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锦绣之小户千金-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谡饫锱憷戏蛉怂邓祷鞍伞!�
黄氏的娘家为了生意,故此会在上京多待些时候,倘或生意能做定,估计慢慢的来上京的时候就更多了,会在外面置办宅子也不说不准。方氏心里还盘算着什么,故而也不慌着离开,童若瑶福福身道:“母亲身子不好,来回奔波孙媳心里也实在不放心,孙媳和二爷回去也代表了母亲,母亲就在家里歇着吧。”
老夫人目光落到吕氏身上,只听得吕氏叹道:“到底是长辈的过世,又是若瑶的娘家人,再不济也要亲自去一趟。”
老夫人点点头,方氏便笑道:“我们在这里也住了好些日子,没什么怠慢不怠慢的,都是亲戚家,何况死者为大。”
出门时,童若瑶和吕氏做了一辆马车,顾廷煊骑马走在外面,后面黄氏、郝氏亦是各自坐了一辆马车,加上跟去的丫头婆子,竟是浩浩荡荡一大堆人马。
童家门上也停了不少马车,来吊唁的还有童老爹的几位同僚及各自的夫人,这些年仍旧与童家变好的,或者后来才与童家交好的,林林总总算起来,第一天来客众多。因是白事,虽然人多却一点儿不喧哗,除了来来去去的脚步声,端茶递水声,隐隐约约的哭声,就只听得见灵堂中,道姑吟诵超度佛经的声音。交织一片,让人心里不由得升起悲情来。
童老爹、周氏、童二叔、张氏、童若晨、童若远、童若涵皆披麻戴孝,站在灵堂入口两旁,对前来吊唁的人们行谢礼。
见吕氏等人来了,周氏忙迎上来,这两天劳累,周氏眉间略带倦意,吕氏少不得宽慰几句,大伙进去哭一回,周氏照顾不周全,让童若远代为照顾,领着去了让客人们稍作休息的地方。
只听得灵堂里头传来一声“起丧”,顿时哭声乍起,前来吊唁的宾客止步,童老爹、童二叔领着众人跪在灵堂中央大哭起来。那哭声似是穿透了晴朗的上空,然后才抵达人们的耳膜,不管老太太生前做过什么,随着她离开人世,都一笔勾销了吧。
顾家也有亲戚客人在,吃了午饭,吕氏等人告辞,周氏也不过于挽留,吕氏因嘱托童若瑶:“留在这里瞧瞧有没有能帮上忙的。”
童若瑶点头应下,将吕氏等人送上马车,才又返回去。刚走到老太太灵堂外头不远处,就听得童二叔悲痛欲绝,又极其震怒的吼声:“随他们怎么处理,我们童家没有养出这样大逆不道、心肠歹毒、不知廉耻的女儿来!”
117:童若绾的下场、中秋、动荡
回话的婆子也被童二叔的模样给唬住了,还是一旁其他人给那婆子打了眼色,那婆子才惊慌失措地福福身走开。
灵堂里道姑诵经的声音再度响起,除了童二叔,其他人站了一天先去其他屋里吃饭,童若瑶见挺着大肚子的蒋蓉华也在其中,忙走过去搀扶,却瞧见童若秋从屋里出来,先一步扶住步行略显吃力的蒋蓉华。
童若瑶疾步上前,张氏忙走过来询问她吃饭了没?童若瑶点点道:“已经吃过了,你们去吃饭吧,这里我看着。”
张氏瞧了瞧周围,“这会子也不会有其他人来,你帮着照顾你大嫂子吧。”
上午来吊唁的许多人,没有吃饭就离开了,外头也有专人照看,并没有什么要紧的事儿。童若瑶担忧地看了几眼佝偻着脊背的童二叔,大伙的目光也随着她落到童二叔身上,周氏轻轻叹口气摇摇头,童二叔心里难过,即便劝也劝不住,只得由他去了。
家里众人吃了午饭,略作歇息,便又去了灵堂,如此反复直到傍晚。
外头又有人进来禀报:“官差老爷说郑家已经休了三小姐,故而也不认三小姐是他们家的人,已经做了处理了。”
屋里坐着商议明儿之事众人愣了愣,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到童二叔身上,只见他脸色黑青,似是极力隐忍。
张氏忽而道:“总算是养育一场,也不能叫她暴尸荒野……”
话没说完就童二叔打断,“从来没有养出这样的人来!”一气之下,竟跑去供奉童家列祖列宗的祠堂里头,把童若绾的名字划去。
“……她这样也算是保住了最后的颜面吧,总不至于真的要……”蒋蓉华深吸一口气,与其里终究有些激愤惋惜怜悯。
大夏对通奸之罪处罚格外严厉,男权主义下男子终究能保住几分体面,不至于太过难堪,而对于女人,游街、浸猪笼甚至还有更为损坏体面的形式,即便不会处于死刑,身为女子亦不会有什么脸面活在人世,真正是被所受的屈辱折磨致死。
童家一下子就死去了两个人,夕阳笼罩下,仍旧有股子萧索阴冷之意。
童若瑶深吸一口气,“大嫂子也注意身子,她的事横竖与咱们不想干。”
蒋蓉华轻轻点点下巴,叹道:“只是柳姨娘,估计也……”
这两天回来都没有见到她人,可老太太过世那晚发生的事儿确实有些蹊跷,童若瑶不信鬼神之说,可柳姨娘突然着了魔怔的情况却也不知从何解释。老太太是熬不了多少日子,可谁也说不准她到底是哪天走到人生的尽头……
将蒋蓉华送回屋里,时候也不早了,这种情况童若瑶又不能在娘家留宿,略说几句话,周氏和童老爹、大哥还在那边张罗,也只得不等他们。陈妈妈进来回说顾廷煊在外面,童若瑶便从屋里出来。
临走时,蒋蓉华拉住她,关切地道:“明儿这里也不会太忙,你脸色不好,别这样跑来跑去,当心身子。”
童若瑶感激一笑,点点头走到顾廷煊身边,与蒋蓉华挥手作别。
因老太太过世,顾廷煊陪了童若瑶两天,外头的事儿都是顾炎和顾守成打理,许多事儿还得顾廷煊亲自去料理一二,中秋节的头两天,顾廷煊早出晚归,看起来也很是疲倦的样子。
陆陆续续也传来郑家和黄大人的消息,郑家虽极力撇清与黄大人的关系,声称所作所为皆是受黄大人胁迫,仍旧还是受到处罚,被罢免了官职。又因童若绾参与贩卖盐一事,被抄家,合家上下流放关外,永不得踏进上京一步,比一般平民贩卖盐受到的处罚更重。
黄大人被弹劾,由童若绾又牵连出几桩命案,而盐一事终于慢慢浮出水面,一时之间轰动朝野,整个上京都笼罩在一片紧张阴霾的氛围之中。诚然,贩卖少量盐并无法聚集大量财富,倘或控制了大夏一半的盐,每年收入也是不可小觑的熟悉。黄大人,吏部侍郎,属朝中正三品大员,因属吏部,负责升迁、考核等事,贪污受贿已不计其数,又参与私下贩盐,被抄家时却没有抄出多少家当。
童若瑶站在屋檐下,望着阴霾重重的天空发怔,风有些凉,吹得裙摆扬起,叫人忍不住打了个寒碜。小玉拿着一件薄披风出来,一边给童若瑶披上,一边道:“才酉时初刻,这天色瞧着竟然要黑了似地,估摸着要下雨了。”
香雪走过来,抬头看着天空失望地叹口气,道:“进而中秋,二夫人一早就张罗着晚上到清心亭赏月,中午还瞧着天气晴朗,没想到这才一两个时辰就黑成这样。”
“黑成这样,叫人心里发慌。”小玉扭头看着童若瑶,低声劝道,“咱们进屋吧,这风吹在身上怪冷的。”
童若瑶点点头,刚转身就时却瞧见明氏和明彩兰从外面走进来。童若瑶迎上去,请她们两人进屋,歉意地道:“这两日怠慢了表嫂和姨妹了。”
明氏温婉一笑,“是我们再这里让姨妈和表弟妹受累才对。”
小玉和香雪将茶水端上来,明彩兰一边吃着茶,一边打量屋子里的陈设。童若瑶才想起来,她们都是第一次来青松院子、。虽然也住了一些日子,总是有些事儿不得闲招待她们一回,童若瑶心里倒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明氏见明彩兰一副审视的眼光,忙不留痕迹地扯了扯她的衣角,又朝童若瑶道:“小妹就是这性子,表弟妹见笑了。”
明彩兰不满地努努嘴,将茶杯放在手边的四角桌上,站起身就往多宝阁那边去,明氏忙拦住她。童若瑶笑道:“不拘着什么,姨妹若是有喜欢的,选一件拿去把玩吧。”
明彩兰高兴地合不拢嘴,若是没有说起那满嘴的在童若瑶听来很赞同,其他人又觉得失礼的话时,明彩兰就像个小孩子。舅妈方氏这一次领着明氏等人来,举止态度上或多或少有些谦卑和攀附之意,而明彩兰就好像什么也不知道似地,只是来上京玩一趟罢了,她单纯的模样反而叫人更喜欢。
明氏见童若瑶如此说,也只得由着明彩兰去闹腾,这样她也更好与童若瑶说说话,女人的话题大多围着丈夫、生子这些上面,明氏成亲已经有好几个年头,如今也没有身孕,说到这里,不免有些伤神。
“这些总是要看缘分的吧,我也一直没有怀上。”
明氏苦涩一笑,下意识地去看了明彩兰一眼,道:“表弟妹才成亲一年不到,表弟又时常外出,又不是表弟妹的缘故。我却不一样,也不知是什么缘故,倘或一直怀不上……”
“别说这样的话,不过是缘分没到罢了。”
明氏笑了笑,轻轻摇了摇的头似是有难言之隐,却不知如何开口。童若瑶想起童若秋来,不知道明氏是不是也是自身有什么问题,遂略略将童若秋的事说了个大概,明氏神情仍旧那样。只露出些许担忧,“要尽早找大夫诊断吃药才好。”
“如今她忙着别的事儿,再说养病大多需要静养。”
明氏点点头,语风一转问起顾炎,童若瑶心头一动,抬头匆匆瞥了一眼明彩兰说话的小玉,笑道:“顾炎从小跟着廷煊在外头奔波,如今岁数也不小了,今年应该就二十二岁了。”
明氏道:“确实不小了,我嫁给你表哥那会子,你表哥才二十岁。男人大多数都是二十一二成婚,只怕顾炎也有了婚事了吧?”
童若瑶迟疑片刻,还是摇了摇头,“老夫人和母亲都提过一两回,他总是不正经的样子。”
明氏讪讪一笑,似是觉得自己问的太过明显,道:“表弟二十七八才成亲,他莫不是要效仿表弟?”
顾炎心里琢磨什么,童若瑶也猜不到,他每次外出回来都会给小玉带些东西,小玉不但不收,还忍不住说些冷嘲热讽的话。偏顾炎脸皮子厚,无论小玉怎么冷着脸对他,他倒是乐此不疲的,还经常招惹小玉。
小玉是自己身边的丫头,纵然顾炎对她有这个心,可终究不妥。无论顾炎是什么出身,现在都是顾家的主子,小玉和自己再亲近,再好也是丫头……更何况,童若瑶试探性地问过小玉,小玉都一口否决,之后对顾炎总是能避开就避开。
“他倒是很会拿廷煊出来做挡箭牌呢!”这话并不假,顾炎确实拿顾廷煊迟迟才肯成亲的事儿搪塞过老夫人,老夫人喜欢他,自然不会恼他。
多宝阁前,明彩兰还在津津有味地瞧着上面的摆件,她穿着杏黄色上衣,下面配一条湖蓝色百褶裙,本来不搭配的两种颜色,穿在她身上却有一股俏皮可爱的感觉。港式和明氏想让明彩兰嫁给顾炎,在这样儿女婚姻由父母做主的年代,只要吕氏点了点头,这事儿就成了一半,实在不用明氏来向童若瑶打听什么。
顾炎的婚事童若瑶又不能越过吕氏和老夫人来做主,不过方氏的意思已经暗示的十分明显,老夫人似乎对这一门亲事不看好,所以明爱也装作不明白,若是吕氏点了头,吕氏自然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