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的悬案:世界历史未解之谜-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廉一世共有3个儿子,威廉二世是老二。威廉一世在世时已给3个儿子分家,留给长子罗伯特的是法国的诺曼底,给次子威廉的是英国,亨利则没有土地,只获得一笔财富。大哥与二哥经常争执不下,甚至兵戈相见,但是罗伯特在1096年以诺曼底为抵押,向威廉借了他所需的钱。罗伯特在1100年夏季启程返国时,还娶了一个十分富有的女人。威廉决定,决不让哥哥还债把诺曼底赎回,他开始计划强夺诺曼底。新林猎鹿驾崩事件就是在做这种准备的时候发生的。
同时,如果亨利真的企图篡夺英国王位,他一定已把形势看得非常清楚,出乎意料之外的新发展对他篡位的计划有所妨碍,所以亨利先下手为强,其后只须对付一个哥哥而不必再与两位兄长争雄。威廉驾崩,罗伯特又远在他乡,亨利就能篡夺他原本无权过问的王位。证明亨利要对猎鹿时发生“意外事故”负责的一个有力证据是:他从未试图抓蒂雷尔回来以弑君之罪论处,甚至没有没收蒂雷尔的土地以示惩罚。
可是,以亨利的本领和为人是否能组织这样一个谋朝篡位的大阴谋呢?蒂雷尔跟主谋勾结杀掉恩公和朋友,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事实上自惨祸发生后直到去世时,蒂雷尔都不承认他有弑君行为。
依上所述,亨利的嫌疑不可不谓是最大。但他要策划这样一个缜密的阴谋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真凶何在,我们拭目以待。
第13章 苏格兰女王玛丽谋杀亲夫罪名成立吗?()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生物界里诸种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在激情万丈的新婚之夜时常有悲剧发生。譬如新婚燕尔的螳螂夫妇,母螳螂总要在良宵一刻值千金之时吞噬掉自己的丈夫。那么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苏格兰的玛丽女王谋杀亲夫又是为了什么?难道也是迫不得已?
1565年7月,年轻漂亮的苏格兰女王玛丽嫁给了亨利。亨利年轻帅气,而且是伊丽莎白的堂弟。最后一点使亨利成了玛丽获取英格兰王位的同盟者,玛丽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桩婚事将为她成为伊丽莎白的继承人增加分量。
1568年2月9日,玛丽离家到城中参加一个仆人的婚礼,几个小时后,柯克欧菲尔德行宫燃起了大火。后来人们在花园中发现了亨利的尸体,显然他已从火海中逃了出来,但却在外面被人掐死了。
许多人都相信,这次暗杀活动幕后的主谋是亨利的死对头博思韦尔伯爵詹姆斯赫伯思。博思韦尔伯爵4月被控告犯有谋杀罪。争议最多的问题是,玛丽是否参与了这次谋杀活动?
谋杀亨利的事情已经使玛丽的统治危机四伏,而她嫁给博思韦尔伯爵则更是加速了她的统治的终结。
1568年12月,马里伯爵亲自赶往西敏寺,对玛丽进行指控。他带来的证据使人们感到无比震惊:这是玛丽写给博思韦尔的许多信和为他做的十四行诗——在此之前,关于这些东西还只是传说而已——在这些信和诗中,她吐露了自己对博思韦尔的炽热的爱以及对亨利的强烈的恨。
这些信件可以说是非常有力的证据,它们不仅表明玛丽参与了谋杀案,而且还曾与人通奸。但玛丽否认这些信是她写的。
历史学家们对于玛丽在亨利的死亡之中所起的作用这个更为关键的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多数证据都表明,玛丽和这场谋杀案有某种联系。因为虽然亨利曾参与杀害里齐奥,而且又得了梅毒,她却不计前嫌,敦促他回到爱丁堡,她在火灾发生之前几小时才离开现场。在亨利死后几个月,她就匆忙嫁给博思韦尔——所有这些都表明,玛丽似乎已经有了某种预感,但这还缺乏直接有力的证据。
在伊丽莎白还活着时,人们对玛丽就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新教作家们眼中,她是一个信仰天主教的阴谋分子;在天主教徒们眼中,她是一个无辜的殉难者。当伊丽莎白去世,由玛丽的儿子詹姆士继承王位后,人们的看法开始趋于一致:她成了一个命运不济、爱情不幸的浪漫的女英雄。这一形象一直保留到今天。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红颜难过薄命关。玛丽到底有没有谋杀亲夫?谋杀亲夫又是所为何事?移情别恋抑或妒火中烧?如果果真是她所为,那么她仅仅只是计谋的策划者还是整个行动的参与者?所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14章 查理一世真的死在断头台上了吗?()
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之所以能在强手如云的欧洲大陆独领风骚数百年,无不得益于那一场场血雨腥风的资产阶级革命与暴动。刚愎自用、蛮横专制的查理一世也正是在17世纪的民主革命中被一举推上断头台的。
16世纪末17世纪初,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用议会与封建王权展开了斗争。1603年后,斯图亚特王朝为了巩固君主专制,不断地解散议会,议会与君主专制的斗争更加激烈,这也使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向前发展。
查理一世为了能够实行绝对个人专制,1629年开始,他就停止召开议会,并一直持续了11年,这样英国国内矛盾一步步加深,致使苏格兰人民在1637年发动起义,并攻入了英国境内。为了镇压苏格兰起义,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这届议会从1640年断断续续地一直开到1653年,后来被称作“长期国会”。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长期国会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并对君主颁布的征税案表示拒绝。为了得到议会的帮助,查理一世作出了很大的让步。但查理一世不愿意就此把权力送给别人,他1642年从伦敦逃到英国西北部地区,并与那里的保王派势力联合,发动了讨伐议会的内战。此后,革命进入了战争阶级。
刚开始,由于议会军由长老会派领导,他们胆小怕事,一味妥协,致使议会军节节败退。1644年,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独立派取得了领导权,克伦威尔上任后就改组军队,建立了“新模范军”。这支主要由农民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军队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连续击败了王军主力,使局势发生了变化。1645年6月,在纳西北战役中王军被彻底打败,议会军赢得了第一次内战的胜利。
胜利以后,革命阵营出现了代表上层贵族和大资产阶级利益的长老会派、代表中等贵族和资产利益的独立派、代表农民和手工业者利益的平等派,这三派之间矛盾重重,进行了复杂的政治斗争。独立派由于控制着军队,所以势力更强大,他们首先把反动的长老会派分子驱逐出议会,然后又开始镇压有一定影响的平等派,控制了国家政权。趁三派之间互斗之际,1648年春,查理一世又纠集王党分子发动了第二次内战。面对强敌,独立派与平等派握手讲和,携手迎战王党军队,这样仅仅几个月,就又一次打败了王党军队,并俘获了查理一世。
1649年1月2日,议院组织最高法庭对查理一世进行审判,判决处死国王。
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标志着英国资本主义已正式取代封建统治,整个欧洲也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查理一世上断头台但事隔不久,有人却在英法边境的某个偏僻山庄看到过身着农衣、头戴草帽的查理一世。据说,查理被送上断头台那天中途被人掉包。因而被处以极刑的应另有其人,真正的查理一世早就逃之夭夭。查理是否幸免一死还很难说,但封建君主制的衰亡却是历史定局。
第15章 伊丽莎白女王终身未嫁的原因是什么?()
伊丽莎白25岁登基为王,以其美貌、学识和至尊地位引得欧洲大陆无数王公贵族尽折腰,争相向她邀宠求婚。然而她却终身未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伊丽莎白女王伊丽莎白虽然独身终生,但她也曾利用自己的婚姻大事作为资本,于欧洲各大国之间周旋。第一次是在她登基不久,当时国际社会迟迟未承认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法兰西人更在为结束西班牙与法兰西之间战争而举行的卡托—堪布累齐谈判中公然向伊丽莎白发难,提出了谁是英格兰王位合法继承人的问题。
伊丽莎白非常明白法兰西人的险恶用意,她不动声色地在暗中打起腓力二世这张牌来。在一段时间内,她对腓力二世的求婚既不回绝又不应允,使腓力二世对联姻怀有希望,然后借助西班牙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敦促其他国家认可伊丽莎白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求婚之事因此就拖了几个月。直到伊丽莎白了解到英格兰特使已在卡托—堪布累齐和约上签字,说明国际社会已承认了她作为英格兰女王的合法身份后,她才一改几个月以来的模糊态度,明确告诉西班牙使节,她不能与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联姻,原因是双方宗教信仰不一样。
此后,伊丽莎白多次将自己的婚姻用作进行外交的一种工具。众多王公贵族向伊丽莎白求婚时她都没有答应,她或许根本不打算结婚,然而她严密地隐藏自己的想法,她从不向各国王侯贵族关上求婚的大门,而是欲言又止,一直让他们对联姻之事怀有希望。
不想结婚的伊丽莎白也喜欢与男人交往,在宫廷之中,就有不少她喜爱的宠臣,达德利勋爵是其中最令她心仪的人。高大强健的达德利是贵族之后诺森伯兰公爵的公子,他英俊潇洒,一表人才。伊丽莎白对他十分宠爱,在1564年竟加封他为莱斯特伯爵。实际上,伊丽莎白早就有与他结婚、永为伴侣的打算。可是有一件事情令她最终放弃了此念。那就是,莱斯特伯爵在成为女王宠臣之前已是有妻室之人。而且很凑巧,莱斯特之妻罗布莎特有一天突然命丧九泉,因此有好事者传说,罗布莎特是其丈夫为与女王成婚而故意谋杀致死的。不管此事是否属实,终究是人言可畏,女王深恐与莱斯特结婚会引来非议,有损君王尊严,终于未能结成连理。
1578年,法兰西国王亨利二世之弟、年轻的阿朗松公爵亲自登门向伊丽莎白求婚,但这场求婚却成了一场马拉松,直到5年之后,即1583年,50岁的伊丽莎白才明确宣布拒绝了他的求婚。
阿朗松成为了最后一位求婚者。此后伊丽莎白便没有提过婚嫁之事,其中奥秘如何,那恐怕就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了。
第16章 拿破仑死因迷雾()
拿破仑这位欧洲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有关他的死因更是迷雾重重,世人至今不得其解。
法皇拿破仑滑铁卢一战之后,拿破仑一蹶不振。他被英国政府流放到既远离欧洲又不利于进退的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岛上,这样做,一方面是为断绝拿破仑东山再起的念头。另一方面,也表明英国政府对这头关在笼子里的雄狮还是非常害怕的。
英国人清楚,拿破仑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伟人,他完全能做出一些想象不到的事。过去发生的事情已经充分证实了拿破仑的这种天才能力。
1815年10月16日,拿破仑被诺森伯伦号轮船送到圣赫勒拿岛,开始了他的流放生涯。登岛初期,拿破仑还比较乐观。此时的他,身体很健康。他每天早晨学习英语,口述回忆录,夜晚经常和邻居们一起吃饭,坚持锻炼身体。
促使他积极地生活着的力量究竟是什么呢?这种力量就是他期望欧洲的政局会有所变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