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林珍的综穿人生 >

第45部分

林珍的综穿人生-第45部分

小说: 林珍的综穿人生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那边远在扬州的林如海在有了林珍的药丸之后,成功度过了最危险的新老皇帝交接时期,又很有眼色的趁新皇安排心腹上位的时机递上了养病致仕的折子。

    新皇因着太上皇还在,不好太苛待他的心腹老臣,给了林如海一个从一品翰林院大学士的职位允其回京,算是给他养老了。

    这翰林院学士的位置说重要那真是非常重要,为皇帝亲信顾问之官,负责起草朝廷的制诰、赦敕、国书以及宫廷所用文书,还侍皇帝出巡,充顾问。当然这是皇帝用的时候,不用你的话,那你就闲着养老了。

    计算着林如海回京的日子,林珍找来林谦,问了问林府修整打扫的情况,便不在理会其他。

    林黛玉这些日子甚是焦躁,上课也经常走神。学里的女先生因为此事还特意给林珍去了信告状。

    到是闹得林珍有点哭笑不得,还真有点在现代因为孩子不好好上课被老师找家长的感觉。

    “黛玉,大舅母知道你心急见到父亲,可这些年都等了,怎么就几日还等不得了?”林珍最见不得的就是黛玉抹眼泪。

    “大舅母说的是,黛玉急躁了。只是,只是”黛玉讷讷说不出心中所想。

    见着黛玉如此,林珍便明白了黛玉担心什么:“玉儿在想什么?当初你父亲送你们兄妹二人来京城,也是因为扬州不安全。这些年,你父女二人也有书信往来,怎么会不知他有多心疼你?

    玉儿不必忐忑自己不是你父亲喜欢的样子,我们黛玉人长的美,才情好,在女学里年年都是头名,是女学里有名的女状元。

    你父亲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不喜?你现在这个样子就是你父亲希望你长成的样子。”

    黛玉听了林珍安慰的话心下里也是一松,对啊,父亲怎会不喜自己,自己又在胡思乱想,不由得懊恼起自己来,眼眶里又蓄满了水气。

    林珍叹了口气,就说自己不是个会安慰人的,怎么还把人家小姑娘劝哭了?

    马上叫了晶眸快快去把大姑娘请来。她是真hold不住啊!

    正是初春将过,京城的天气乍暖还寒的时候,林如海所乘的官船一路畅通无阻,直接到了京城。

    林如海在夹板远眺,一眼便看见码头不远处的一个俊美青年带着个面如冠玉、身如修竹的少年,而此二人正是已在码头等候多时的贾琏和林谦。

    林如海眼睛不由的湿润起来,一把拨开身边林管家的搀扶,快步就下了船来。

    林谦早就看到了在船上负手而立的父亲,更是小跑过去,把快步下船的林如海搀扶住,便道:“父亲,您可终于回来了。孩儿和妹妹好生想念父亲。”

    林如海伸出手拉住多年未见的长子,上下打量,身形长高了很多,面容也和自己有五分相似,像是比以前在林家的时候开朗了些,应是贾家同龄的玩伴多了的原因。

    他颤抖着嘴唇,好半响才道:“如今真是长大了。个子都长的比父亲高了,怎滴还这般小女儿情态。”

    林谦知道林如海其实是欣喜于自己不和他生分,只是习惯摆出威严的一面而已,笑笑的说:“父亲教训的是,父亲却比孩儿走时,年轻了许多。”林谦这说的是真话。

    不知是不是因为没能提醒贾敏随身携带清毒丸致使贾敏没来得及给自己和林谭解毒去世的原因。

    林珍对林如海的身体到是很上心,每年一直打着白嬷嬷制的养身药丸的幌子,定时给林如海送去护体丸。

    林如海是见识过白嬷嬷的手段的,也还算信任大舅兄一家,在一次久病不愈时吃了一粒,第二天就能下床了,才知道此药的珍贵之处。

    “多亏了你大舅舅和大舅母送的药啊,她身边的白嬷嬷真真是有些本事,制的药丸竟比大夫开的药还好,你兄妹二人又多翻承你大舅舅和大舅母照顾,这回为父回京定要过府,好生感谢一番。”

    贾琏见林家父子像没有停下这个见面话题的架势,连忙上前,“见过姑父,侄儿这厢给姑父请安了。”没办法,不是贾琏想在人家父子久别重逢的当口找存在感,实在是没必要在这大露天里吹风。

    现在可还是三月,这也不是扬州,那什么烟花三月的,在京城绝对是找不到的。

    “琏儿也成熟不少,上次你随你父母去扬州的时候,只有这么高呢。”林如海见到贾琏来接他也很高兴,贾琏小时候经常随着探望贾敏的大舅嫂来林家做客。

    林如海那时候没儿子,对这个内侄也很是宠爱,总是准备一些小男孩玩的玩具放在书房中,等着贾琏去他家的时候送给贾琏。

    “姑父和表弟还是先上马车吧,咱们车中叙话,也能快些到家,想必表妹已在家中等急了。”

    林如海从见到儿子的激动中缓过来,对着林谦道:“先回家,估计玉儿该是等急了。”

    那边,林大管家已经与一直留守京城的林二管家和贾琏带来的赵大一起指挥着林家和贾家的下人,把林如海带来的行礼装车。

    林如海点点头,林谦亲自搀扶着上来早就准备好的马车。而后林谦和贾琏也跟着上了去。

    等到了林家的大门口,贾琏先下了马车,再是林谦,最后是林如海在二人搀扶下也下了马车。

    林如海还转过头对这二人说,“我现如今的身体到是比以前强些,无需你二人如此。”

    贾琏见林如海安全到了家门口,就告辞道:“姑父舟车劳顿必是疲惫不堪,再有姑父也应当和表弟、表妹有话要叙,侄儿就不打搅了。两家离的如此进,改日再登门拜访。”

    林如海朝着贾琏点点头,“改日再来,你也回去给你祖母他们报个信,也省的他们担心。”

    林黛玉早已得了消息,等在了二门处。一见林谦扶着林如海进来,林黛玉便哭着扑了上去,嘴里还喃喃的念着:“爹爹,爹爹”。

    林如海看着飞扑过来的女儿,眼眶又红了。只轻轻的拍着女儿的背,一如当年哄着还在襁褓中的小女儿。嘴里也是喃喃的念着:“好,好,好,我的玉儿也长大了。”

    等黛玉哭够了,把头从林如海的怀里抬起来,又有些不好意思,看见旁边的哥哥,在用手指刮脸颊,顿时羞红了脸,臊的又把脸埋进了林如海的怀里道:“爹爹,你看哥哥,他欺负我。”

    林如海很是配合的瞪了林谦一眼,扶正怀中这个小女儿,细细端详起来。女儿离开扬州的时候不过五岁,还是个稚龄女童,四年过去了长成了小姑娘样子。虽然年龄尚小,可也出具风姿,不由得想起死去的妻子和小儿子。一直含在眼圈里的眼泪瞬间像绝提的洪水冲了出来。

    林谦看着他父亲的神情,定是想起了母亲,“父亲,我们还是进去吧,大舅母拿了大舅舅的帖子给了黛玉,请了太医来,还是叫太医诊诊脉,也安安儿子和妹妹的心。”不怪父亲如此思念她,他们母亲真是很好的女子,对他也好,明明他是庶子,不是她的亲生儿子,对他却不比黛玉和谭儿差。

    他现在已年满十五,也有京中相熟的朋友,早就明了庶子是一般都被家中嫡母放养,有的甚至只是识字不能进学。

    和自己家中对比,母亲当真是最好的嫡母了。

    再说在贾家时,虽老太太对他偶有不喜,可大舅舅、二舅舅从没叫他受过半点委屈,这也大都是因为他是母亲亲自教养长大的原因。

    林黛玉也扯着林如海的袖子示意林如海低头,拿着自己的帕子给林如海抹了抹眼泪,“爹爹,先去梳洗,等太医诊过脉后,再摆饭,好不好?”

    “好,爹爹都听玉儿的。”林如海见着女儿如此也不好意思在哭下去,怕把女儿吓到。

    洗漱出来,请太医给林如海诊过脉,黛玉兄妹两才算真正放下心来。一家人也在花厅落座,食不言寝不语。

    饭后,林如海换好官服去了皇宫,经过一番御前奏对,新皇姚明炚对林如海的识相很是满意,又给了不少赏赐还放了半个月的长假,才放了林如海回家。

    林如海离开后,从扬州带回来的行礼也整理好了,林管家给林谦和黛玉禀报,“还有老爷从江南带回来给贾家的谢礼,需要分派装箱”,这家里没有女主子只能问小主子了。

    黛玉对这管家一点头,“哥哥跟玉儿去看看吧”。

    等到林如海回来的时候,明天去拜访贾家的拜礼都已经准备妥当,礼单子也写好,等着林如海亲自过目呢。

    第二日,林如海携了林谦和黛玉去了贾府拜访。因着林如海来访,林珍和沈氏几人都避讳着早早就回了自己的院子,只留了贾赦和贾政陪着贾母见了林如海。

    林如海见了贾母,行礼问安后道“岳母身体可好?”

    贾母见着林如海心下悲伤又带着些怨愤道:“你如今回了京城,可我的敏儿却回不来了。”

    林如海也知贾母这是怨恨自己了。想到心爱的妻子和嫡子因为自己惨遭横祸,也深觉对不起贾敏。

    贾母见林如海面露凄色,便道:“谦哥儿从小在敏儿身边长大,玉儿和她哥哥感情也好,若是能真正和敏儿成为母子才最好不过,也让我的敏儿受了香火传承。”

    林如海不由也有些意动,若把谦儿记为嫡子也不失为一个两全齐美的方法,敏儿有了儿子,谦儿有了嫡子的名份。可谭儿

    贾母见林如海还在犹豫便道:“玉儿是敏儿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血,宝玉也是我的心头肉,二人郎才女貌甚是般配,把玉儿配给宝玉正是天作之合,还不用担心玉儿嫁到别人家受了磋磨。”

    林如海愣住,又看向贾母,有看向贾赦和贾政,见此二人也像不知情,才就皱眉道:“现在他二人还年小,看不出将来性情如何,还是待长大再做打算。

    贾母的面色一僵,两个要求总不能一个也不答应吧。只定定的看着林如海。

    林如海被贾母看得有些不自在想了想才道:“把谦哥儿记在敏儿名下,谦哥儿第二子记在谭哥儿名下。”

    贾母的脸色这才好些,也明白刚才林如海没有立刻答应把谦哥儿记嫡是念着谭哥儿,也有些悻悻。

    林如海又对贾赦和贾政感谢一番,又言道,“家中没有主母,恐怕玉儿因此在婚事上头有所妨碍,想要在贾家女学里继续学下去。二位舅兄以为如何?”这些年,贾家的族学虽不显,但这个女学却在京中有几番盛名,连他远在扬州时都有所耳闻。

    只是女学里并不似族学招收外姓子弟,女学只有贾家本家女儿和出嫁女所出女儿才能入学。

    “当然可以,黛玉在女学里可是出了名的女状元,回回考试都是第一呢。”贾赦听林珍提起过黛玉在家学中的状况。

第53章 红楼53() 
元春省亲

    当今自为日夜侍奉太上皇;皇太后;尚不能略尽孝意;因见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音容;岂有不思想之理?在儿女思想父母,是分所应当。想父母在家;若只管思念女儿;竟不能见;倘因此成疾致病,甚至死亡;皆由朕躬禁锢,不能使其遂天伦之愿;亦大伤天和之事。

    故启奏太上皇,皇太后;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其椒房眷属入宫请候看视。于是太上皇;皇太后大喜,深赞当今至孝纯仁;体天格物。因此二位老圣人又下旨意,说椒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