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117部分

扬帆1980-第117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我天生胆小,也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心理作用,杨主任,我对这件事实在没有信心。”周建平不为所动。

    见无法说服周建平,老杨使出了最后一招,“周总,你们的公司如果不愿搬迁到老薛他们那个地方,也可以按原计划搬到滨城镇的新厂区,跟薛总他们置换后,除了得到老薛他们那块土地,土地差价的补偿我会一分不少地给你,而那块土地既可以用于你们公司将来做新项目,也可以转让给别人。你计算一下,这在经济上你们是绝对不吃亏的。”

    真是绞尽脑计,挖空心思啊!可见这件事对老杨的吸引力有多大,周建平也是服了。“杨主任,今天的通话就到这里吧,你刚才的建议我们需要在企业内部商量一下。”

    “健生食品公司不是私营企业吗?周总,你是老板,怎么还决定不了呢?”

    “领导有所不知,我们虽然是私营企业,其实我们更是一家股份制企业,除了我,还有别的股东。这样的大事,哪能由我一个人说了算?”周建平暂时还不想把关系搞僵。

    “好吧,希望你们尽快商量,今早拿出统一意见。我两天后再跟你联系。”

    这一通电话打了一个多小时,周建平把话筒在左右手之间换了两三次。放下电话,周建平来到赵馨梅办公室,“刚才杨副主任跟我通电话了。”

    “他怎么说?”

    “跟我讲了一个多小时,反反复复就一个目的,让咱们搬迁后跟弘达公司进行土地置换。”

    “他还真是执着啊!”赵馨梅感叹道。

    “他已经跟我交了实底,几乎已经把话说明,就是想以土地置换和对咱们的蔬菜基地进行补贴为载体,达到他的利益输送的目的。”

    “这位杨副主任拿咱们不当外人,真是敢说呀!”

    “他可能认为现在健生食品公司正在申请政府补贴,咱们有求于他,所以在咱们跟前也就少了很多顾忌。”

    “有了上次城建环卫局罗明军那个教训,他就是给出多么优厚的条件,也不敢跟这些人做交易了!他们可以为了某种利益拼命一搏,赌上一把,咱们可是做企业的,需要做长远考虑呀!”赵馨梅道。

    “可不是嘛,但无论我如何拒绝,老杨总是紧追不舍,最后我只能说这件事需要公司股东商量,我自己说了不算,他才答应两天后再跟我联系。”周建平道。

    “两天后你打算怎么回复他呢?”

    “不知道,这不想跟你商量对策嘛。”

    赵馨梅专注思索了片刻,“实在要想拒绝老杨,那就告诉他蔬菜基地的政府补贴咱们不申请了。”

    “对,这是咱们的杀手锏,大不了咱们不要政府补贴,把申请报告撤回来。”周建平主意已定。

    第三天上午九点多,周建平办公桌上的电话想起了铃声,接起来一听,正是市府办老杨。

    “周总你好!你们商量的结果怎么样?”没有客套,没有啰嗦,老杨开门见山。

    “杨主任,我们公司一共五名股东,那四名都不同意。”周建平也是直来直去。

    “作为老总,你是公司最大股东吧?我估计你的股份起码要占到百分之五十一。”老杨道。

    “差不多吧。”

    “那就对了,别考虑其他股东的意见,关键是你如何决定的?”老杨仍旧采用步步紧逼的战术。

    “杨主任,虽然我是大股东,总经理,但我也要尊重其他股东的意见呐!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制定了一项办事原则,那就是公司的所有大事,必须征得全部股东的同意,取得一致意见后,才能付诸实施,这么多年来,这项原则我们从来没违背过。”这是周建平的临场发挥。

    “你没有跟他们做做工作吗?你是德高望重的总经理,说话应该很有分量呀?”

    “说句实话,杨主任你别生气,这件事我本身就有顾虑,其他股东也都是聪明人,再怎么做工作,我看也是无济于事。”

    “这么说来,局面进入了死胡同,事情办不了啦?”老杨的语气有点咄咄逼人。

    周建平知道老杨生气了,但他丝毫不会在意。沉寂了片刻,电话里再次传来老杨沮丧且气急败坏的声音,“周总,咱们以前是不熟悉,但经过元坝村蔬菜基地的合作后,现在已经成了朋友,以后还要继续合作,我请你们配合这么点事都不给面子,将来的合作还怎么进行?”

    “杨主任,确实有点遗憾,但股份制企业就是这样,我们要尊重所有股东的意见,不能搞一言堂。否则,企业就不能正常运转,这一点还请领导理解。”

    “理解?我理解你们,谁理解我?请你们配合一下都这么难,你让我怎么想?以后的合作还能进行下去吗?”老杨越说越生气。

    周建平见老杨不依不饶,没完没了,他当然不吃这一套,“杨主任要是这样说,那我提个建议,健生食品公司把申请报告撤回来,政府补贴我们不要了,这样总可以了吧?”

    ps:书友们,我是创里有作,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35章 意外难题() 
为了弄清双碑村蔬菜生产基地产量为何突然增加,周建平专程回了一趟家,见老家大门紧锁,他估计常玉玲一定去了双碑村,便让司机调转车头,往岳父家驶去。

    车在岳父家的院子外面停下来,周建平下车往院子里走,常文新正在院子里侍弄花草,抬头看见了周建平,“哟,建平来啦?”

    “爸,你忙着呢?我来找玉玲。”

    “玉玲早上来了一趟,估计是去菜地里转悠了,一会儿能回来,进屋里喝茶等着她。你坐车来的吧?把司机也喊进来喝茶,不着急的话,在这儿吃午饭。”常文新每次见了周建平,好像都有说不完的话。

    “哦,看看吧,有时间就留下来吃饭。”

    周建平招呼司机孙师傅进屋,并跟双方作了介绍,常文新端上新沏的铁观音,当孙师傅知道常文新是外省一家国营大企业的退休职工时,他对老常显得格外尊敬。

    过了一个小时,周建平见常玉玲还没回来,便断定这顿中午饭要在岳父家吃了,他把孙师傅叫到一边,跟他做了一番交代,随后,孙师傅开车出去了。

    大约上午十一点左右,吴桂香先回家了,见周建平在,打过招呼后,便要去厨房准备午饭。周建平赶忙叫住岳母:“妈,你歇着,今天中午我们在这里吃饭,但不用你动手,你老人家也是劳累半天,坐下休息就好了。”

    吴桂香看着常文新,不知道女婿这是啥意思,老伴告诉她:“建平已经安排司机出去采购了,我估计他是去乡上的饭店买现成的,是吧?建平。”

    “对,我们来的突然,我让司机去饭店买现成的,就不麻烦你们二老了。”周建平道。

    “一点都不麻烦,买现成的,也得炒两样青菜吧?”说着,吴桂香还要往厨房去。

    “妈,你歇着就行了,司机买的菜里面肯定有青菜。”

    “建平都安排好了,你就别忙活了,坐下来等着吧。”常文新道。

    “那也不能坐下来等,我去洗洗手,把餐具准备好。”

    “这还差不多,去准备吧。”常文新转身看着周建平,“你妈就是闲不住。”

    不一会儿,常玉玲推着自行车进了院子,他看见周建平,“你怎么来了?”

    “我来找你有事。”

    “什么事儿?”

    “吃了饭再说。”

    常玉玲望着吴桂香,“妈,咋没做饭呢?”

    “建平让司机去买了现成的。”

    话音刚落,那辆黑色桑塔纳轿车停在了院门口,孙师傅从车上下来,提了两大袋子东西走进院子,“放在哪里?”孙师傅问。

    “哟,回来啦,直接放到桌子上吧。”常文新道。

    张开袋子一看,孙师傅还很会点菜,荤素搭配,买了十道菜,甚至连主食都买回来了。吴桂香跟常玉玲母女从厨房拿来盘碗,把这些菜转移到餐具里。

    摆上碗筷后,午餐开始,“喝点酒吗?”常文新征求周建平的意见。

    “中午时间短,少喝点吧。”其实午饭时间周建平不想喝酒,但他知道老岳父平时不能喝酒,他就利用这个机会陪老人家喝点。

    二两的杯子,每人倒上一杯,见酒喝到了一半,常玉玲问:“专程来这儿找我,什么事?”

    “哦,公司从你这里报上去的情况了解到,双碑村蔬菜基地近半年的蔬菜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多,我想实地了解有关情况。”周建平道。

    “产量确实有所增加,究竟增加了多少,我不是十分清楚。”常玉玲道。

    “我想知道什么原因引起了产量增加?增加的产量在不在公司的协议范围之内?”这是周建平想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有些是协议农户增加的产量,有些不是。”

    “你能说的具体一点吗?”

    “当初签署协议时,有一部分农户没有加入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中,通过这一两年的运作,这部分农户觉得蔬菜种植的效益不错,他们也逐渐改种了蔬菜,品种方面,他们跟协议农户一样。这是近半年双碑村蔬菜产量增加的主演原因。”常玉玲道。

    “哦,原来是这样!我就说嘛,协议农户都是按公司计划种植的,产量怎么会突然增加呢?发现他们改种蔬菜,你没劝告吗?”周建平道。

    “怎么劝告?人家在自家地里种什么,我管得着吗?”

    “说的也是,问题是他们种的这些蔬菜,公司要不要收购?”

    “如果不收购,指望这些农户自己到市场上出售,我估计他们的菜多半要烂在地里。”常文新道。

    “我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不是协议农户,他们种植的蔬菜,我们完全可以一斤也不收购,谁也挑不出任何毛病。但是这些人都是双碑村的村民,我们的蔬菜基地就在双碑村,如果他们的蔬菜烂在地里,这些人对外怎么说,那就不得而知了,假如外界有人说健生食品公司的蔬菜基地把菜烂在地里,对公司的声誉有何影响?另外,这些人也是咱们的父老乡亲,眼看他们辛辛苦苦种植的蔬菜烂在地里,咱们也是于心不忍呀!”周建平道。

    “建平分析的很有道理,这些人如果对外说他们也是蔬菜基地的菜农,那无异于给公司抹黑。要是也一起收购呢,公司有什么困难吗?”常文新道。

    “公司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们跟所有客户都签订了购销合同,每天供应多少蔬菜,在合同里规定的清清楚楚,要是我们突然给某些商场或超市增加供货量,人家也不可能接受呀!”周建平很是为难。

    “对呀,合同里计划好的供货量,你们不能单方面改变。如果收购这些协议外农户种植的蔬菜,就会扰乱公司的销售计划。这的确不好办。”常文新道。

    周建平放下筷子,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初那些没有签署蔬菜种植协议的农户,现在竟然给他出了个意外的大难题!这些人眼看种植蔬菜的收益更高,现在自发地改种蔬菜,这些菜农的蔬菜又不能自己销售,如果不收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