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世绝宠:第一纨绔王妃-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1章 晚宴开始!()
铃铛忐忑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瓷瓶递给夜轻云:“公主······这药效很猛,你放的时候放少一点······公主,我还是觉得不妥,要不,你再考虑一下吧······”
夜轻云瞳孔一缩,眼底里透出一丝狠厉:“考虑什么?没什么好考虑的了,我想得很清楚了,我一定要嫁给凌炘,不管用什么手段。”
······
万豫园。
苏浅陌等人到万豫园的时候,天盛帝、太后和皇后妃嫔们都已经到了且已就位。
天盛帝的后宫并不算多,目前只有一后二妃二嫔和三个不太受宠的婕妤,并且天盛帝已经近十年不曾纳过新人了,在私生活上,天盛帝的名声还算不错,因此,后宫也算和和睦睦,从未出过什么大事。言官们也未曾在此处挑过天盛帝的半点不是。
如今的皇后并非天盛帝的结发妻子,天盛帝的结发妻子是故皇后齐思璧,太子的生母。据说天盛帝和故皇后青梅竹马,感情十分深厚,故皇后及笄后先帝便为两人指了婚,第二年天盛帝便登基做了皇帝,封了她为皇后,同年诞下太子。生下太子后,故皇后的身体便一直没有恢复,病怏怏的拖了三年后去世了,皇帝悲痛不已,亲自为故皇后守灵了三天三夜,故皇后下葬后边一纸诏书封了夜昭华为太子。因为故皇后过失,天盛帝半年未入后宫一步,三年后才封了如今的皇后,她就是如今沐王爷的亲妹妹沐嫣儿。
二妃分别是如妃和勤妃。如妃是六公主的生母,三皇子和五皇子的养母,名叫吕莹,兵部尚书吕毅的女儿。勤妃是七皇子生母,名叫慕容湘,北越公主。
二嫔分别是旗嫔和洛嫔。旗嫔叫齐清清,出生平民,虽没有子嗣,却圣眷不断,虽只是嫔位,但因为天盛帝宠爱,如妃和勤妃也常常让着她。洛嫔洛珈是十一皇子夜昭染和十公主夜漱灵的生母,夜昭染和夜漱灵是对龙凤胎,但因为夜漱灵生来便胎里不足,一直放在紫昭寺养着。
三个婕妤,分别是九公主夜知琴的生母方婕妤,另外两个也是没有子嗣的陈婕妤和明婕妤。
待所有人都入座后,天盛帝举起酒杯,道:“今日各位爱卿都不必拘礼,尽管放开了吃喝。”说着,天盛帝看了眼夜昭玥:“老七,今日这个寿宴办的不错,辛苦你了。”
夜昭玥笑道:“父皇严重了,为父皇尽一点孝心是儿臣应该做的。”
天盛帝心情格外好,脸上的笑容始终不变,他大手一挥:“赐宴吧!”
天盛帝话音刚落,从万豫园门口走进两排青衫侍女,手里都端着菜肴,循循而入,举止优雅,一一将菜肴摆放在桌上,随后又极有顺序的退出,整个过程就像是在欣赏一幅极美的画。
天盛帝又心情大好的夸了句:“老七,不错!”
苏浅陌看了看天盛帝,又看了看夜昭玥。在上头还有几个哥哥的情况下能接下寿宴这门差事原本就不简单,更何况这其实是个不讨好的差事,稍微有点差池就会龙颜大怒。不过,如今看来他抓住了天盛帝的口味,无论是下午的表演还是此时的晚膳,从大到小,夜昭玥都把握得十分得当。
苏小盏读者群:362205301
第122章 有居心!()
苏浅陌又看了看天盛帝的表情,他看着夜昭玥的眼神里充满了得意和自豪,看来这个夜昭玥是深得老皇帝满意的。
天盛帝还算有福气,生了十一个儿子,如今还剩七个,大皇子是死在襁褓里的,刚出生没几天就夭折了,六皇子也没活过八岁,九皇子和十皇子据说三岁时同她们母妃宜妃出宫祈福的时候在路上遇上了山贼,九皇子和十皇子丧命在山贼手中,而宜妃被玷污后当场自尽。除了这早早去世的四个皇子外,其余的皇子都安然的活到了现在。比起其他的皇帝来说,天盛帝的子嗣也算是枝繁叶茂了。
在剩下的七个儿子中,天盛帝十分宠爱太子,大概是因为太子的母亲是他最喜欢的女人,他对太子一向十分宽容,尽管他知道太子不是帝王之才,这么多年依旧没有动摇太子的地位。除了太子外,便是四皇子夜昭煦。夜昭煦年纪轻轻就军功斐然,将天盛朝的江山守的固若金汤,更重要的是四皇子的生母璃妃在他十岁那年就去世了。
虽然太子的生母也早早便去世,但是太子还有齐家的亲人在,背后还有齐家的势力在支持,可夜昭煦什么都没有。璃妃一直就是谜一般的人,除了天盛帝没有人知道她的来历,是以璃妃去世后,夜昭煦便没有了母族的亲人,除了皇子身份,更没有任何势力的支撑。
可夜昭煦愣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天盛朝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了天盛百姓心目中不可取代的战神。天盛帝对这个儿子是格外心疼的,也是格外喜欢的。
另一个就是七皇子夜昭玥了。夜昭玥的出生应该是所有皇子里最好的一个,她的母亲是北越国的公主,现在北越国皇帝慕容邪的亲姑姑。背后有一个北越国的支持对于夜昭玥而言是他极大的一个优势,况且夜昭玥在天盛的名气也不小。
一道清脆悦耳的琴声从舞台中央传来,苏浅陌收回思绪,目光寻着乐声处望去。
在舞台上抚琴的人正是苏怜儿。
方才苏浅陌还纳闷怎么入席之后没有看见苏怜儿,原来是别有用心的安排了这么一出戏。
天盛帝有些惊喜,目光直直落在苏怜儿身上,炽烈无比,那目光丝毫不像是看待一个普通女子该有的,倒像是在看自己心爱的女子。只是,苏浅陌总觉得那目光还带着一丝飘忽,仿佛是透过这个人在看另一个人。
苏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
苏浅陌奇怪的看了苏邺一眼,问:“老头,你在为苏怜儿叹气?”
“如今她是苏怜儿,恐怕很快她就不是。”苏邺感概一句。
苏浅陌隐约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若有所思的望向苏怜儿,又看了看天盛帝。她是早已经猜到天盛帝对苏怜儿有居心,只是她没有想出这其中的关窍,如今见天盛帝看苏怜儿的目光,她似乎又猜到了什么。
“老头,苏怜儿是不是和故皇后长得有几分像?”
苏小盏读者群:362205301
第123章 比不上妹妹!()
岂止是有几分像,苏邺心想,她第一次见到苏怜儿的时候都怔住了,以为是看到了故皇后呢!那时,他才明白为何天盛帝会突然下旨让苏府旁支的人入住苏府,因为只有这样,苏怜儿来到盛京的理由才光明正大,且没有人会知道这是天盛帝精心安排的,只会以为这不过是个意外。
从苏邺的表情里苏浅陌已经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看来她猜的果然没错。
苏怜儿一曲弹完,引得满堂喝彩,认识苏怜儿的人都在感慨苏府总算出了一个上得了台面的小姐,不认识苏怜儿的都在纷纷议论究竟哪家的千金小姐不仅琴弹得好人还长得美。
“好,弹得很好,来人,赏。”天盛帝春风满面,心情异常好。
“谢皇上。”苏怜儿起身,上前几步,向天盛帝行了个礼。
方才她一直低头抚琴,太后、皇后以及其他妃嫔隔得远,并未瞧清楚苏怜儿的容貌。如今苏怜儿上前了几步,抬起了头,看见她容貌的后宫女子皆面露震惊,尤其是皇后沐嫣儿,脸色瞬间惨白了下来。
苏怜儿也看清了天盛帝,眼中也有一丝震惊,这不是之前被她救起的男子么?他竟然是皇上?
苏怜儿怔了半响才从惊讶中回过神来,很快便恢复镇定,开口道:“怜儿蒙皇上厚爱,感激不已。今日是皇上生辰,怜儿刚来盛京,礼数也没学全,与其他的姐姐妹妹们比起来,怜儿也实在没什么好东西可以拿出来作为皇上的寿礼,所以想在皇上寿宴上为皇上弹奏一曲来表达怜儿对皇上的感恩,希望皇上不会嫌弃怜儿弹得不好。”
“此礼物是你的用心之物,朕甚是满意。”天盛帝笑眯了眼,越看苏怜儿心中越欢喜。
“这位就是皇上新封的怜郡主吧!”兵部侍郎季文昌看了眼苏邺,道:“苏丞相好福气啊,苏氏一族总算是出了一个德才兼备的郡主,我说苏丞相,这怜郡主有如此才情,怎么不让你家浅陌跟她学一学,虽学不来七八分,学个一两分也是好的。”
“季大人这么说,怜儿万万不敢当,妹妹的才学远在怜儿之上,怜儿的琴技如何能与妹妹相较,季大人再这么说,怜儿该没脸见妹妹了。”没等苏邺开口回应,苏怜儿倒先说话了,话语里句句都在维护苏浅陌。
苏怜儿越是这么说,实际上越是将苏浅陌推上了死地,当然,是不会弹琴的苏浅陌。
南宫情无语的白了白眼,小声跟苏浅陌嘀咕了一句:“这个苏怜儿坑人够不动声色的,又想要当众让你难堪?”
苏浅陌不屑的扬扬唇:“她想玩儿就陪她玩儿呗!”
“哦?我倒不知道陌丫头还有这本事?”天盛帝挑挑眉,望向苏浅陌,苏怜儿此话正对了天盛帝的胃口,天盛帝巴不得给她找点不痛快,有机会送上门,他怎么会放过:“陌丫头,既然这样你就来一曲,让我看看这五年你在外面究竟学了些什么。”
苏小盏读者群:362205301
第124章 寿礼呢?()
“皇上······”苏浅陌刚开口叫了句皇上,就被天盛帝打断。
“朕已经收了你为义女,封了你为公主,如今这称呼是不是该改了?”天盛帝道。
天盛帝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大家原本只以为这是一个谣言,都不怎么相信,如今看来倒是真的了?皇上收了苏浅陌为义女,苏浅陌何德何能?
苏浅陌撇撇嘴,道:“皇上,你是知道的,我一向叫我爹老头,如果你不介意,我叫你一句皇帝老头也是可以的。”
“胡闹!”太后双目一瞪,厉声训斥苏浅陌道:“皇帝面前,岂能让你这般无礼放肆,没教养!”
“太后,你骂我可以,干嘛还把皇上也给骂了。”苏浅陌很替天盛帝委屈的道:“这也不能怪皇帝老头,圣旨才下没多久,没教好我也不是他的错。”
“你······你这个纨绔女,实在可恨······”太后又被苏浅陌气白了脸,转而对天盛帝道:“皇帝,这样的人如何入得了咱家夜家,这样的人如何配当公主?”
“太后,陌丫头从小就这样,你又何必跟她计较,当心自己气坏了身子。”天盛帝和颜悦色的劝着太后,他下那道圣旨自然有他的用意。
“陌丫头,你别以为你逃得过,既然怜郡主说你琴技比她还好,那朕便命你弹奏一曲。”天盛帝看向苏浅陌。
“皇帝老头,怜郡主弹一曲是给你当做寿礼的,我寿礼既然已经准备好了,为何还要弹琴,这不是抢了怜郡主风头么,这如何使得!”苏浅陌说完,笑了笑。
“哦?你还准备了寿礼?”天盛帝一听,好像对苏浅陌的寿礼更加感兴趣了,忙道:“既然这样就把你的寿礼呈上来。”
苏浅陌看了看绯红,绯红一脸急色,额头还冒着细汗,忙伏在苏浅陌耳边小声道:“小姐,我一直没找到机会跟你说,老爷给你准备的白玉观音不见了。”这可怎么是好,给皇上准备的寿礼不见了,都怪她没有看好,不知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