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完美福晋-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封氏走失了女儿,家业又被一场大火烧了个干净,去依靠父母度日之后,丈夫又跟着一个疯跛道人走了,只剩下自己带着两个旧日的丫鬟,主仆三人,日夜作些针线,帮着父亲用度,灰心无望之下,人也迅速的老了下来,熟料却突然得了女儿的消息,于是日夜兼程的赶到京里来。
听到封氏的叙述,林黛玉心下也是一片凄然,之前香菱到薛家的来由,她也隐隐听说过一点,现时见了她母亲,才知道事情是如此的悲惨,没想到总是一派庄重娴静的薛宝钗,哥哥却是如此,打死了人就扬长而去,也实在是太过妄为了。
“你放心,”讷敏对封氏说道,“此事朝廷必是会还你一个公道的。”
“民妇谢过四福金的大恩大德,”封氏对讷敏磕了个头说道,“奴才此生至此,也别无指望,只希望能带着小女安度晚年,再有,就是那贾雨村,民妇的丈夫对他可不薄啊,见他落泊,怜他有才,就取了五十两银子和冬衣于他,他报不报恩的不要紧,却不该明知道民妇女儿遭难,却视若无睹,甚至连个信儿都不捎过来。”
进京之后,封氏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和女儿现在的处境,对贾雨村恨得牙痒,若不是他忘恩负义,自己好好一个士绅的女儿,何至于落得现在这般丫头不是丫头,妾不是妾的?
林黛玉听得封氏这话,却是面现赫色,这贾雨村却是她的老师,会重新任了官差,也是父亲向二舅舅推荐的。
讷敏拍了拍黛玉的手,以示安慰,又温言对封氏说道,“贾雨村枉法判案,自有朝廷法度处置,至于你女儿,既是良家出生,当然也许你带走,只是一切却是要等到案情判下来之后再说,不过,我倒是可能安排你们母女先行见过。”
“多谢福金。”封氏大喜,忙又向讷敏相谢,此时薛蟠虽然被抓起来了,香菱作为主要当事人,也被挪到了府衙里,但却不是她立时就能见的。
“方嬷嬷,你带着她去吧。”讷敏吩咐道,对封氏来说,难上加难的事儿,对四贝勒府来说,却只是一句话而已。
封氏千恩万谢跟着方嬷嬷离去了,讷敏则看向林黛玉问她道,“知道我为什么让你见她吗?”
“知道,”林黛玉从见到封氏,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也早有领悟,“婶婶放心,黛玉再不懂事,也不会没规矩到对朝廷之事说三道四的。”
“我当然知道你不会,”讷敏很理所当然的笑着,“只是贾家和薛家的人却未必会如此想,我自是可以将他们的人全数打发回去,但我却想问问你,想不想借此机会,回林家住些日子,对那里多熟悉些?可能再过些日子,你所需要的东西就要到了。”
林黛玉当然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可真听到讷敏这么说,又有些犹豫,她不知道四福金是要以什么方式来要回林家的财产,虽然自己现在是住在四贝勒府,但其实却还是由贾家抚育的,如此,自己所有的财产,由他们保管也是应该的,若索要得太过直接了,只怕会伤了外祖母的心。
“我知道你的心思,”讷敏见状摇头轻叹道,“其实我也不想做得这么急,可如果不这么的话,林家的财产就收不回多少了。”
“什么?”林黛玉心中一动,却还是不愿意把事情往坏处想。
“你以为,贾家只有那二太太捡喜欢的拿了些东西或自己用或送到宫中贤德妃处吗?”讷敏戳穿着林黛玉心中的幻想,“我原本也是差不多这么觉得的,也与你所想的一样,虽然自你到贾家之后,你父亲每年所送的年礼都加了倍,但不管怎么说,你也是在那里被抚育长大的,他们贪些东西也就贪了,可前些日子贾宝玉和王熙凤中了邪,我们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却无意间知道了一件事,那就是大观园的建造,用了你林家的银子。”
“什么?”虽然隐约想到了,但真听到的时候,林黛玉还是觉得很惊讶,心底也生出一分凉意,却原来那个总是被吹嘘炫耀、显示贾家之富之贵的省亲园子的建造,是用了林家的银子,而自己这个林家人却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听到这个消息,你世叔就叫人抓紧查证,”讷敏继续对林黛玉说明道,“结果证实是真的,他们不只是用了,而且是用了绝大部分,而所谓的绝大部分,指的是你外祖母帮你保管的那些,可那些却是与你林家财产总数不符的,少了有近一半,这一半在谁那里,想来就不用我告诉你了吧?”
是不用,林黛玉已经想到了,父亲的后事是由贾琏料理的,但他与王熙凤是不可能有那么大胆子,直接将那么多的财产直接吞下的,能让他们瞒着外祖母做下这样事儿,就只有宝玉的母亲,自己的二舅母了,之前已经知道她贪了自己的东西了,却不想她的胃口如此之大,居然直接拿去了一半,而剩下的一半,修造园子又花了绝大部分,再这么继续下去,就象四福金说的,林家的财产就剩不下什么了。
林黛玉并不担心四福金会说谎骗自己,一来是以四贝勒府的实力和势力,没有必要这么做,二来是,这些日子的相处,林黛玉对四贝勒、四福金这家人已经能完全的信任了,这种信任,远超出了自幼生长的贾家,最起码,他们没让自己接二连三的失望过,心寒过。
林黛玉一直以为外祖母虽注重贾家,但对自己还是疼爱的,可她的作为,却让自己的认知显得是那么的可笑,以外祖母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嫁妆对一个女子,尤其是一个孤女是多么的重要,可是她却就那么挪用了,连告诉都没告诉自己一声,亏得自己还在这里为贾家着想,可他们又是如何为自己着想的?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还要再看看呢
第一百二十五章 还要再看看呢
要讨还林家的财产,除了有林黛玉的认同之外,还要有一个比贾家更有立场的人,因此四阿哥寻了个林海的汉人同年,让他认林黛玉做了干女儿,由此,四贝勒府就可以支持着他向贾家发难了。
贾家这阵子也真是焦头烂额,薛蟠被抓走了,等于是在他们脸上直接抽了一记,不只是因为他是四大家之一,又是自家的亲戚,更因为,他是在贾家被抓走的,这岂不是在说,贾家连个留住的亲戚都保不住了吗?于是不管有关系没关系,都在忙碌个不停,至于是真想帮忙,还是要趁乱得利,那就只有他们知道了。
为了能救出儿子,薛蟠的母亲也真是不遗余力了,皇商的名头虽没了,但资产还在,宫中的贤德妃,是她最大的指望,一些珍稀贵重之物,早托了姐姐递牌子带进宫去了,而她的母家王家,自然也回去了好几回,又求了老夫人请史家帮忙说情,至于主动要帮忙的其他人等,只要说法不是太过无稽,她也都不会随意拒绝。
只是四大家的这些举动,却始终换不来一个明确的说法,负责审案的人员,既不把话说死了,又迟迟不作出宽贷的决定,这么着慢刀子拉下来,薛家的财产一天一天的缩水,到后来,连铺子都开始出手了,于是一直在注意的四阿哥的门下,借机挑着收了几处。
若说薛家的事儿虽然让贾家很没脸,但还不算触动他家的根本利益,那接下来林家的事儿就不是如此了,林黛玉在四贝勒府里住着,却突然认了个义父,据说这个义父与林海相交莫逆,只是因为在外地为官,对他的后事和后人没能好生照料,心中也有愧得紧,现时被调回京了,为了感念与林海的旧日交情,不只要将林黛玉认做女儿,更特意在京城为她重建了一个林家。
以前林黛玉会到贾家居住,是因为林海没有续弦之意,为使她不致成为“五不娶”之人,这才将她托由外祖母予以教导,而现在她不只有义父,还有义母,这教导之责自然也就不用再麻烦贾老夫人费心了,而既然有了林家,那林家的资产当然也不用由贾家再做保管了。
这真是胡扯贾家的人心里都在暗骂,如果林海真有这么义气的同年,在林海去逝的时候却为什么不出现,甚至连个吊唁的下人都没派来?别拿在外地为官来说事儿,那是连鬼也骗不过去的,可现在的情形是,他们只能当这个被骗的鬼,因为事情很明显,这些全都是四贝勒指使的,之前的教训已经证明了,贾家在四贝勒面前,那就是刀殂下的鱼肉。
不是没找太子帮忙,只是太子对这件事的态度一直很敷衍,倒是对他们有银子却不想着多孝敬自己一些而有些恼怒,并借机再“借”去了几万两,这让已经捉襟见肘的贾家更加雪上加霜,也不敢再去多打扰这位靠山了,可除了太子之外,又没几个人能压得过四贝勒,因着省亲之事,直郡王和三贝勒已经被自己得罪了,皇上更不可能不偏着自己的儿子,而来偏着自己。
想来想去之后,贾家还真的想到一个人可能会帮上忙,那就是四贝勒的生母德妃娘娘,都说她对四贝勒这个儿子不待见,或许现在可以试试看,她的不待见是到了什么程度。
德妃对自己的大儿子是不待见,很不待见,她知道宫中的规矩,也明白以自己当时的位份,是没资格抚育阿哥的,但她对孝懿皇后却另有一种心结,每当看到那个女人在自己面前不经意的流露出那种尊贵之气,再看到四阿哥对她的孺慕情形,德妃的心里就极其的不舒服,凭什么自己就是包衣出身,就得从一个宫女子,战战兢兢,费尽了心力,才得到皇上的青眼,而她却是大族出身,是皇上的表妹,进宫时直接就是高位,又得了皇上的全心相待,而自己这个儿子,却还在帮着她固宠,对这样一个趋炎附势之人,自己哪里还能再去做指望?
而等到孝懿皇后崩世,康熙要把四阿哥交回德妃负责,又让德妃更加得气愤,她认为这时候把四阿哥还给她,就是给她找麻烦和牵累的,在德妃看来,四阿哥那时候已经不小了,连福金都娶了,自己接手去教,教好了,是孝懿皇后的功劳,教得不好,则是她的问题,毕竟四阿哥之前表现得还算不错,可四阿哥之前只是在学习,就没领过什么差,自然也不会犯什么错,再大些就不同了,以他那个多嘴多舌的性子,犯错是早晚的,只在多少而已。
对这种明知会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德妃当然是要往外推了,可她没想到,自己不接手,也一样受了牵累,皇上竟为了这件事开始疏远她了,让她不得不找机会向皇上申请,把四阿哥再要回来负责,怀着这股闷气,德妃是怎么看四阿哥怎么不顺眼,连他的那个福金,也是如此,不知怎么的,德妃觉得自己这个儿媳妇的作派很有几分孝懿皇后的样子,不,有的时候,她不经意间散发出来的气势,甚至比孝懿皇后还足,而这,也让她更加不喜了。
只是眼前的这个女子,也没让德妃喜欢到哪里去,她淡淡的一笑说道,“是什么让你以为,我会为了你们而去劝阻我的儿子?”
当然是因为你并不把他当儿子看了,贤德妃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当然不能这么说,“姐姐误会了,贾家有几个胆子,敢去阻四贝勒行事?只是黛玉是我姑母的女儿,自姑母离世之后,祖母就将她接至京中悉心照料,一应待遇也远超出了家中其他的姐妹,可以说是她老人家心坎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