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嬉农记 >

第15部分

嬉农记-第15部分

小说: 嬉农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老大夫很满意,也吃的非常尽兴,村长林长青是个不错的酒友,两人意外的投缘。一面是随兴而来,一面是刻意结交,气氛很融洽。

    等他们酒足饭饱之后,林竹本来想找个时机向张老大夫询问枸杞子的晾晒方法。但因为张老大夫喝了点酒,吃完饭之后有些红光满面的,所以林竹也就忍住了没问。村长林长青也一样,不过在李大娘眼神的威胁下,并没有多喝,所以张老大夫带来的酒还剩下不少。

    “头一次吃这种做法的兔肉,小竹的手艺真是不错。”张老大夫觉得这么小的一个孩子能有这样的手艺,实在不可思议,对于她的身世非常好奇,只是现下不方便多问。只能对她的厨艺赞不绝口。“是啊,她跟我们家小玉一般大,可比小玉强多了。”村长林长青忍不住拿自己家女儿与她比较,可是,在这一点上他真心承认小玉的厨艺确实与林竹差的不是一星半点。不过想到她的身世,也就释然了。

    “您二位过奖了,我只是恰逢其会罢了。”此时的林竹只能谦虚以对,今天做的有些过了,还是掩盖锋芒的好。

    “哈哈,你太过谦了,好就好,真让老夫刮目相看。”张老大夫不拘小节的拍了拍肚子,“没想到在这个地方还隐藏着你这么个厨艺高手,不虚此行啊。”林竹三人还未意会他的意思,张老大夫已起身准备离开了,临走嘱咐林竹第二天要去他那一趟。

    知道张老大夫没有忘记要教自己的事,林竹也放心了。村长林长青看了她一眼,也跟着张老大夫一起出门了,他觉得亲自送其回家比较好。

    屋里剩下李大娘和林竹两人了,李大娘才好奇的向她打听,“看这样子,张大夫对你好像很照顾啊,我听你林大伯说他带了三个人像是出来游山玩水,去小青山上转了一圈,又在咱村子里借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决定要在这买房子,正好村子里有一家要搬到镇上,就把房子卖给了他。在村子里开了家医馆。按理说这医馆怎么也得安在镇上,才会有人来看病抓药啊,在咱这么个小村子,能挣着什么钱呢。还有他带来的那几人,那个管家还好,另外两人呀,一个个鼻孔朝天,对人带搭不理的。”

    “其他人平时出来吗?怎么只有张老大夫一人出门采药呢?”听李大娘这番话,林竹越发好奇他的来历。“管家好像经常出来采买,那两人有时候出来跟着张大夫,不过总是被赶回去。”李大娘想了想后说。

    “他来我这三次,头一次正赶上我病着,没见着,第二次和今天这次都是他采完药路过这儿,说是喝口水才进来的。看着不像是有坏心的人,我就让他进来了。”李大娘待她像是一个亲近的晚辈,所以林竹对李大娘也是知无不言。

    “依我看,与张大夫走的近点也没事,你身子还虚,有他指点着,也是件好事儿。再说他经常上小青山采药,要是知道那山是你的,也会承你个人情的。”听见李大娘提起小青山的事,林竹突然想起有件事得问一下,“大娘,我今天也上山去了一趟,不过只上去一点就走不动了。”说到这林竹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虽说小青山不是很大,但周围好像也没人上去呀,除了张老大夫,就没见人上去过。”

    没想到林竹会这么问,李大娘诧异的看着她“以前也有人上去,只是自从林管事和你一来,说这小青山是有主之物,他不让村民上去,其实离村子不远就是大青山了,村子里的人大多去那砍柴,打猎,本来就少有人来小青山,他这么一说,也就没人再上去了。这些他们没告诉你吗?”

    “我以前没出过门,他们也没对我说过这些事情,您也知道,我也是不久前才知道有这些田地和山的。”林竹把一切都推给已离开的林管事和王氏二人。

    “这倒是,张大夫应该没想到这小青山是有主之物,他上山采药也是情有可原。”李大娘看向林竹,“要是你不愿意他再上山的话,我替你去说说也行。”

    “那倒没有,只是上山采药没关系的,有他在咱村子也是好事,谁家没个头病脑热的时候,从山上采药,给村里诊病时说不定会便宜一些呢。”在林竹看来,山上那些草药她也不认识,还不如做个送水人情。

    得知林竹如此想法,李大娘也大为认同,也欣慰林竹能想的如此长远,这样一来,不光张大夫要承她的情,连村子里的人或多或少都得承她一份情了。

    “不过,这事儿我得提醒你,不要随便好心的让村子里的人上山,你在这里也没个大人在身边,要是总有人从你家后面上山,也不安全,反正村里人都知道那山是有主的。”李大娘是真心为林竹着想,才会有这样一番话。林竹心里也是大为感动,本来她还在想枸杞的事情,要不要跟她提起,这里的人只靠种地为生,要是能多一条挣钱的路子,多少有些进项,也能贴补一下生活。现在见她如些为自己着想,林竹决定还是跟她提一下。于是她将枸杞拿出来给李大娘看。“这不是甜菜子吗?你从哪摘这么多呀?”李大娘拿起一个放进嘴里,“好几年没见过了,原来都是拿这个当零嘴给孩子们吃。”

    “您也认识这个,这是我从小青山上采下来的,拿回家后刚好给张老大夫看了看,他说这个叫枸杞子,能卖钱。”林竹一点都没隐瞒,全都告诉了李大娘。

    听了林竹的话,李大娘很是吃惊,一是没想到一直被用来给孩子们做零嘴的野果子竟然能卖钱,二是林竹竟如此大方的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她。毕竟是个进项,告诉了自己,林竹就有可能少挣一些钱,现在的林竹正是缺钱的时候。

    “在山上只发现了几棵树,不是太多,我上山还不到一半,说不定其他地方还有,我想着让大娘跟我一起去。”不管李大娘跟着自己去不去,如果不提前说的话,林竹怕她心里有想法,才相处了几日而已,李大娘却设身处地的为她着想,作为回报,将这些告诉她也无防。

    “这是真的?以前都没人知道这么个小东西也能卖钱?”李大娘有些难以致信,“原来在大青山也有,只是人们上山砍柴,经常把它当柴烧,慢慢的山上就少了。没想到小青山上有。小竹你运气真好,这才几天你就能找到一个赚钱的法子。”她顿了顿又说,“我就不跟你去了,你一个人不容易,正好用这些添些进项。”

    听到李大娘这样说,林竹更是坚定与李大娘一家一起采摘枸杞去卖的心思,从张老大夫说起枸杞可以拿出去卖的时候,她就有一个想法,在院子里移植一些枸杞树,就在院墙边上种一圈,因为树上有刺,枝条也多,围在墙上也能起到保护作用。这样一来得到的枸杞的数量就多了,要是村长家愿意的话,也在家里种植一些,有钱一起赚。也避免林竹一人吃独食的情况,被人知道了,偷偷上山拨了树她也不会知道,那就得不偿失了,到时有了村长一家的参与,其他人也会收敛许多。

    有这种想法的林竹,自然不会轻易听从李大娘的话,所以她还是诚恳的表达一起采摘一起赚钱的意思,“大娘,山上有那么多,我一个人什么时候能摘的完呢,您和我一起去摘总比摘不完在那里烂掉强吧,再说赚了钱,也能给小玉买好吃的。”

    其实李大娘听到林竹的提议也是非常心动的,毕竟有一大家子人在呢,二儿子在私塾里读书,又马上就要成亲了,都是不小的花费,还有又晴过两年也要议亲了,得准备嫁妆。但是她觉得还是回家跟村长林长青商量一下为好。“小竹,这事儿我回去跟你林大伯商量一下再答复你。”

    “好吧,我等您的信儿,”虽然没有得到肯定的回答,但林竹有八成的把握林长青会同意。“大娘,有件事儿还得麻烦您带我去,上次不是说在村子里就能买到些背蒌和篮子,我想买来等去摘枸杞子时用。”

    “行,那你明天去我家里找我,到时个我带你去。”

    “明天张老大夫让我去他家,就是告诉我晾晒枸杞子的方法,等我学会了才能去您那。”林竹忙把明天重要的事情讲给李大娘,

    “没事,我在家等你。”李大娘听林竹说了这许多,在她家就有些坐不住了,想回家同村长林长青商量一下,最好能跟林竹一起去摘枸杞子。于是她很快就告辞回家了。

    李大娘走后,林竹把采回来的枸杞找了个阴凉的地方存放好,今天一天又是上山又是做饭的,身体有些吃不消了,于是准备上床休息一会儿。

    。。。

第二十章() 
第二天,林竹早早起来,做好早饭后,收拾屋子打扫院子,等一切收拾停当,把自己和黑豆儿都喂饱,然后准备出门去找张老大夫学习枸杞的晾晒方法。

    刚要出门,门外传来敲门声,林竹打开门一看,张老大夫的管家正站在门外,连忙将他请进院内,管家很快说明了来意,原来张老大夫临时有事,需要出门一趟,恐怕得二十天左右才能回来,特意让管家过来将枸杞的晾晒方法,告诉林竹,并且也告诉她,晾晒好之后,可以将枸杞卖给清水县的福生堂药铺,他们那里肯定会收的,肯定会给一个公平合理的价钱。林竹连声感谢管家的帮忙,想请他喝杯水再走,可是管家说家里还有事,不敢多耽误,很快就告辞离开了。

    送走管家之后,林竹稍微整理了一下,便想着去村长空找李大娘,时间还早,请李大娘带着她去买一些背蒌之类的,拿回来正好晾晒枸杞。上午做好这些,下午还可以再上山一趟。

    林竹从空间里拿出荷包,打开荷包拿出二十文钱,她思理着,这些钱应该够用了,就是不够用,她也不打算再拿出更多的钱了,现在的她手里除了那几锭银子,就剩下那一两左右的碎银了,要是拿出来用,太扎眼了。

    林竹手里有两个又晴姐做好的荷包,她取了一个颜色稍暗的荷包,将钱放了进去。把其他的银子还收进空间里。收好银子后,林竹想起,不知道这竹戒里的石屋空间是真空的还是里面有空气存在,于是她装了一小碗枸杞,收进空间。当做是一个小小的测试,等过几天再看,如果空间里是真空的,枸杞应该会没事,要是里面有空气的话,枸杞就会氧化变质。

    做完这些后,林竹出发去了村长家。时间不是很早了,去田里干活的人早就走了,村子里还剩一些老人和小孩在,小孩子们跑来跑去的玩耍,老人们聚在一起聊天,见林竹从西边走过来,大家对这个陌生的小女孩都很好奇,“喂,小姑娘,你从哪来呀?来我们村儿干什么?”一位头发花白,拄着一根拐杖的老人冲她问道。“大爷好,我在村西庄院里住,听说村子里有人会做背蒌和篮子,我想去买两个。”林竹有礼貌的回答他的话,总归要同村子里的人认识,在这里名声很重要,礼多人不怪,有礼貌一点给人留下个好印象。

    “哦,村西庄院里的,原来没见过你,不是说那住着两口子吗?”周围的人听了老人的问话,都看向林竹,村子里的人对村西庄院里的情况都是一知半解,现在有个人活生生的出现在他们面前,大家都想打听清楚。“我也住在那,那庄院是我的家,以前的那两人只是暂住,现在离开了。”林竹把大概情况说了一下,不能让村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