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修行都市 >

第12部分

修行都市-第12部分

小说: 修行都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论道符也可以经过改造,具有其他的功能,比如同门求援啊,警示啊,那些符咒不但传递的信息复杂了,而且范围也会很广。

    方正制作的,就是一个最简单最基础的论道符,作用范围不过十米左右而已。

    不过再怎么简单,再怎么基础,这个符咒也是方正制作的第一个符咒,方正还是很开心的。

    擦了擦额头的细汗,方正坐在了椅子上,一边恢复着真气和精神,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杰作。

    黄色的符纸上面,画上了数道弯弯曲曲的字符,呈现出鲜红色,在黄色的背景下显的更加鲜艳。

    歇了十几分钟,感觉恢复的差不多了,方正想了一下,终于决定第二个符咒的种类了。

    第二个符咒,方正准备制作一个养生符,这是专门给普通人用的。养生符会提纯天地元气,然后释放出来,而且这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

    比如养生符在吸收了天地元气后,符文上的真气,就会把这些元气给同化了,形成一种比真气低级但是比元气稍微高级点的气,算是高级元气了。把天地元气改造成高级元气后,符纸会把这高级的元气释放出来,离得近的普通人自然会得到温养。

    普通人无法吸收元气,就像是无法通过皮肤呼吸一样,但是经过真气同化和改造过的高级元气,普通人还是能够吸纳一些的。毕竟真气是人体元气和天地元气融合后产生的,经它改造后的高级元气,还是带上那么点人体元气的特性的。

    这种天地元气的利用效率,对练气期以上的修士来说,低的令人发指。但是对普通人来说,那就是难得的机遇了,毕竟一般的普通人一辈子都未必能够吸收得到天地的元气。

    长此下去,就算是普通人也会变得身强体壮,甚至一般不会得一些感冒啊风湿啊这类的疾病,所以养生符还有另外的称呼,比如“祛病符”、“平安符”。

    制作养生符的难度要比论道符大一点,论道符只牵扯到加速天地流动,而养生符就不一样了。养生符首先要有吸收天地元气、改造天地元气的功能,等高级元气产生后,养生符还要把这些高级元气排斥出符外,这些逸散出去的高级元气,才能够温养人身。

    有了制作论道符的经验,方正这次倒是不慌不忙的,次第把准备事项做好,大致估量了一下体内的真气,方正就先开始在脑海中回忆起养生符的画法。

    方正不得不佩服吕祖传承的奇妙,当时如同附身在吕祖身上,虽然自由受到了限制,但是那些修行的经验,就像烙在方正记忆里一般,如他身体力行了一般。

    单单是输出真气量随符文的变化,就足够方正头疼了,一般人学这些至少得花费一两年的功夫;而且估量画符消耗的真气,同样是个经验活儿,不然的话,画符画到一半,得,真气枯竭了,只能做无用功。

    一般有师承的修士,在未踏入练气期前,就开始练习符文,至少要联系到得心应手的程度;等到了练气期,再花费一两年的时间,一边积攒真气,一边尝试真气量随符文的变化,积累经验。等到一两年后,才会真正的制符。

    而这段时间,梦中修行百年的方正,自然是不用再一步一步的经历这些了。

    待到毛笔吸足了符墨,方正紧握着笔,回忆起吕祖画符的动作,一双眼竟然直接闭了起来。

    这一刻,方正感觉,整个世界就剩下他一个人了,所有的声音,都渐渐的远离他而去。

    真气涌出,萦绕在笔尖之上,真气包裹着的一切,都在方正的脑海中一一浮现,如同看一场黑白电影一般。

    就当那滴浓重的符墨要滴落到符纸的瞬间,方正动笔了。

    笔走龙蛇,绵延不断。

    随着符文的刻画,天地元气就像是被磁铁吸引的铁粉一样,沿着符文流动。

    或急或徐,或勾或点,方正的动作却没有停顿的意思,而方正额头上的汗,也越来越多了。

    距离方正下笔已经快一分钟了,随着最后一个笔画勾勒完成,屋子里像是起了风一样,空气微微的流动着。

    这是因为符咒完成,天地元气涌入了符咒之中。

    方正将笔扔在桌子上,整个人坐在椅子上,大口的喘着粗气。

    体内的真气已经消耗了三四成,让方正有些疲惫不堪,就像是未筑基之前,一口气跑了十公里的感觉。

    疲惫暂且不说,体内那种空荡荡的感觉,仿若三天没吃饭一般。

    “玩大了!以后真气不足的时候,坚决不能这么玩了!”方正一脸的苦笑,本来他还想试试制个玉符,看现在这情况,这计划是要无限期推后了。

    坐在椅子上足足歇了十分钟,方正感觉才好一点,脸上也终于恢复了一些血色。

    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方正画符的心思也淡了下来。

    将画好的两个符咒摆在面前,方正拿起符笔,蘸了些符墨,开始在符咒上空白的地方继续画了起来。

    这叫画蛇添足!故意在符咒上面画一些字符,并不以真气为引,所以没有任何的正面或者负面效果,只是用来增加外人破译符咒含义的难度。

    也许一个有经验的修士能够认出那些符文是真的,那些是无用的,毕竟符咒很多都是大同小异的。但是一个没修行过的人,就算拿到符咒,也不知道上面符文孰真孰假。

    法不可轻传,就是这个道理,哪怕这法在修士眼中是大路货,也不会轻易传出去。

    论道符这个准备自用的符咒,方正倒没动太大的手脚,只是在上面添了十几笔而已。养生符的话,方正可是费尽了心思。

    先是给不少符文加了些小尾巴,然后在中间位置,歪歪扭扭的写了“平安”两个字,成品难看到了极点。

    不过方正却对这很满意,把符纸叠好,小心的放进袋子里,然后把桌子上的东西收起来后,定了个闹铃后,就直接席地而坐,开始练气了起来。

    没办法,真气损耗太多,越早恢复,方正心里就越踏实。

    “铃铃铃铃……”

    刺耳的闹铃声响了起来,方正耳朵微动,缓缓吐了口气,这才睁开了眼。

    顺手把手机闹铃一关,方正带上放符纸的袋子,然后就朝着外面走去,鬼市晚上十点开市,而他定的闹铃是九点半。

    再次来到市场时,市场上已经没有什么人了。出摊的老板们似乎知道这个约定成俗的习俗,再加上晚上没多少客人,就陆陆续续收摊了。

    方正也打听过一些鬼市的规矩,禁止大声说话;禁止拍照;别人看货的时候,不能上前围观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低调做人,低调做事。

    不过当鬼市陆陆续续来卖家的时候,方正嘴角忍不住抽搐了起来。

    大晚上的怎么都穿着深色衣服啊?多渗人啊!

    更有甚者,方正就看到一家卖东西的,来的时候低着头,等在某个路灯下面选定位置后,直接的把胳膊下面夹着的遮阳棚搭好,这才在地上摆了张布,然后把背着的东西一样样的放在布上。

    显然,这是在处理一些来路不正的东西。

    不但是这一家,陆陆续续来摆摊的,有些还带着墨镜什么的,搞的就像地下党接头一样。

    方正低头看了看,还好今天穿的是件深灰色衣服,要是穿件白衬衫的话,那就太亮眼了。

    时间指向十点,街道上沿着路灯看过去,已经摆出来了七八十家摊位来了,陆陆续续也有客人赶了过来,动作快的已经蹲在一些摊位上开始看东西了。

    而一些没有特定目标的买家,则是挨个蹲着看,希望能够捡到漏。

    方正还是第一次参加鬼市,踟蹰了一下,直接朝着刚才搭遮阳棚那家走了过去。

第15章 栽得梧桐树() 
PS。 奉上五一更新,看完别赶紧去玩,记得先投个月票。现在起…点515粉丝节享双倍月票,其他活动有送红包也可以看一看昂!

    据说,一般这种摊位上会有一些新出土的东西,这也是方正走过来的原因。

    本来晚上路灯灯光就暗,又有一个遮阳棚挡住光线,摊位上灯光就更暗了,摊主特意在摊位上摆了一个台灯,灯光对着外面。

    一来,可以照清楚摊位上的宝贝;二来,可以干扰别人看过来的视线,可谓是一举两得。

    方正来的时候,已经有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蹲在那里看了,按照规矩,方正老老实实的在一旁等着。

    摊位上主要摆放的是铜、铁、玉制品,有些上面甚至还有铜锈、铁锈,玉的上面也都沁着土色,一副刚出土的样子。

    仔细的翻了翻,中年男人最后挑了一个铜碗,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然后用手指指了指铜碗。

    “十万。”摊主压低了声音,听着有些嘶哑,就像铁锹磕在地上一样,显然是故意装出来的。

    中年男人要了摇头,伸了五个指头,还价五万。

    摊主目光凝了凝,随后摇了摇头,这次也没说话,直接伸出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摆了个八的造型。

    思索了几秒,中年人点了点头,直接从挎包里数了八沓人民币,然后递给了摊主。

    黑市上交易这些东西,为了日后有麻烦,所以交易基本上都采用现金。

    黑市入口,自然是有人提供现金的,有一帮人专门做这个的,他们也负责放风、打点警察。

    当然,这种事也不是白做的,像中年人递给摊主的现金,每一沓是一万块,但实际上只有九十九张,剩下的一张被抽成了。

    而从他们那里兑换的现金,每一沓都被纸包的死死的,纸封口的地方贴有特制的标签。

    这么多年来,只要标签没破坏,从来没闹出假币、少钱的事情,所以这帮地头蛇的信誉还是值得信赖的。

    摊主检查了标签,没有被撕开的痕迹,连数都没有数,直接扔一边的塑料筐里面了。

    见摊主收了钱,中年人也没让摊主再过手包装,直接把铜碗塞到挎包里面,然后起身就走。

    等他走了后,方正也有模有样的蹲在了摊位前,直接拿起来了摆在最前面的一个铃铛。

    铃铛比鸭蛋大,比鹅蛋小,有柄有舌,上面沾了不少黑漆漆的污垢,与那些表面都是青色铜锈的制品相比,这个铃铛看着就像是现代工艺品。

    其实这个铃铛,是摊主私底下收的,据说是清末民初的老物件,这次顺手就带了过来。

    满摊位的古董,方正都不懂,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这个铜铃铛,方正还是情有独钟的。

    在手里掂了掂,方正目光看向摊主,虽然没说话,但是意思很明白,就是在问价。

    扫了这铜铃一眼,摊主压低了声音:“一千块。”

    这玩意儿,上面也没有铸造的款识和年份,收的时候对方说是明清的老物件,但说是近些年的工艺品,也有大把人相信。

    这个东西收上来,摊主只花了二十块钱。

    “五百。”压住心中的激动,方正努力让自己表现的很平静。

    “成交。”二十五倍的利润,已经让摊主很满意了,立马同意了。

    方正查了五百块钱,等摊主确认是真币后,把铃铛往怀里一塞就起身离开了,脸上的笑容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