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15部分

扬帆1980-第15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嗬!高人一等是吗?我要告诉你,在我单枪匹马闯广州的时候,你可能连毛都不是,别以为自己多么了不起!”这几句话,在场的人同样也都听得很清楚。

    周建平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方科长脸上有点挂不住了,“小闫,干什么呢?哪有这么跟同事说话的?咱们科一共还不到十个人,同事之间,干嘛不能好好说话?还有,我要告诉你们,建平是马兴伟的同学。叫服务员加把凳子,大家都坐下。”

    “方科长,我跟大家是同事,咱们不提马兴伟,还有aa制,该多少钱你告诉我。”

    通过这次聚餐,同事们知道了周建平也是有性格的,尽管他自己从来没提起过,要是论及背景靠山,销售科哪一个比得上他跟马兴伟的关系?有了马兴伟这层关系,不就跟马厂长有关系吗?从此以后,起码表面上,同事们跟周建平比以前融洽多了。

    通过几个月的观察,周建平认为公司产品出现滞销的主要原因,除了市场竞争加剧,更为关键的是销售人员缺乏动力,公司缺乏激励机制。

    星期天下午,周建平约请马兴伟吃饭,谈起自己现在的工作,他跟马兴伟谈了自己对附属公司销售现状的看法。“这些话你跟老刘谈过吗?”马兴伟一致认为周建平适合做销售,调他去销售科之前,正是马兴伟向老刘推荐了他。

    “销售科那帮人本来就对我有所抵触,我再一次次往刘经理办公室跑,他们不得怎么想呢。”

    “你的看法,也许正是老刘想知道的。这样吧,哪天我碰见老刘,把你的看法转告他。”马兴伟道。

    三天后的一个上午,老刘告诉销售科方科长,因工作需要,他要借调周建平到公司办公室帮几天忙。

    见面后,老刘开门见山,“兴伟把你的看法跟我说了,非常好,建平,这就是我调你去销售科的主要目的。”

    “刘经理,既然你都知道了,我就没啥可说的了。”

    “不,我想详细了解你的看法和想法。另外,我还要跟你探讨销售动力和激励机制的问题,企业应该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起到激励作用?”

    “刘经理,其实那就是一个粗浅的看法,我并没有什么具体想法。”

    “不是说了嘛,我想和你探讨这方面问题,既然你有看法,哪怕是粗浅的看法,说明你思考过有关问题,我想听听你的见解。”

    理了理思路,周建平说:“刘经理,市场出现竞争,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咱们回避不了竞争,只能勇于面对,这种外部因素咱们左右不了,企业能做的,只有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销售人员,这些措施都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举措,咱们已经这么做了,目前来看,效果不甚明显。”

    “这些措施都是必要的,但我觉得还不够,因为你的产品质量再好,成本再低,最终还得靠业务员去销售,如果他们没有积极性,整天窝在办公室,酒香也怕巷子深呀!”

第17章 同场竞技(2)() 
“你能说的再具体一些吗?”老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通过我的观察,现在这些做销售的业务员,他们跟其他职工挣一样的工资,销不销售,销售多少,他们的收入跟销售业绩没有丝毫关系。出差跑销售,起早贪黑,东跑西颠,挤车等船,车票又非常难买,时常站的人两腿发麻,这项工作其实相当辛苦,如果在办公室窝着也不少挣工资,平心而论,谁愿意没事找事,自讨苦吃?”周建平说。

    “嗯,有道理。”

    “刘经理,我到销售科也有半年多了,经常可以看到,每次派业务员出差,科长老方都很为难,因为派谁谁都不想去。按理说,销售科的业务员出差跑业务,就跟车间职工上岗操作机器设备一样,那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可这些人谁也不愿意出差,只想窝在办公室,上班时间不是家长里短,就是胡诌八咧,要不就搬弄是非,总之,正事不干,晚来早走,他们家里接送孩子,买菜做饭之类的事,啥也耽误不了。”周建平娓娓道来。

    “建平,你认为怎样才能让销售科的业务员主动走出去呢?”老刘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周建平。

    “这就是所谓的激励措施,有了激励,销售人员就会产生走出去的动力。”

    “难道需要单独给他们涨工资,提高收入?”

    “恰恰相反,这些人的日子已经过得很滋润了,再涨工资,不仅对他们起不到激励作用,还会使他们更加懒惰,甚至得寸进尺,变本加厉。”

    “那你的激励措施指的是哪些方面?”

    “把工资给他们降下来,收入跟销售业绩挂钩。”周建平直戳要害。

    “这么多年来,职工们都习惯了涨工资,把工资往下降,还是第一次听说,阻力一定很大,恐怕很难实施呀!”老刘忧虑道。

    “你不能光看前面一句,后面还有一句呢,这两句话相辅相成,合起来就是激励措施。”周建平解释道。

    “按你的意思,销售人员的工资下降多少合适呢?他们的收入又怎样和业绩挂钩?”

    “刘经理,我只提思路,这些具体指标,还是让制定政策的人去测算吧。”

    “我就是公司制定政策的人,除了我,第二个人就是你,这项工作非咱们两个不可,你想推也推不掉!”

    “嗨,我就是个临时工,让我参与这样的决策不合适啊!”周建平不愿蹚这样的浑水。

    “合不合适我知道,咱们这是商量工作,跟你的身份无关,还是先谈谈你的设想吧。”在这件事情上,老刘真心希望得到周建平的帮助。

    自己这么个打工仔,想不到竟要参与公司的政策制定,虽然很不情愿,但老刘发自内心的真诚相邀,让周建平实在无法拒绝,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把销售人员的工资降低百分之四十,给每个人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规定一个销售额度作为基本任务,完不成任务的,只能拿这百分之六十的工资,完成基本任务的,拿全额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根据超额完成的数量,按百分之多少给销售人员提成,这部分收入可以称为绩效工资或奖励工资。”

    老刘马上接话:“对完不成基本销售任务的,工资降低了,相当于受到了惩罚,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他绩效提成,超额完成越多,绩效提成越多,相当于变相奖励。”

    “对,这就是激励措施,在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一定会产生让销售人员主动走出去的动力。”周建平道。

    “嗯,这项政策一旦实施,我相信对销售工作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对那种真没有销售能力的业务员,恐怕就要吃大亏咯!”老刘这是同情弱者吗?

    “那没办法,业绩好坏就是要从经济收入上体现出差别来,否则这项政策就失去了意义。某人如果尽力了,业绩还是上不去,只能说明他不适合做销售工作,这样的人,应该动员他主动申请调离销售岗位,也许到生产一线还是个很好的操作工呢。”

    “你说得对,销售科的所有人,包括科长,都应该用业绩说话,有销售业绩,证明你适合这项工作,通过努力也打不开销售局面,只能说明你不适合做销售,自己应该主动申请调离。建平,我让办公室工作人员给你准备一些纸笔,你到隔壁办公室,把你的想法和咱们讨论得到的共识,整理成一个方案,涉及的指标越详细越好,时间不限,整理完成后,咱们再进一步讨论,你觉得怎么样?”

    这是领导给自己安排的工作,周建平当然得遵照执行,他把自己关进老刘隔壁的一间小办公室,用了三天时间,草拟了一份“附属企业公司销售政策实施办法”,老刘过目后,对个别指标提出了意见,两人再次进行了一番商议,最后确定下来,打印后成为公司红头文件下发到科室。

    下发红头文件后,周建平借故在机关办公室多呆了一天,他第二天才回销售科,为的是尽量减少人们对他的猜忌。

    上午八点,周建平刚在自己那张小办公桌前坐下,销售科长老方走过来递给他两页纸,“其他人都看过了,你也看看。”

    还用看吗?这就是周建平自己起草的文件,上面的内容他都能背出来。但他不能让销售办公室的其他人看出他的表情,还是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随后,把文件送回方科长办公室。

    老方来到业务员呆的大办公室,他拉把椅子坐下来,“现在人齐了,公司下发的文件大家都看了,按公司规定,从下个月起,咱们这些人的工资就要按文件执行,大家说说自己的打算。”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这些制定政策的人,站着说话不腰疼,跟我们定了这么多条条款款,他们以为销售工作那么好干?”

    “销售业绩跟工资收入挂钩,真是前所未见,我们同样上班八个小时,凭什么要少拿工资?”

    “销售业绩提成,说得好听,真要超额了,他们能兑现吗?怕是公司办公室那些人都不会答应吧。”

    “扯淡!销售业绩不好,主动申请调离,工作岗位可以随便挑选吗?”

    。。。。。。

    方科长觉得这些发言都没有意义,见周建平一言不发,而他却很想知道周建平的见解,“建平,文件你也看了,你有什么看法?”

    “哎哟,我嘛,什么看法?怎么说呢?刚才大家说的我也听的很清楚,不过我觉得既然上面颁布了这项政策,估计也有他的道理。”周建平说着模棱两可的话。

    “你说的道理,指的那些方面?”

    “按我的理解,这项政策起码为业务员出去跑业务提供了动力。谁都知道,出差跑业务,起早贪黑,忍饥挨饿,吃苦受累,如果不比别人多挣一份钱,谁愿意主动出去遭那个罪。这回文件上说了,你吃苦受累,只要业绩好,公司给你提成,让你增加经济收入,这就好像是对你的奖赏,不再像以前那样白干了。”

    “好是好,这样的政策以前从来没有过,公司到时候能兑现吗?”还是有人持怀疑态度。

    “在生意场上,讲究个信誉,如果言而无信,以后就没人愿意跟你打交道了。我想,这么大的附属企业公司,白纸黑字,红头文件,落款还盖有公司的大印,不至于不顾自己的声誉吧,方科长你说是不是?”

    老方点头称是,但感觉整个销售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尤其去年从基层调来销售科的两个年轻人,都是老方的亲信,这两个年轻业务员根本不会跑业务,老方原本想带带他们,现在出了新政策,他们的处境令老方担忧,老方道:“你们老业务员还好点,新来的业务员,压力更大!”

    无论销售科的人对新政策有多大的意见,文件一旦下发,就得贯彻执行,他们知道,从下个月起,在工资上就要动真格的。于是,所有业务员,包括科长老方,都离开了办公室,走向全国各地的用户。

    要说跟客户打交道,察言观色,谈吐交流,顾客心理,迎来送往等等方面,销售科这帮人,包括老方在内,没有哪个比得上早已在严酷的商业环境中历练过两三年的周建平,别人谈不下来,甚至已经放弃的业务,周建平接过去最终却能谈成,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