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扬帆1980 >

第110部分

扬帆1980-第110部分

小说: 扬帆1980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在咱们双碑村建蔬菜基地。”周建平鼓起勇气道。

    “在双碑村建蔬菜基地?这个想法很大胆,也很有想象力,但蔬菜基地需要有人出面组织,还要对产品集中收购,这些工作都不简单呀!”常文新认识到了事情的困难程度。

    “在元坝村建蔬菜基地,当时还没有任何经验,这些困难我都经过了,确实不容易,但一件件做下来,最后把所有困难也都克服了。”

    “可是建平,谁来替你组织呢?要是早几年,我倒可以出面,但我现在年纪有些大了,有点力不从心啊!”

    “爸,多谢你的好意,即使早几年,也不能让你出面组织,因为根据我的经验,出面组织村民这件事,就不是某个人能独自承担得了的。”周建平道。

    “那该怎么办呢?”

    “我想问问,咱们家有没有跟双碑村村委会主要领导认识或熟悉的。”

    “这个,”常文新略一思忖,“现在的村支书吴桂明跟玉玲她姥爷是一个小村的,跟玉玲她娘是叔伯表姐弟,论起来吴桂明得管我叫姐夫,但是年轻时我在外省工作,年老退休回家后,平时跟这些人也没啥接触,最多就是玉玲她姥爷那边有啥事,我们见面也就打个招呼,寒暄几句,根本没有深交。”

    “想办法跟他接触上,能跟他见个面最好了。”周建平迫切的心情写在脸上。

    常文新站起身来,“你稍等等。”他走到屋门口,冲院子里喊道:“玉玲,叫你娘进来一趟。”

    吴桂香匆匆走进来,“找我啥事儿?”

    “建平想跟村支书吴桂明见个面,你能想个什么办法把他请过来?”

    “建平怎么突然想起跟吴桂明见面?”吴桂香一脸的不解。

    常文新接过话,“这你就别管了,你想个办法把你这位当村支书的叔伯兄弟请过来就行了。”

    “那就得我或玉玲亲自去他家里请。”吴桂香道。

    “你两个去我觉得不一定请得动,最好先找到你兄弟吴桂林,让他出面,事情也许差不多。”常文新道。

    “嗯,你这个办法最好了!桂林跟吴桂明是发小,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他们不仅是表兄弟,还是关系很好的朋友。要是这样的话,我就不用去了,玉玲找到她舅,跟桂林一说,保证没问题。我正好准备午饭。”

    “麻烦你把玉玲叫进来,跟她交代一番,让她快去,免得晚了找不到人。”常文新道。

    常玉玲骑上自行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她舅家,看见她舅妈,常玉玲也不进屋,“舅妈,我舅呢?”

    “玉玲来啦,先进屋说话。”

    “不啦,我还有事呢。”

    “桂林,你大外甥女找你有事!”

    吴桂林从屋里走出来,“玉玲来啦,咋不进屋呢?”

    “舅,我爸我妈请你去我家,哦,不,去他们家吃午饭。”没等吴桂林答应,常玉玲压低嗓音继续说:“还给了你一个任务,让你把村支书吴桂明带去。”

    “他们什么意思?请我吃午饭,还要带上吴桂明?究竟请谁呀?”吴桂林莫名其妙。

    “舅,你别问我,他们就是这么说的。”常玉玲道。

    “玉玲,不是你捎错信了吧?”

    “绝对没有,我一个字都没说错。舅,你看着办,我不管了,还得回家帮我妈做饭。”说完,常玉玲骑上车回去了。

    不管大姐两口子什么意思,人家这么说的,吴桂林就得这么办,大姐家条件一直不错,想当初吴桂林结婚成家时,吴桂香在经济上帮了不少忙,人家托付这么件小事,如果办不好,今后如何面对大姐?

    想到这里,吴桂林跟媳妇打了个招呼就出门了,他先去吴桂明家,得知吴桂明在村委会,又跑到双碑村村委会,见面就问:“事情忙完了吗?”

    “桂林来了,找我有事?”

    把吴桂明拉到一边,吴桂林道:“中午跟我去大姐家吃饭,人家请你。”

    “桂香大姐家,请我?”吴桂明更是奇怪。

    “对,就是请你,我作陪。你要忙完了,现在就走。”

    “这,好吧,我跟他们说一声。”

    兄弟两个一前一后朝着常文新家的方向走着,心里都在犯合计,这顿饭是什么意思呢?吴桂明跟叔伯大姐吴桂香当然很熟,但从来没在她家吃过饭,跟那位退休在家的姐夫只能算是认识,相互根本就不了解。吴桂林到亲姐姐家吃饭倒很正常,为啥非要带村支书?

    谁也没想出问题的答案,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吴桂香家的院子门口。兄弟俩刚迈进院门,正在院子里洗菜的吴桂香看见了,她大声喊道:“老常,建平,来客人了!”

    “大姐,你忙着呢。”吴桂明道。

    常文新从屋里迎出来,“欢迎书记来家里做客!”

    “姐夫,你太客气了,什么书记呀,叫兄弟就行。”

    周建平也从后面迎上前来,“两位舅舅,欢迎你们!”

    吴桂明握着周建平的手,他问一旁的吴桂林,“这位是?”

    “你不认识吗?他就是玉玲的丈夫周建平。”吴桂林介绍道。

    “哎哟!闻名于华兴市的企业家,咱们西山乡的大能人,名字如雷贯耳,却一直未见其人,见到你很荣幸!”

第128章 钱的作用() 
“不敢当,舅舅过奖了。”

    “我只是如实叙述,一点都没夸张,咱们西山乡的张书记和刘乡长就是这么说的。你的企业在市里,据说你这个人为人非常低调,原本我们并不知道西山乡还有这样的能人,但你的公司独自出资修建了西元公路,又在元坝村建了蔬菜种植基地,帮助父老乡亲脱贫致富,即使你再低调,名声也会自动往外传。”吴支书说。

    “桂明,进屋喝茶。”常文新提醒道。

    “对,进屋里坐下说话。”吴桂林也在一旁提醒。

    常玉玲进屋换了一壶新茶,倒茶的功夫,她笑嘻嘻地说:“书记舅舅稀客,你好难请。”

    “玉玲这话什么意思?我怎么难请了?”吴桂明不明其意。

    “玉玲怕请不动你,她去我家,让我请你,我不跟你说了嘛,今天中午实际上是请你吃饭,我只是作陪的。”吴桂林道。

    “咱俩还分这么清楚吗?什么请你请我的,到大姐家做客,都是客人,你们说对不对?”

    “对,书记说的在理。”常玉玲道。

    大家喝茶聊天,吴桂明道:“姐夫,退休回到家里待得习惯吧?”

    “习惯,这里就是我的家,我是土生土长的双碑村人,虽然后来参军,又参加工作,但每年也要回家几趟,对这里的一切都不陌生,没啥不习惯的。”

    “农村不如城市热闹,生活条件也没有单位那么好,刚回来那会儿,可能觉得有些不方便?”

    “这种感觉所有退休人员都有,不在乎家在农村还是城市,因为从前每天吃了早饭就要去上班,退休了,吃完早饭觉得没抓没挠,这种感觉一般要持续半年左右。至于生活条件,热不热闹什么的,我本来就是穷苦人家出生,对这些不感兴趣。”

    “建平的企业现在有多少职工?听说规模不小啊!”吴桂明转移话题。

    “我们公司现有职工近一千六百人,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不可能养闲人,要是放在国营企业,跟我们营业规模相当的企业,人员配置起码得三四千人。”

    “怪不得刘乡长对你赞口不绝,只要乡里开会,但凡他讲话,就会提到你,说你懂经营会管理,素质高,不仅企业搞得很好,而且为人低调不张扬,境界高。”

    “那是刘乡长谬赞,舅舅你别当真。”

    支书吴桂明的话,让周建平腼腆起来,他巴不得岔开这个话题。

    常文新看出了女婿的意思,他把话题引向正轨,“桂明,今天请你来家做客,建平他有事想跟你探讨。”

    “建平有事探讨,好啊,什么事?”吴桂明顿时集中了精力。

    “他的企业准备扩大规模,想要建设与之配套的蔬菜基地。他听玉玲说咱们双碑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想在咱们村里建设蔬菜种植基地。”常文新简要介绍了周建平的想法。

    “玉玲说的没错,双碑村的确有蔬菜种植的传统,村里一些人自古就有种菜的习惯,姐夫你知道,生产队时期管的那么严,还有社员偷着种菜,然后拿到市场出售。”

    “你觉得建平在双碑村建蔬菜基地的想法是否可行?”常文新追问道。

    “是否可行………,我不知道建平要建多大规模的蔬菜基地?”

    周建平接过话,“我们想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扩大二倍,我估算了一下,蔬菜基地得把全双碑村的农户包括进来,才能跟我们的生产能力匹配。”

    “包括全村,你这基地可不小啊!双碑村人本来就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我认为这事应该可行吧。”吴桂明道。

    双碑村是全西山乡最大的村子,有村民一万多人,土地近两万亩,按照周建平的设想,能有一多半村民参与到蔬菜基地建设,情况就很不错。

    “桂明,蔬菜基地建设需要有人出面组织,我的意思,你们村委会能不能撑个头,出面组织一下?”常文新道。

    “出面撑头倒是可以,具体需要我们怎么做?做什么?”

    周建平接过去,“舅舅,蔬菜基地建设需要统一行动,如果能以村委会的名义在全村做个动员,宣传一下,然后统计出有多少户村民愿意种植蔬菜,每户愿意种植多少面积,那就最好了,有了这两项数据,我才好做具体规划。其中涉及的劳务报酬,我们公司将给村委会如数付费。”

    只要有报酬,工作就会有动力,吴桂明最初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听说有报酬,他的态度马上有了微妙的变化,“动员和宣传都没有问题,我们跟村民怎么说呢?”

    “按我们给出的蔬菜品种和预定的数量种植,蔬菜成熟后,我们公司按市场平均价统一收购,公司和种植户同时签订种植协议和收购协议,对于家有困难的农户,购买种子和肥料的资金,可以由我们公司垫付,但将来要从蔬菜销售款中扣除。我们已经在元坝村有了一套成熟的运作方式,如果有兴趣,舅舅可以带着村委会的人去那里实地考察。”周建平道。

    “整个过程还弄得这么正规吗?”

    “当然咯,虽然是民营企业,但我们公司是正规单位,跟省内外的所有客户打交道,一律走正规程序。”

    “跟其他村比较,双碑村虽然条件稍好一点,但我们离富裕还差得很远,既然这件事有助于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我认为这件事值得去做。建平,咱俩就算有了这个意向,不过我得先跟村委会打招呼,估计其他村委成员也不会反对,咱们互留联系方式,过后随时互通情况。”吴桂明道。

    聊起感兴趣的事,时间过得总是很快,见玉玲往桌上端菜,周建平一看时间,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是该午饭的时间了。。。

    玉玲娘家是村里比较殷实的家庭,肉食一般不缺,地里生长着好几种新鲜蔬菜,经过近两小时的忙绿,吴桂香弄好了一桌子菜肴,男人们在酒桌上少不了喝酒,要探讨的事情已经沟通的差不多了,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就是喝酒。

    两杯酒下肚才知道,周建平的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