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中华女子银行 >

第105部分

中华女子银行-第105部分

小说: 中华女子银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独独留下宋玉芳,大半天都是魂不守舍的。

    长吁短叹的宋玉芳回到家,便向母亲说出此事。原不过是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不吐不快,可宋太太却听得脸色煞白,一路从她屋里退了出来。

    “哎呦,你还看书,我这心慌得呀!”宋太太冲进书房,将门关严实了,抢下宋子铭手里的书,一股脑儿把刚才听来的事情赶紧絮叨了一遍,最后跺着脚,几乎要哭出声来,“你说说,这股歪风邪气什么时候才能了呢?没结婚的,跟着男人跑;结了婚的,一个人偷偷跑。怎么现在的姑娘,都拿逃跑当时髦呢?她们就不想想家里的老父老母,辛苦拉扯大的闺女,往人海里一跳,这辈子生死不知,该有多伤心呀!”

    宋子铭冷哼道:“你为别人的家事心慌什么?再者说,这个姓冷的姑娘不是带着寡母一起走了嘛。生死都在一处,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宋太太着急上火地两手直拍桌:“不是呀,这些人都跑了,咱们的小玉会不会看了心动呀。要知道她身边不是有一个”说着话,忽然扑到宋子铭耳边,“我告诉你,她包里偷藏着一枚戒指呢!我垫过,指定有一钱重,绝不是她自个儿买的。要是她自个儿买的,有什么不能拿出来的。”

    听说女儿有可能跟人私定了终身,宋子铭的槽牙磨得直响。刚想站起来去质问,却被宋太太死死拽住。

    “你既拦着我,又为什么要说这些呢?”宋子铭鼻子里哼出冷气,甩着袖子道。

    宋太太也是急火攻心,抄起桌上的几份报纸,猛地抽起桌角来发泄。好容易把火气降了一些,才忍耐着说道:“她不是试探过几次嘛。要不就顺了她的心吧。你不表态,这样拖着不就是想叫她自己先腻味起来嘛。可我觉得这样太冒险,逃跑的风气传得这样厉害,谁知道她是先腻味呢,还是先奔着自由去了呢!”然后,她又展开手里那份被蹂躏得七零八碎的报纸,“你看,随手拿一份报,就有寻人启事,翻过来还有什么学界沉痛缅怀革命女性天呐,我一个没上过学的人,都学会了这种官话,一天得听无线电里说多少回这样的新闻,我才哎呀,我的命苦啊!”接着,瘫在地上哭了一场。

    宋子铭被妻子这一闹,吓得也倒在了椅子上。他拿起桌上的报纸,果然到处都登着青年男女出走的新闻,还有一大半都是竖着跑横着回来的,倒让他不敢有什么脾气了。

    恰是此时,王婶敲门请大家去厨房里吃一点宵夜。

    趁着一家人都坐在一起,宋玉芳忽然提到了弟弟的学业:“爸、妈,津方的化学不大好,你们也是知道的。这门课的补习老师不好找,我自己也是半吊子。我想请同事来试两天?”

    宋子铭听了不由大惊,以为这是豺狼虎豹正式要埋伏到家里来了,嘴里的东西喷了一桌。

    宋津方嫌弃地站起来道:“爸,你叫人还怎么吃啊!”

    “怎么说话呢?”宋玉芳拍了拍他肩膀,从王婶手里接过水杯,递给宋子铭道,“爸,快顺顺气。”

    宋太太呆若木鸡地愣了半晌,半天才问道:“束脩贵吗?”

    宋子铭冲她看了一眼,两个人靠眼神议定,要退为进。

    宋玉芳看不懂父母的眼神交涉究竟为了什么,只管坦然地回答道:“不要钱的,因为我同事也没有把握完全记得课堂上的内容,只是来试一试。”

    宋子铭点了一下头,低着眼睛,悄声说道:“那以后,让王婶晚饭都添一个碗。”

    “别别吃了,你给我说的书刚讲到武松喝了酒遇见大虫,快快给我往下说,最后是谁吃了谁。”宋太太寻了借口,偷望着了宋玉芳一眼,然后拉着宋子铭赶紧回到书房去商量。一走出厨房门,就忍不住皱紧了五官,用齐声问道,“你说,会不会就是那个男的?”

    宋子铭揩了一把汗,背脊僵直着,使自己看起来没那么恐惧:“八成是的,但你不要乱说话。我告诉你一件事,我们家闺女可是说过,谁在婚姻大事上干涉她,她就送人一具尸首的。”

    宋太太脚下一软,几乎是跌进了书房:“什么?什么时候说的,我没听过呀?”

    宋子铭关门的时候,低声大了一句:“我听过”

    宋玉芳跟到门边望着他们,不由自言自语起来:“爸妈最近都怎么了?”

    “这你都不知道,思想巨变,全国都巨变!”宋津方咕嘟咕嘟喝完了最后一口面汤,拍着胸脯子邀功道,“没发现爸妈比从前可温和多了,有了家庭民主的苗头了。这还多亏了我,把学校图书馆所有的新派杂志都挨个借了一遍,每天给爸爸的书桌换新思想。”

    宋玉芳撇着嘴笑了一下:“本性真这么能改就好了。”

    宋津方一下子又泄了气,不停地甩着双腿,抱怨道:“姐,你要我怎么做给你看,你才觉得我是个大人了呢。”

    宋玉芳端起碗来,笑道:“考个好学校,那就真是长大了、长知识了。”

    ###

    民国七年的春天,对于银行业来说,宛如一个寒冬。推翻新则例的传闻愈演愈烈,央行改革受阻,势必会引起民间对国内银行业的看空。

    中行股东在京发起股东总会,要求董事会拿出应对方案。

    时任中行总裁的冯光华,走进大会现场前还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却要硬着头皮站在主席台上,安抚军心:“各位股东,到会的同仁们,我知道你们都急于要知道,关于新旧则例的问题。上海的股东已经代表我们董事会,分别面见了大总统,以及代总理。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总统与总理一方面,皆允为维持。只要有挽回的余地,我们绝不会,也绝不能答应!”

    这时,有几道身影闪入会场。其中一位直接奔向冯光华,在他耳边说了几句话,彻底击溃了他强装出来的镇定。

    何舜清则走到最前排坐下,神色凝重地向孙阜堂解释道:“众议院今日议决恢复民二旧则例,咨送参议院”说时,眼望向张庆元,默然摇头。

    台上的冯光华看着手里的稿子,忽然感到自己连中国字都看不懂了,他匆匆走下主席台,从后边的侧门径直出去,奔回办公室去向财政部确认这个消息。

    这个举动自然引起会场的一片哗然:“怎么不说下去了?出什么事了吗?”

    张庆元气馁地垂手掩面,指缝间变得有几分湿润。

    “可你是副总裁呀!”孙阜堂拍着他的肩膀,喟然长叹。

    何舜清先一步走到话筒前,用沙哑的声音宣布:“各位,议程议程出现一点小小的变动,下面请张庆元副总裁代为主持。”

    头一次,这是头一次,股东会议上,没有任何的掌声,场面一度难以维持。

    张庆元拿手狠狠搓了一把脸,红着眼圈,抬着灌铅似的双腿,缓缓走上主席台。告知全体股东,安福国会推翻新则例,已经不再是传闻,也不是秘密,而是两院议会正式受理的提案,一旦通过三读,民六则例将不再具有执行效力:“我很遗憾,我各位股东,我理解你们的心情,但当务之急,我们内部一定要保证诉求统一,无论对方以多么无耻的行径推翻新则例,我们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

    ###

    中行与安福国会的较量,从桌下正式搬到台面上来。北京分行取消了员工的正常休假,除了照旧办理业务,也承担了一部分争取舆论支持的工作。

    业务员纷纷出动,游说在京的大客户,向他们表明,一旦恢复旧则例,幕后黑手一定会伸向金库,损害所有股东以及储户的利益。

    这天却是个例外,一队人马刚出门不多久,便折了回来,在一边大声议论着:“别提了,天安…门那边挤满了学生,根本过不去。咱们就站着看了一会儿标语,全是骂zheng府的。虽然是为了巴黎和谈的事儿,但骂得我心里特别痛快!”

    那边讨论得正热烈,大门一开,傅咏兮气冲冲地进来了:“还见客户呢,我为了不迟到,从坐汽车换到人力车,结果车夫听着号外觉得生气,说今天不开工了,不要我钱都可以,反正他这会儿要声援学生去。”

    宋玉芳撕下旧的一页日历,看着上头的日期,嘟囔了一声:“四号。”然后回头向同事们说道,“难怪呢,今天是礼拜天,学校都放假,自然就有时间出来抗议了。”

    傅咏兮因为赶路,胸口正剧烈地一起一伏,加上一股愤慨的热血,整张脸都像烧红了一般:“要不是咱们银行出了大事儿,整天整夜地加班,我也会去的。我们可是战胜国,怎么弄得这样狼狈,还要把山东割给日本人。这场大战我们流的血难道少了吗?好不容易盼来了和平,日本却跳出来狠吸了一口血。我们的国格何在?”

第130章 逮捕学生() 
“来,帮个忙。”佟寅生匆忙下楼,递过一张电文,对宋傅二人说道,“这是上海二十五位股东电呈总统反对恢复旧则例的全文,你们照这个内容,以北京分行名义写一份白话的,贴在大门口,尽量让储户都能看见。再写一份给员工的,最后加一点内容,大意是希望各同仁精诚团结,渡过难关。”

    傅咏兮抬手掐了一下自己的脸蛋,确认这不是在做梦。忙扭头用口型问了宋玉芳一句:“这么早?”

    特殊时期,总处的高层几乎都不离开办公室,一直在指定反击方案。大概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佟寅生这两天积极得好像换了个人似的。

    宋玉芳点了一下头,眨巴着眼努了努嘴。

    傅咏兮顺着方向,见佟慧怡也早自己一步到岗了,心里觉得实在讽刺极了,不由冷笑着反问:“文书办的事,怎么找到柜台来了?”

    佟寅生不满地斜睨着她,训斥道:“工作是大家的,怎么还分彼此呢?人家手里要拟的公文只多不少,都忙着拟告各大股东书呢。我刚说了,精诚团结,团结好吗?”

    听语气就知道,八成又是靠卖属下的劳力,去讨好总处的人。

    “我不是不团结,只是冷不防地大家都这样忙起来,我不太习惯。”傅咏兮撇撇嘴,白了他一眼,拿着电文原稿扭头而去。

    宋玉芳搔了搔后脑勺,假装什么都没听见,也跟着走了。

    留下佟寅生气得直跺脚。

    ###

    与此同时,总处的各部电话机几乎是都占线状态。

    何舜清为一夜未眠的孙阜堂端上参茶,问道:“饶文泰怎样忽然找您来了,难道?”

    一般来说,在政坛败北之人,若果真放弃了东山再起的心思,下台后会选择回到家乡。而像黎元洪这样躲到天津当寓公的,大多还抱着一丝复出的希望。

    孙阜堂抿了一口茶,疲惫使得他的声音变得有些喑哑:“照他的说法纯粹是出于个人的好奇,奇怪我怎样没参战就能预见中国外交在巴黎的这次失败。其实结果哪里难猜呢,自己是什么料,未来能成什么料,想要成好料需得磨过多少的坎坷,这些不说人人都算得精准,但大致还是有个数的。对自己诚实,就能够看得清。参战的时候,未必真是出于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甚至还动了一点挪国外战场的军费,用在国内战场的心思,以为找一帮劳工替洋大人掉脑袋就算是贡献,就能跟在后头喝肉汤。哼,国际外交哪有那么容易呢,那是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