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清穿之妾室守则 >

第52部分

清穿之妾室守则-第52部分

小说: 清穿之妾室守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阿哥自然大呼冤枉,同时还不忘吐糟自己的皇阿玛是不地道的,居然这都能查的出来。而康熙还怕给老九的刺激不够似的,一道圣旨又追着老九来到了十阿哥府,九阿哥一听之下,顿时就更郁闷了。

第91章 争论(。com) 
老九听完圣旨之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康熙又被谁惹到了。不对,是又有谁不长眼的去触动康熙的神经了,不然已经在大清蓬勃发展的天主教会,为何又会面临禁教的危机。

    老九此时也没有兴趣和十阿哥争竞是谁泄露了孩子名字的事儿了,快速的让人去请了穆景远,然后一起去拜会了在北京城的天主教会。十阿哥本来对这些洋人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但是他却怕老九吃亏,也跟着去了。

    结果果然不出所料,原来前些日子天主教教皇教皇克莱孟十一世派特使多罗来大清了。多罗一看到天主教在大清的这种情况,立刻就怒了。强烈要求所有的教众摒弃大清的习俗和礼仪,所以康熙才会在圣旨里怒气冲冲的质问老九,说他光知道老婆孩子热炕头,知不知道短短的几日,西洋人越来越猖狂已经把孔夫子都给骂了。

    老九其实想问问康熙这关他什么事儿的,后来觉得自己曾经管过天主教的事儿,不愿意康熙小瞧了自己。而且老九也有些私心的认为,如果自己把这差事办好了,也许可以申请给六格格改个名字。

    谁知道那多罗却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的。不管老九是苦口婆心,还是破口大骂,或者是口吐莲花,人家就一个立场,坚决不向大清的礼仪投降,必须确保天主教众的权利。

    老九无语至极,气急败坏的将多罗臭骂了一通之后,准备明日上早朝的时候,赞成康熙禁教,最好连海都禁了才好呢。当老九气呼呼的找颜炎去博取同情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被颜炎好一通鄙视。

    没办法,颜炎其实是很想恭维老九的,可她发现一向和洋人处的不错的老九也居然这么短视之后,就再也淡定不了了。颜炎倒是没有拍桌子瞪眼睛,只是没好气的扫了老九一眼:“爷,您这叫因噎废食。”

    老九没想到自己在外面受了一天的气,到家里颜炎还挤兑他,立刻就炸毛了:“是爷因噎废食吗?是爷让他们放着阳光大道不走,非去挤独木桥的吗?”

    颜炎看着老九那暴怒的样子,顿时扑哧一声笑了出来:“爷这样子真像被人欺负,恼羞成怒的模样。”老九顿时按住了颜炎的头顶,危危险险的说道:“再口不择言,信不信爷打你的屁股。”颜炎顿时闭嘴了,因为老九那模样似乎真的不像开玩笑的。

    颜炎顺势投进了老九的怀里,低声道:“爷,你想啊,若是没有这些洋人来大清,那爷年幼的时候那场病不就危险了吗?而且就算都是洋人,也有好有坏啊,穆先生不是和爷相处的很愉快吗?”

    老九见颜炎主动投怀送抱,心情才好了一些。他伸长手臂拥住颜炎,但嘴里依旧没好气的道:“爷说所有洋人都不好了吗?爷不就是说那天主教可气吗?”

    颜炎对老九这死鸭子嘴硬的样子觉得很好笑,低声道:“爷又何必同他一般见识,他说自己是教皇派来的,他就是啊。我还说他是冒名顶替专门来破坏天主教在大清和谐发展的呢。”

    老九猛的拉起了颜炎,一眨不眨的看着她。颜炎不明所以的看着老九,眨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我说了什么错话了吗?”老九瞬间笑了出来:“没,你很好,爷这就去找穆先生。”说完,老九就屁颠儿屁颠儿的走了,让颜炎忍俊不禁。

    看着老九的背影,颜炎真的觉得自己越来越享受和老九在一起的时光了。历史上那个阴郁的毒蛇老九在颜炎的印象中越来越淡,全部都转变成了眼前这个呆萌呆萌的。

    不过,颜炎并不知道的是,康熙若是知道她对老九的评价,肯定会气的吐血。因为第二日早朝上,康熙正在感叹老九果然是个脸皮厚的,在自己的一干皇子中,老九若是自称脸皮第二厚,恐怕没有人敢称第一厚。

    不对,也许十阿哥可以跟着竞争一下。不过十阿哥心思转的慢,好多的时候,都是糊里糊涂的厚。而老九可是贼精贼精的,完全一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样子,让人恨的牙根痒痒。

    不过康熙还是觉得这次老九脸皮厚的好,脸皮厚的妙,脸皮厚的呱呱叫啊。因为此时老九正在早朝上大放厥词,说天主教皇根本就没有派使者来京,那多罗不过是滥竽充数的。

    而且还大言不惭的说道,天主教已经在大清得到了质的飞跃,精神上的升华。康熙有必要将大清的天主教义推广到洋人的国家去,顺便将大清无上的佛法和道义传播到西洋人的地面上去,以弘扬我大清国威。

    老九的话音刚落,简亲王就跳了出来,义正言辞的道:“皇上,臣以为九阿哥此事太过于鲁莽,那多罗身上带着通关文书,可是理藩院都一一查证过,如何能作假?”

    理藩院的满人尚书也赶紧站了出来,确保自己和汉尚书都一一核对过了,确保真实。谁知道老九却眉毛一扬,阴阳怪气的道:“让两位大人看看蒙古的东西还可能凑合,这洋人的恐怕还真是难为你们了。”说完,就脸色一板,怒道:“你们和那来大清祸乱的洋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别的没学会,到先学会忽悠皇阿玛了,是看皇阿玛对你们太仁慈了吧。”

    理藩院的两位大臣还能说什么,只有跪下来想康熙磕头陈词,立证他们没有蒙骗康熙。而简亲王可不怵老九,不轻不重的道:“九阿哥说的倒是简单,就是不知道九阿哥对那洋人的事情,是不是和做生意那样精通了。”

    简亲王这话一落,满朝文武都精神了几分。整个大清谁不知道简亲王和老九干上了啊,两个人在朝堂外你来我往的斗的好不厉害。如今竟然还转移到朝堂上来了,只见老九似笑非笑的瞧了简亲王一眼,两个人的视线一对,空气中立刻弥漫了一股焦灼的味道,让整个朝堂的人都兴奋了起来。

    “只要爷对洋人的事情,比王爷对生意稍稍好那么一点儿,就定然没问题的。”老九不慌不忙的说着,脸上带着一丝让人看着就气不打一处来的笑容。

第92章 办差(。com) 
简亲王被老九一阵抢白之后,脸上五颜六色的变得煞是好看。康亲王不忍心见简亲王被老九打击的抬不起来头的样子,也占了出来:“启奏皇上,且不论那多罗是否假冒,就说咱们大清的将士都是马上打天下,如何能漂洋过海去洋人那边,还请皇上三思。臣以为当今之计,是禁海。”

    一看康亲王就比那脾气暴躁的简亲王聪明的多,人家不跟老九对着干,人家直接建议康熙禁海。康熙心里本来就已经对洋人的事情有些腻歪,所以觉得康亲王的话还是很有道理。

    谁知老九却又跳了出来:“康亲王此言差矣。用世面的话说,就是和对门打架打输了,不仅不想着奋起反击,还要将自己家的大门封死,从后面开个小门出去。明明被人欺负了,还非说自己包容乃大。”

    老九的话音刚落,十阿哥就一阵爆笑出声:“九哥说的对极了,有些人就是夜郎自大,忘乎所以。”三阿哥站不住了,主要是三阿哥终于明白过来,原来自己被康熙罚了银子,完全是拜老九所赐,所以心里坚决的偏向了简亲王一方:“九弟这话就错了,难道你拿一个普通的人家和咱们大清相比?难道咱们大清不是地大物博,有容乃大?”

    九阿哥看着三阿哥顿时笑的一脸坏意:“我大清自然是地大物博,可咱们大清就算再地大物博也要有聪明的人才成。弟弟我折腾温室蔬菜之前,三哥可在冬日吃到绿叶子了?”

    老九这话一出口,康熙简直不忍直视老九,这不是给人家递话头吗?果然太子立刻就笑了出来,对康熙道:“皇阿玛,瞧九弟成日就惦记着他那菜园子了,每天都挂在嘴边津津乐道的。”

    谁知老九竟然不以为耻,看向了太子:“太子,臣弟说绿叶子怎么了?最起码臣弟是一心一意为咱们大清的民生着想。比起那些动不动就禁海,动不动就折腾百姓的权贵们,好了不知道多少。”

    康亲王见老九的火力又打了回来,顿时道:“敢问九阿哥,禁海如何就折腾百姓了?那海不是海啸,就是海浪,让百姓们都前往内陆有何不可?”

    老九笑道:“可,简直太可了。然后将咱们大清的数千里海岸线就白送给洋人,人家想要来咱们大清连劲儿都不用费了,直接就登堂入室了。”

    老九的话让大阿哥、十阿哥,包括十三十四这些带兵的阿哥们都神态一紧,一脸凝重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而简亲王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说道:“我八旗的关卡都在,如何就会怕这些洋人了。”

    老九却根本不搭理简亲王,直接对康熙道:“皇阿玛,儿臣认为,不管洋人的目的如何,他们如今漂洋过海来咱们大清传道,就是他们积极进取的表现。早晚有一日洋人也会日益强大起来,我们需要做的不是闭关锁国将他们隔离开来,而是展示我大清国威,让这些蛮夷的洋人,都臣服于咱们大清。”

    十阿哥立刻站了出来,慷慨激昂的道:“儿臣附议,儿臣请旨军营操练,建立我大清扬威国外的水师。”老九看了十阿哥一眼,觉得十阿哥不愧是自己的弟弟,没有通气,就能想到一块去。

    大阿哥和十三十四也勇于请旨,一下子朝堂上一片热血沸腾,恨不得明日就直捣洋人的老家。而以太子为首的保守派却慢条斯理的列出了成立水师的种种困难,引得十阿哥和十四一阵激动的反驳。十三显然也赞同,但看在自己四哥的面子上,并没有说什么过激的话。

    十阿哥在争了许久无果之下,冲动的说道:“皇阿玛,咱们还没冲出国门呢,就如此有畏难情绪,这一点儿可是连人家洋人的一丁点儿都比不上。若是让在京城的洋人们知道,将消息传回国内,咱们大清可是将人都丢到姥姥家去了。”

    十阿哥这话顿时提醒了老九,没等康熙冲十阿哥发火,老九就激动的道:“皇阿玛,儿臣有一个法子,既能让洋人见识我大清的国威,又能威慑到洋人的法子。”

    八阿哥似乎和九阿哥心领神会,也站出来道:“回皇阿玛,儿臣也想到了一个法子。”康熙本来还对十阿哥怒目而视呢,见老八和老九都这么说,就将十阿哥的事情先放到了一边,让老八老九先说。

    八阿哥笑道:“儿臣以为,十月底就是咱们大清的行武殿试了,皇阿玛不如号召一下八旗将士,来一场大型的比拼活动,到时候可以请洋人来观赏,岂不是两全其美。”

    太子立刻就道:“皇阿玛,八弟的方法固然不错,但年关将近,发往各地的抚慰金已经运出,恐怕国库……”老九顿时鄙视了太子一眼:“太子殿下真是句句不离银子,比臣弟对那绿叶子可执着多了。”说完,老九又看向康熙:“皇阿玛,一场比武赛事能用的了多少银子,这银子儿子出了。”

    八阿哥立刻震惊的看着老九。

    而康熙已经拍了一下案板,笑道:“好,这件事儿就交给你负责吧。”

    简亲王在一旁挖苦的笑道:“九贝勒这生了小阿哥果然高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