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电子书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刘邦 >

第16部分

刘邦-第16部分

小说: 刘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邯闻讯赶来,却也抵不住势如破竹的楚军而撤退了。

    项羽率领楚军在巨鹿展开激战。先前来救援巨鹿的诸侯军,为数颇多,但他们虽诚心想救赵,却畏惧秦军的强大战力,只在巨鹿的四周布阵,不敢轻举妄动。

    此时,他们在壕沟中观战,秦、楚的激烈战斗,使得观战的诸侯们紧张至极。楚军的厮杀声,惊天动地,以一当十,最后终于战胜。诸侯们被这种紧张的情势震慑得不知所措。

    战后,项羽接见各诸侯、将军,他们都无颜正视项羽。

    项羽的勇武,因为这一战而更加出名,使得诸侯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都愿意跟从他。

    秦将章邯于巨鹿败退后,就转而镇守棘原(河北平乡南),隔着漳水与项羽的联军对峙。

    这段期间,因为项羽军队的压迫,使他节节后退。

    秦军在巨鹿大败的消息,很快地传到咸阳。

    暴怒的秦二世,即派遣使者严责章邯的失误,章邯也怕被处罪,立即派司马欣向二世请求将功赎罪的机会。

    司马欣到了咸阳,投书想谒见秦二世,但是掌握实权的赵高,却因嫉妒章邯,而未安排章邯的使者谒见二世。因此司马欣就在宫殿外围的司马门空等了三天,仍未获准朝见皇上。机警的司马欣猜到自己会有危险,就急忙沿着原路返回军中。

    果然不出所料,赵高不久即命令部下追捕司马欣。

    司马欣脱离虎口回来,向章邯报告说:

    “朝廷里,赵高掌握着政权,其他人毫无插手的余地。即使你现在打了胜仗,赵高也一定会嫉妒你的功绩;万一打了败仗,那更是必死无疑。将军,这一点请你仔细三思!”

    这时陈余劝章邯投降的书信也送达了。内容是:

    “白起、蒙恬都是秦的名将,功绩辉煌,但最后却都被奸臣所谋害。秦虽颇能起用干才,但等到他们功成利就时,就以某种不实的罪名将他们处死。将军现在的处境正是如此。将军率领大军离开都城已快三年了,这期间,损失的将士为数不少,而诸侯的举兵却有增无减。秦帝国的朝廷里,由赵高掌握着实际政权,面临国家存亡的大事时,他为了避免被二世诛杀,便会将罪过转嫁于将军。这样一来,将军无功会被杀,有功也难逃厄运。不管如何拼命为秦效力奋战,生命都无法长存,这点将军应该甚为明白。在内蒙上叛逆的污名,在外成了亡国的将领,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与其如此,倒不如和关东诸侯联合攻秦,然后分地自立为王,这才是将军聪明的作法。”

第35章 联兵抗秦(4)() 
看完这封信,章邯起先举棋不定,其后仔细思量自己的处境,终于决心投降项羽。

    于是章邯派遣使者到项羽那里,传达秦军投降的旨意。

    随后项羽询问诸将的意见说:

    “我军粮食也已缺乏,这时我接受章邯的投降,各位应该没有什么异议吧?”

    诸将均表赞成。

    过去几次转战于关东各地的名将,陪同项羽和章邯,在殷墟(河南省安阳)见面,订立盟约。项羽为了安抚章邯,封他为雍王,使章邯不禁感激涕零。

    这么一来,章邯所率领的秦朝远征军,全部隶属在项羽的帐下。

    增添数十万兵力的项羽,意气更加昂扬,他大声地说:

    “我要一举灭秦!”

    于是项羽挥军西进,开始朝咸阳进击。

    项羽进军到新安时,军中发生了一件大事。

    楚和秦原是宿敌,楚人对秦的怨恨非比寻常。所以,章邯投降之后,要双方军队联合行动真是煞费周章,问题重重。楚、秦两军之间的协议,似乎只是项羽和章邯二人的事情,兵士之间仍然存在着很深的隔阂。

    向西进军时,楚的诸侯和士兵们回想过去被迫参加劳役或兵役,饱受强秦的欺凌,不禁怨由心生,于是对秦兵采取报复的行为。秦兵极为不满,悄悄的议论着:

    “将军章邯诱骗我们投降项羽,将来进入函谷关后,能够灭秦最好,如果不能,项羽一定会将我们俘掳到楚地,并杀害我们的父母和妻儿。”

    有一位将军听到了这番话,立即去密告项羽。

    项羽对于士兵之间的问题,确实煞费苦心。当秦军投降时,项羽把章邯安排在楚军里,另派司马欣代为上将军,率领秦兵前进。其用意在直捣秦的根据地,并避免兵士之间的隔阂。

    当他获悉秦兵有反叛的思绪时,他再也无法坐视不顾。于是,项羽找来黥布和几位将军,共同商议道:

    “秦兵似乎并未诚心归顺,我们都快到关中了,如果这时他们不听命令,那么后果实在不堪设想。我决定留下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至于兵卒,则通通除掉。黥布,此事就拜托你了!”

    黥布应允后退下。

    这天晚上,当秦兵正在熟睡之际,有一支武装部队悄悄地包围了秦兵的营帐。他们并未将四周完全包围,而故意留下一边的出口。

    “杀!”

    指挥者一声令下,划破了静寂的天空。

    “冲呀!”

    武装的士兵缩小包围的阵线,发出厮杀声。

    秦兵因白天行军疲乏,正处于熟睡的状态,突然遭到袭击,都忘了抓武器,就狼狈地落荒而逃,他们冲向没有被围的唯一出口。

    “哇!”

    士兵们发出一阵阵惨叫声,迅即消失于黑暗中。

    我国西北部黄土高原一带,土壤为黄褐色粉状的黄土。富含促进植物成长的矿物质,只要雨量充沛,农产品就可丰收。然而,黄土的抗水力很弱,黄土曾因为水的侵蚀作用,产生地缝,深坑遍布。这些坑洞有的广达十多公里,峻峭得像是用刀削成一般,深度有的达数十米。

    这些秦兵就是掉落在这些深坑内惨死的。

    只一夜之间,二十万具尸体堆积如山,情况之凄惨令人不忍目睹。项羽这种大屠杀比起始皇帝的坑儒,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36章 西征路上(1)() 
第六章西征路上

    “郡守都降了,其他城池必效仿,沛公西行路上所遇各城,必然会开门迎接沛公,这样,沛公可长驱直入,毫无阻碍了。”

    项羽与章邯的决战,使项羽吸引了秦军主力。所以,当项羽与秦军奋力拚杀的时候,刘邦进军关中的战斗势如破竹,十分顺畅,几乎没有遇到强劲的抵气,直指秦关。刘邦捡了一个大便宜。

    与此同时,刘邦不仅没有消耗力量,反而势力得到不断扩充;收编了大量的队伍,网罗了大批贤才。

    刘邦按照怀王的命令,从彭城出发,西征关中。西征的第一仗是攻打昌邑(今山东境内)。

    昌邑秦军守令自知战不过刘邦,便紧闭城门,据高墙固守。昌邑守令就用弓箭与石块来对付刘邦军队的刀与枪。

    这一招还真灵,刘邦几次攻城,均被如雨的矢石挡回。

    刘邦不仅没有攻进城池,反而伤了几百攻城兵卒。

    正在刘邦一筹莫展之际,有人通报:

    昌邑人彭越带领千余人前来帮助刘邦。

    这彭越决非等闲之辈,在此,我们应有所交待。

    彭越字为仲,原在湖中以捕鱼为生。

    早年,彭越力量过人,在青年人中有较强的影响力,捕鱼的青年便将彭越推为渔长,以便在彭越的协调下,众渔民互相有个照应。

    待到陈胜、项梁相继起兵,海内鼎沸,各地纷纷叛秦,拥戴彭越为渔长的那部分青年坐不住了,也想乘乱世捞一把,都劝彭越据地自立,带领众人反秦。众青年十分乐意这样做,因为只要据地自立,就有可能不再干打鱼这份苦差事。就是打鱼,起码也可以不向官府交纳苛捐杂税。然而,彭越对此举十分慎重,说是两龙方斗,看看再说吧。

    彭越要看看局势,如果秦朝在各地反抗下仍稳如泰山,他不会轻举妄动。

    转眼到了二世二年,各地抗秦义举更盛,而秦朝力量日衰,捕鱼的百余名青年再也按捺不住,决心跟定彭越,推彭越为领头的人,定期举事。

    彭越见局势如此,也下定决心,决计起事。于是,他与拥戴他的那帮青年们约定:第二天早晨举行起事大会。

    彭越认为尽管这帮青年心气很高,但打起仗来肯定是乌合之众。要想使这支队伍成大业,必须树立自己的绝对权威,建立严明的军纪。

    所以,彭越特别规定:明早举行起事会议时,延期到会的定斩不饶。彭越以此验证部属的状况,也借此大作文章,树立权威。

    第二天,天还未亮,彭越就起床了,提前赶到集会场所。旭日东升,众青年陆续到来,十一群,三一伙,稀稀散散,许多人未按期到会,有的中午才到。

    见到这种情况彭越一脸忿然之色,对众人说:

    “我原来并不想当大家的领头人,是你们极力推举我为长,既然如此,你们必须听我指挥。昨天,与各位有约,日出即是举行会议的时间,现在已到了中午,我数了一下,违约迟到的有十人,按昨天约定,本应一律处斩,但念人数太多,不可全杀,只有将最后一名迟到者斩首示众,以肃军纪。”说到这里,彭越看了看那位青年,说:

    “军令如山,兄弟,对不起了。”

    众青年并没有把彭越的话当回事,仍然说笑着,有的人还不以为然地对彭越说:

    “干什么这么认真,晚到一会哪至于斩首呢,以后我们一定遵守你的命令就是了。”

    彭越也不答话,命令心腹将最后一位到会者,推到外面,剁成两段。

    诸青年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连惊带怕,每个人的头上都冒出了冷汗。从此再也不敢怠慢彭越,再也不敢违令了。

    彭越此举,将一帮乌合之众,在短时间内,建成准军事力量,尽管有些残酷,但确实证明彭越有胆有识。

    彭越起事后,又招募各地散兵游勇,不久,就建立了一支千余人的队伍。

    当听说刘邦来到昌邑,彭越遂前来助他。

    刘邦与彭越合兵一处,再攻昌邑,仍然未果。

    刘邦见昌邑久攻不下,意欲改道进兵,便与熟知本地情况的彭越相商。

    彭越告诉刘邦:改从高阳,也无不可。

    刘邦采纳了彭越的意见,便与彭越约定日后再会,自己带着人马直奔高阳。

    高阳有一位老儒,贫寒落魄,无以为生,于是便充当里中监门吏,聊以口。此人姓郦名食其,是一位高士。此人善言,且足智多谋,但自视清高,很难看上别人,常有指摘别人的言辞。旁人并不知其才,笑他满口狂言,并称他为“狂生”。

    郦食其有两大特长:善言、善谋。所以,在刘邦西征的过程中郦食其功不可没,许多城池由于郦食其的游说不战而降。

    当然,善言而不多言才是最佳,多言,有时会带来麻烦。日后,郦食其就因多言而招杀身之祸。

    刘邦到了高阳之后,自然成为高阳百姓议论的话题。

    郦食其也与一位他熟悉的友人谈起了刘邦。

    郦食其说:

    “我听说沛公性情倨傲不肯礼待下人,是不是这样啊?”

    友人说:

    “这种传闻,也许有些原因,但据我所知,沛公喜求豪俊,每过一地,都要找当地贤人交谈请教,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