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皇家女医师 作者:汐还 >

第23部分

皇家女医师 作者:汐还-第23部分

小说: 皇家女医师 作者:汐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这个倒没事,我家妹子让我带了钱”说着虎子从怀里取出三锭十两的银子;“这个你先收着,不够明天我再送来。”
   澄心看着白花花的银子,眼睛就直了,好不容易才回过神来“这个,这个……”转眼的功夫,澄心就在考虑要不要收,现在正是断粮的时候,而且董大的医药费还不知道要花多少,正好解了围,只是以自家少爷的性子,这银子未必能收。
   “小哥你别担心,我知道知县大人是好意思,可是这人命关天,虽然刘大夫是好性子,但这药费必定不便宜。”虎子虽然人笨了点,但关键时刻并不糊涂。“你收好了,就当是帮董大保管的,等他病好了把剩下的钱给他不迟。”
   “好咧”澄心听了开心不已,少爷那套唯一值钱的文房总算是保住了。
   澄心又带着虎子进了后衙,董大还没醒,胖丫一脸的泪痕,端着一脸刚煎好的药,坐在床前,看着昏迷的董大。
   “到底是谁干的?”虎子一边问着一边好不容易的撬开董大的嘴,灌了半天,却大半都流了出来,一碗药灌完,只喝了不到半碗。
   “……只听见有声响,后院就着起来了,我忙跑出来,我爹刚从醉仙楼回来,看着就跑了进去,叫着我的名字……”胖丫见了虎子又哭了一场,坐在床边,看着虎子给董大灌药。
   “这么说的确是有人纵火?”两人正说着,徐治清走了进来,正听了胖丫的话。
   “民女董小燕,见过大老爷。”胖丫回过神来,忙给徐治清见礼。
   虎子一愣,认识这么久,从来不知道胖丫有这么可爱的名字,随即也跟着给徐治清见礼
   “小民凌虎,见过徐大人。”
   “不用多礼”徐治清坐在一旁的木椅上,接着问起董小燕关于这次大火的事情,本来在把董大接过来以后就要问话的,只是一来董大受伤昏迷,二来这董小燕哭的不行,根本问不了话。刚刚在书房,听澄心说,有人来看董大,这才跟过来看看,不巧听到了半句关于起火的原因,便跟着问了下去。
   “董小燕,你把起火前后细细为本官讲来。”
   董小燕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便把前后因果讲了出来。
   原来,今天端午,董大一大早便去醉仙楼送肉了,小燕在家把前日包的粽子煮了,便到房里取了衣服在院里洗。这董大就住在铺子后面的房子里,还有个院子,做生意倒也方便,小燕洗衣洗到一半,听到铺外有狗叫,因今天是端午,没有做生意,铺子也是关着的,小燕觉得奇怪,这才到前面来看,开了门,却没见到什么人,再就听到后院有声音,想着厨房还煮着粽子,便往后院赶去,到了后院,就看到火光冲天,按理,如果是厨房着火,也没这么快,何况,做了这么多年的饭也没出过事。本来还想着拿水去灭火,但看着火势实在不小,就只随手拿了几件值钱的东西,退了出来。没有半刻这火便烧到了隔壁,周围的邻居都出来救火,小燕坐在路边,还惊魂未定,就看见董大从醉仙楼的方向跑了过来,一头冲进了火海,小燕的爹还没喊出口,就没了影子。
   “这么说来,这多半是有人纵火了。”徐治清点了点头,得出结论。
   

☆、第四十章 大火(下)

  “这不只是有人纵火,而且这纵火之人只是想烧房子,并不想出人命,不然也不会放了狗引了胖丫出去。”虎子到天黑才回到家,宋嫂子给虎子把饭热了,看着虎子吃饭,若汐便分析这次纵火事件的起因。
   “一定是花家干的,说不定找人威胁过董叔,只是董叔没搭理,所以这次才借着纵火给点警告,却没有想到董叔以为小燕在屋里,竟然冲了进去,差点闹出人命。”又问虎子“最后怎么样了,董叔醒了么?”
   “嗯”虎子一边把最后一口馒头塞进嘴里一边点头。“醒了,又叫了刘大夫来看,开了药,胖丫煎了药,又给喂了,我才离开,衙门里有供应饭食,胖丫虽然吃不下,却有给送去。我想着尽快回来报信,看董叔睡了就回了。还有,我把银子都给了澄心,托他帮忙。”
   若汐点了点头,徐治清还是个好官,托给澄心倒让人放心。只是这次的事情,估计是抓不到凶手了,且不说这花家的背景,上任的马知府的夫人就是花家的女儿。就算徐治清想查出个子丑寅卯,也要有人证物证,若汐不由得想到了引开胖丫的狗,不过这登州城哪家院子不养狗,哪家府地不养狗,从狗身上做文章,还是太难了点。
   “姨母,咱们早点搬进城吧?”看着宋嫂子点了头,若汐不禁叹了口气,董大一家虽然不是富贵人家,却因妻子早逝,便一心宠爱这个女儿,如今遭此难,胖丫恐怕不知道怎么哭呢,自己的脚又这个样子,早点过去,也能帮衬一二,就算自己不上门,虎子来回跑着却也方便的多,不像现在,进了个城得一刻钟,一来一回半个时辰过去了,按现代的时间就是一个小时,还是挺远的。
   “我看,等董大好些不如腾出间屋子,给他们住。”宋嫂子不由得想起凌秉正的死,要是遇到徐治清这样的知县,说不定也不会死了,心里有些难过,便有了拉一把董大的意思。“想着方府的宅子再小,还是够住的,不行让虎子委屈一下,搭个地铺跟董大住在一处,小闺女跟你我住就完了。”
   “这样好,虽然有些不方便,不过也不会多少时日,等董大养好了伤,借他些银钱再把铺子盖起来就是,房子虽然烧了,人和地都还在呢。”若汐搂着宋嫂子的肩,笑嘻嘻的拍着马屁“姨母真是个大善人。”
   哄的宋嫂子又乐起来,把那点子难过扫到了一边。“你这张小嘴呀……”
   “那我明日就去方府问问。”虎子想着要去当差了,不由得也兴奋起来,也学着若汐拍起了宋嫂子的马屁“娘,我就要去当差了,等领了饷银,给你做身新衣服。”乐的宋嫂子直说好,又楼了若汐“也给你妹妹做一身。”
   董大没事,三人都松了一口气,这才想着不管是搬家还是虎子进府当差,都是大喜事,不由得开心起来。说了半日的话才回房休息,一夜无事不提。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虎子出门去方府问,就听着院子外有马车响。
   “是朱嫂子啊”若汐今天脚好多了,正坐在小院里绣花,如今家里境况不像以前这么艰难,又受了脚伤,宋嫂子也不让摆弄那些药草了,看见朱喜家的站在小院门口,忙叫了虎子打开院门,又跟车夫笑着点了点头。
   朱喜家的一脸的喜气“老夫人昨天回去就嘱咐我,让我今儿一早过来看看,说是让我把宅子安排好,抽空你们去看看宅子,又让问问姑娘什么时候搬到城里去,她老人家昨日就喝了牛骨汤,今天一早就起来就围着花园子散步呢……”看着若汐想站起来行礼,又赶快拦着“快坐下快坐下,这脚可好些了,老夫人还让带了些上好的三七和补品给姑娘。”
   “这怎么使得,方老夫人真是心慈,我们也正说着什么时候搬去城里呢,这您就上门了。”宋嫂子在一边附和着,把朱喜家的往屋里让,又叫虎子端茶来。若汐行动不便,宋嫂子便让宝良帮着给喜铺带个话,这几日便不去了,在家里照顾若汐。
   “不喝不喝,千万别客气。”又招呼车夫“把东西拿下来吧”
   除了上好的三七,朱嫂子还送来了桂圆、红枣等补血的东西,看着竟然还有一包燕窝,若汐不禁哑然失笑,只是扭伤而已,哪里用的着燕窝,本不愿意收,又想着方老夫人说的,自己像她的一个故人,便又收下了,或者自己不过是个代替品吧。
   这边若汐正想着,就听朱喜家的已经进屋跟宋嫂子说起话来,忙跟着后面进了屋。
   “……是个二进的小院,你家人口不多,也够住了。”朱喜家的进了屋,打量着屋里的摆设“这家具就放这儿吧,那边的家具是现成的,你们觉得不好就再置办。”
   宋嫂子跟朱喜家的聊了一会,朱喜家的就提起搬家的日子。“既然您觉得不用看,那我就做主,明日找人打扫一翻,您看哪天搬,我好派辆车来接您。”
   “这怎么好意思,我们自己雇辆车就成了,总麻烦老夫人。”宋嫂子客气着。
   “这有什么,老夫人说了,一定要把您和若汐姑娘平平安安的接进城,万不能出什么差错,这事不用回老夫人,我必定要办好的。”朱喜家的见若汐扶着墙走进来,忙上去搀扶“姑娘腿脚不好就不要乱走了,别跟我外道。”
   待若汐坐下,朱喜家的便让宋嫂子拿了黄历,又定了三日后搬家。
   “时间紧了点儿,不过过了初九就要等月底了,好在家里人口少,东西也不多,再不济搬了家再置办就是。”朱喜家的定完日子就告辞了,嘱咐了若汐好生休养,有什么事让虎子去方府找她就是。
   宋嫂子谢了半天,让给方老夫人带好,才看着宋嫂子上了马车,马车消失在小道上,才回了屋。
   ————
   作者话:若汐终于要搬进城住了,向着伟大的皇宫又迈进一大步。跟我一起撒花吧
   另推荐一本玄幻的书《妖颜纷纷》,搞笑的哦。
   

☆、第四十一章 搬家

  正隆八年的春天雨水特别的少,今年注定会是个欠收的年份。端午刚过,登州城的突然雨就多了起来,偶尔夹着隆隆的雷声,时下时停的过二天,终于在初九的这天清晨开始放晴。
   久违了的太阳刚刚露出小脸,一辆翠幄青油马车就慢慢的从破落的吴家庄驶出,沿着泥泞的小道,往官道的方向行去。上了官道,马车转了个弯向东行去,远远的能看见登州的西城门,马车越行越快,一阵清新的晨风吹过,掀起马车的窗帘,一个如梨花般白皙的小脸露了出来,闪亮的眼晴里有一丝的不舍。
   “妹妹,我们会越来越好的,你不用担心,我会照顾好你和娘。”凌虎看着若汐的心情有些低落,便出言安慰。
   想着来到这个时代有半年多了,自己离前世越来越远,那些前世的记忆越来越模糊,若汐就有些难过,只有摆弄药材的时候,偶有失神,才会找到那些前世的感觉,此次进城,那些种植的药材却不能一一带走,只挖了几棵长势好的,其余的只由着自生自灭了。正思忖着,听到虎子的安慰,便又有些心暖,不管怎样,自己还有哥哥和姨母,虽然跟这个身体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却是真的关心自己的。
   “是啊,你哥进了方府,就算是有了前程,本来我还愁着给你说了个什么婆家,现在可不用愁了。”宋嫂子看起来格外开心,前日宋嫂子去了一趟喜铺,把差事辞了,以后只是接些零散的绣活,不去当专职的绣娘了。
   在大顺朝,只有穷苦的底层人家才会让女子去做绣娘,凌秉正在时,再艰难的时候,宋嫂子都只是接绣活,毕竟是脸面上的事情。木香失踪以后,若汐看病几乎把钱都花光了,不得已,宋嫂子才去做了绣娘,现在凌虎进了方府,每月都有饷银,又有若汐接到的赏银,就商量着把差事辞了,以后不管是给虎子说亲,还是若汐找婆家,都是要看门第的,虎子听了就催着宋嫂子早点辞,于是就在搬家前把喜铺的差事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