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浪漫言情电子书 >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 >

第28部分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第28部分

小说: 天下男主皆软妹[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针灸过后,迎儿脸色好了一些。

    孟皇后看着姬缘喂着迎儿喝了药,才默默离开,并且表示病好之前她每日都回来。

    孟皇后扮演的是一个热衷治病脾气古怪的毁容神医。

    除了姬缘,再没一个人发现异样。

    姬缘只觉得这位夫人前途不可限量,没有要揭马甲的想法。

    有这种神出鬼没的本事,还有灵通得不正常的消息渠道,怎么看这位夫人都不是简单人物。

    迎儿身上无利可图,如果治不好,她必定不会来。

    姬缘心中又添了些希望。

    到晚上的时候,迎儿醒了,甚至用了半碗米粥,让几人欣喜不已。

    就痢疾这个病,孟皇后研究了十几年。不说药到病除,把迎儿从鬼门关里拖回来一点问题都没有。

    她只是有些失望。

    看着眼前无比感激,并且想雇佣她随军南行的赵元徽,孟皇后非常想一棒子把他的头敲灵活。

    认不出亲娘就算了,还给这么多银票……

    孟皇后当然没有拒绝儿子孝敬的道理,取了赵元徽的重金,表示这是诊金,至于南行……

    神医需要游遍天下,感众生疾苦,怎么能被束缚在一个地方?

    几副药下去,迎儿的病好了大半。

    赵元徽有心想感谢一番,没想到这个神医脸皮厚得可怕,几百两银子,被他一分不留全收走。

    ……

    “舅舅!”

    迎儿身体虚得厉害,不能下床走动,见姬缘过来,十分高兴。

    “这是拿竹条编的小玩意,其中也有舅舅做的一些,你先拿着玩,等我在街上看见了有趣的东西,再带回来给你看。”

    姬缘拿着许多竹条编成了可爱的小动物,仔细挑掉了竹刺,挨个介绍。

    有兔子,小狗,老虎……

    那些形状复杂的都是他买的,简单的小动物看一遍他就会编了。

    “舅舅,我们一家人以后再也不要分开了。”

    “好。”

    姬缘终于学会了怎么哄孩子,摸了摸迎儿的头。

    ……

    又在江陵府停留了半月,迎儿能下床走动之时,一行人再度启程南行。

    依然是走水路。

    只不过这次是坐商船。

    虽然姬缘身上还带着那位夫人给的银票,足够购置一艘船,但还是选择了商船。

    他不想再遇着水匪了。

    这些商船都跑惯了南北水路,关系打点得非常畅通,虽然不如自己买船自在,却胜在稳妥。

    船上天南地北的人都有,随便捡几个都有一身伤心往事,要是哪位郎君脸上还有刺青,边上跟着两个负责押送的官员,更是冤屈难诉。

    赵元徽的封地在梧州。

    几乎是大宋最南边,与琼州离得很近。

    商船不会行那么远,等这段水路走完,几人还要转陆路。

    虽然通缉令已经撤销了,但大家都会在形貌上稍加掩饰,免得不慎被扭送官府。

    约莫过了一个月,商船到了目的地,姬缘等人下船后发现码头已经有人等着,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

    为首的王副使,正是梧州县丞派来来接应赵元徽的人。

    自迎儿病愈后,武枝和武松再也不提另找住处,过普通生活。

    庸庸碌碌固然好,但遇上了一些致命的事,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赵元徽要去梧州,她们便也同去。

    贼船是真的上去了。

    就算不上贼船,这一路和赵元徽等人结下的情谊,也无法掰扯清楚。

    再说这世道乱成一团,官匪勾结,肆意横行,有钱的能买人命,没钱的命如微尘。

    人来世间走一遭,总有些事情不想留余地。

    武枝觉得自己无甚用处,但金莲哥哥和松妹都是有一技之长的人。

    如果他们能施展所学,一定比窝在一个小地方卖饼好。

    自古乱世建新朝,赵元徽麾下有兵有将,有正统身份,未尝不能成大统。

    见识过大好河山,膏粱锦绣,终究还是不甘平庸。

    ……

    梧州地处南方沿海处,气候湿热,雨来得迅疾,停得也快,路边的占城稻比北方要长得好一些,但是农田却不如北方多。

    “梧州多山民,毒蛇猛兽也多,治下的民众少,纵有良田,也无人耕种。”

    来接应赵元徽的王副使早年被哲宗提拔过,官任四品,后来卷入党争,被贬谪任梧州副使。

    这些年他把这里经营得滴水不漏,原先不太放心,以为赵元徽和那些皇族贵胄无甚区别。没想到赵元徽性情谦和,十分关注农桑之事,提出的问题一针见血,每每都还能说几句合适的解决之法,瞬间让人升起一阵希望。

    若是和当今官家讲这些事,他连听都不耐烦听。

    便是听了也听不懂,就和那个瑟缩在马车里一脸茫然的小白脸一样。

    满脑子风花雪月,丝毫不顾及民生大事。

    “今日得见温侯,三生有幸,日后愿为温侯效犬马之劳。”

    姬缘看着跪在自己身前的王副使,有些懵……

    这个大爷,是不是,认错人了???

    边上的赵元徽更懵,一路上他听着姬缘和那老副使讨论着种田养鱼喂鸡,听得满脑门子雾水,又不敢插话。

    便一直缩在后面。

    这俩马车里只有赵元徽、姬缘、王副使三人。

    下船之后,几人就匆匆上了马车,也没有人故意扯着赵元徽去和王副使介绍。

    认错人…也不算难以理解。

    场面顿时有些尴尬。

36。我有一个美丽的愿望() 
姬缘朝赵元徽投过去一个眼神。

    看眼色行事!

    赵元徽一脸懵逼,完全没接收到眼色; 甚至有点想跑路。

    好害怕!

    不管内心做出了多重要的决定; 真正去实现的时候,总是很难。

    赵元徽现在心里就超怂。

    王副使现在有点懵……他都说了效忠的话了; 为什么温侯还不动?

    难道是他姿势不对?

    姬缘和王副使对视一眼; 心中更是难以言喻。

    赵元徽不知该如何开口。

    拖久是没有好处的!

    姬缘一掌把推赵元徽推到王副使身前。

    然后把赵元徽的手与王副使的手放在了一起,使他们交叉相握。

    十指连心; 心贴心。

    “恭喜侯爷得此良臣……”

    姬缘摇晃着赵元徽和王副使交握的手; 让他们俩醒神。

    王副使眼睛瞪得老大; 不可置信。

    他曾见过哲宗,论气质,分明是身量略高的那个郎君更像哲宗……

    可是他现在手里握着的人,是那个小白脸……

    恐怖如斯!

    王副使有些想缩手; 但是又觉得不太妥当。

    他再度和姬缘对视一眼,两人眸中情绪汹涌; 完成了一次信息对接。

    ——你是温侯吗?

    ——我不是

    ——那小白脸是温侯吗?

    ——是的; 没错

    王副使又望向赵元徽; 露出一个惶恐而不失尊重的微笑。

    赵元徽也扯出了一个笑; 并且想作出一副喜得良才的豪雄样子。

    “哈哈哈……”

    干巴巴的笑声让场面更加僵硬。

    “哈哈哈……”姬缘也跟着笑了,为了不让赵元徽尴尬爆炸。

    “哈哈哈……”王副使眼眶有些湿润,心情极度复杂。

    与赵元徽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噎。

    三人再度坐下; 气氛一度十分沉静。

    “王副使; 小人是第一次来梧州; 不知此处可有什么有趣的习俗?”

    姬缘为了打破僵局,如此问道。

    “下官来梧州已有十个年头,说来此处民风开放,男女之间…非常自由,颇有春秋遗风,其他年节都与北边一样,只唯独多了一样。”

    王副使一把老骨头,说起这些事情颇有些不好意思。

    总显得他不是那么正经……

    “每年七月初的时候,梧州当地的山民和乡民都会去白云山拜龙母庙。”

    “少年郎君和小娘子皆盛装出行,热闹异常。”

    王副使说到这里,脸上带了几分笑意。

    “若是未订婚嫁的小儿女在那龙母寿诞之日彼此看中,便能同时进庙上一次香,私语时,交换住处和姓氏,父母皆同意,即可婚配。”

    姬缘曾见过胡大壮忧郁的样子,深知此间自由婚嫁之艰难,如今听说了这样的事,觉得梧州也是个不错的地方。

    赵元徽更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觉得很是有趣,想亲自去看看,便提议道,

    “我们应在七月前就能到梧州,不如到时候一同去游玩一番?”

    “侯爷身份尊贵,平时出门已经到了千番小心万番小心的地步,龙母庙会时人多眼杂,分外危险……”

    王副使生怕赵元徽兴高采烈地出去玩,再一动不动被抬回来。

    皇家的事儿他见得太多了。

    “这个嘛…到时候绝对不会有人能把我认出来的。”赵元徽嘴角扬起智慧的弧度。

    姬缘顿时知道了赵元徽的想法。

    潘金花又要重出江湖。

    王副使也不再劝,若赵元徽真要溜出去,他就偷偷去通风报信,让赵三把温侯关起来。

    ……

    有人接应,这一路走得非常迅捷,六月下旬就到了梧州。

    赵元徽的住处已经提前收拾好了。

    如今姬缘是以赵元徽谋士的身份出行,武家人又与赵元徽情谊深厚,住处便安排在赵元徽附近。

    赵元徽如今的府邸不算大,甚至比不上西门府,但他很是高兴,亲自烙饼,四处分发了一回。

    总算能有个地方安定下来了。

    武松武枝也松了口气,在新家里转来转去,十分新奇。

    院子宽敞又干净,窗前是芭蕉叶,窗后是小竹林,红墙笼在绿影里,分外清逸。

    迎儿一病过后,懂事不少,显露出非凡的天资,尤其是在棋艺上,屡屡出新招,让浸淫此道多年的赵元徽都为之惊叹。

    “迎儿若是学得好,比起那位赵夫人也不会差多少。”

    赵元徽初时说起赵夫人,姬缘还不知道那是谁,只觉得是位有才的女子。后来听赵元徽慢慢解说,那位赵夫人,姓李,家父是苏轼门下有名的学士,给女儿取得名字极妙,名清照……姬缘才恍然大悟。

    这个时候,大佬竟然是活的……

    迎儿的确聪慧,但离赵元徽列举出的才女,还差得远。

    文章诗词要靠妙思,而非才智。

    赵元徽纯粹是瞎捧晚辈,总说自家迎儿最好,最聪慧,在外人面前都是说,迎儿资质驽钝,不订娃娃亲……

    最后却并没有教迎儿任何关于诗词的东西。

    “你看我学了十多年,到头来做不出名传千古的佳句,其他方面也一事无成。若让我做个农夫,学上十几年,我还能播|种耕田…”

    “若是去掉现在这个身份,只靠自己,不卖色相,三天我就能饿死街头……”

    赵元徽摊摊手,露出手掌上因为耕作而磨破皮的地方。

    姬缘的院内原先有片荒地,因为不知主人喜欢何种花卉就一直没有移栽,后来武松觉着空着太浪费,一夜之间锄好了地,扬言要种满瓜果蔬菜,便再没人提花卉的事,反而有人送了菜籽、菜苗过来。

    赵元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