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嬉农记 >

第63部分

嬉农记-第63部分

小说: 嬉农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玩笑不好笑。”四爷的脸色一下子恢复了原来的冷峻。“这是张老大夫亲口说的。”陆鸣涛说完,听见外面传来敲门声,于是起身开门,端进来一个食盒。

    “我不饿。”四爷皱着眉头看着,他的胃口不好,一看见饭菜就觉得心口堵的慌。

    “您来尝尝吧,这是我刚才张老大夫那勉强要来的。如果不是搬出您来,他是一粒米也不会给我的。”陆鸣涛对于张老大夫小气非常理解,因为这米是他生平吃过最好吃的。所以他也想让四爷尝尝,如果他能吃得下去那就最好不过了,佐餐的小菜也没有,只是一碗白粥。

    感谢可爱莫和hzh可可的粉红票。流连顿时元气满满。(未完待续。。)

    。。。

第九十章 采买() 
四爷吃完白粥,第一次再添了一碗。吃的虽慢却是一口接着一口。 等他吃完,放下碗筷,陆鸣涛叫人将桌子收拾干净,“四爷,感觉如何?”关切的问。“很不错,米香浓郁,口感纯正,吃下去胃里很舒服。”四爷轻轻的抚了抚肚子,“陆先生,有劳了。”陆鸣涛听了他的话,心下一阵轻松,终于有能让他吃着舒心的食物了。“这本就是我应该做的,四爷不必客气。”

    四爷摆了摆手,“这并不是陆先生份内之事。”说完站起身来,在房间里慢慢走动着,依他平日里饭量,今日却是吃多了。“不知这米可能大量收购?”“据张老大夫所言,只有两亩地出产此米,料想这米如此优良应该产量不高,所幸明年能种上百亩左右,到时便可收购了。”说着他又拿出从张老大夫那抄来的单子,“四爷您看,这是林竹姑娘那的产的花生和辣椒的食用方子。”

    “一介孤女本事倒是不少,不知是从哪学来的?可曾问过她的来历?”四爷的眼神一闪。“问过张老大夫,说是自小便被父母弃养在那里,八岁之前有两个人照顾,那二人走后便独自己生活,只是照顾她的那两人离开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陆鸣涛也曾猜测过林竹是否身世不凡,只是不仅林竹自己不知道生身父母为何人,就连她的亲生父母也不认识她了,唯二知情人也已经死了,所以张老大夫查来查去也不知道她的身世,只当她是父母双亡的孤儿了。所以陆鸣涛也认可了张老大夫的说法。

    “看来张老大人很是看重这个林竹。都认了干孙女了,就是不知道张家那几个知道后会如何?”四爷又接着说。话里不无嘲讽,张家的几个少爷小姐在京城里的风评不错。几位少爷颇有文采,风度翩翩;几位小姐也堪称大家闺秀的典范。却不被四爷看在眼里,那张家除了张老大夫之外,其他人一个也看不上眼。“张府的人似乎还不知道有这么一位孙小姐。连那人派来的送东西的人一开始找也是张老大人的管家。还被那狗眼看人低的家丁刁难。不过幸好我遇上了,这才得了百斤特品白米呀!”陆鸣涛说完又拿出几个纸包,“这是特品西瓜的种子,还有几样平常的菜种,我也一样拿来了一半,还被张老大人说成是贪得无厌。唉,一点子菜种而已。”他边说边摇头叹息,这张老大夫怎会如此小气。

    “那你又为何强要过来?不要一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小人样儿,爷看不惯。”四爷鄙夷的看着陆鸣涛那副做作的样子,如果他的的些爱慕者见了这副无赖的样子,会不会大失所望呢,真想看看。不过看在陆鸣涛表面的样子能为木月商行招来不少生意的份上,暂且放他一马。

    “我这也是为了四爷您着想,要是这些菜种也能长出特品来。您的身子应该会有大大的改善。”陆鸣涛若有所思的说,“看来,林家村势在必行啊。”

    “知道就好,不过你不要去了。目标太大,让老杜去吧。”

    “是。”陆鸣涛点头称是,想起一事又说。“这些方子,也跟张老大人买下了。随着他的回礼,也送了一份回礼给那位林竹姑娘。”

    “张老大人能做的了主吗?”四爷又躺在躺椅上。

    “我承诺用市价收购她地里的所有产出。”陆鸣涛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慢条斯理的喝着。“你能拿到优先购买权再说吧。”四爷轻轻的闭上眼假寐。

    陆鸣涛听了这话,以前自信满满的感觉荡然无存,突然想到,若是林竹田里打的粮食之类的都是如今日这种品质,那别说是市价了,就算是双倍五倍甚至更高价都会有人买的,连四爷的胃口都能满足的粮食,市价能买到吗?想到这陆鸣涛觉得背后一阵冷汗,幸好有四爷的提醒,不然就会错失良机,而且因高价收购西瓜的情份都差点丢了,对于商行来说,太危险了。

    他看着假寐的四爷,这个年仅十八岁,当今皇上亲皇叔庆王爷的嫡二子沐启越,自从他跟随之日想就是一副万事云淡风轻的模样,自从商行成立以来,全总放权给他,什么事也不管,可偶尔与其说话,所言却让他生不出轻视之心。他深深的看了四爷一眼,默默的退出去了。

    王树墩和王木父子被京城里的繁华看花了眼,可还是记住了自己的本分,“老三,明年你爷爷说要送你去读书,可别辜负了他老人家的一番心意呀。”王树墩语重心长的说。“放心吧爹,我不会的。”王木看过京城的繁华之后,暗自下定决心,总有一天他会堂堂正正的站在这块土地上的。

    二人找到坊市一家卖种子的店,他们跟人打听过,这家种店非常齐全,而已还有不少新奇的种子。所以他二人便径直找了过来。

    食记,不是任何一家饭庄酒楼的名字,而是一家种子店,名字奇特,可店里不管是粮种或是菜种或是药材的种子,都是长成后能吃的种子,故称为食记。

    王家父子二人一进食记,发现种子种类繁多却也整理的井井有条。几名伙计各司其职,店里人不多。也有些穷苦百姓出身的人在里面挑选,伙计却没有一丝不耐。

    “两位想要点什么?小店有各色粮种、菜种。容我为两位介绍。”一名青衣伙计来到王家父子跟前。“呃,我们能先看看吗?”王树墩有些迟疑的说,这么大的店自己买的少了会不会看不起呀。“可以,我来给二位介绍,看哪种是你们需要的?”王家父子惊奇于这家种店伙计的平易近人,完全没有瞧不起的意思。

    在青衣伙计的介绍下,王家父子发现仅是稻米就有十几种,有些是他们连见都没见过的,有些据说是香米,米粒细长,还有叫糯米的米,和自家的白米差不多,据说煮熟后是粘的,更有黑色紫色的米,二人很好奇,想着林竹或许对这种米感兴趣,于是问伙计这些米的价钱,“伙计,这糯米、香米还有这黑米紫米,怎么卖的?”

    “糯米和香米一两银子一斤种子,黑米和紫米是二两银子一斤。”伙计的报价吓了他二人一跳,心说真贵呀。“两位不要嫌贵,这长成之后的米的价格也是很高的,糯米香米一百文一斤,这黑米紫米更是二百文一斤。只要种出来收的人会更多。”

    王家父子商量了一下,便每种要了两斤,虽然林竹给的钱的少,可这些他们也没种过,没有把握还是少要一点吧,八斤稻种就花了十二两,心里多少有些哆嗦。

    还有麦种,来之前林竹交待过让他二人带回些小麦种回去,于是二人又买了五斤麦种。又要看看各色菜种。

    青衣伙计没想到他二人会如此大手笔,刚开始没抱什么希望他们会买,毕竟这家店的种子虽说好,可是却很贵,一些乡下人也只会买些普通的粮种,而这两人个却是什么好捡着什么买,而且花起钱来也痛快。于是伙计更是卖力的给二人介绍。

    尽管如此,伙计还是细心的问了问王家父子二人田里适合种什么,不会为了多卖东西而胡乱介绍。所以二人也买到了一些适宜在林家村生长的一些他们那没有的菜种。买完之后,二人跟伙计去结账,忽然有人过来找这个伙计说话,“二子,后面来的那些土豆放哪?”

    伙计请他二人等一下,他便和另一名伙计去安排了,当他们把一些土黄色,小孩子拳头大小的块状物放进一个筐里。王木好奇的问伙计,“这是什么?”

    “啊,这个呀,是我们掌柜的新进来的,说是从南边收回来的,能吃,不过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吃。掌柜的煮了几个,没什么味道,不过也是个新鲜的物件,便让我们拿出来卖了,一斤十文钱。要不你们买回去也尝尝鲜?”伙计将土豆装进筐里边说。

    “爹,你看咱们要买吗?”王木有些心动,只是这还得王树墩点头同意才行。“既然能吃就买些回去吧,种子这么大的话,买个百十个也种不了多少,先少买点吧。”于是二人又买了土豆。一百个土豆有个五六十斤,让伙计用麻袋装了起来。连同其他的东西一起放进车里。二人这才买完,准备回到客栈。

    王木和父子赶着马车走,边四处看看。路过一些店面,王木对王树墩说,“爹,好不容易来趟京城,咱也买点京城的东西回去吧,给爷爷和娘他们都买点。小竹姑娘也说让咱们别急着赶路,在这玩上一两天也行啊。”

    “也好,来一次总不能空手而归。”王树墩便带着王木买了一些在白河镇没见过的吃的用的还有布料,都是人家伙计介绍的。不过他们可没有买那些绸或缎的这些根本不符合他们身份的布料。

    感谢may妹妹、莲痴和shannee的打赏!(未完待续。。)

    。。。

第九十一章 归家() 
采买了不少回家要带的物品之后,王树墩和儿子王木回到了客栈,没想到张管家早就等候在那了。“张管家,让您久等了。”王树墩抱歉的说。“王兄弟不用放在心上,都怪我事先没告知你一声。”张管家浑不在意的说。

    张管家把他带来的信和清单递给他,“这是老爷给竹小姐的信,还请王兄弟给带回去。老爷还吩咐准备了些吃的用的,烦请王兄弟也一并带回去。”“老先生对小竹姑娘真是太好了,我一定带到。”不过他见张管家手上空空如也,心想可能明天再带过来。于是便想着告诉他明天他和儿子要起程回去了,还没开口,便听张管家说,“王兄弟,东西都在外边了,请你随我去看一眼。”

    不明所以的王家父子跟着张管家到了客栈的院里子。张管家指由两个家丁模样的人抬过来的两个箱子对王树墩说,“王兄弟,这是我家老爷和木月商行的人送的,只是一点心意。烦请带给竹小姐,另外你们回程时也可以跟着木月商行的车一起走,这样路上也能互相照顾。”

    能跟着商行的车走是最好的,来的时候他们父子生怕出什么差错,一路上走的是战战兢兢。这次又采买了许多东西,要是被人惦记可就麻烦了,张管家的话真是及时雨,王树墩心里放松多了。“谢谢张管家帮忙,我父子二人也正为此担心呢,这下我们安心多了。只是不知商行的车要何时起程?”

    “他们明日一早起程,到时我会过来送你们过去。不用担心。不过你们的马车上还能放的下吗?”张管家有些担心的问,他带过来的这两个箱子有些大。怕他们买的东西太多装不下。“放心,能装下。”说完连同王木帮着两个家丁一起把两个箱子安放在马车上。并捆绑好。又用手拍了拍,检查仔细后,张管家才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