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 >

第36部分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第36部分

小说: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元徽见童贯脸色不是很好,便问道:

    “可是有什么不妥?”

    “女子从军倒也使得,只是如何管理,如何居住,还需要你多费些心思,不可因此搅坏了军中秩序。”

    “是。”赵元徽恭敬应承。

    ……

    西门庆此时正在梧州,和杨明月一起吃饭。

    从清河县出来后,西门庆一路南下行商,认识了不少人,队伍渐渐壮大,虽然说赚得不少,但西门庆仍然觉得不够。如果本金更多,利润会更加可观。

    正好听说善财童子杨明月的大名,就径自来了梧州。

    这里虽偏远了一些,但人杰地灵,物资丰饶,是一处宝地。

    杨明月在山上也闷得久了,西门庆来求见,两人商讨一番,引为知己。

    西门庆能言善道,在她嘴里,处处都是商机,杨明月听得热血沸腾,当即表示要出钱出力,入股西门庆的商队。

    “不若你我二人结为异性姐妹,同进退。”

    杨明月十分喜欢西门庆的性子,敢爱敢恨,恩怨分明。山里同龄的姐姐妹妹虽然有,却太过恭敬,又不爱出去,只有西门庆能与她说到一起去。

    “能与圣女义结金兰,真是西门庆三世修来的福分。”

    “说什么客套话,以后你就是我的妹妹了,我会护着你的。”

    杨明月见西门庆答应,十分高兴,拉着西门庆的手,把手里的银镯子全扒拉过去。

    两人各自说过生辰八字,杨明月稍微大上一些,以两人的年纪,都过了适婚的花季妙龄,话题不由得转到婚配上去。

    “明月姐姐可有心仪之人?”

    杨明月脸瞬间有些发烫。

    “有是有,就是不知道对方喜不喜欢我……”

    现在,赵元徽应该到北方去了吧……

    杨明月心中怅然。

    突然把对方放进了心里,再看其他的漂亮小娘子,再没有以往的喜爱。

    如果早些遇上西门庆,说不定就不会喜欢赵元徽那冤家。

    “明月姐姐这样好,谁会不喜欢呢?”

    西门庆想起姬缘,难免生出些酸楚。

    “庆儿妹妹,你有没有心仪的人,可订了婚约?”

    “有是有,就是不知对方去了何处。”

    西门庆曾在货物中发现了姬缘写的平安信,那的确是姬缘的字迹,说几人皆平安,已寻了好地方落脚,有缘自会再见,让她不必寻找。

    “我这一生已经不打算婚配了。”

    这一路西门庆也没少见适龄男儿,有的人虽然没有姬缘长得好看,却更加热忱殷勤。

    相处起来总不太自然。

    西门庆总是匆匆别过,那些人皆变成了身后的风景,没有在她心中留下丝毫印象。

    怎么会非一人不可呢……

    真教人不甘心,却也不后悔。

    山河虽大,终有尽头。

    她迟早能重新找到姬缘,届时就算只做邻居,也足以平息心中妄念。

    “我也不想婚配,男人有什么好的。”

    杨明月对不想婚配这一点深感认同,虽说对赵元徽有几分意思,真要嫁人,也没有那么愿意。

    “一个个就想娶一个贤妻良母放在后宅里,然后又去外面养娇娘美妾,生他十个八个,也不想想自己养不养得起,有的人还非要儿子传宗接代不可……”

    “负心人也的确多,糟糠之妻不下堂,这一点能做到的太少了。”西门庆附和道。

    “有些穷酸秀才,明明身无长物,却还装一副高洁不可侵犯的样子,若给他些钱财,还当是他在施舍你一样……”

    杨明月散了不少财,扶贫救弱间见过许多阴暗事情,生出许多感触。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这天下的人又不都是同一个母亲生的,有好有坏,明月姐姐莫要因为几个渣滓,以偏概全……”

    “好的自然有,那也不是我喜欢的。”

    一说到感情问题,话总是无穷无尽。

    “千金难买心头好。”

    男人再多又怎么样呢?还不是只想在一棵树上吊死。

    西门庆原以为自己会因为事务繁忙,情意淡化,未曾想,那一份爱慕愈发刻骨铭心。

    “庆儿妹妹,你喜欢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他长得很好看,性子也不错,有出众之处,归根结底,只是一个普通人。”

    “好像和我喜欢的人差不多……”

    “没想到明月姐姐也喜欢长得好看的人?”

    人人都说贪花好色不好,若让他们自己选,也会先选长得好看的。

    这一点上,西门庆从不遮掩。

    “我虽然见过比他长得更好看的人,但我只喜欢他,可能我不单单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其他方面也有一些。”杨明月最开始是被赵元徽的美色引诱到了,后来更喜欢他的为人。

    “都是这样的。”

    两人说了一些私密话,关系愈发融洽。

    不知不觉提到画像,便约好画出自己的心上人,比一比谁喜欢的人更好看。

    杨明月从小也学过琴棋书画,其他的都学的不精,唯独画工不错。

    常年在山上画些鸟虫山石溪水,颇有灵性。

    慢慢画出赵元徽的样子……

    却是女装时的装扮。

    最开始喜欢他,是因为他是一个美貌小娘子啊…

    西门庆画工比不得杨明月,但朝思暮想,眉目遍遍描摹,深藏于心中,把姬缘画出来没有任何问题。

    半个时辰过去,大致轮廓已经画好了,只缺了一双眼睛。

    虽说其他地方也生得好看,眼睛却是他最出彩的地方。

    杨明月没有这个顾虑,但她画得很精细,连那天赵元徽身上的配饰都一一画出来了。

    西门庆斟酌良久,终于慢慢添上了一双眼睛。

    清润温柔,平和淡然。

    “这人我曾见过的——”

    两人交换画像,然后面面相觑。

    “这不是金花吗?”

    “这不是金莲吗?”

    两人继续对视。

    “你先说!”

    “你先说!”

    两人再度同时出声。

    最后西门庆还是让杨明月先说。

    “我是在今年的龙母庙会上看见他的,那时他装成了小娘子,和潘金莲同行。”

    “我见他长得好看就把他抢回山,后来他被下属带回去了。他们家还有个侄女,叫迎儿……”

    “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西门庆看着画里的赵元徽,第一次觉得金花妹妹,如此美丽动人……

44。磨刀霍霍() 
如果潘郎还在梧州,这里的小娘子一定会常常谈起他; 可是西门庆来梧州住了好几天; 一次都没有听人说起过他。

    西门庆难掩激动,问道:

    “他如今去了何处?怎么不见他们在梧州走动?”

    “你喜欢的那个潘金莲; 已经随赵元徽北上; 去抗击辽国了。”杨明月幽幽道。

    “怎么可能……潘郎身体那么不好……”西门庆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她一直都记得姬缘落水后生死不知的样子; 那样羸弱的潘郎……连把长♂枪都提不动吧; 北上不是送死吗?

    “他的武艺还不错啊; 尤其是箭法,特别好,说射哪就射哪,箭无虚发。”杨明月后来那段时间; 因为山中的矿藏和梧州的军队打了不少交道,也与姬缘混熟了; 见识过他出神入化的箭法。

    “我都不知道; 才分开这样一段时间; 他就去了北边; 箭法、箭法好也不能让他去抵千军万马……”

    西门庆说着说着泪眼模糊。

    她的潘郎是一个文人,应该提笔定江山,怎么能去战场厮杀呢?那里刀枪无眼,万一伤到了潘郎; 怎么办?

    “庆儿; 你就放心吧; 他是军师,不会亲自上阵的。再说有温侯在,一直会有人护着他们。”

    杨明月替西门庆擦掉脸上的泪,又打趣道:

    “金花妹妹那样弱我都不哭,你喜欢的潘郎还是一个神射手,说不定一箭射下辽国皇帝的狗头……几天就名扬天下了!”

    见西门庆脸腾的红了,杨明月与她闹成一团,玩了半天,西门庆总算露出了笑颜。

    “明月姐姐,我想去北边。”

    西门庆琢磨了半天,还是说出了自己的决定。

    “你疯了!”杨明月瞪大眼睛,十分不可置信,

    “你会死在路上的,从北边到南边来,路上还算安稳,你去北边那一路都是各种匪窝。水上有水匪,路上有山贼,小的山头还好,只有百十人,有的大山头千百人……把你抓去当压寨夫人,就全完了!”

    “我…我就是想去看看。”西门庆埋在杨明月怀里,泪水涟涟,“我放心不下他,我怕再也看不见了,我想他了……”

    杨明月对女子极好,让西门庆很有安全感,杨明月……就像她的亲姐姐一样,她能毫无顾忌的撒娇,说出自己心里的话。

    “我这一辈子……再也不会遇到第二个让我那么喜欢的人。”

    杨明月见西门庆情深至此,只握住了她的手。

    “若你真想去,此时也不是良机。”

    “北方乱得很,你我势单力薄,万万不可以身犯险,等此战结果出来,我们再去北方。”

    “那时我一定不会再拦着你。”

    “明月姐姐……”

    西门庆抱住杨明月,眸中发亮。

    ……

    这里昼夜温差很大,早晨呵气成霜,中午骄阳似火。

    姬缘身体不太适应,多日高烧不断,被勒令在营中休养。

    每天听着军号,还有士兵们呼喝的声音,心潮澎湃。

    偶尔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转转,见了大宋那些将军练兵的模样,姬缘渐渐担忧起来……

    大宋的军队比他想象的还要弱一些。

    也许是见过后世整整齐齐、令行禁止的军队,眼光就高了。

    原本以为梧州的军队因为距京师太远、所以水平不高,不曾想北边的军队更是不堪。

    集合的时候一个个半死不活,萎靡不振。

    训练的时候也有气无力,十分懒散。

    很多时候都会出现不服军令的情况。

    不像是十几万大军,而像是一群吃空饷的刁民。

    赵元徽同样发现了这个问题。

    他们从梧州带来的军队,虽然还没见过血,都是新兵,却服从上官调遣。不像宋军,整一个散沙。

    “哥哥,如今这样,可有什么法子?”

    “练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战在即,能拖得住吗?”

    “那应该如何做?”赵元徽又问。

    “按兵不动,静待良机。”姬缘实在觉得如今的局势不适合攻辽。

    可惜童贯一意孤行。

    谁都劝不动他。

    赵元徽虽然也在同行的路上见过姬缘操练士卒,却始终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所以然,便有些疑惑,问道:

    “那如何才能练好兵呢?”

    “军令必须严明,不服令者斩。”

    姬缘刚说完,营外就传来了童贯的声音:

    “我拨一千人给你,若你能服众,就按你的来。”

    “好。”

    “如今已定下了军令状,你可不要让我失望。”

    童贯看着姬缘,目光浮动,似乎想说什么,最后又止住了。

    赵元徽带来的这人…气质和哲宗有些像,真是见了鬼。

    童贯出去后,让人把军队中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