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42部分

扬帆1980-第42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没办法,被逼无奈,家在偏僻的农村,又不甘心于像祖祖辈辈那样被束缚于土地上,就硬着头皮往外闯。”

    “八零年,你敢硬着头皮往外闯,那得多大的勇气和胆略啊!一般人想都不敢想,仅凭这一点,你的成功就不是偶然的。学长,我敬你!”不怎么喝酒的赵馨梅,也端起酒杯向周建平敬酒。

    “校友过奖了,我那叫什么成功呀!就一个小厂,还背着一身贷款,根本不值一提。”

    “周厂长,别看你的企业现在还不大,有过你这样的经历和磨练,还有把握机会的能力,以及做企业应有的理念和意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你的企业就会发展壮大起来。以我这么多年的观察,不管什么性质的企业,我没有见到几个企业的掌门人同时具有你这些优势。”张工也要举杯敬酒。

    “多谢两位的帮助,应该我向你们敬酒才对。”两杯相碰,周建平喝了一口,“张工,我提个幼稚的建议,你要是不同意,就当我没说,请别笑话我。”

    “周厂长客气了,有什么建议请讲。”

    “既然你在厂里很清闲,难有用武之地,是否可以考虑调来我们这个小单位?条件随你挑选。”周建平小心翼翼道。

    张工当然不会笑话,“周厂长,谢谢你的厚爱,但是有些事,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第49章 渴求人才() 
“当然,我们的企业还不够大,现在对人才还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周建平是个极有自知之明的人。

    “周厂长,不是你的企业不够大,更不是你的企业没有吸引力,实际上在你这里,我确实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你又给了我足够大的权力和发挥空间,我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另外,看一个企业,不仅要看他现在的规模,更应该看他的发展潜力,在我看来,健生食品厂的未来就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张工道。

    “既然如此,张工的意思?”

    “周厂长,我这种用不了几年就到退休年龄的人,思想相对保守,从参加工作至今,三十多年了,一直在现在的单位,要说对这个单位有多深的感情倒未必,但要让我现在跟他一刀两断,彻底离开他,不能说舍不得,起码觉得不甘心。你想想,我在现在的单位工作了三十多年,可以说没有功劳有苦劳,都快退休了却要离开他,相当于主动放弃了一些即将到手的福利,可能我的家人也不会同意。”

    “张工,我说这话可能俗一点,你在原单位损失的,我在这里都会给你补上,甚至更多。”

    “不在乎损失多少,得到多少,关键是你说的思想观念,我们的观念已经固化,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知道你不会亏待我,但思想上这个弯难以转变过来。”

    周建平点点头,对张工的想法表示理解,“这样也好,你在健生食品厂兼职,也一样对我们的企业做出你的贡献。”

    “周厂长,我知道你想招揽人才,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也确实离不开人才,但我建议你把目光放在年青一代身上,我们这一代人已经老了,在观念方面就跟不上你的步伐,你的企业真要招来一帮老头,说不定会拖你在管理和决策方面的后腿。”张工实言相告。

    赵馨梅也认为张工言之有理,她也不是说上一代人观念陈旧,不易转变,主要她觉得要让一个五十多岁接近退休的人离开单位,从感情上就说不过去,单位再不好,毕竟那里有他们熟悉的环境和同事,甚至在体制内早就养成的工作习惯,在新单位都会有很多不适应。

    虽然周建平渴求人才,但目前看来还得从长计议。

    饭后,周建平要打车送赵馨梅回她父母家,被她婉言谢绝了,因为赵馨梅的父母就住在华兴市里,她说坐公交车就很方便。

    。。。。。。

    健生食品厂早就有一部拨号电话机,有段时间因为欠缴电话费而被停机,周建平承包后,为了方便与外界的联系,通过马兴伟的关系,找到电话局的熟人,又恢复了通话功能。

    到了跟元坝村村长周建良约定的日子,上午十点前,周建平坐在电话机旁,他先要通了西山乡的总机,请接线员转接元坝村村委会。电话好不容易接通了,村委会接电话的却不是周建良,“请问村主任周建良在吗?”

    “对不起,周建良主任不在。”

    “呃,我早跟他约好了通电话的,怎么不在呢?”

    “不知道,反正他不在。”

    周建平挂断了电话,他认为农村人时间观念不强,定好的时间也不一定记得住,即使记住了,也不拿早点晚点当回事儿。

    等了二十分钟,再通过长途电话局要通了西山乡,“接线员,请给我转接元坝村村委会。”

    “二十多分钟前有个往元坝村打电话的,就是你吧?”接线员冷冷地问。

    “是我,不过没找到接电话的人。”

    “没有人接电话,你再打也没有用呀!等着吧,我这里忙着呢。”接线员不由分说,咔嚓一声挂断了电话。

    尽管对方态度粗暴,周建平却不能生气,他知道跟这种岗位的人打交道,就得忍气吞声,否则对方一直找你麻烦,这电话就别想打了。过了十来分钟,周建平再次把电话打到西山乡,“接线员,请你帮我接元坝村,我有重要事情,谢谢了。”

    也许是“谢谢”两个字起了作用,尽管接线员待答不理,电话总算接通了,“喂,请问村主任周建良在吗?”

    “你刚挂断电话他就到了,还在这里等了一会儿,现在有事又出去了。”

    “我找他有重要事情,请你帮我找一下,多谢了。”做了几年销售工作,客气话在周建平嘴里张口就来。

    几分钟后,周建良终于接起电话,“建平,刚才在半路上遇到个朋友,耽误了一会儿。”

    “嗨,不说那个了,说说你招的人,情况怎么样?”周建平对不守时的办事习惯很反感,但他不想跟周建良计较。

    “人都招齐了,就等你的电话呢。”

    “好,给这些人两天的准备时间,让他们自带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品,从今天算起,第四天上午,我让人到华兴市长途汽车站等着,你带新招这些人进城。”周建平吩咐道。

    “怎么还要我带去?”周建良不明其意。

    “二哥,一百多人外出,没有个带队的能行吗?估计这些人大多数都是第一次来华兴市,路途中如果有什么事情,得有个站出来说话的。”尽管年龄差不多,周建平的社会经验与这个叔伯二哥有天壤之别。

    “途中还能有什么意外吗?”

    “这个谁也说不准,以防万一嘛,总之一百多人外出,有个带队的绝对没有坏处。你带他们过来吧,到时候我在城里招待你。”

    一听这个,周建良动心了,“好吧,我带他们过去,不过这几天村里正好有事,我不能在城里待的时间太长。”

    “二哥放心吧,即使你想多待几天,我也没有时间陪你,厂里的事情就把我忙得不可开交,我是一点空闲也没有啊!”周建平心想,二哥你尽想好事,还要在城里多待几天,花钱无所谓,关键是没有时间陪你。

    “好,一言为定,咱们两天以后见,我这就去通知新招这些人。”

    两天后的一大早,新招的一百多人就带着各自的行李用品,陆续来到村主任周建良家结合,村长家的院子当然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来得晚的只能站在院子外面的道路上。

    七点左右,见人已到齐,周建良带着这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往西山乡政府进发,他们要到乡里的长途汽车站坐车去华兴市。

    周建良是村主任,往乡政府跑的比较多,时间一长在西山乡政府也认识一些人。就在他们东张西望,四处寻找乘车站点的时候,一位乡政府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迎面走来,跟周建良正好照面,“哟,老周,你带着这么多人是要干啥去?”

    “是刘秘书呀,我只顾找乘车站点,没注意到你。我带他们坐车,去华兴市里上班。”

    “去华兴市里上班?了不得呀!”

    “我们村里一个兄弟在华兴市开办了一家工厂,因为需要人手,就从村里招了些人。”

    “哦,对你村里这是好事。乘车站点就在前面那颗大杨树跟前,看见那棵大树了吗?”刘秘书转过身,举起胳膊指着站点位置。

    “看见了,谢谢刘秘书。”

    “老周,这得有一百多人吧?这些人起码得分乘三趟车才能拉走。”

    “为什么?”

    “你想想看,即使路过的车里面不拥挤,每趟车最多也就拉四五十人,这一百多人,是不是至少要三趟才能拉走?”刘秘书提醒道。

    “刘秘书,这可怎么办?”周建良以前没有乘坐过长途汽车,他对一辆客车装多少人根本没有概念,经刘秘书这一提醒,他瞬间不知所措。

    幸亏周建平考虑事情仔细,让周建良带队,又正巧碰上了周建良在乡政府的熟人,否则,就这些很少走出村子的农民,如果一盘散沙,群龙无首,遇到这种情况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见周建良一副六神无主的样子,刘秘书道:“老周,你还村委主任呢,这点小事就把你难住了。不就是分乘三辆车嘛,分乘几辆车又有什么关系?一会儿车来了,你让这些人先走一部分,再来车再走一部分,你押后,跟着最后一批人上车,保证一个也落不下。”

    “我跟着最后一批走?”周建良有点不明白,他不理解带队的还要走在最后。

    “对呀,你让第一批到站后在出站口等着,你得安全地将所有人带到目的地。”

    “华兴长途汽车站有人接站,都定好了。”

    “那就更没问题了。你就在这儿等着吧,现在发车密度增加了,二十来分钟就有一趟车,估计一个多小时都能走了,要是前几年,一个小时才一趟车,这些人半天时间都不一定走得了。”

    在华兴市长途汽车站,周建文跟宋成全在出站口等着,十一点过,从站口走出来几十个人,或背或扛着行李,两人迎上去,“在这儿呢。”宋成全招呼道。

    “不是一百多人吗?怎么就你们这些?建良二哥呢?听说他带你们来嘛。”周建文冲一个认识的人问道。

    “是一百多人,都在后面呢,一辆车装不下,建良让我们先走,他说这边有人接,他要跟最后一批人过来。”

    果然,第二批人在二十分钟后到达,周建良跟着第三批,也在十二点刚过就到了。

    再次结合,清点人数后,周建文跟宋成全各带一部分人,分乘两辆公交车,先后到达健生食品厂。

    午饭时间刚过,周建平把二哥周建良迎进办公室,新员工们跟着周建文和宋成全去食堂吃午饭。

    “二哥,你们早上从村里出来的可不早呀!”

    “我们七点就出来了,到西山乡政府才八点过。”

    “怎么现在才到?”

    “建平,多亏你想得周到,我在长途汽车站又遇见个乡政府的熟人,在人家的指点下,这些人分乘三趟车才过来。”

    “对呀,我把这件事忽略了,你们人多,一趟车肯定坐不下,分乘几趟车时间就拖得长了。二哥,我陪你中午在厂内食堂吃饭,晚上请几个朋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