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三国大领主 >

第50部分

三国大领主-第50部分

小说: 三国大领主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主!”

    卫六福从不存在的庭院中跑出来,语气中饱含喜色。

    在积极备战的大环境下,管理层人人精神紧绷,很少有事情能让卫六福欣喜。

    卫铭转身,看过去。

    “蒲元研制成了元器!”

    “走!”

    卫铭激动,大步走去。

    两年多了!

    为了研发元器,大卫庄持续投资4000多万枚黄铜币!大半的元铁陷阱赚来的暴利,都砸在了这项研究中。

    4000多万枚黄铜币,就算购买元器,也能够购买近千件!

    先后投入的元铁矿石,更是不计斤数;人力、物力,空前!

    总投资,达到了5589万黄铜币!

    这笔巨资,是卫铭咬着牙,从村庄的建设资金中抽出来的。

    在这两年中,卫铭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元器舍查看进度。

    一直,进展缓慢。

    而此时研究成功,正是需要元器的节骨眼!

    武安国、卫六福、卫门牙三人可都没有元器。

    **********

    不存在的庭院,散发着魂力波动的元器舍。

    武安国握着一对金黄色大锤!心念一动,魂力注入大锤,金黄色的光亮大作。

    嚯!

    嚯!

    大锤挥动,风声呼啸。

    “收!”武安国心念再动,手中金黄大锤凭空消失。

    “现!”

    金黄大锤再现。

    “庄主!好使的紧!”武安国嚷嚷,转头问邋遢的蒲元,“这锤叫啥名?”

    “任你取!”蒲元一笑,朝卫铭道:“庄主,你投的几千万,元没让你失望!”

    卫铭一笑,对于冶炼方面的自信,蒲元永远这么强烈!

    “外界的元器,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需要感应!”蒲元一把夺过武安国手中的金黄大锤,滔滔不绝的道:“我研究元器,就是为了改正这个缺点……”

    卫铭算是听明白了,蒲元早就研制出了冶炼元器的方法。只是,他的要求更高,所以也瞒着我说没研究成。

    其实,也不算隐瞒。在他的眼中,需要感应的元器,称不得是合格的元器。

    元器,不昂贵,但是要炼化,有诸多限制。

    其一,魂力达到魂武师级!

    其二,五行属性相同!

    其三,能够与元器产生感应!

    有此三者,才有希望炼化元器!

    前两者简单,第三者最难!

    感应有两种:

    一,强烈感应。

    魂武师与元器靠近,就可以感应到。

    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需要元器与魂武师魂力高度的匹配!

    有的魂武师为了寻找能够感应的元器,就成天接触大量元器,成功者寥寥。。

    二,注入感应。

    将魂力注入元器,进行感应。对元器与魂武师魂力的匹配度,要求较低。

    魂武师为了寻找能够感应的元器,就要大量购买,然后催动魂力注入元器,进行感应。

    感应失败,元器也就报废。

    如此一来,就需要大量的金钱购买元器!

    一件师级元器,价值五万枚黄铜币上下。常常是购买百件千件,也不一定能契合成功。

    有的魂武师,购买的第一件元器就可以成功契合;有的魂武师,散尽家财,也未能得尝所愿。

    契合元器,讲求的是机缘!

    大部分的魂武师,终其一生,都遇不到能够产生感应的元器,只能靠手脚战斗。

    拥有元器的魂武师,十中仅三!

    “我的冶炼方法非常独到,先在一块元铁中注入魂武师的魂力。然后精心打造成元器!不要以为这简单啊!如何保存魂力、如何在冶炼的过程中保护魂力不削弱、如何引导魂力对元器进行改造……”

    蒲元滔滔不绝。

    卫铭听的惊叹!

    蒲元研究出来的技术,就相当于是元器定制!极大的省去了感应的过程,大大的节省了契合的费用,而元器经过该魂武师的魂力改造,感应成功率百分之百,且瞬间炼化!

    卫铭欣喜——如此,就可以普及元器!让元器大量装备魂武师!大大的提升魂武师的战力!

    而此技术,连大汉王朝都没有!

    大卫庄,独有!

    卫铭立即令蒲元将这项技术纪录成简。这样的创新技术,连大汉王朝都没有,必须保存,以传后世。

    此技术,列为核心机密!

    核心机密,除相关人员外,禁止接触!

    三天后,蒲元交递技术记录!卫铭将其存于自己的空间令牌中。

    同时,卫铭也安排了对冶炼感应趣的卫门牙的弟弟卫后牙跟随蒲元学徒。

    “庄主,我在书写时,又想到几种提高之法。现在冶炼的是师级,应该向将级迈进!”

    卫铭听的出,蒲元是在主动请缨,自然是求之不得。

    “这一次的研究费用,你能不能节约一点?”

    “上次是为了赶进度!现在不赶了,我可以慢慢研究。”蒲元笑说道,也没有承诺节约研发费用。

    “你这次贡献卓越,我已下令行政部,奖金五十万!”卫铭笑说道,至于节约研发经费,只是那么一提。

    相比创新元器技术来说,这点研发经费,就有点太低了!

    也就是出自蒲元之手,才会如此节省。更关键的在于,他能研发成功!

    “钱我不要!我要一个婆娘!”蒲元道。

    “回头我跟娘说,你先把自己收拾收拾!”卫铭一指蒲元这身行头,跟乞丐无异。

    “庄主,奖金还我是要了,得养婆娘!”

    “君子一言九鼎!世上没后悔药!以你的工薪,还养不起一个婆娘?”

    蒲元的工薪,是一月三千枚黄铜币。吃,村庄免费提供;住,庄里给分了宽敞草屋。工薪到月底几乎是纯收入!

    “小气!”蒲元看着卫铭走远,嚷道,“婆娘可能快一点?”

    五天后,卫六福与卫门牙拥有了自己的元器!

    一个月后,泰南亭的八位魂武师,都拥有了自己的元器。而陶平安的元器,是她自己的长鞭! 

第三章 两郡村庄的危机() 
四月末,缺乏攻城利器的青州黄巾军,猛攻临淄一月不下,于是截断临淄要道,困城!

    同时,为了加速南下进程,尽快与徐州黄巾军汇合,青州黄巾军兵分三路,一路困城,一路南下,一路东向。

    青州东向黄巾军,意在青州东部二郡:北海郡国、东莱郡。

    青州北邻冀州,南毗徐州,一旦东部二郡不保,青州就是全面陷落,给徐州、冀州汉军造成侧面压力,反之二郡得保,将牵住部分黄巾军,对徐州、冀州战场的助益不小。

    青州东部二郡的战略地位,显要!

    北海郡国与东莱郡积极备战,以北海卫为主力,在北海郡国治所据城下,与东向的黄巾军大打一仗,未分胜负。两郡联军果断退守据城,利用黄巾军不擅攻坚的弱点,坚守城池。

    尽管据城的防守不似临淄一般牢固不可破,但是黄巾军依然久攻不下,只得再施故计,困城!

    ……

    据城西五里,青州东向黄巾军大营。

    “据城久攻不下,如何是好?”头裹黄巾的龚都,作为东向黄巾军的头领,很是头痛攻坚战。

    月前统率五千人而来,经过一个月的攻坚战,手下只剩两千余人,伤亡不小。

    “据城的万雷城墙,能够削弱魂武将的一半战力。我军缺少攻城器械,很难攻取!我军远道而来,属于孤军深入,一旦久攻不下,必然处于不利的位置。不过,北海卫缩在城中,对我军倒是一个转危为安、一举扭转战局的好战机!”谋士罗至诚道。

    “说!”龚都眼睛一亮。

    “两郡有成百上千的村庄,只要得到他们的支持,据城就成为了一座孤城。攻取据城,一如反掌!”罗至诚一脸的谄笑。

    “那些村庄,怎么可能答应助我?”龚都忧愁。采用武力出兵征服,是可以逼迫他们,但是必然会损失一些战力。那时,据城的北海卫再杀出来,就不妙了。

    “起事之前,我奉教令,在泰阳乡出任乡长。偶然的机会下,得知乡内的王家村,使用的是魂令之影!”

    “好主意!我就知道,调你回北海郡国没有错!教主曾叮嘱,若是遇到阻碍,可以上禀他老人家!我这就派人,请求教主恩赐名单,助我破除两郡!”

    龚都欣喜,以那些隐秘的村庄为据点,只需要助他们一统当地,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控制所有的村庄。

    ……

    都昌县,保渔乡,位于泰阳乡以南,是泰阳乡前往县城的要道。

    保渔乡保领亭的保家庄,是天级村落,更是乡级霸主村。

    保家庄,行政所。

    “前线如何?”庄主‘保严’急切的问跑进来的执事。

    “据城仍在朝庭手中!”执事喘息道。

    “这就好!这就好!”保严宽心了。一旦据城失守,我们这些村庄,就要面临黄巾大军,势必村毁人亡。只要据城还在,就没有危险!

    投靠黄巾?

    保严从未想过!

    “继续盯着据城方面!”保严下令道。

    “诺!”

    ……

    大卫庄,行政所。

    “黄巾军欲一鼓作气,速战速决!越往后拖,对他们越不利。两郡联军的这一招战棋,走的很险!”

    卫铭盯着大汉疆域图,结合两郡联军固守据城的最新战报,低声叹道。

    “险?”卫六福不解,两郡联军的行动正是‘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符合兵法。

    “的确很险!”武安国走到地图前,指道,“两郡联军缩在据城,黄巾军势必可以越过据城,攻击东部二郡的村庄。以黄巾军能够匹敌北海卫的战力,我们这些村庄,没谁会是对手。两郡联军的用意,就是让我们这些村庄来消耗黄巾军的战力,达到削弱黄巾军的目的!那时他们再出击,胜算会大增。”

    “按你这么说,两郡联军的这步战棋,并未走错。但是庄主的意思,说的是两郡联军有危险。”卫东不懂军事,但是凭借着咬文嚼字的分析力,一口就否决了武安国的解释。

    而让卫东自己分析,他是说不出来的。

    卫六福与武安国经过这么一提醒,也是,庄主说的是联军有危险。他们缩在城中,能有什么危险?

    两人齐齐看向庄主。

    “王家村!”卫铭转身,续道:“黄巾军已经渗透进两郡,有了一定的据点。王家村只是其中的一个隐秘据点!黄巾军以这些秘密控制的村落为据点,配合黄巾大军,就可以达到控制全郡村庄的目的。到时,据城就是一座孤城!”

    关于太平道的相关事宜,卫铭早已经告知了三人,包括刻有太平道修士的令牌、魂令之影、太平道袍等。

    “的确如此!”武安国率先反应过来。一旦黄巾军控制全郡的村庄,那么全郡村庄不但不会消耗黄巾军的战力,反而会源源不断的补充黄巾军的战力!

    “这下麻烦大了!”卫东唏嘘,投降黄巾军是万万不能的。

    “这些人五人六的北海卫,平时就知道对我们凶,真打仗来,贪生又怕死,比他妈猪还蠢!还不如由我做统领,痛痛快快的战一场!”卫六福脑海回忆起两年前北海卫横行无忌闯庄的情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