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 >

第47部分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第47部分

小说: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完颜宗翰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反而心里美滋滋的。

    姬缘脸上也带着温和的笑容。

    好兄弟,以后回了金国也要好好交流啊。

54。大雪() 
这两国通商之事,其中包含了诸多繁杂事项; 只要处理好了; 宋国便能在此事中获益颇多。

    首先订通商税,凡是与宋国通商; 皆要向宋国缴两成税。

    完颜宗翰觉得这个价格还不错; 能接受,便毫无争议地通过了。

    其次; 在两国边境修建商路; 坊市。两国合力修筑; 然后两国各占一半商铺。

    这个也很正常,完颜宗翰依然同意了。久而久之,说不定能变成一个大城。

    其三,两国之间可以交易牛马羊等兽类。

    宋国骑兵不少; 马匹一直稀缺。

    完颜宗翰看着那个马字,有些迟疑; 最后还是同意了。

    这养马必须要看养马的环境、养马人的天赋和马的品种; 就算买了良马回去; 也不一定自己养得出来; 最后还是要靠着金国人。

    说不定还能靠着这个赚宋国人的银子。

    到时候把坏马、老马都卖给宋国人!

    完颜宗翰越想越觉得自己赚了……

    简直美滋滋。

    其他条约大多与此类似。偶尔金国也吃一点亏,但不算大,可以接受。

    “这买兔子,真能击垮金国?”

    宣和帝有些不解。

    “自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天长日久; 便能看出变化来。”

    如今因燕云十六州归还之事; 姬缘连升三品,被封为宣正大夫,麾下也能掌个几万兵马。

    宣和帝打算用姬缘来分化童贯的兵力,如今待他宛如自家子侄,十分亲切。

    这买兔子是姬缘提出来的一个应敌之策,十分隐蔽。

    澳大利亚曾经兔子成灾,引进野狼,又造成狼灾,十分凄惨,即使生态勉强平衡,但依然受了极大影响,活生生和兔子战斗了一百多年,这一点也可以用到金国上。

    金国、辽国的领土上都有不少兔子,也很适合兔子生存。

    只要宋国暗中鼓动金国人养兔子,那边就很容易出现生态失衡现象。

    兔子繁殖能力极强,连草根都吃,又喜欢打洞,对农田破坏力极大,一旦这个事做成,金国根基必然动摇。

    虽然姬缘把这件事讲得清清楚楚,也有遭遇过兔灾的老农讲述过当时的恐怖景象,宣和帝还是有些忧心,并且觉得……这个办法太伤天和。

    而且要是兔子从北边跑到南边,那大宋岂不是也要遭殃?

    “宋金辽之间有高山大河,便是兔子过来了,我等提前防范,时刻注意数量,应该不会有事。”

    宣和帝没听说过会游泳的兔子,便也不说什么了。

    左右这件事的成本不大,只是以稍高的价格收购兔子肉和皮毛,同时也收购狼虎等猛兽的皮,不算显眼。

    宋国铁器被管理得很好,没有宣和帝发令,不得外售,这一点没有写在两国通商协议上。

    料想金国也不会提出来这种敏感的问题。

    难不成还会光明正大提出来,我想在你这儿买兵器攻打你的国家?

    宋国并未太过压制商业,国内的商业形势十分不错,并且已经发展得趋于饱和了。

    盛极而衰,如果不向外扩张,迟早要衰落。

    以我方之强去攻对方之短,大占优势。

    金国根本没有体会过贸易战的可怕之处。

    一国物价尽数被他人操纵。

    尤其是,他们指望着购买宋国的粮草。

    这简直是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宋国身上了。

    女真人是游牧民族,讲究马上夺天下。

    不知道商业的可怕之处。

    而汉人的统治者早就意识到了商业会动摇统治根基,一直压低商人的地位。

    如今,那些商人倒是能用得上了。

    此事暂且不提,自有大宋臣子来处理这样的事。

    姬缘也要护送完颜宗翰等人回金国了。

    赵构十分不舍,甚至想拉着姬缘的手,依依惜别。

    姬缘穿着一身紫貂毛墨色大氅,身骑白马,只淡淡地点了点头,便策马扬鞭,没入漫天飞雪中。

    即使下这么大的雪,还是有不少大姑娘小媳妇在窗边张望。

    直到那张容色倾城的脸消失在视线中,才怅然一叹。

    “宣正大夫又离京了。”

    “不知下回何时才能见着他。”

    “他这样的人,文武双全,又助康王殿下与官家得回了燕云十六州,实在是……实在是……”

    “神仙哪!”

    “哼,换一个丑八怪就不是神仙了。”一个臭着脸的年轻小公子气鼓鼓地离开酒楼。

    “若有人善丹青,画得潘六郎些许风仪,尽管送来侍郎府。”

    “我们府也要。”

    “我们也要!”

    赵构听见那些小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说话,默默笑了笑。

    他的丹青不错,倒可以画两副画像自己留着看。

    人人皆有爱美之心,就算是赵构,也贪慕好颜色。

    不过他也只敢看一看。

    从上回的事就能看出来,姬缘这人非常有手段,不可轻易招惹。

    ……

    这雪下得很大,一路上都是深深的积雪,有的地方甚至积了几尺深。路上也十分湿滑,便不好再乘马车。

    这行人都骑着马,活动一下反而缓和一些。

    武松也穿了一件大氅,暖烘烘的。

    姬缘袖中还藏了一个暖炉,偶尔停下来的时候能去附近农家填块炭进去,暖暖手。

    “这附近的雪患越来越严重了,朝廷可有派人赈灾?”

    姬缘借宿的时候问了那家人一句。

    “官府已经派人送了米粮,早前也有令让我们屯些柴火,现下大家的日子,虽过得艰难些,挨过这段时间,等到明年开春就没事了。”

    姬缘点点头。

    完颜宗翰却十分忧心。

    金国位于宋国西北处,如有雪患,那金国怕是更加严重。

    除非是鹅毛大雪,出不了门,其他时候这行人都在赶路。

    一路人坍塌的房子也越来越多了……

    偶尔还能看见冻死的人的尸体。

    最开始完颜宗翰还有些幸灾乐祸,如今也高兴不起来了。

    宋国都遭了这样大的雪,金国岂不是已经彻底被雪淹没了?

    大家都心情沉重,连说话的心思都没有。

    离边境越来越近,完颜宗翰等金国人与姬缘等人告别,直接回了金国。

    “霸霸,改日我们再聚。”

    “完颜兄一路平安。”

    姬缘和武松以及一些军士,则要赶回真定府。

    正要快马加鞭,路上却一阵地动山摇。

    姬缘脸色变得惨白,立刻让人策马赶到开阔处。

    武松也有些慌张,心里不住发凉。

    远处一座山峰倒塌,震出轰然巨响。

    “地龙动了。”

    一个见多识广的军汉叹了口气。

    “这地下真的有龙吗?”

    武松听说过地龙翻身,会闹出大乱子来,这次还是第一次见。

    姬缘如今也不敢拿真正的历史来框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上。

    他也不记得与此事有关的记载。

    只希望这是一次小动静。

    这样的巨型天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一个沉痛惨烈的打击。

    “或许有吧。”

    东汉时期,就有大佬发明了地动仪。

    然而,即使到了千年之后,也不能精准的预测各处的灾害。

    地底下究竟如何,又有谁知道呢?

    “我们先在此处休整一下。”

    此时地面仍然有些晃动,不适合赶路,万一马儿伤了,这个天气靠着两条腿走到真定府的军营,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晃动一直没有停,姬缘脸色不是很好,显出几分羸弱来。

    “姐夫,你披着吧。”

    武松把身上的大氅脱下来给姬缘披着。

    “松妹披着吧。”

    姬缘身上一沉,有些不好意思,这性别逆转了啊……

    “姐夫,我都有些热了。”

    姬缘回头一看,武松鼻尖果然有些汗珠。

    “松妹若冷,和我说一声。”

    “我哪里会冷,姐夫你好好的,不生病。我就什么都好了。”

    武松笑了笑。

    两人坐在马下,风雪交加,只觉天地茫茫,心中有些空蒙。

    “大宋才稍微好一些,老天爷,就松松手,饶过它吧。”

    姬缘看着雪下得越来越大,开始祈祷,最好只是小范围的山崩。

    天色渐渐黑了,路已经坏得差不多了。几人只好靠在一起取暖,虽然夜间没有再下雪,但温度还是陡然降了下来。

    “潘将军!”

    “武娘子!”

    “潘将军!”

    交错的呼喊声传来,还有灯笼的亮光。

    武松蜷缩在斗篷里,已经睡着了。

    “我们在这里!”

    姬缘这边随行的军士立刻回应。

    很快那边的人就找了过来。

    “近日多处地龙翻身,童将军怕郎君和娘子出事,便派我等来接应。”

    “如今那些地方,伤亡如何?”

    “发生得很突然,真定府不算严重,我等也不知晓。”

    一行人趁着夜色赶路,寻了最近的一处破庙栖身。

    这已经是附近最好的房子了。

    从它里面的样子看,庙原先是个好庙,只是因为这一次地震,房梁塌了一处。

    庙里面的都是附近的百姓,中间点着火堆,全凑在一起取暖。

    一个面容清俊温和的和尚,正在敲木鱼念经。

    此刻也无人嫌那木鱼声吵闹。

    反而觉得有种莫名的宁静感。

    偶尔还能听到低泣之声。

    灾难来的太突然了。

    这样的天气,大家都躲在屋子里,说塌就塌,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如今也不是每户人家屋顶都是茅草,那些砖瓦人家,伤得便重一些。

    “叨扰大师了。”

    姬缘行了个礼。

    “郎君不必多礼。”

    和尚微微一笑,

    “等我念完这段经,不知可否能借一步说话?”

    “好。”

    姬缘见这和尚与旁人不同,便在一旁等着,听他念经文。

    直到听完最后一个字,姬缘才回过神来。

    这经文带着一股神奇的魔力,让人思维放空,继而身心皆宁。

    “郎君不必着急,大宋必有一劫,如今这劫难已经降了下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郎君做该做的事便好。”

    和尚声音很温和,带着一股与世无争的禅意。

    “大师真乃出世高人。”

    姬缘原先心中一直有些哀痛,也有些急躁,如今却好了一些。

    急躁也没有用。

    “此事,是否因我而起?”

    “郎君怎么能使唤得动地龙,未免想得太多了。”

    “郎君不来,也有天灾。”

    和尚一笑,姬缘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此时武松还睡着,姬缘解下大氅给她盖着,与和尚在一处风雪簌簌的小亭里喝茶。

    “大师如何看我?”

    姬缘如今虽然也适应,却仍然有些不解。

    “是个有名的俊俏郎君。”

    和尚刚说完,姬缘就有些呛着了。

    “大师先前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