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54部分

扬帆1980-第54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明白你的意思,对待人才,不外乎知人善任,给足空间,充分信任,做到了这几点,还需要什么?”

    “周厂长,真要做到这几点,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我要给你提个建议,在引进人才之前,你要实事求是,根据企业的自身状况,弄清楚自己的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多少?切忌走国营企业的老路,把一大帮人弄到自己麾下,说起来好听,实际上造成了人才堆积和浪费,反倒是对人才的不尊重。”

    周建平此前对赵馨梅的了解仅限于表面,他认为赵馨梅在国营企业搞管理,只对企业管理比较熟悉,听了这套用人之道,周建平对赵馨梅的能力有了更多的认识。

    “赵科长,请问你怎么看待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两种企业?”

    “周厂长,我先提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不要再叫我赵科长,管我叫小赵就行,因为在你面前,我这个向阳食品厂的企管科副科长真的不值一提。另外,关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两种企业,我们这代人跟上一辈不同,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对体制内的感情没有上一辈人深,加上身处体制之内,对其弊端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所以对体制之外的事物并不排斥。不可否认的是,体制外的一些单位,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确实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方面,但我认为那是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势会逼着他们逐步规范起来。”

    “好,接受你的建议,那就不叫赵科长,不过叫你小赵似乎有点托大,如果直呼其名,你觉得合适吗?”

    “可以,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赵馨梅或者馨梅,随便叫。”

    “那就失礼了。上次听张工说,向阳食品厂有时候发工资都不及时,我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周建平道。

    “刚才我提了一句,你们健生食品厂目前满负荷生产的产量,几乎跟我们单位相当,我们全厂三千多人,是你们厂的五倍,光机关管理人员就有三四百人,其他不说,同样一种产品,仅人工成本就比你们的产品高出不少,跟你们相比,我们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仅从价格就得败下阵来,何况国营企业体制僵化,缺少服务意识,其市场萎缩是必然趋势。”赵馨梅分析道。

    “现实情况还真是这样,我们那个老产品,在进入市的批发市场时,当地就有一家地方国营企业生产同样的产品,两家企业的产品在当地市场展开了面对面的直接竞争,我们的产品比对方的价格低了整整百分之十,企业照样有利润。不久之后,当地那家企业就撤出了市的市场。你谈到的情况也许是国营企业的通病,作为局中人,面对这种状况,员工们有什么想法或者说打算呢?”周建平实际上想打探赵馨梅的想法。

    别说一般职工,就像赵馨梅这样多少还有个一官半职的职员,在单位都是得过且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能把钟撞响了,就是好员工,他们哪会有什么想法呀!话说回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想法又能怎么样?说不定厂里的主要领导都没有长远打算,操那份心干嘛,天塌下来大家顶着。

    “企业怎么样,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每天上班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赵馨梅道。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说句不恰当的话,如果单位的工资都不能按时发放,这样的境况,难道不该对未来有所考虑吗?”

    周建平谈任何重要事情都不愿意直来直去,他怕有些话说出来让场面出现尴尬,所以他习惯循序渐进,尽量多做一些铺垫,有时对方从前面的交谈中就能感觉到他说话的目的。

    通过一个多小时交谈,赵馨梅好像意识到周建平今天邀请她来厂里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健生食品厂的硬件设施提什么意见,而是另有所谋。

    “周厂长,你是不是有事情想跟我说?”赵馨梅的性格显然更为直爽。

    这一问,让周建平显得有点被动,“我。。。。。。,是想跟你说件事,但我考虑还是算了吧,看看以后的情况再说。”

    “等以后干嘛呀?既然今天来到你的厂里,有什么事最好趁此机会说出来,你不说,我反而挂牵着。”

    其实,这件事原本很简单,周建平没啥不好开口的,但那次跟张工提出来,遭到对方的婉言谢绝,自那以后,每当想起这个问题,周建平就有点信心不足。

    看见赵馨梅的态度非常敞亮,周建平鼓起勇气,“赵科长,哦不,馨梅,也许你已经看出来了,健生食品厂很需要管理人才,我的意思,你是否可以考虑。。。。。。”

    “考虑什么?”赵馨梅已经猜到了周建平要说的事情。

    “馨梅,你是否可以考虑从现在的单位调出来,加入我们的管理团队。”说完,周建平等着赵馨梅的哈哈大笑。

    然而,预想中的笑声并没有出现,因为已经猜到了周建平要说这件事,赵馨梅不仅没有吃惊,没有大笑,反而表情平静,“周周厂长,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想法?不会是今天的心血来潮吧?”赵馨梅没有回答周建平的问题。

    “这个想法由来已久,还记得你第一次来这里看望张工吗?咱们中午吃饭的时候,是不是有一段对话?”

    “记得,当时你只说希望张工能调来你的厂里,也没提到我呀!是不是觉得我这个黄毛丫头,不值得周大厂长重视?”赵馨梅调侃道。

    周建平性格偏内向,交谈了一个多小时,他跟赵馨梅分别坐在茶几的两边,二人正襟危坐,特别是周建平,一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样子,赵馨梅想让气氛活跃一点,故意歪曲周建平的意思。

    “馨梅,你可千万别这么想!当时跟张工提出这件事,被他婉言谢绝了,对我的信心多少有些打击,我哪敢再跟你提呀!再说,你是年轻人,眼界高,当时厂里正在扩建,环境差,办公条件也不好,我是自惭形秽,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周建平涨红着脸,急忙解释道。

    “跟你说个笑话,你当什么真呀?说实话,你要当时跟我提出来,也会遭到我的拒绝,因为时机不当。”

    “怎么样,你还怨我当时没跟你说,幸好没有提出来,否则我真就无地自容了。今天谈这件事,你认为时机恰当吗?”

第63章 一厢情愿() 
赵馨梅仍然没有接茬,而是笑了笑,“周厂长,这对咱们双方都是一件大事,你得想好了。”

    “我认为自己是个比较稳重的人,做事不容易心血来潮,对于这件事,不能说深思熟虑,至少经过了长期思考,用你的话说,此前时机不成熟,我一直羞于启齿。”周建平一本正经地说。

    “哈哈哈!我说的时机不成熟,跟你的意思不一样。”

    “你是什么意思?”

    “那时你的企业规模不大,你自己里里外外一把手就完全应付得过来,找个外人到跟前,岂不是碍手碍脚?”赵馨梅道。

    “这么说来,现在提出这件事正是时候?”

    赵馨梅仍旧没有直接回答周建平的问题,“周厂长,你突然提出这个问题,让我措手不及,刚才我说这件事对双方都是一件大事,虽然你经过了深思熟虑,我也得权衡一番呀!现在不像刚出校门那会儿,无牵无挂,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也要跟家人商量一番,尽管做出最终决定的还是我自己。但是,我仍然非常感谢你的邀请。”

    “看来,我有点一厢情愿呀!”周建平略显失望。

    “不能说一厢情愿,你是厂长,为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渴求人才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最终能不能把人才吸引到你的企业,那是另一回事。虽然我没当场答应,但也没有拒绝呀。”

    赵馨梅这几句话给了周建平一定的安慰,同时也让他反思自己的谈话方式。要让一个处于体制之内,具有一定地位的人离开原单位,自愿来到体制之外的企业,仅凭有限的接触中表达出来的意向,恐怕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反倒说明双方都很轻率。

    不把自己的条件和优势摆出来,你的单位哪来那么大的魔力?人家在体制内企业待得好好的,凭什么要来你一个体制外单位?不要以为自己给的工资高一点,人家就会趋之若鹜,在原单位,工资待遇也许稍微低些,但工作没有压力,浑身轻松,时间宽裕,节假日一般都不加班,即使加班也完全执行国家政策,说不定还有福利住房(虽然破旧),这些优势,周建平的健生食品厂起码目前并不具备。

    但是体制外的企业也有自身特点,除了经济收入相对较高,还有不用论资排辈,同工同酬,很少勾心斗角,机制灵活,不拘一格等等优势,但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既然赵馨梅还要跟家人商量,周建平有必要把自己能提供的条件告诉对方,这对赵馨梅做出最终决定也许会有影响。

    “我很理解你的想法,这是一件人生大事,当然应该跟家人商量,进行充分沟通。但是,这里想先谈谈我的一些打算,请别笑话我的俗气。”周建平道。

    “你怎么就肯定我会笑话?说不定你的打算正是我想知道的呢。说说看,你有什么俗气的想法?”赵馨梅说笑着,看着周建平。

    “如果你肯屈就,我是说如果,我想谈谈你的任用安排和待遇。”

    “哈哈哈!这么好的事,你怎么把他看作是一种俗气呢?所有人,工作或做事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生活,然后才是其他方面的追求。我当然笑了,但我笑的不是你说的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你说话太有意思。继续说下去,我很喜欢这个话题。”

    赵馨梅的这种态度,让交流气氛轻松了许多,周建平说话也很放的开了,“如果你来屈就,我准备让你做常务副厂长,把厂里的日常管理和事务全交给你,我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供销和货款的回收上,这是大的方面。”

    “嗯,还有吗?”

    “薪资待遇方面,工资暂定为你目前这个单位的两倍,今后跟随国家的调资政策往上涨,另外,我还想跟你签订一份协议,给你百分之十的企业干股。”

    “周厂长,请不要这么慷慨,你的资产来之不易,我劝你不要将手头的东西轻易送人。”赵馨梅严肃地说。

    “其他事情可以听你劝告,这件事你还是不要劝了,因为我早已打定主意。我这个人虽然出生在偏远农村,而且自幼家境贫寒,步入社会前,从来没有摸过自行车,也没穿过像样得体的衣服,后来知道努力挣钱,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但我对钱财并不过分迷恋。举个例子,记得当初还在附属公司销售科时,为了挽回前任造成的损失,公司规定百分之五的销售提成,我把百分之三给了对方的采购员,自己只得到百分之二,有人觉得我那样做太亏了,我心里清楚,如果不付出那百分之三,我连这百分之二也得不到。这就是我对钱财的态度。”周建平也说的非常认真。

    “你这种观点让我想起了一位外国名人,名字我忘了,他的观点就是努力挣钱,但不要为钱财所累。周厂长,你这份情我领了,但我不会接受。”

    “好吧,先把这个放到一边,咱们从长计议。我再说说其他方面,跟你在目前的单位一样,每到星期天节假日,都是你的正常休息时间,至于上下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