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3部分

扬帆1980-第3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骂道。

    周建平不同于一般的小商贩,虽然高考落榜,但他有“新三届”的知识素养和比较好的适应调节能力,也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通过前段时间对华兴水果市场的调研,他从行家那里得知,长途贩运水果一要看季节,二要看香蕉的成熟程度,这两点把握好了,贩运香蕉是绝对能够挣钱的。

    打定主意之后,准备再次南下广州,因为上次走得太急,没有座位,一路上周建平吃尽了苦头,这次他稍微从容一点,提前在火车站售票处排了十来个小时,总算买到一张有座位的车票,上车前还带了点在车上吃的食物。

    从华兴车站上车后,周建平找到自己的座位,不一会儿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随着咣当一声急刹车,周建平从睡梦中醒来,他揉揉眼睛,看见挨他站着的旅客手腕上带着表,“几点了?”周建平冲那位旅客问道。

    “还差几分钟,就到下午四点了。”

    周建平伸了伸胳膊,直了直腰,“你从哪儿上车的?”

    那位旅客上车的那个车站,正是华兴的下一站。“虽然不是一个市的,出了省咱们就是老乡,你一直站着吗?”周建平问道。

    “走得急,没买着座位。”

    “嗨,跟我上次一样,我上次也是没有座位,这一路可把我折腾坏了。这么说来,你都站了五六个小时了,来,你来坐一会儿。”说着,周建平站起身来,空出了座位。

    “你坐吧,我没事。”

    “出了省咱们就是老乡,客气什么?你也是去广州吧?到广州还有四十多个小时,一直站着腿都得站弯了,咱俩换着坐,其实一直坐着也不舒服。”

    “多谢啦!”

    两人换了位置,“你去广州做什么?”周建平问。

    “做二手服装生意,我去进货。”

    “二手服装?在咱们那边有市场吗?”

    “我做这行都两年多了。”

    “哦,”

    。。。。。。

    出了广州站,二人互留姓名和联系地址,然后各奔东西。

    周建平再次找到上回那家果品公司,见面后,给他办事的负责人说:“周老板,又回来啦,欢迎来我们公司进货。”

    “什么老板呀,上次赔的我血本无归。”

    “怎么搞的?我们的香蕉在你们北方应该很好销的。”

    “销售没问题,关键是烂了一多半!”

    “哎哟!怪你没经验,也怪我们看你人很好,装货时只顾给你拿最好的,却忽略了还要长途运输的实际情况。周老板,实在对不起啦。”

第3章 说到做到() 
“你说得对,只怨咱们都没有经验。”

    “周老板,这次你来,是想。。。。。。?”

    “进货呀!”

    “还要进货?好啊好啊。”对方喜出望外。

    “当然啦!从哪儿跌倒,就得从哪儿站起来嘛。”

    “你这种精神很令人佩服,但这次一定要注意细节,可不能再跌倒了。”

    “当然,这次我也是有备而来。”

    对方询问了路途时间,从南到北一路上的气候变化,还有华兴市当地的气温等等,根据这些因素,果品公司有经验的老员工耐心地给周建平挑选了适当成熟度的香蕉,并为他装车发货。

    到达华兴市,周建平迫不及待地从车上搬下一筐,虽然采取了很好的措施,他也害怕再次出现上回那种情况。打来一看,周建平眼前一亮,在广州装车时还略带青色的香蕉,运到这里颜色正好!一连打开几筐,颜色都没有问题,周建平那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卸完车,搭了一处简易售货台,周建平把颜色鲜亮的香蕉摆上台面,很快就把顾客吸引过来了,不一会儿,购买香蕉的顾客排起了长队。因为香蕉品相几乎没有差别,周建平不允许挑选,从称量,付货到收款,全由他一人完成。

    从上午十点到下午五点,两千斤香蕉销售一空。收拾完场地,周建平感到精疲力尽,饥肠辘辘,他找了家小旅馆,放下行李后先去街边的餐馆吃了点饭,回到旅馆,甚至没来得及洗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周建平起床后好好洗漱了一番,换了件衣服,这次回家,当然说不上衣锦还乡,但说啥也不会像上次那么狼狈不堪了。

    走出旅馆前,周建平拢了拢账,除去成本,这次广州之行,净挣了五百块钱,他计划拿出二百块钱归还父母,剩下的钱,他要继续做事。

    看见归来的儿子不像上次那么蓬头垢面,疲惫不堪,陈秀华稍微放心了点,“建平,回来啦。”

    “妈,我回来了。”

    放下行李,周建平要帮着做午饭,“你歇着吧,饭都快好了,等你爸到家就吃饭。”

    不一会儿,周学成扛着农具从地理回来,“爸,洗手准备吃饭了。”周建平主动打招呼。

    “嗯。”周学成对儿子的突然出现并不关心,他还在为周建平借钱的事生气,心里合计着,这小子是不是把钱花完了,又回家想什么歪点子来了。

    半个多小时就吃完了午饭,陈秀华正要收拾碗筷,周建平说:“妈,你稍微等等,我跟你们说点事儿。”

    “哦,什么事儿?”陈秀华又坐回凳子上。

    “上次跟你们借的二百块钱,我还给你们。”说着,周建平从上衣兜里掏出一卷钱,数了一遍,正好二十张,顺手递给陈秀华。

    “你出去这一个多星期,一分也没花吗?”陈秀华不急于接过儿子递过来的钱。

    “花了,我挣了点钱,现在用不着这些钱了,就把它还给你们。”

    陈秀华接过钱,“建平,你能不能告诉我们,你在外面干什么挣钱了?”

    “妈,请你放心,你儿子是有知识的人,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不能做。现在政策开放了,允许个人做生意,我上次就说过,我在外面做的是正当生意,没有做犯法的事。”

    “那就好。这些钱,你做生意不得需要本钱吗?拿去先用着,等手头宽裕了,再还不迟。”

    “谢谢你们的好意,做生意的本钱,我已经有了,这钱你收起来吧。”

    周建平执意要把钱还给父母,周学成和陈秀华的内心反而觉得愧疚起来。

    “上次见面那件事,你是怎么打算的?”周学成提出这个问题,他是怕儿子因为还了钱,而对相亲的事反悔。

    “上次见面,你是说跟那女孩相亲的事?我跟妈都说了,只要对方愿意处,我也不反对。”

    周学成提着的心放了下来,“这钱还是你的,放在我们手里,也是等你将来结婚用。”

    “白纸黑字已经立下字据,我结婚成家绝对不用你们花一分钱,保证说到做到。”周建平说。

    “你什么意思?要跟我和你妈较劲是不是?”周学成又要发怒。

    “我跟你们较什么劲呀!你们辛苦了大半辈子,手头也没有什么钱,我下面还有兄弟姊妹三四个,他们将来花钱的地方多着呢,这点钱就留给他们吧,好歹我现在也能挣钱了,总算可以为你们减轻些负担,这有什么不好吗?”

    “建平说的有道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建平,人家那边前几天给介绍人回信了,那女孩同意先跟你认识了解一下。要不,趁你在家,找机会你们俩单独见个面?”

    “随便。过几天我还要走。”周建平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你别随便呀,单独见面,是你们两个的事,你是男方,你得主动。”陈秀华道。

    “妈,你说我怎么主动?我定个地方,她不一定知道,我看还是对方确定见面的时间地点比较合适,反正最近几天我都在家,哪天都行,整个华兴市没有我找不到的地方。”

    “好,那就告诉介绍人,让对方确定时间地点。”

    女方把见面地点定在东山中学大门外,常玉玲曾在这里念过两年书,对这里稍微熟悉一点。

    三天后,周建平和常玉玲在约定的地点见面了。

    今天的常玉玲,虽然仍很朴素,看上去却比那天晚上更加顺眼一些,头发被一枚头饰束在脑后,脸庞略施脂粉,在自然光线下,皮肤略显白净,一身合体的粗布衣服,外加脚上那双平绒面料的半高跟鞋,把她的身材衬托出些许立体感。

    没有其他人在场,两个人反而少了一些腼腆。

    “你在这里念过书?”周建平先开口说话。

    “念过。”

    “我也是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咱俩是校友呢,说不定还是同一届的。”

    “我只念了不到两年,没毕业。”常玉玲道。

    “哦,那没什么,都过去这么多年了,毕不毕业都无所谓。”周建平怕这个话题让对方尴尬。

    “听说你是正规的高中毕业生?”

    “嗨!这样说是为了好听,实际上应该叫正规落榜生。”周建平自我解嘲道。

    “高考录取率那么低,高中毕业落榜的太多了,没啥遗憾的。现在回到村里,整天就跟农活打交道吧?你们有知识,一定能当个好农民。”

    沿着校门外面的大道,两人边说边往前走。

    “不瞒你说,我对当农民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

    “不想当农民,你想做什么?”

    “现在政策放开了,只要愿意做,可干的事情很多,当然不能干坏事。”

    “看来你是个理想主义者。”

    “也许吧,没有理想,社会就不能进步。”

    不知不觉中,他们来到了东山乡政府所在地,这里有一条几十米长的街道,两边有一家供销社,一家卖油盐酱醋的所谓副食店,一家农资商店,还有两家小饭馆和几家杂货小商店。

    “快到午饭时间了,咱们吃点饭去?”

    “不了,我娘还在家里等着我呢。”

    “好吧,不过走的有点热了,咱们喝瓶汽水。”

    常玉玲没有拒绝。

    两人约定抽时间再见。

    在回家的路上,周建平心里合计着,要说前阶段自己口头上同意跟这女孩相处,那完全是为了应付父母,通过今天的接触,他认为这女孩真心值得相处。

    周建平是个懂得审时度势和权衡利弊的人,他把自己和常玉玲的情况进行了一番比较,家庭方面,虽然现在了解的还不甚清楚,起码对方的情况不会比自己那个家庭差。

    要说两人的自身条件,并不是常玉玲的哪方面多么出色,平心而论,她长相外形一般,只是个看得过眼的农村女孩,问题是周建平自己又有多么优秀呢?论身高,他比对方也就高个十公分八公分,说长相,对方普通,把周建平扔到人群当中,也看不出他有任何出众之处。

    周建平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高中时他就对自己的长相有清醒的认识,对班花校花之类的漂亮女生,他总是敬而远之。做事情可以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对于自己将来的另一半,周建平却很现实,他从来没有想吃天鹅肉的奢望。

    回到家里,陈秀华正在准备午饭,“建平还没吃午饭吧?”母亲的意思是,大中午的,你没请对方吃饭吗?

    “没有,常玉玲说她妈在家等她。”

    “嗨,有啥着急事,吃了饭再说还不行?”陈秀华担心两个年轻人谈的不好。

    “没事,以后有的是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