,随你,反正你的事我也管不了。”曲卫东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家庭这一关总算过了,至于朋友,关系一般的,知道了打个招呼,不知道的根本不必告诉,关系极好的朋友,通报一声,解释几句,对方也不过分深究。

    现在厂里人浮于事,赵馨梅满以为她的辞职报告很容易得到批准,谁知交上去都三四天了,竟连一点音信也没有,机关办公楼的科室却传开了,都知道企管科那位年轻漂亮的副科长要辞职了。

    这叫什么事儿呀?领导还没批准,下面却都传开了,认识的同事碰见便打听,把赵馨梅弄得很难堪,她决定直接去干部人事科打探究竟。

    “赵科长,你的辞职报告在厂长手里,有什么问题你去问厂长。”干部人事科的办事员道。

    赵馨梅当即去了厂长办公室,“厂长,请问我的辞职报告。。。。。。?”

    厂长是位五十来岁,梳着整齐背头,戴着一副眼镜的中年人,看样子是六十年代大学毕业的知识分子,“小赵来啦,你的辞职报告还没讨论呢。”

    “厂长,一个辞职报告,你还需要跟谁讨论?现在机关都传开了,请问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个准信?”

    厂长没有回答赵馨梅的问题,而是摆弄着手里的一只漂亮的签字笔,“小赵,为什么突然想起要辞职?”

    “没有为什么,就是觉得现在没意思,工作没有激情。”

    “没意思就要辞职呀?真是时代不同了。小赵,你想好了吗?辞职是件大事,可别当儿戏啊!”

    “多谢厂长提醒,这些我都想过了。”

    “你也知道,班子里原来的女成员退休了,我们本来有意培养你尽快进入厂级领导班子,没想到你突然提出辞职,令我们措手不及呀!”

    “多谢厂长厚爱,既然我已经做出了辞职决定,请你们考虑他人。辜负了你们的期望,我深表歉意。”

    “小赵,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在你们年轻人中,你的提拔速度是最快的,才工作了不到五年,你现在已经是企管科副科长了。”

    “这个,”人都是感情动物,何况赵馨梅还是个女性,听到厂长的这番话,她低下了头,此刻的心情非常复杂,停了大约两三分钟,赵馨梅抬起头,“厂长,你们的厚爱和向阳食品厂对我的培养,我将终身难忘,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实在对不起,我主意已定,请厂长理解我的决定。”

    话已说到这种份上,厂长看出了赵馨梅去意已决,遂不再做无谓的挽留,“小赵,既然这样,请你再坐一会儿。”

    进了厂长办公室,厂长没让坐下,赵馨梅刚才一直站着,现在厂长让她坐下,还带了请字,她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厂长,请问你有什么事?”

    “咱们现在聊点实质性问题。你从向阳食品厂辞职后,将来想做什么?要自己创业吗?”厂长道。

    “不,自己创业我没有本钱,有些苦我也不一定吃的了,我准备加入一家民营企业的管理团队。”

    “哦,这么说已经有目标了?”

    “对方已经跟我接触过两次,我也去对方的企业实地了解考察过了。”

    “民营企业给出的待遇一定比咱们这里的收入高。”厂长道。

    “收入高一些是事实,但收入绝对不是问题的关键。”

    “那是什么对你产生了吸引力?”

    “根据我的观察,民营企业,起码我去考察这家企业,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还有他们灵活的机制,宽松的环境,以及极高的工作效率,等等等等。”赵馨梅道。

    “你认为咱们这里缺乏很多东西?”

    赵馨梅没有直接回答,她用沉默表示赞同。

    “你说这些问题,你们企管科曾经给我提过,我相信那都是你的见解,其实,我也早就意识到了,但是咱们的现实摆在这里,有些事不是我不愿意去做,而是国营企业错综复杂的关系,相互掣肘,很多时候我是心有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