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完美福晋 >

第124部分

重生完美福晋-第124部分

小说: 重生完美福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这些日子见老十三,倒是见得少了,”讷敏微笑着说道,“也不知都在忙什么?”

    “我这不就来跟四哥四嫂请安了嘛,”十三阿哥在四阿哥这里从来是不需要通传的,所以进来的很快,见到四阿哥和讷敏的面,马上行下礼去,“给四哥四嫂请安。”

    “坐吧。”四阿哥让了坐。

    “老十三,”讷敏则对十三阿哥笑着说道,“你喜得贵女,我还没好好恭贺呢。”

    “多谢四嫂了。”十三阿哥对讷敏笑着拱了拱手。

    讷敏看出了十三阿哥此来是有话与四阿哥说,于是就找了个借口离去。

    “四哥,你说对了。”十三阿哥等屋内的下人也被四阿哥摒退之后,才开口说道。

    “什么事儿我说对了?”四阿哥却有些不明白十三阿哥的话。

    “你不是觉得太子好象有什么事儿吗?”十三阿哥说明道,“我暗地里查过了,他确实是有事儿,他居然派人骗买苏州女子。”

    “老十三,”四阿哥正起脸色,“你怎么能做这样的事儿?你居然暗地里去查太子,万一让人知道了……”

    “这事儿确实是好险,”十三阿哥打断了四阿哥的话,“我暗地里查太子,却发现了还有人也在查他。”

    “是谁?”四阿哥皱起眉。

    “是王鸿绪。”十三阿哥回答道,“他应该是受了汗阿玛的旨意。”

    “汗阿玛?”四阿哥的面色更加严正了,“老十三,太子那边的事儿,你再不要去沾了,也再不要去查什么。”

    “我知道,”十三阿哥点头说道,“自发现汗阿玛也在查太子之后,我就赶紧收回来了。”

    “这里面不只是汗阿玛的旨意,”四阿哥却摇着头说道,“王鸿绪,是老八的人。”

    “是八哥的人?”十三阿哥一愣,旋即就有所悟,“这就难怪了,我说汗阿玛怎么突然想起要查太子了。”

    “不管怎么样,”四阿哥叮嘱十三阿哥道,“太子还是太子,是储君,你心里要有数。”

    “四哥放心,”十三阿哥点了点头说道,“我不会胡来的。”

    “太子会不会胡来?”讷敏在听了四阿哥转述的从十三阿哥那儿得来的消息之后,出言问道。

    “你指的是哪方面胡来?”四阿哥反问道讷敏。

    “就是受了压力之后,会不会一时头脑不清楚啊,”讷敏说明着自己要表达的意思,“爷还记得去岁我去为八妹妹送嫁时,宋氏受凉那回吧,听说就是因为爷对其有所教诲,她一时懊悔,以致心神不宁,从而险些引发了旧疾。当然,太子是没有旧疾的,可是爷之前也说他现在很紧张,很焦虑,在这个时候,是很容易想岔的。”

    “有可能会这样,”四阿哥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不过,这也没办法,我也不能去劝太子。”

    “您当然不能去,”讷敏忙接过四阿哥的话说道,“太子是太子,您是您,我知道您尊他为储君,可储君毕竟只是储君,您可不能为他做糊涂事。”

    “放心吧,我不会的,”四阿哥看了讷敏一会儿,然后一笑点了点头,“我是汗阿玛的臣子,最要也是唯一要忠的,是汗阿玛。”

    “我知道爷必是这样的,”讷敏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只是到底还是有不放心,”

    PS:

    还差一些,马上写完改过。

    好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儿

    此时妻斜倚在床边,眼见着自己的夫君抱着刚出生的女娃儿,乐得合不拢嘴,恨不能将娃儿含在嘴里才能表达他爱之切切。

    妻眼角流下两行清泪,欢喜的问自己的夫君道:“没能给你生个儿子,你可真的欢喜?”

    夫君仍是笑得合不拢嘴,双眼眯成弯月,笑答妻道:“儿子有什么好?哪里有我的千金宝贝?”

    妻轻轻的抹去脸庞的泪痕,看着这幸福的一幕,想说些什么却不知该如何开口,终又复流下喜悦的泪滴。

    良久,妻轻问:“彦郎,还不快快于你的千金想一个好名字。”

    “是啊,好名字,好名字,这么漂亮的千金,一定要有个好名字。”被唤做彦郎的夫君只顾得盯着怀中的娃儿欢喜,哪还顾得上想什么名字?嘴中只是不断的咕弄着,好名字,好名字。

    妻破涕为笑,道:“有夫如你,即使生个阿丑女,又岂能算做憾事?”

    “红哥哥,我们为何不买一个屋来住?一定要弄这泥草房栖身吗?”一个红衣俏姑娘一边在用小木棍和着土盆中的黄泥,一边嘟着嘴极不情愿的发问。

    一个白袍小和尚,清瘦,短发,笑答:“石珠儿,你可曾有过自己的屋?若没有,此刻不刚好修来黄金屋?”

    被唤做石珠儿的俏姑娘奋力的搅得盆中的黄泥,嘴中恨恨的道:“坏红哥哥,你就是看不得我清闲,去你的黄金屋,明明是黄土屋才对,等你盖好,我一定施法下一场大雨冲垮了你的土房子。”

    和尚笑着捧来一把青草放入石珠儿的土盆中,笑答:“青草坚如丝,千丝万丝扯不清,岂是你的雨水能冲得散的?”

    “我不干了”石珠儿娇嗔道,将小木棍远远的抛了出去,竟自离开土盆,寻了一处草堆席地而坐。气呼呼的望着和尚的笑脸,红红的小脸竟似动了真怒。

    和尚笑,继续弄着他已经砌好的半堵墙,以削瘦的背对着石珠儿,似自语,也似发问:“黄金屋啊黄金屋,你可愿容纳弃你之人?我未弃你而去,我来替你修身,可莫忘了我的好处,也莫忘了他人的坏处。”

    石珠儿听不得和尚的戏谑之言,起身,大叫:“你快解了我的法,不消三根手指就能搭出的草房,我们竟然干了三个时辰了,有法不施,红哥哥糊涂”

    和尚笑而不语,继续弄他的半堵残墙。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新一轮秀女分配

    第一百四十章 新一轮秀女分配

    康熙四十六年,虽然不是康熙四十七年,却也还是有些事情如前世一般的发生。

    象是四贝勒府在畅春园北面所建的园子已经初具形状,若不出意外,等到四十八年,康熙就会将其题名为“圆明园”,而这个园子,也将是雍正处理朝政的御园,当然,那时候它的面积就远不是这时候能比的了。

    还有,十三阿哥的岳父马尔汉依旧在这一年被迁为了吏部尚书,十四阿哥也依旧保持着他的添丁旺势,在这一年中又得了两子一女,不过,他的旺势也就保持到此为止了,前世在此年之后,十四阿哥连着有三十载都再无所出,此中原因讷敏并不知晓,却也丝毫没有想要去改变的意思。

    再有一则,是跟讷敏自身有关的,在四阿哥被封为多罗贝勒九年之后,她也被册封为多罗贝勒嫡妃了,当然,她早就已经是了,也一直在享受着这方面的待遇,只是一直到这一年才得发放册宝而已,与她同时受封的还有三福金、五福金、七福金和八福金,看来康熙不只在封嫔妃时爱行集体之事,封儿媳妇也是一样。

    讷敏的册文上所写的字句与前世差别不大,不过就是赞扬她出身名门、贤淑宽厚等等,其他福金也都差不多,只八福金比较特别,“孝敬为先,处贵无骄”,这八个字,怎么品怎么就感觉其中蕴含着劝诫的意味,而开头第一句就指出的封妻要以其丈夫之爵,给与相应恩殿的话,更是发人深思。

    这样的册文对八福金来说,肯定是一个打击,但对八阿哥则未必,妻子受到啧责,他做丈夫本应该也觉得脸面无光,可于此同时,他的生母却由嫔进到了妃,又会让他觉得康熙这是在看重于他,前世一废太子时他之所以会表现得比较急进,与此时受到的“鼓励”应该也是很有些关系的,当然这也是有鉴于八阿哥早就有这个野心,而除了子嗣问题之外,他的一切动作进行得也都比较顺利,这才让他心气儿有些发飘。

    康熙四十六年,也有些事是前世没发生过的,其中之一,就是新一轮秀女的分配,前世武氏和郭氏就是在这个时候入到四贝勒府的,今生这两个人也没变,只是又多了一个乌雅氏,也就是德妃的娘家人。

    对宋氏的事儿,德妃的心里一直有气,没能按所想的那样,使她成为自己的内线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据说她被自己召来见过一面,回去之后当天夜里就生了病,这明显就是对她和自己相谈欢在表示不满嘛,那些认为自己对老四有所苛待的人,怎么就不看看他是如何对自己的?世间又哪有儿子是这般防着额涅的?老十四就从来不这样,不等自己问,他就什么事儿都说了。

    德妃本想再叫宋氏进来给她撑腰,可四阿哥和从塞外回到京里的讷敏都说,宋氏那次的生病引发了旧疾。宋氏的旧疾是什么?是失魂症,是脑子里的病,他们这么说了,德妃还哪里能再说让宋氏进宫来?即使明知道这是儿子和儿媳妇的借口,却还是不能落了这个口实,也防备真要是出了什么事儿,她得承担全部的责任。

    四阿哥这般有自己的主张,德妃的心里也越发不能放心,这个儿子与自己从来就不是一条心,别看他面儿上总是一派恭敬的样子,其实主意正着呢,对自己的吩咐也时常会阳奉阴违、敷衍以对,他的媳妇也是一样,当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两个人一般样的面憨心刁,只不知道他们心里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又会不会对十四阿哥不利,自己总得要有个数才成,宋氏不成就不成了,看她那个样子,对老四还是挺忠心的,也未必能帮自己多少。

    讷敏看着这个今生多出来的乌雅氏,虽有提防,却并不会如临大敌,注意当然是要注意的,但也只需和对其他人差不多就行,她若是个聪明的,就应该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是四阿哥的人了,与四贝勒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她坚持着非要行那吃里扒外之事,讷敏也不介意立一立威。

    而乌雅氏心里也有自己的合计,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府里的尴尬,本来事情不应该是这样的,若是换了其他地方,以她这样的身份,原本是要被高看一眼的,可在这里,却非常有可能遭遇冷落,乌雅氏也明白德妃的做法很是荒谬,她也并不想损害四阿哥的利益,只是具体自己要怎么做,还得看日子过得情况再定。

    讷敏此时的目光却已经转到武氏这儿了,她在此次赐给四阿哥的女子中,虽不比乌雅氏惹眼,却也是有一定出身的,她的父亲是武柱国是知州。

    “逐径探幽涉景奇,攀萝扪葛不知疲。回溪宛转湍流激,复岭逶迤堕石危。倚仗瘦筇腾绝壁,凭依轻屧度嵚崎。留将薜荔除榛莽,指引游踪识路歧。”讷敏微笑着吟道,“你父亲是个有造化的人。”

    讷敏吟诵的这首诗,是康熙于四十二年南巡时所作,那时候武柱国还是知县,因为披荆斩棘的爬山为康熙做向导,得赐此诗于扇上,而后官位自然也跟着升了。

    “福金说的是,”武氏恭敬的说道,“奴才父亲确实是时常感慨自己能有此福运,皇上的恩典也时刻牢记在心。”

    讷敏一笑,这个武氏其实也是个不简单的,前生未生有一儿半女,却与宋氏一同被封为嫔,比站在她身边的郭氏要强多了,她到死,也只是个贵人。

    “人,你们都见过了,”等到这三个新进府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